電信在台灣.JPG
電話在台灣.JPG
良心電話.JPG
報時鐘.JPG
高雄科工館電信台灣常設展側記 本文已發表於六月份歷史學科中心電子報
英國的歷史學家卡爾曾經說:「歷史就是過去與現在之間無窮盡的對話。」這句話對帶著智慧型手機,參觀電信展的筆者有更深刻的體驗。因為這裡展出的文物,正是台灣和世界通話的歷程。
一:台灣電報線的架設始末
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台灣經歷了日人侵擾的牡丹社事件,此後清朝對於這個孤懸海外的領地,有了不一樣的思維,改變過去「防台以治台」的政策,採用積極治台的策略。沈葆楨是新思維下來台的官員,因此在推動台灣發展建設上也走出不同的方向。1860年英法聯軍後清朝以開始進行自強運動,沈葆禎了解現代化的重要性,從他和福州將軍文煜、閩浙總督李鶴年等人討論台灣防禦的上奏文書:「臺洋之險,甲諸海疆,從前文報,恒累月不通,有輪船後,乃按月可達。至颶風大作時,雖輪船亦為所阻,故欲消息常通,斷不可無電報線。」以及「福州陸路至廈門,或廈門水路至臺灣,水路之費較多,陸地之費較省,合之不及造輪船之貲;瞬息可通,事至不虞倉卒矣。」都可證明沈葆楨認為台灣必須設置電報,來保持與清朝聯繫的暢通。這項建設獲得清朝與當時輿論的支持,如當時的《申報》也刊登〈論電線〉一文「今者,日本兵犯臺灣,夫臺灣遠在海外,去京師數千餘里,去福建省垣數百餘里,一切緊要軍機,即用輪船遞信,至京師亦需數日,至省垣亦需一日,……故臺灣之事,日本兵已至臺多日,京電線,費用誠大;若設於陸地,其費用亦不過百中之一耳。……輪船槍礮等事,中國用之,已知其益矣;然彼尚損益參半也。至電線師始知,…或者曰:設電線誠有益,第費用過大何由措辦!不知海中,則有益無損矣,何不一舉而試之哉!」表達架設電報線的重要性。只是礙於建設需要龐大經費,內憂外患接連不斷的政府,無法籌措經費因此台灣與大陸間的電報設備只能暫緩。
丁日昌接續沈葆楨之位來台,對於沈葆楨未完成的電報建設計畫繼續努力推動。但礙於財政考量,待台灣終於有電報設備是因為正好遇上在光緒二年福建地區撤除了一段電線;丁日昌乃上奏清廷云:「基隆達恒春陸路電線,尚有閩省今春議撤之線可以移用;即添補整修,為款當不甚鉅。至達省水路電線,則為費較多,似可從緩再商。」這份奏章得到清廷的認同,丁日昌又提出更細緻的電報規劃「電線一件,所以達要報而速軍情,為用致明。惟前議由福州造至廈門,係由人發縱;太阿倒持,未免利少害多。臣到閩後,當經買回拆毀,仍將電線存留,延請洋人教習學生;曾經分別奏陳在案。臺灣南北路相隔遙遠,文報艱難;設立電線,尤為相宜。臣現擬將省城前存陸路電線移至臺灣,化無用為有用,一舉兩得。並擬派學生六品軍功蘇汝灼、陳平國等專司其事,訂於四月動工,先由旂後造至府城,再由府城造至雞籠。目前暫不僱用洋人;倘於理有窒礙難通之處,即繙議泰西電報全書以窮奧妙,或隨時短僱洋工一、二人以資參核。」丁日昌的努力讓台灣在光緒三年(1877年)有了臺灣府至安平、臺灣府至旗後這兩條電報線。讓台灣進入電信時代。
兩條電報線雖然開啟新局面,但台灣狹長型的版圖南北通訊的空白仍需補強。西元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因中法戰爭期間台灣南北兩地電報不通,造成軍情傳遞的不便,而與上海德商泰東洋行訂立合約興建兩條縱貫台灣南北的電報路線。一條是自台北至基隆及滬尾(淡水),另一則自台北經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並和舊有的線路相連接。同時1886年還在台北設置了電信總局,派候補道張維卿為總辦,總理全台的電信業務。此外在1889年又於大稻埕建昌街創設了電報學堂,聘請西洋老師訓練電報人員,讓台灣的電報發展更加完善。
二:電話傳訊的發展
電報從西元1877年在台灣開展,但著重的大多是政府機關與軍事的需求。台灣初次有關提出架設電話的紀錄,是在清領台灣末期,西元1890年一位在高雄旗后(旗津)開設醫院的英國人梅威令要求自行架設電話,但是沒有得到官府的許可而作罷。中日甲午戰爭之後,1895年日本依馬關條約開始治理台灣。在1897年三月澎湖郵便電信局與馬公西嶼燈塔之間即展開架設電話,同年六月台北總督府與基隆運輸通信支部之間的電話也能夠接通。一般民眾的電話則在1900年後開放,在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斗六、等五地裝了電話交換機,開始了市內電話的通訊。
