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30 13:46:59| 人氣4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風流未老,拚千金、重入揚州-略話揚州今昔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漢宮春‧黯黯離懷》晁沖之 詞

 

  黯黯離懷,向東門系馬,南浦移舟。薰風亂飛燕子,時下輕鷗。

  無情渭水,問誰教、日日東流。常是送、行人去後,煙波一向離愁。

 

  回首舊遊如夢,記踏青殢飲,拾翠狂遊。無端采雲易散,覆水難收。

  風流未老,拚千金、重入揚州。應又是、當年載酒,依前明占青樓。

 

晁沖之(生卒年不詳),字叔用,一字用道,鉅野(今山東鉅野)人,晁補之從弟,南宋晁公武之父。晁補之從弟,科舉不第。早年曾受業於陳師道,自稱「九歲一門生」,與呂本中交善,後隱居於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人稱具茨先生,以詩擅名,呂居仁曰:「眾人方學山谷,叔用獨專學老杜,其昆仲之所講究者素矣。」政和間,為大晟府丞。有詩集《具茨集》十卷傳世。晁沖之在詞作方面也有一定成就。《漢宮春》等幾首詞構思新奇,世人評價較高。“風流未老,拚千金、重入揚州。”今藉此詞而來略話揚州今昔──

 

揚州,作為地域稱謂,《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為華夏九州之一。但很長時間裡,今天的揚州和「揚州」一詞並沒有直接關係。

 

春秋時期,今揚州市區附近稱邗。公元前486年,吳國滅邗,築邗城,開邗溝,連接長江,淮河。這是今揚州屬地上最早的城市。越國滅吳,揚地屬越:楚國滅越,揚地歸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舊址上建城,名廣陵。

 

秦始皇帝統一中國後,設廣陵縣,屬九江郡。漢代,今揚州稱廣陵國,屬十三刺史部中的徐州刺史部,而不屬於揚州。它長期是王侯的封地。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開鹽河(通揚運河前身),準備獨立,景觀盛極一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開始了揚州歷史上的第一次繁華時期。時西漢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元封六年(前105年)漢世宗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嫁到烏孫國,比王昭君嫁到匈奴還早80多年。

 

三國時期,魏吳之間戰爭不斷,廣陵為江淮一帶的邊防重鎮。永嘉之禍到南北朝時期,廣陵屢經戰爭,數次變為「蕪城」。但由於勞動人民數百年辛勤開發,經濟地位在恢復中不斷提高。北周改廣陵為吳州。山東青州刺史部、兗州刺史部一帶的人民南遷廣陵一帶,給揚州帶來了新興的勞動力。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市),並由於隋唐大運河的通濟渠在大業四年(608年)的開鑿而成為當時南方新興的大城市。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唐代的廣陵郡經過不斷的發展,從而達到歷史上極盛的巔峰,曾是唐朝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對外交流的門戶。唐代的揚州,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出現了大量的工場和手工作坊,盛產方丈鏡、江心鏡等上等銅鏡。不僅在江淮之間「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時有「揚一益二」之稱(益州即今成都市,不過成都則一直保持高度繁榮狀態,城市規模也更大)。

 

揚州是南北糧、草、鹽、錢、鐵的運輸中心和海內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曾為都督府、大都督府、淮南節度使治所,領淮南、江北諸州。在以洛陽為中心的隋唐大運河的水陸交通中,揚州始終起著骨幹作用。唐代揚州和伊斯蘭哈里發交往頻繁。僑居揚州的大食人數以千計。波斯、伊斯蘭哈里發、婆羅門、崑崙、新羅、日本等國人成為僑居揚州的客商。

 

揚州還是先進的中原文化向東北亞地區流布的重要節點,日本遣唐使的到來和大唐高僧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政治、經濟、科學和文化的交流。晚唐時期新羅入唐詩人崔致遠在揚州為官四年有餘,後以淮南入新羅兼送詔書國信等使的身份回國,把唐朝的服飾、禮儀傳播到新羅,他的著作桂苑筆耕集是韓國古代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他因此被稱為「東國儒宗」。

 

唐代揚州,自身文化的發展也有長足的進步。揚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重新注釋的《文選》,旁徵博引,為後人保存了大量已經散失的重要文獻資料。其子李邕,不僅文章、詩歌很有影響,也是繼虞世南、褚遂良之後的大書法家之一。大詩人張若虛為「吳中四傑」之一,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唐代不少著名詩人都到過揚州,在揚州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作。684年,徐敬業、駱賓王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執政。

