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15 21:26:52| 人氣6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從瀕臨死亡微探生命的真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瀕臨死亡微探生命的真義--

 

1967年英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醫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以宗教文化為背景之安寧療護(Hospice Care)運動,傳到東方宗教文化圈時,日本佛教界以古印度梵語Vihāra(休養所、僧坊)來取代淵源於基督宗教的Hospice(安寧院)的用語,並揭示「體會無常、尊重意願與生命」三項理念表達佛教臨終關懷(Terminal Care)的特色。

 

對此,若配合佛教教義,我們可提出「覺性照顧」(care of awareness)之「四念住」可作為佛教臨終關懷的參考模式。因為,「即」身心之斷滅說,或者「離」身心之「靈性」說,都是與佛教「不即不離」身心之「無我論」、「緣起論」不同的。依據此種「不常不斷」中道思想,使臨終者的學習認識自己的「身、受、心、法」等四方面,使「覺性」(念,awareness)敏銳且穩定(住)。

 

若就「生死與不生不死」的臨終關懷的論題,佛教的四種真理(四諦)──知苦(苦諦)、斷集(苦集諦)、證滅(苦滅諦)、修道(苦滅道諦),是佛教臨終關懷的基本態度。此外,從臨床經驗得知,佛教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有助於「覺性照顧」運用。

 

由於現代醫學之驚異進步,許多瀕死病人可有更多起死回生的機會,也引起科學界想要對這些從「陰陽界」歸來者的臨死經驗作研究的興趣。近年來,從大量的問卷調查與研究中,學者們將臨死經約略整理出如下的過程:首先,瀕死者感覺自己離開身體,浮遊於上,看著自己與別人(一般稱為「體外離脫」),但無法與別人溝通。然後通過隧道,見到光、河川、花園、山,與某人(可能是親友或某信仰對象)相會,聽到呼叫自己的聲音或音樂。各個步驟出現狀況因人而異,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經歷同樣全部的過程,而且有些會因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種族社會而有所不同的描述與解釋。

 

對於此種臨死經驗,可整理出與人本質之三類說法互相呼應的三種解釋:

 

()「即」身心之說:有些人只就身體、心智、感情、自我等身心作用與現象討論人的本質。因此,認為「體外離脫」的現象完全可以用瀕死時的感官經驗(如聽覺)或回憶等身心作用來解釋,此種奇妙現象都可歸結為肉體與大腦的物理、化學、生物的活動,不需要假用「靈性」來說明,它「即」是身心作用而已,談論靈魂等反而會增加人們面對死亡問題時的複雜性。所以,此種說法可以讓人們重視現實的身心,不需別求任何神秘經驗或外在的神祕力量,而將死亡問題單純化。對某些人來說,更容易順應死亡是自然法則而接受死亡的事實。

 

但此種信念若運用不善,有時可能會成為面對癌症末期兩種極端的態度:一般醫院癌症末期的照顧,只重視延長生命之治癒性治療,甚至癌症末期仍住加護病房。主張安樂死,認為「一死百了」(斷滅性的生命觀),強調延長生命只是增加痛苦。這兩種癌症末期的處理態度都不是「安寧照顧」的主張。

 

()「離」(超越)身心之「靈性存在說」:主張離開變化不一的身心現象之外,別有恒常不變的絕對實體(靈性、靈魂、真我或大我)作為人的本質。一般人比較容易將此奇妙的「體外離脫」臨死經驗,當作「離」身心之外,別有超越身體與思想之「靈魂」存在的證據。東西方的宗教體驗中,常將「行過死蔭的幽谷」(《聖經》詩篇234)的說法類此於「體外離脫」後之「通過隧道」的經驗;神聖之光的宗教理念與體驗亦常比對於見光的臨死經驗。所以「身、心、靈」之「靈性照顧」的理念也因而容易理解。

 

()「不即不離」身心之折衷說:也有些人主張所謂「靈性」、「自我」不即是身體、心智、感情等現象,但不能離開身體、心智、感情等身心作用而討論人的本質。因此,認為「體外離脫」現象不完全只是(不即)身心作用而已,因為無法完全解釋。但也不完全離開(不離)「身心」來討論,例如:臨死經驗時所見到的景色、人物,所聽到的聲音、音樂等等現象,似乎與大腦顳葉的刺激有闢。因為,一般人進行頭顱手術時,若對大腦顳葉給予電流刺激,有時也會有見到神、聽到天樂,與死去的親友相會等等的描述。所以,有人便提出「人的大腦顳葉中有臨死經驗的程式設定」的假說,人臨死時,某種因素(或許是靈性層次)啟動程式,而引發臨死經驗之過程發展。

 

一般宗教或超個人心理學的立場是主張:「離」身心之外,別有超越身體與思想之「靈性」存在。尤其安寧照顧(Hospice)運動是起源於基督宗教團體,因此教徒們容易順應「身、心、靈」的教義與生命觀。佛教基本教義是「無我論」,因為若將五類身心組合之類(五蘊):(1)色(身體),(2)受(感覺,sensations),(3)想(知覺,recognition),(4)行(意志,mental formations),(5)識(consciousness)等分析審察,不能發現另有可以稱為「自我」的恆常不變的實質。

 

又,根據《中論》(闡釋 「不即不異」、「 不斷不常」等「中道」思想的佛教論典)第18品〈觀法品〉二第1頌:如假設「自我」即是五蘊,則「自我」也如同五蘊一樣是生滅變化的。若「自我」不是五蘊,超越五蘊分離獨在,則「自我」不能以「五蘊」的特徵描述,那它究竟是什麼?有時,佛教容許說有「自我」,除了是不排除相對性的「自我」(假名我)外,也是為恐懼斷滅的人們,使他們肯定因果關係。有時,亦容許說「無我」以對治「我」、「我所有」的執著、貪、瞋、痴等煩惱。其實,真理是不能一定說是有我或無我。

