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02 17:59:25| 人氣3,27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共底牌》革命不是談判來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只給「假普選」,中共在怕什麼?
* 聯合晚報╱午後熱評 2014.09.02

終於,在人大常委決定首次特區行政長官普選採「提委會絕對多數通過,才能成為提名人」後,香港的「占中」行動正式展開。眾人焦點放在港人的反抗行動時,其實更值得觀察的,是中共何以甘冒「違反一國兩制承諾」之大不諱,執意與香港民主派攤牌?

 資本主義後中產階級興起,成為國家稅收主要來源,然後向專制王權爭取參政權,逐步取代貴族勢力,成為新的統治階級,是過去民主發展的必然歷程。近數十年來中共改革開放,重心雖在經濟層面,但能否避免此一歷程,尚待觀察;可確定的是,相較1989年,現在的中國大陸,顯然更有積蓄民主能量的條件。

 因此面對港人爭取民主,中共必須從統治正當性思考:若「港人治港」成功,「藏人治藏」、「維人治維」又如何?若港人特首民選可完全擺脫中共控制,「香港經驗」將比「台灣經驗」更直接衝擊中共的統治;此刻再不展現宰制力,一旦內地出現民主化的呼聲,將如何自處?

 中共素來將香港視為「一國兩制」示範區,示範的對象是台灣,如今赤裸裸的把「五十年不變」面具摘下,等於提前宣告「一國兩制玩假的」;雖然茲事體大,但就中共當權者看來,事關統治基礎的存續,即使後患無窮,也只能蠻幹。

 但這套思維弄錯一件事,就是將「民主」視為動亂的根源。事實上,民主最大的優點就是統治有民意為後盾,因此政治穩定。台灣歷經大型群眾運動,國家體制和運作依然持續,但香港「占中」行動若以流血收場,統治者正當性將大受質疑,香港繁榮還走得下去嗎?

 在經濟後,中共正站在政治開放的十字路口。與其壓制,不如放手。
 

香港特首選舉的瓶頸
* 聯合報╱黑白集 2014.08.30

香港民意因對特首選舉程序的見解分歧,而出現「占中」及「反占中」的對立。關涉特首普選的《香港政改報告》,明天將在中國人大常委會表決並公布,已有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

 不知《政改報告》將觸及什麼細節。其實,香港特首普選只要規定採「絕對多數制」即可;至於目前所提「提名委員會」、「愛國愛港」等規範,即使行之一時,亦絕非可大可久,甚至可能成為撕裂香港的亂源。

 目前香港民意的分裂在「占中」與「反占中」,但對應當在二○一七年實現普選則是一致的。唯「占中者」主張「公民提名」的「真普選」;「反占中者」則主張「袋住先」(落袋為安),先接受提名委員會等規定再說。

 提名委員會之所以受到質疑,是因可能會以「愛國愛港」的政治標準來篩選候選人。反對此制者說,「愛港愛國」只是鄧小平的口諭,而未規定於基本法,若以此規範特首選舉,即是非法。何況,「愛國愛港」的標準何在?

 北京當局在特首普選伊始階段,即打出「愛國愛港」的旗幟,使香港的民意以「愛國/賣國」分裂,誠非明智。試想:文革那些旗手哪個不是以「愛國」為旗幟?如果「愛國」的標準永遠由主政者來決定,又如果「愛國」可作排除異己的藉口,那麼劉少奇的「叛徒/內奸/工賊」等罪名恐至今尚不能平反。

 因此,「愛國愛港」這個標尺,只會增加香港民意的矛盾摩擦與對立分裂,難圖久遠,不宜見諸《政改報告》。

 特首選舉若採「絕對多數制」,即可呈現「包括中間選民的大多數」之香港民意。北京應當信任香港民意,而不能將統治支柱建立在所謂「愛國/愛港」的特首身上。

 

中共送香港假普選,台灣難自外
* 廖芸婕 2014-09-01

 出生於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曾任中央社、蘋果日報記者,獲李政育新聞獎、中央社新聞獎。2011年末放逐新聞工作的身分,開始沒有名字、沒有頭銜、沒有設限的多國背包窮遊。捨不得的棲息地有台灣、佔據學生時代克難但動人的山林歲月、原住民部落。著有《獨行在邊境》
 
港人爭取民主普選30年,這場夢正式幻滅。中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普選案,並非真正的全民普選。

看似一人一票的特首選舉,其實在前一個階段:提名,就已將門檻限縮到2012年的4倍。依照上一屆選舉標準,選委會提名的候選人,需有8分之1內部成員同意,方可參選。2017年的特首選舉,則必須由提委會過半成員同意,才可交由人民票選。