 

晚唐時,藩鎮割據,軍閥混戰,揚州遭到毀壞。唐僖宗光啟三年(887年),楊行密圍廣陵半年,城中餓死者大半。「宣州軍掠人詣肆賣之,驅縛屠割如羊豕,訖無一聲,流血滿於坊市。」楊行密在揚州建立「地方政權」,史稱「楊吳」,有短時間的經濟恢復。不久,又陷入戰爭的毀壞之中。

 

北宋時(960-1127) ,富裕商人階層和新興的城鎮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揚州府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成為富裕的代名詞。北宋時今揚州附近,長江以北大部屬淮南東路。今天的揚州市轄區屬於揚州江都縣,天長縣等以及高郵軍高郵縣。宋朝時揚州一帶科技文化也有長足發展,科學家沈括多篇科技文章在揚州地區完成,「二十四孝」朱壽昌的事迹也成為儒家孝道的一個典範。

 

1126年—1129年,按出虎(金)國的軍隊攻佔了包括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北部和兩浙路北部的大半個中國,贛州是其推進到的最南端,揚州在1129年也被按出虎國軍隊攻佔和屠殺。紹興和議之後,淮水成為按出虎(金)國和趙宋的邊界線。而今揚州市的北部郊縣也成為了防禦按出虎(金)國軍隊的前線。

 

13世紀,大蒙古國攻佔了全部中國。元朝時揚州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自明永樂十九年(1421)明太宗遷都北平後,明清兩代將近500年間中國的都城在北京,而農業經濟中心在江浙和兩湖兩廣地區,糧、鹽的產量佔據了全國產量的大多數。因此造成了中國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分割。連接中國政治中心的和經濟中心的是兩條水路:長江和京杭大運河。揚州正好位於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界處,憑藉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揚州經濟憑藉京杭大運河這一中國經濟的主動脈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城市之一。明代,揚州被列為全國16個大城市之一。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4月,多鐸鐵騎南下,史可法據守揚州,520日城池被攻陷。因此揚州城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大屠殺,據傳全城百姓無一倖免,稱「揚州十日」(據有關史料記載屠殺日期實際上是五日)。乾隆時期揚州是乾嘉學派的薈萃之地,「海內文士,半集維揚」,「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於此」。

明清兩代揚州經濟的代表性行業是:

 

漕運,主要是糧食的運輸,長江中下游各產糧省份的皇糧國稅均必須經此北上,由京杭大運河運輸到北京;揚州鈔關的稅收額在明清兩代一直位居全國前八名之內。

 

鹽運,淮鹽西運,全國最大的兩淮鹽場(蘇北沿海)所產官鹽在此集散,然後轉運全國最廣的食鹽銷售區——長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謂揚子四岸)銷售。城內有兩淮鹽運使衙門和大批鹽商,這些商賈多來自安徽;富有的鹽商在新城南河下一帶和西北郊瘦西湖沿岸修築許多精美的園林,當時公認的說法是:「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林勝,杭州以湖山勝」。

 

金融,由於揚州是全國官鹽最大的集散地,大量鹽商聚集於此,因此帶動了揚州銀庄的發展以幫助鹽商的周轉投資,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資本最為集中的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僅次於同省的蘇州;所謂「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麗,莫盛蘇揚」。

 

娛樂業、服務業,自隋唐以來娛樂業就是揚州的支柱型產業,歌舞、高級妓女、藝人、書畫家從業者不計其數,康乾時期的揚州八怪便是其中之一。揚州與南北兩京、蘇杭二州一同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為全國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新舊二城之間的河道被闢為專供旅遊的河道,稱為「小秦淮」。著名的還有淮揚菜、揚州三把刀傳統工藝。印刷、漆器製造等手工業。1832年(道光十一年),兩江總督陶澍改革兩淮鹽法,裁撤根窩,大批鹽商破產。

 

壬寅兵警:1842年,鴉片戰爭中,英軍攻佔鎮江,封鎖長江,揚州居民大部分逃難,紳商出50萬元贖城費,作為不佔領的交換條件。(廣州和揚州是這次戰爭中繳納贖城費的2個城市)

 

