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投票給本黨,是期待我們屢屢與陳水扁相比?
*記者鄒景雯/特稿
自古昏君當道,便佞之人就會特別橫行,因此太史公的史記,特別列有專章,以「佞幸列傳」專門記錄西漢一些逢迎拍馬的士人與宦官,例如鄧通、趙談、李延年等人,今天在台灣,實在不遑多讓,後世史家如果要記錄馬英九當政的全紀錄,肯定可以寫出內容更為精彩的新佞幸列傳,不讓古中國的史記專美於前。
鄧通何許人?漢文帝的「民間友人」,為了阿諛獻媚,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有天漢文帝身上長了膿瘡,連太子都嫌噁心,但鄧通二話不說,立刻趴下用口吸吮,後來備受賞賜、富甲一方;趙談則是一名美男子,與漢文帝白天同車,晚上同眠,獲寵到最高點;至於李延年,為了討好漢武帝,在殿前高歌「傾城傾國」,把自己的妹妹李夫人都獻給了君上。
司馬遷筆下的這些故事,都是些權力場域的邊緣人,可不是國之重臣,皇帝與之交好,就受到史家的批判,以這個標準看待民主國家的總統,如果只能依賴閣員「拍馬屁」才覺安穩,或者部會首長競相以政治格調的羅衫盡褪來謀取升官進爵,那麼這種總統豈不果然可比「皇帝」,而這些閣僚真是比「閹臣」還行?
經建會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政策前瞻規劃單位,看看美援會時代的嚴家淦,經合會時代的蔣經國,經社會時代的張繼正,或者經建會時代一共十五位主委,誰幹過尹啟銘今日的種種行為?尹啟銘又提出過什麼經濟建設的大案,足以讓台灣提升轉型、脫胎換骨,讓人民重拾願景?
國民黨內如果有人對馬英九主政下的若干官場文化不覺「見笑」,那麼此人肯定也是新佞幸列傳的主角之一,外界不得不提醒被寫上史記的前述幾個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為政者若不知以史鑑今,大家不妨就等著看後續這些人的造化如何。
王健壯:這樣的政府 這樣的政務官
*王健壯 2012.08.19
一個政府,或者一位政務官,如果好辯成性,今天澄清這個,明天駁斥那個,這樣的政府或政務官,都很難讓人民有所期待。
前幾天一間智庫舉辦座談會,有學者憂心台灣出口嚴重衰退,而且用了「病情不輕」這樣的形容詞;但內閣中最愛網上辯論的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卻立刻寫了一篇文章否認出口衰退嚴重,並且指控學者一路唱衰台灣。
尹啟銘雖承認今年前七個月出口值是負成長百分之五點八,但他卻以水產品成長百分之十二點九、運輸設備成長百分之十點五、家具成長百分之六等為例,否認台灣出口有嚴重衰退現象。
但愛引數字的尹啟銘卻忘了,出口連續數月衰退是事實,台灣出口表現在亞洲鄰近國家敬陪末座也是事實,今年七月出口值創下兩位數的衰退率,更被主計官員形容為「非常少見的現象」、「相關經濟數據慘不忍睹」,比學者所說的「病情不輕」不知要嚴重多少倍,難道尹啟銘也要駁斥主計官員唱衰台灣?
更何況,出口衰退是總體現象,少數個別產業出口雖有成長,但學者憂心的是總體衰退,尹啟銘卻以個別成長予以駁斥,這是文不對題,學者若以個別產業出口嚴重衰退,例如以資通訊產品出口一至七月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廿七億美元為例,證明出口確實病情不輕,尹啟銘又將做何解釋?
台灣經濟情勢已嚴峻至此,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一」猶在未定之天,負決策責任的政務官不引咎自責、夜寐不輾轉反側,已屬不可思議,哪還有閒情逸致在半夜上網跟人打筆戰,把別人的憂心扭曲為唱衰台灣的道理?