同時,以往的參選人數量沒有限制,但下一屆起,參選人至多3位。

舉例來說,今天你餓得發昏,好不容易走到腳程內僅僅能到達的一家餐廳。這個餐廳標榜由廚師精心討論菜色,先選出8道,最後由老闆指定一道。最近,這道菜總是白粥,不管你愛不愛吃,反正沒有其他選擇,有人喜歡、有人痛苦,但餓不死。

日久,你愈來愈餓,卻無力跨出店外一步。老闆怕你砸店,決定表示一下恩澤:從今起,恭喜,你可選擇想吃的菜色。不過廚師會先票選過,最後提供2道菜色選項,讓你自己二選一。

這兩道菜有可能都是山珍海味,當然也可能都是蟲蟲大餐,比白粥更難以下嚥。就過去的經驗推斷,老闆不太可能給予山珍海味。當然你也可以懷疑,餐廳最終的菜色,會不會其實在廚師討論前,就早由老闆論定了,所謂廚師票選出來的另外7道菜、1道菜,也許其實只是陪襯作用而已。但這類臆測,並無助於改變菜色結果,更何況,廚師們都是老闆任命的。

「同志們,香港民主邁進了一大步。」周日,拍板定案後,中共政府官員對港人的這一句「道賀」,讓多少港人悲泣、內心淌血。

諷刺的是,如此無力當下,人民尚未佔領中環,政府的拒馬、水馬已先佔領了中環。

1980年代,港人提出「民主回歸」。30年來的壓抑,在這一整個夏天爆發,已無法回頭。然而國家機器如此巨大,在中央政府「為了國家安全」、「普選沒有國際標準」的說詞下,特區首長的真正普選,再次被鎖上重重鐐銬。

接下來的關鍵在於提委會

這一場假普選,再無人懷疑。然而背後更長遠的意義,是一國兩制中「兩制」已名存實亡。1997年,香港主權自英國手中移交中國,雙方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一國兩制,鄧小平並承諾香港能保有自身的經濟、政治制度與行政體系50年,其生活50年不變。

這50年,如今才走17年,所謂的兩制,除了經濟上仍維持香港資本主義、中國大陸社會主義的路線,在政治上,終究只看見一條龍,香港始終得聽命於中共的政治安排,港人即使手中有票,也是在不清楚如何產生的提名委員會委員內定少數幾位候選人後,投下一票。

以上一屆選舉委員會為例,看似廣納25萬選民參與投票,選出1200位委員。但其中4大界別內的38種職業身分界別,各界選民數量參差不齊,仔細推敲,便見端倪。以25萬除以38界別,每界別理論上平均有6579位選民,但實際上,許多界別的選民其實只有200位以下,那麼,其他數千名未足平均值的選民到哪裡去了?弔詭的是,無論選民數量如何,各界別同樣必須選出數十位具有特首選舉投票權的選舉委員。

以漁農界為例,整個界只有159位選民,卻可以選出60位選委會委員。

2017年大選的提委會如何產生,仍是未定數。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指出,將沿用選委會的辦法。若拍板定案,意思是,無論港人多麼想支持某人當上特首,只要他沒有經過這弔詭的1200位提委會、過半數以上認可,就不可能投票給他。

而無論任何有心之士想參選特首,只要他無法進入1200名提委會認可的那兩三位候選人名單,就無法參選。遑論他多麼願意經歷全港人多數決的投票考驗,

目前,唯一有實現更接近普選希望的,只剩下提委會這個未定數。只有提委會的委員席次真正向整個香港社會開放,才有向普選更邁向一步的可能;相反地,一旦特首候選人的出線仍操縱於與前選委會無異的提委會之手,縱使中央港人手上的票再多、投票的技術層面再怎麼精進,也是枉然。

普選的真諦,不只在於每個公民都有相等且公平的投票權,每個公民的提名權以及參選權也同樣重要。

關於一國兩制,更別忘了,中國自1980年代提出這個詞彙的初心是台灣,至今不變的目標也是台灣。今日的香港與澳門,只是試煉的一部分。

幾乎將成定局的假普選,將使港人忍氣吞聲,或者進行更積極的下一步?持筆當下,幾千港人剛從雨中結束添馬公園的集會,發起大專院校、中學罷課的行動仍蔓延,但絕望的情緒亦持續瀰漫。這一刻,考驗著香港民主運動之路走過的每一步,該以何種姿態、方式繼續堅持下去。在香港歷史正顫抖著翻開重要的一頁裡,盼台灣的每一個人,也給予更多的關注。


梅克爾送習近平特別禮物有何深意?

*夏新 2014年5月5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3月28日抵達德國訪問並停留二日。在此期間,德國總理梅克爾於29日晚間宴請了習近平夫婦,並送上一份惹來中國民間熱議的非常規禮物,這份禮物是一幅地圖。梅克爾介紹說:「這是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
 
梅克爾為甚麼要送這張地圖,其中有甚麼寓意或深意?
1735年的地圖顯示了甚麼?