 

「無我論」是從「緣起論」的推論而得的,生命的每一部分或階段是由眾多條件(緣)和合而生(conditioned),同時也構成其他部分或階段之生起條件(conditioning)。因此,《中論》第18品〈觀法品〉第10頌:若生命的法則是依緣起論,則生死之結果不能說即是眾多條件(五蘊),但是亦不能說與眾多條件(五蘊)絕對不同。所以,生命之真理不能說是斷滅性,亦不能說是恆常性。以上這些「不即不異」、「不常不斷」等「中道」思想,或許與前述「不即不離」身心之綜合說有類似之處。

 

配合色身、感受、想、行、識等五類身心組合之類(五蘊)分析覺察,佛教之修習法是「四念住」:學習認識自己的身、受、心(包含五蘊之後三類:想、行、識)、法等四方面,使「覺察性」(念,awarenessmindfulness,略稱為「覺性」)敏銳且穩定(住,settingupestablishment)。此法門不僅是可以導向體會真理(法)的修習,也常用於淨化臨終者的心念,可以稱為「覺性照顧」。

 

其修習要點是:第一「身念住」是先以培養對呼吸之出入、長短等有關身體性變化的「覺性」,以訓練覺察力之集中。第二「受念住」是覺察身心的感受、苦樂變化之生起、變化、消失,練習區別「我的感覺」(my feeling)與「一種感覺(a feeling)的不同,以處理不當的情緒。第三「心念住」是覺察各種善惡心境的生滅,同樣地,練習區別「我的」與「一種」的不同,以處理不當的心態。第四「法念住」是於真理、法則、義務等方面,建立起覺察的習慣,破除錯誤見解,從生死煩惱中解脫。

 

「即」身心之說或者「離」身心之外,別有恒常不變性之「靈性」「真我」之生命觀,都是與佛教之「無我論」、「緣起論」不同的,因為生命的本質是「不即不離」身心,所以,生命之真理不能說是斷滅性,亦不能說是恒常性。依據此種中道思想,不於身心之外別立「靈」,而以真理、法則、義務等「法」作為最高的覺察對象。又因「受」是「心」的導向要素,所以也特別重視「受」(苦樂生滅變化),這與安寧照顧強調控制疼痛,解除不適症狀有呼應之處。所以,學習認識自己的身、受、心、法等四方面,使「覺性」(念,awareness)敏銳且穩定(住)。此種「覺性照顧」之練習可用於淨化臨終者的心念,也是佛教的基本修習法門。

 

對於生死與不生不死的問題,佛教是以四種真理(四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來作為理論與實踐的準則。

 

佛教中,「苦」的含意除了一般的「苦苦(苦的感受的苦)」,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等,總說為五受陰苦之外,快樂的感受會變異,它蘊含著「壞苦」的可能性;不苦不樂也不是沒有苦,它蘊含著為條件所制約而生起的苦(行苦)。所以,生死等之苦是人生的現實,我們必須如實地了知,這是了知苦諦的智慧。

 

其次,我們應該有斷除苦生起的根源(集)的智慧。因為「苦的根源,就是『渴(愛)』。它造成『來世』與『後有』;與強烈的貪欲相纏結,隨地隨處拾取新歡。這『渴(愛)』有三:()感官享受的渴求(欲愛),()生與存的渴求(有愛);()非存在的渴求(無有愛)。而且「『渴(愛)』的核心是從「無明」生起的虛妄我見。……事實上唯有生滅變異的 「五蘊」,無「絕對性」、「恆常性」、「主宰性」之「我」(實體)。」所以,苦生起(苦集)的真相(諦),從根源來說,是渴愛與無明;所引起的現象是業與輪迴。

 

因此,佛教對於死亡與再生的說明是:「這身體機能停止之後,對於生存、持續之渴愛與意志,是一股可以推動整個生命乃至世界的極大力量(業力),此力量並不因身體機能停止──死亡──而止息。它繼續以別的形式出現,而成為再生(rebirth)。」然而我們可以從生死輪迴苦中得解脫,證得貪、瞋、痴熄滅的涅槃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滅的非緣生法( 無為法)。因為有這不生不滅、非緣生法之故,才能從生滅、因緣和合法(有為法)中得解脫。苦與輪迴(相續不斷的生死),都是緣起的,所以也一定是緣滅的。苦因貪愛(渴)而生,由智慧而滅。所以說「在這眾生六尺之軀內,我說即是世界( 苦諦)、世界的生起(集諦)與寂滅( 滅諦),以及走向世界寂滅之道( 道諦)。」

 

換言之,在每個人的身心中,若有貪愛執著,則有生死輪迴;若因智慧斷除貪愛執著,則可體證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所以,「凡是親證真理,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紮紮實實地生活在現在裡。他不求得、甚至連精神資糧也不積貯;因為他沒有「我」的錯覺,而不渴求重生。」

 

這些佛教的「生死與不生不死」基本觀念,與當前佛教徒的認知是否有差異,若對應上述佛教的四種真理(四諦)知苦(苦諦)、斷集(苦集諦)、證滅(苦滅諦)、修道(苦滅道諦),佛教的「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則有助於「覺性照顧」。將自己的苦、樂、得、失,與無量的眾生(或親或中或怨)分享,願自己與所有眾生都能離苦(悲心),得樂(慈心),隨喜功德與成就(喜心),遠離得失(捨心)。如此的「四無量心」,有無量的力量克服種種痛苦,發散無限的喜樂,超越利害得失,值得大家平時學習,隨時運用。

 

                     (作者--國立藝術學院教授--釋惠敏法師)

 

          

台長: 幻羽
人氣(64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