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姆︰《逃避自由》,木馬文化,2015年。
人類最美麗﹑也最醜陋的欲望,並非屬於固定生物天性的一環,而是社會活動造成的結果。換句話說,社會不只有壓抑性的功能,同時也具有創造性的功能(頁33 – 34)。
幼童早期對外在權威的依賴,意義上也不等同於長大後對外在權威的依賴‧幼兒並沒有將父母(或其他外在權威)視為與自身完全不同的個體;父母仍然屬於幼童生命整體的一部分,外在世界也屬於幼童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幼童對外在權威的屈從,本質上並不等同於兩個完全分離的個體之間的屈從關係(頁49)。
發展程度越是低下的動物,對外在環境就越有強大的適應力,而且牠們的行為都受制於本能的反應機制。發展越高的動物,行為模式的彈性越大,牠們的身體構造反映了不完整的天生適應力(頁54)。
個人與外界依舊保持著初始連結。個人並未將自己視為獨立的個體,僅透過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在當時也是個人與生俱來的角色)來看待自己,而且也同樣不會將他人視為獨立的個體(頁67)。
在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中,商業成功與物質獲利本身就是目的。人類的命運變成必須致力於經濟體系的成長與資本的積累,而且,不是將這些經濟活動視為實現自身之幸福或救贖的手段,而是直接視為目的本身(頁135)。
個人成為一個工具,屈從於自身之外的經濟性目的,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中的特殊現象,也使得「資本積累」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個人為了賺取利潤而努力工作,但所獲得的利潤並非為了消費,而是將其當作新的資本,以進行另一項投資。增加的資本帶來了新的利潤,而新的利潤則再次轉為其他投資的資本,就成了一種循環現象(頁136)。
自私並不等於自愛,反而等同於與自愛悖反的一面。自私是一種貪婪。如同所有的貪婪行為,自私也包含了貪得無饜,結果就是根本不存在任何真正的滿足(頁140 – 141)。
人不僅販賣商品,也販賣自己,並且自覺是一種商品。體力勞動者出賣勞力;商人﹑醫師與神職人員販賣「人格」。現代人如果想出售商品或服務,便必須具備某種特殊的人格 — 這種人格應該是討人喜歡的。此外,現代人還必須符合許多別的要求︰他應該擁有活力﹑主動性等特殊身分所需要的條件,就像任何一種商品,是市場決定了這些人格特質的價值,甚至決定了這些人的存在價值。如果某人所提供的特質欠缺利用價值,那麼這個人就沒有價值可言……所謂自信與自我感,只是反映他人對我抱持看法的指標(頁144)。
給予個人安全感的初始連結一旦斷裂,個人就以完全分離的個體去面對外在的世界,他必須克服難以承受的孤獨與無力感,此時有兩種途徑可以選擇。第一,他可以發展「積極自由」,他可以自發地愛人,表達情感﹑感官與智性能力和世界連結,不必放棄獨立健全的自我。另一種是「退卻」,也就是放棄他擁有的自由藉由消除自我與世界的鴻溝來克服孤獨的感受……它的特徵是多多少少得放棄個性及自我的完整性(頁166 – 167)。
權力欲不是根植於力量,而是來自於軟弱,這是個人無法孤立生存的展現,是當個人欠缺真正的力量時,孤注一擲試圖尋找次級力量的表現(頁186)。
匿名權威比公開權威更具影響力,因為我們不會意識到被什麼力量逼迫去遵循命令,而外在權威多半有指定的指令,我們也清楚知道是誰給出命令,所以可以對抗那份權威,並從中得到獨立感與道德勇氣(頁191 – 192)。
所有權威主義思考的共同模式是,相信人生由人類自我﹑利益與願望之外的其他力量所決定,人類唯一的幸福途徑,即在於完全歸順這些力量。受虐式哲學觀的主旨就是「人類的無能為力」(頁195)。
施虐式性格往往藉由支配他人來強化微小的自我,而毀滅式性格增強自我的方式,則在於消滅所有的外在威脅(頁202 – 203)。
毀滅式是無法實踐自我生命的後果(頁207)。
(機械化順從)個人不再當他自己,他完全採取了文化模式所提供給他的人格類型,因此變得跟其他人一模一樣,也變得完全符合他人的期待。「自我」與外界的差異消失了,個人對自身孤獨與無力恐懼也因此隨之消散(頁209)。
大多數人相信只要自己不是被外在的權威公然強迫行事,他的決定就是自己做的決定,如果他想要某樣東西,就確實是他自己想要。我們的許多決定其實不屬於我們自己,而來自外界的提示。我們說服自己︰做決定的是我們自己,事實上我們只害怕孤獨,或是因為生活﹑自由與舒適方面受到直接的威脅,而努力符合別人的期望罷了(頁223)。
原始自我乃個人心理行為的發源地,而虛擬的自我充其量只是某種代理人,它只能呈現出個人所被期待扮演的角色,卻打著「自我」的旗號(頁228)。
在我們的文化中,「教育」往往削弱了孩子的自發性,它以附加的情感﹑想法與期待,取代了孩童的原創性心理活動(此處的「原創性」並非意指其他人從未有過該項心理活動,而指該心理活動乃根源於孩童自身,是其自身行為及自身思考的結果)(頁275)。
藉著佛洛依德的成就而發展得更加完備的精神病學,卻成為操控人格趨向的工具。許多精神病學家與精神分析學家,描繪出一種永遠不會過度悲傷﹑過度生氣或過度興奮的「正常」人格圖像。他們使用「幼稚」或「神經質」等詞彙來譴責不符合傳統模式中「正常」個體所應具有的人格特性或人格類型(頁279)。
孩童的想法並未獲得真正認真的回應,這通常是對付所有無權力者的常用態度。這類態度不止強烈壓抑了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包含著更嚴重的缺陷︰不誠懇(頁280)。
現代人幻想自己知道要什麼,事實上,他們只是欲求著外界期待他應該欲求的東西(頁286)。
自發性的前提之一,即在於接受個人的完整人格,不再將個人切割為理性與感性兩種層面,因為唯有個人不再壓抑自我的主要部分,唯有當個人完全了解自我,唯有當人生經驗的所有層面達到整合。個人才有可能實現自發性的行為(頁292)。
真正的「工作」意味著創造(頁295)。
我們不能以教育過程來解釋社會結構及其成員的性格;相反地,我們必須藉由特定社經結構所產生的需要,來解釋教育制度(頁321)。
父母的人格也代表了他們所處社會或階級的社會性格。因此,父母只要單純展現自己的性格,就能將所謂的心理氛圍或社會精神傳遞給子女,父母自身就是該種精神的代替者。因此,家庭可以被視為整體社會的心理代理者(頁32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