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7 17:13:18| 人氣3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展覽側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年是韓戰六十週年紀念,此事是美國與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互動關係的開始。在高雄歷史博物館展出「1950-1980人與時代的交會: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特展」也就特別有時代意義。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以遽變的年代從結盟、援助到斷交;「阿突仔」在南台灣合作、探索與交流;後美援年代-回首與前瞻;莫拉克風災與美援。四個主題藉由圖像、檔案文件、影像播放和珍貴的口述資料來呈現台灣與美國在韓戰後的發展情況。

在展覽中觀察到,「援助」一直是美國對台關係的重要政策工具。美援,始於194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援華法案」(China Aid Act),根據援華法案,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37年於南京和美方簽訂「中美經濟援助協定」(Economic Aid Agreement),美方承諾以贈款及貸款來協助國民政府發展,這個法案在民國38年播遷來臺以後,該項協定依然有效,並自39年起恢復援助。美國以贈與、專款基金或對台貸款等方式,透過軍經援助支撐台灣,降低台海風險。

韓戰開打(1950-1953)後,以及艾森豪總統上台(任期1953-19571957-1961),美方則重新考量東亞反共陣線的部署方式與台灣的戰略價值,於是在19541129日簽訂「中美共同防條約」,國民政府獲得美國協防台灣澎湖的承諾。美國也要求台灣不得自行反攻大陸,須配合美國反共政策,台海關係從「台海中立」到「協防台灣」,雙方軍事同盟關係成立。因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讓美國維持了近三十年的對台軍援。

其中由於國民政府擁有遠東地區最大的反共軍力,美國以「贈與」方式,投入軍事援助。在1954-1960年台灣僅次於法國,是美國第二大軍事受援國。1961年美國移交191登陸母艦,即是海軍的中正艦。艦長編階為上校,中正艦內有船塢,可以容納登陸艇,執行登陸任務,其後半部艦體可以引水半沉,以利登陸艇泛水而出;甲板上尚可臨時停放多架直昇機或大批車輛。增強的軍事武備,也讓台灣成為反共防線的重要精兵。

政治上的合作也開啟了文化交流的管道;在第二部分的展場,呈現許多當時在台美人的心聲。如宗教人士摩門教范長老表示:「對於能夠來到台灣我感到十分幸運,不論是現在或是過去,台灣人對於美國人都十分友善。台灣人不僅寬容,更是很急切地想確定我們在這裡覺得舒適又安全。台灣人總是十分勤勞、機敏,且善用資源,他們不喜歡浪費。」或者是駐紮軍官的家屬美國空軍之女陶派特女士談到:「因為中共八二三砲戰的攻擊,台南空軍基地內似乎總是處於警戒狀態。 吃飯時要隨時注意美軍電台的廣播,警報隨時會傳送出來。我們可能吃飯吃到一半,電台播報員的聲音響起說道:「嗆辣椒,我在說一遍,嗆辣椒。」這時,我父親不發一語立刻站起來,並迅速換上他的軍服,離開家。」還有局勢觀察者如 藝術家理查.斯洛特回憶著:「當時整個國家正處於戒嚴時期,到處都有匪諜。在公共場合,人們很注意其他人說甚麼話。藝術家在海邊畫畫是被禁止的,如果一個藝術家展現海景之類的作品無疑是在告知他自己的勇氣有多大,當時處處充滿壓抑的氣氛,但是那仍是一段在台灣的美好時光。」其中更有與台灣結下深厚緣分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櫟回溯年少來台點滴:「我與家人在1963年間住在華盛頓州,某一天父親回家後宣布了將前往高雄,我們對於這個地方一無所知,於是拿出地圖集來確認,接著這小小的島嶼現身了,看來不大,我們猜想,也許只要花上十五分鐘就可以走遍整個小島。

我們抵達台灣時,我的家人對於這塊土地都還很陌生,安頓下來後,第一印象就是愛河的臭味,四十五年前尚未整治的愛河簡直就是一條巨型公共下水道;嬉戲的孩童、酷熱的天氣、汙染的河川和到處充滿人力車和牛車的街道,這裡有自成一格的生活型態。現在我們身處於一個和過去不同的世界。

父親一頭栽進他的工作之中,而母親則忙著參與許多文化活動,於是我們小孩子就有很大的自由,身為一個青少年,過著沒有電視與廣播的日子,唯一的資訊來源是從日本運送來,總是晚兩天的軍方報紙--「星條日報」。要是當時有從美國來的孩子,我們就窮追不捨,美國有甚麼新鮮事?我在報上讀到當時有個叫披頭四的英國樂團非常風靡,我一直想聽聽看那到底是甚麼樣的音樂?有時美國來的同伴帶來披頭四樂團的最新消息「披頭四的專輯簡直賣翻了」、「他們最近又在哪些地方演出了!」我思忖:「真希望能參與這一切。」青少年總希望能和自己的文化接上軌,求之若渴,望之不得,我想這就是被孤立的感覺。」從這些美國人在台灣的印象,可以勾勒出播遷來台後的國民政府在政治和社會上都有嚴格的管束,因此對於這些美國人而言都留下深刻的記憶。

但在台灣人的心中,這些外國人是文明的代表。作家龍應台寫道:「15歲那年,我跟著父母搬家到臺灣南部的漁村,有一天一個阿督仔(美國人)脖子吊著一台相機對著我們拍,放下來後,我看著他的眼神,那個眼神很複雜,有富裕者對貧困者的好奇,也有很深的同情和憐憫……。」同年代人們對美國的另一個感想是富裕,穿著中美合作淨重兩百的麵粉袋的孩童,幾乎都領過教會發放的奶油、牛奶、麵粉。這些糧食的援助是依據美國480號公法,進行三種糧食援助計畫。其一開發中國家提供購買美國農產品的特許貸款;其二供應食品給需要的國家;其三協助接收國改進糧食產銷系統。因此這些西化食品一一到來,也漸漸改變了台灣人的味蕾,不產小麥的小島也開始欣賞各色的麵類製品。

1979年美國與台灣斷交,與中共建交,台灣作為美國東南亞反共基地的角色不復存在。經濟與軍事的援助接連撤出,剩下教會持續其交流工作。但美國人對於台灣的影響,以是不可磨滅。美國在台協會在當台灣遭遇重大自然災害之際,以人道救援的角度出發,協助2009年莫拉克風災之後的災後救援與重建。這非關政治的協助行動,讓受創的台灣感受到溫暖。

台美關係歷經多次變遷,從中美關係白皮書的嚴厲申明、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同仇敵愾、台灣關係法的民間交流。三十多年來的發展關係,在此展覽中表露無遺。照片檔案、口述資料與紀錄短片,讓課本中無聲的歷史片段鮮活起來,讓參觀者感受過去與現代永恆不歇的呢喃低語。

 

台長: 阿梅

媚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4:15: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