整個日治時期電信業最蓬勃建設的階段是在1942年,台灣當時架設了有線音響電報電路九十九路、對外如日本、大陸、東南亞電報電路十六路、海纜六路。有線電話用戶二萬五千多戶,台北、高雄、嘉義裝有自動電話,另外尚有一百二十七個鄉鎮裝有磁石式人工電話。可惜這些建設在二次大戰中遭烽火摧殘,到了國民政府接收之後,大約僅有全盛時期的一半仍堪使用。克難的年代更需要互通有無,但戰後的發展讓1950年代的國民政府對於電信業龐大的成本無法負荷,好在由工商業界所組織的擴充電話小組,提出了裝機收費的辦法,以及美國援助的幫助也解決了當時電話供不應求的窘境。
電話的便捷已深入大眾生活,所以當時還試辦良心電話供一般民眾在外臨時需求時可用。這種良心電話最初在1952年四月開辦,首先在台北市重慶南路、愛國西路警亭口、圓山動物園警察口試辦。採用桌上型電話下方連接一個黑色錢箱,在錢箱上標示「市內電話每次五角」、「公用電話打一次付一次錢」,以便民眾按規定使用。初期這種仰賴道德感付費的電話成效不錯,但擴大辦理廣設公共場所之中卻常有不付費者出現,最後這種在外的電話則有委託商行來管理。
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台灣的家用電話也日趨普及。在1970年代完成了東部的微波系統,開始推動「鄉鄉有電話」、「村村有電話」的計畫。終於在1975年台灣於板橋裝設的第一百萬具電話機,此後更快速成長於1980年到達三百萬電話機的數量。龐大的使用量也代表無限的商機,1980年的電信自由化的浪潮,也讓電信局一分為二成為電信總局和中華電信。從獨佔鰲頭到百家爭鳴的電訊時代,也開啟電信史上的新局面。
三:電信文物掌故
本展覽除了娓娓道來台灣電信事業的發展脈動,同時也呈列很多重要的電信文物。例如1950年在美元貸款下,向美方購買的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這台交換機出現,是一場商業競賽的產物。美國人史特勞傑(Almon B.Strowger)先生經營一家殯儀館,因為傳統的交換機是由接線生所轉達,他心中一直認為接線生總是把生意轉給其他業者,因而研究發明了以電話號碼驅動迴轉機鍵,可以一步一步接到受話方的自動接續,而不需要接線生。
和通訊有關的器材,還有一節看起來有如化石的斑駁電纜。在殘缺的線路上凝結著貝殼的遺骸,解說員指出:「別小看這一節電纜,這是日治時代接通澎湖與布袋的電報管線,它在海底八十年的時光,因為中華電線鋪設海底新電纜而被發現。從這電纜可以看出日治時期的電信技術,是相當珍貴的文物紀錄。」
另外在電信展中還出現了一座古老的時鐘,解說員表示:「我們習慣撥號117,聽見中原標準時間曾經就是此鐘的報時。為什麼電信需要報時呢?因為早期的人工電話計費需要統一各地的時鐘來確定計費標準,統一的時間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就設立了電信標準鐘來參考校正各地時間。而現在這個鐘已經退休成為骨董了,目前世界上國家大多改用銫鐘或氫鐘(原子鐘)來產生其國家標準時刻,做為日常及科學應用的基準。」
四:電信展資料融入課程
歷屆試題中電報、電話的使用常常是命題中採用的判讀元素,例如99年學測:「作家撰寫家族的歷史時,寫到:「父親於1900年出生在一個海港城市中,城中到處是商店、市集。家鄉早在1888年時就出現了電話設備,1903年時有軌電車開始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家鄉受到戰火波及,1943年起盟軍就持續轟炸,城中大部分的房舍都毀於戰火,死傷無數。」這座城市應當是?(A)德國的漢堡(B)中國的上海 (C)印度的孟買(D)臺灣的高雄」以及99年指考:「1840年,一位英國人在伊斯坦堡開辦一份土耳其文報紙《事件時報》,經營得很辛苦。後來1850年代爆發戰爭,這位英國人利用當時剛傳入近東的新科技與戰地記者搭上線,快速取得新聞上報,讓土耳其民眾可逐日獲知土軍最新戰況,《事件時報》遂而大賣。這位英國人應用的「新科技」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電話 (B)電報 (C)照相 (D)傳真。」在九十九年的學測試題中,台灣高雄是具有誘答性的選項,若能強化學生對於電信事業發的了解,台灣是在日治時期才開始發展電話即可了解此為錯誤選項。而九十九年的指考是常見的考器物發明對於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明白電話與傳真之間的關聯性,可將選項刪選後由電報和照相中去選擇正確答案,因而提高正確作答的可行性。
歷史的活學活用是從生活小細節中來培養,筆者用手機中的照相功能把展場中的古老話機一一拍下。計畫在課堂中透過圖像顯示從電報、電話、視訊的變遷過程來解析台灣與世界的通話變革。期許慣用圖像思考的同學們,更能觸類旁通了解器物革新下對改變人類生活的意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