1735年,正值滿清的康乾盛世中葉,正是清帝雍正駕崩,乾隆登基之時。康乾盛世始於康熙20年的1681年,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歷時長達115年,是目前中共建政時間的二倍。康乾之際人民安居樂業,疆域遼闊,形成了空前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彼時清國版圖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北起蒙古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西至巴爾喀什湖以東,比當前國土面積多三分之一以上。和今日中國版圖相比,喪失掉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絕大部分是被俄國以及後來的蘇聯侵占。
 
1858年,俄國強迫滿清簽訂《璦琿條約》,俄國侵占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年,俄國再迫滿清簽訂《清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海參崴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里土地奪走,清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4年,俄國強迫清廷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西北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中國通史》的結論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通過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和一系列勘界條約,侵占了中國144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921年,蘇俄軍隊進入唐努烏梁海地區,然後操作了所謂的公投,該地區先是獨立為圖瓦共和國,然後併入俄羅斯,導致中國失去2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945年,蘇聯精心策劃了外蒙古公投,蒙古宣布獨立,然後全面附屬於蘇聯,又使中國喪失了156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俄國侵占了中國如此多的領土,但中共當局卻一直和俄羅斯走得很近。在最近的克里米亞事件中,中共官媒也無條件倒向俄羅斯一方。《黃花崗雜誌》曾經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賊〉一文中指出:「俄羅斯是中共的朋友,卻並不一定是中國國家的朋友。站在中共的立場,是把蘇俄看成是『最親密的戰友』。但是,站在中國人民及中國國家的立場,蘇俄卻是對華的最大侵略者,是中國人民不共戴天的敵人,是中華民族的死敵。」

對於俄國強迫中國簽訂的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後的歷屆政府都不承認,毛澤東曾經大力支持蒙古獨立,但也不願意承認俄國在歷史上簽訂的諸多條約。從法律意義上,除外蒙古外,中國並未將其餘144萬平方公里土地回歸的大門關上。
 
但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徹底關死了這扇大門。江澤民執政後和俄國簽署了兩個條約。1999年底,江澤民和葉爾欽簽訂《中俄邊界議定書》,對以往俄國強迫中國簽署的所有不平等條約一律沒有提及,等於用這個新條約方式對俄國過去割占去的全部144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給予法律上的認可和確定。2001年7月,江澤民再和普丁簽定《中俄友好條約》,該條約對1999年的邊界條約給予認定。江澤民放棄了要求俄國承認那些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放棄索回中國被俄國侵占的大片國土的權利。
 
2004年江澤民剛下台,香港記者程翔發表〈江澤民要向中國人民交代的一件事〉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江澤民在其任內,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而他以及他所領導的中共從來沒有向全體中國人民解釋交代的,這就是簽署了中俄邊界條約,承認了由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的邊界,從而導致被沙俄掠奪的國土永遠丟失。」

習近平在訪歐期間於3月27日在法國發表講話中稱,「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中共全體軍隊和武警部隊各級黨委會議室統一懸掛歷任國家主席的重要題詞指示,其中包括江澤民。在軍隊會議室高掛「賣國者」的指示,從這個角度看,睡獅怎麼可能醒了?
 
梅克爾出身前東德的啟示
 
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出生於東德,在每間屋子都可能存在東德員警告密者的社會裡度過生命的前36年。1989年柏林圍牆推倒之後,她投入蓬勃發展的民主政治運動,1989年底加入新黨「民主覺醒」。兩德統一後,她開始在政府部門工作。2005年,梅克爾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也是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總理。
 
梅克爾曾經在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演說中回顧了她對西方自由的渴望並批判東德體制的扼殺人性,「對我來說,很長時間都不可能到達這片充滿無限機會的土地。那座牆、鐵絲網以及向那些試圖逃離的人們開槍的命令限制我接近自由的世界。」梅克爾還感謝甘迺迪、雷根、老布希等幾位美國總統在冷戰期間與西德站在一起,共同抵抗共產主義。她說:「我們知道我們欠你們很多,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切。」
 
梅克爾從一位共產黨罪惡和其衰亡過程的親歷者到受人尊敬的民主國家的領袖,送給習近平這樣一幅地圖,或許有其深意。在1735年,中國沒有共產主義,中國人卻在享受著長達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與廣闊的疆土。而在今天,共產黨執政六十餘年,不僅有賣國首腦奉送疆土,體制也深陷危機。不管是在德國還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都是短暫的,沒有了共產黨,國家和個人才會得到自由的生命力。

台長: 台北光點

(悄悄話)
2014-09-03 16:14: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