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8 19:13:06| 人氣5,45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播愛55載,培養青年氣質的鄭鴻聲神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教育,才有希望

台東是全台灣最貧窮偏遠的縣市,半個世紀前白冷會來到台東,錫質平神父發現許多偏鄉貧困的學生,好不容易考上市區的學校,卻苦於市區舉目無親,又沒錢租房子,於是錫神父向瑞士申請經費,希望協助解決年輕學子的求學問題但當時瑞士教會認為辦教育是政府的事,教會的捐款應用於傳教,並沒有答應。錫神父轉請梵蒂岡駐華大使黎培理主教協助,補足了款項,於一九五五年創辦了「培質院」,以初中、高中學生為招收對象。「培質」二字以錫神父和黎主教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希望在此培養青少年的氣質。隔年,鄭鴻聲神父來到培質院服務,開始了培質院最精彩的半個世紀歷史。


鄭鴻聲神父一九二七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營口,一九五四年在香港華南總修院晉鐸,一九五五年來到台灣服務,首站在花蓮玉里白天為當地的軍人和外省人講道,晚上由原住民帶他走路到山地部落傳教。一九五六年來到培質院,並以管教嚴格著稱於外。不是他的脾氣不好,而是強烈的責任感催迫著他。鄭神父說:「家長把孩子交給我,一定要管好。」鄭神父像嚴父,每天清晨五點半起床就見他拿著「愛的小鞭」,出現在宿舍前叫學生起床,他規定學生要守靜默、聽道理。「你要不要當個人?人是什麼?怎麼樣像個人樣?」他會不斷地將「對」的道理灌輸在青年們稚嫩的思想中,等候他們日後自行體會。隨後,他會騎腳踏車,一路護送學生到學校上學。因為培質院的位置就在台東監獄正前方,三教九流龍蛇雜處,鄭神父長經常開玩笑說:「培質院的學生絕不能向後退,一退步就進了監獄。」

 

鄭神父也像慈母,從早到晚跟著學生生活、唸書,以身示範,隨時耳提面命,當然還有他親手作的手工饅頭和餃子,尤其讓人念念不忘。晚餐後的散步,鄭神父還要擔當「心靈捕手」,解決學生們包括情感題等疑難雜症,並發揮其英文專長,免費幫學生補強課業。他講道理不是按著聖經照本宣科,而是很生活化的,讓人印象深刻。有一次,他受邀到幼稚園的畢業典禮演講,他問小朋友這是第幾次畢業?小朋友回答第一次。他說:「不!是第二次,第一次的老師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許多家長才意識到,鄭神父在強調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他說:「小孩子的眼睛在照相,耳朵在錄音,不懂是不到懂得時候,懂得時候聽過的、看到的就跑出來了。」

 

大家對鄭神父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既敬愛又畏懼,但他的嚴格卻深得人心。當然,鄭神父也對自己當年的「囂張」有過很坦白的反省,畢竟當時的他剛走出校園,學過三年理論、四年神學、知識方面或許比一般學生多一些,至於如何控制情緒、領導青年,他其實也是「剛學會走路的娃娃」。鄭神父曾寫下一段饒富趣味的自白:「在生活面上,尤其在管教的崗位,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原來這位年輕神父論年齡和當時高中生只差十三歲而已,多次因為『成見』而傷害『直率』的高中生!唉!時過境遷,回憶起來,內心感到無限的內疚!說聲抱歉吧!我不是故意的,不然,又怎麼樣呢!?」如今,培質院院友聚在一起,經常會驕傲地告訴我們:「沒有被鄭神父打過的,不算住過培質院。」

 

每天早上,鄭神父還會到聖母醫院帶領祈禱及宣講道理,超過四十年。覺得自己就像一名加油員,透過生活、社會的題材和體驗,不斷地給予修女和員工鼓勵,幫助她們的靈性生活。他認為當護士當醫生當神父都一樣,要過較大的犧牲生活, 任何剛開始的時候都抱著極大的熱心和同情,時間久了就容易麻木,變成機械化了,不要忘記愛的初衷。他說:「我跟她們說,當一個病人對妳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相信妳,如果他們不相信妳,他還要想辦法賄賂妳,讓妳對他好一點。」

 

鄭神父非常重視家庭內的和諧關係,尤其教會機構的合好關係。他常對修女講:「人家尊重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個人,而是因為身上那套衣服,教人看得很崇高。」畢竟修女也是人,也有屬於人性的弱點,相處久了,就像家人之間,優點缺點一覽無遺。「她們有她們的弱點,可是她們卻有很大的犧牲,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離鄉背井的外國修女,更是不容易。」他讓員工明白,修女的難能可貴不是因為穿上了高貴的白色會服,而是因為她們身為凡人,卻有著犧牲奉獻的服務精神。鄭神父愛說一個笑話,他認為凡是在教會裡調皮搗蛋、脾氣古怪的教友,都應當讓他們當神父、修女,避免造成社會動亂。「但是有些人怪是怪,做出事情卻是讓人很感動!」他這麼說,自己好像也是怪怪的人。哈!




羅馬梵諦岡教廷總主教特地送來教宗的祝福給鄭鴻聲神父.JPG


一九八九年,鄭神父兼任公東高工駐校董事。放假前,鄭神父總會在門口跟同學們道別,還不忘叮嚀:「男孩子要平平安安的回家,女孩子要清清白白的回家。」

鄭神父兇歸兇,但是大家都愛他。二〇〇六年,鄭神父因心臟手術後中風,從此臥病在床,壯碩的身材像消了氣的皮球,一下子瘦了好多,許多幾十年前的院友都回來探望他。雖然鄭神父曾交代,萬一情況不好時不要勉強救他,讓他有尊嚴地走,這幾年來確實也發生過幾次很危急的狀況,醫護人員還是把他救了回來,但沒有太多的勉強,就是盡力而為,這是默契了。然而救與不救,真的需要有智慧的思辨。

 

2007年最後一次帶帶鄭鴻聲神父回培質院 .jpg

「愛,非到別離時,才瞭解其深度。」二〇一一年三月廿九日鄭鴻聲神父安息主懷,他選在青年節離開人間,似乎有某種特別的意義。從他接任培質院院長一職,直到他生病倒下為止,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幾乎全給了學生、給了教育,作育無數英才,包括位台東縣長、高鐵董事長歐晉德等對社會有很正面的影響力。鄭神父悉心的培養,果然獲得了豐滿的果實。接下來,當初的年青人要來培養未來年青人的氣質了。

台長: 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忘月
住過培質院的學生
都會懷念他
2011-07-11 15:08: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