比尹啟銘更離譜的另一個例子是行政院日前所發的一則新聞稿。事情是這樣的:劉憶如在八月初寫了一篇專欄「口號與否存乎效率」,文中指稱行政院早已通過「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但卻「徒有方案,不見執行」,而且她也特別強調這項方案「歷時七個多月」、「經過跨部會、府、院、黨周詳反覆討論所通過」。
但文章刊出四天後,行政院卻發了一則新聞稿,其中重點包括「經濟景氣因應方案並非由劉憶如一人主導推動」,「去年十一月三日成立經濟景氣因應策略小組,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擔任召集人」,策略小組共開了九次會議,「但劉憶如僅參與前兩次會議」。
這則新聞稿雖然隔天並未被多數媒體報導,但劉憶如卻在當天立即發了一則聲明,指責行政院「誤解文意,錯誤解讀」,並且否認她曾有「方案由她一人主導推動」的說法;內閣發新聞稿公開駁斥前任閣員,前任閣員發聲明回駁內閣,這種事在台灣官場尚屬僅見。
但問題是:這則新聞稿是誰授意發出?合理推測應是陳冲,而陳冲又何以要做此決定?況且劉憶如文章白紙黑字,其中並無一字指稱方案由她一手主導推動,行政院何以卻要「栽贓」?又何以要強調策略小組是由陳冲擔任召集人,甚至以「劉憶如僅參與前兩次會議」的文字,刻意降低她在因應方案中的角色重要性?
民間智庫學者對出口衰退心有所憂而不得不言,卻遭政務官駁斥;前任閣員好意提醒內閣救經濟必須要有效率,卻被內閣一紙新聞稿駁斥,這兩件事看似無關卻息息相關:救經濟已刻不容緩,但執政者卻仍不忘駁這斥那,這種執政心態與胸襟,怎能讓人有所期待?。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尹啟銘前天發表專文盛讚馬英九總統,被批拍馬屁,而文中的數字也遭揪出錯誤,稱3.42%高於3.72%。尹昨天一早分別先更改尹啟銘部落格與經建會官網上的貼文內容,稍後才發出澄清稿,承認原稿中的數字有誤,應是3.27%而非3.72%,他對此感到抱歉。
尹啟銘並在澄清稿上持續強調,民國九十七年全球經濟大海嘯,在情勢相對不利的情境下,馬政府四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仍達3.42%,高於扁政府第一任的四年平均經濟成長率3.27%,是馬政府施政優於前朝的具體指標之一。
阿銘真是個人才
*謝志杰
尹啟銘以「無愧風雨 信心未來」為題,撰文讚馬總統有「不欺暗室、光風霽月」的襟懷、有「反躬自省、內疚神明」的修為,只差沒說馬總統小時候在溪邊看到魚群逆流而上的造神故事。在讚馬的同時還不忘批扁,認為平均薪資下滑乃是前朝餘毒,讓在監所裡的陳前總統躺著也中槍。
尹啟銘認為,台灣平均薪資之所以無法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乃是因為扁執政八年,使得「廠商大舉外移、企業關門大幅增加。」接著又說,在公司關門大幅增加、新設大幅減少之下,使得就業機會大減,這就是台灣平均薪資無法增加的主要原因。
造成薪資無法增加有許多原因,廠商外移只能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但不能將所有的問題全部都歸咎於企業外移,還要與政府政策有相關。尹主委怎麼不談當年22K的企業實習生,讓大專文憑直接貶值的愚蠢政策?政府花錢當冤大頭只為了美化數字,企業樂得使用便宜勞力,最大的輸家就是人民,新鮮人找工作有許多人都是從月薪二萬二談起,企業因為有了這些廉價勞力,反而讓中高齡及長期勞工失業,政府間接成了勞工殺手。
薪資無法增加還有國家政策問題,行政官員應按世界局勢、對岸強勢及台灣優勢來進行施政,二○○八年正因為全民對於民進黨的不信任,所以才讓馬政府有機會出線,但在經過四年之後,馬政府並沒有交給人民一張很好的成績單,從大專文憑的貶值、無薪假可得諾貝爾獎、到今日的油電雙漲及國營事業肥貓等問題,不知經建會是否有明確的對應政策?還是一切都是「扁」之過?
(作者從事自由業)
都是扁政府...*林正法
台灣竟有如此厚臉皮經建會主委,難怪台灣經濟成長率在亞洲四小龍裡吊車尾,只會用嘴巴〈台語〉(講到嘴巴全唾液,要做沒半步)。
尹主委你當然感覺很好,因為馬總統去年替你們加薪三趴,又有十八趴優惠存款利息,如果是我也會非常感激、讚美他。當一位經建會主委,看到台灣經濟成長是亞洲四小龍之末,不知有何感想,是要怪歐債危機,還是怪前朝扁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只要有不好數據,就推向扁政府,我們聽膩了。
我期待尹主委跟馬總統能面對現實,不要空口說白話,一項633政策跟股市20000點,麻煩你們先實現,再說黃金十年吧?
尹主委說的沒錯,台灣人真的脫胎換骨了,現在物價上漲率很嚇人,一個饅頭就漲五成,油、電、健保、民生用品那項不漲價,真脫了人民一層皮,若沒有晚上再兼差,真無法生活,所以要有鋼筋水泥骨才能撐下去。
(作者從事電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