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攻克南京後,南京附近地區成為太平軍和清軍交戰的主戰場。清軍的江北大營便屯建於揚州。揚州的主要商業區多子街、左衛街、轅門橋均被搶劫並燒毀。「廣陵地當兵火劫餘,滄桑變後,人民城郭市肆頓改荊榛,尚非繁盛二、三」。同時,受到戰火影響,長江漕運中斷,淮鹽引地(揚子四岸)盡失。不久1855年黃河改道,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河道淤塞,為了避開戰火,南方的糧鹽改道上海經過海運運送到北京。因此上海取代揚州成為中國新的糧鹽集散地。原有的揚州錢莊投資資本,在戰火影響下,轉向上海等比較有安全保障的通商口岸以及租界。揚州的娛樂服務業更加一蹶不振。太平天國運動結束以後,部分官員曾經打算重開漕運,無奈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河道淤塞嚴重,無法通航。

 

1908年滬寧鐵路和1912年津浦鐵路修通,徹底結束了京杭運河的歷史使命,也徹底結束了揚州經濟在中國的優勢地位,揚州因此而衰敗下去,從全國性經濟文化中心淪落為普通的地區性城市。1932年,因兩淮鹽場重心北傾,甚至兩淮鹽運使署也北遷海州。

 

19492月,解放軍佔領揚州,並設立揚州市。此後到1952年,揚州曾經是蘇北行政公署的首府。1982年揚州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中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83年,揚州升為地級市。1996年,泰州分出揚州大市,由姜堰、靖江、泰興、興化組建地級市泰州。

 

2004年寧啟鐵路正式通車,揚州結束「地無寸鐵」的歷史。2005年潤揚大橋通車,揚州走向融入蘇南之路。2011年江都市撤市設區。2012年揚州泰州機場通航,揚州進入「空港」時代。機場位於揚州市江都區境內,距離主城區30公里,設有機場巴士,揚州市公安局機場分局,因與泰州市合資建造(其中泰州市投資20%),機場命名經兩市協商,民航總局批覆正式名稱為揚州泰州機場。

 

揚州市現轄區域在東經11901分(儀征市移居、青山一線)至11954分、北緯3156分至3325分(寶應縣西安豐、涇河一線)之間。揚州市城區位於長江與京杭運河交匯處,東經11926分、北緯3224分。

 

揚州市邗江區與鎮江市市區隔長江相望,東部毗鄰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興化市),北部與淮安市(楚州區、金湖縣)與鹽城市交界,西部與南京市(六合區)以及安徽省天長市交界。

 

揚州市境內有長江岸線 80.5 公里,沿岸有儀征、邗江、江都;京杭大運河縱穿腹地,全長143.3公里,由北向南溝通白馬湖、寶應湖、高郵湖、邵伯湖4湖,匯入長江。揚州市最高點為儀征境內的銅山,海拔149.5

 

廣陵區、邗江區與江都區,儀征市位於通揚運河以南,高郵市、寶應縣則位於通揚運河以北,整體上揚州屬於蘇中地區。行政區劃現轄3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市轄區:廣陵區、江都區、邗江區。縣級市:儀征市、高郵市。縣:寶應縣。

 

揚州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地理位置優越,與南京、鎮江構成南京都市圈。目前揚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江蘇處於中游位置。2011年,揚州實現生產總值2630.30億元,增長12.2%,人均生產總值58950元,折合9127美元。

 

公路:主要公路幹線有京滬高速公路、溧海高速公路、寧通一級公路等。長途汽車路線通達省內和鄰省的主要目的地。建有揚州客運西站、揚州客運東站和揚州客運北站。

 

鐵路:揚州站為寧啟鐵路樞紐車站,有列車通達北京、青島、鄭州、西安、南京、上海、杭州、廣州、合肥、南昌、武漢、成都等地。轄區內江都區、儀征市也設有車站。除現有寧啟鐵路正準備進行複線建設外,淮揚鎮鐵路已列入建設規劃。但京滬線上的鎮江站仍為揚州鐵路交通主要中轉站,由揚州城區可半小時到達鎮江站。

 

市內公交:市內公共運輸由公交汽車和計程車組成。現揚州市內有近六十條公交線路。

 

航運:建有揚州港,現為國家一類開放港,為中國沿海沿江重要港口。全港擁有各類碼頭泊位39個,其中萬噸級碼頭泊位13個,千噸級碼頭泊位17個,形成了以六圩港區為龍頭,儀征港區、江都港區為兩翼的港口群。

 

機場:位於江都區丁溝的揚州泰州機場已建成,201258正式通航,揚州市公安局設機場分局,對機場行使有效治安管理許可權。揚州市區至機場有機場巴士直達。

 

 

    

由江澤民題名、投資20.82億元的揚州泰州機場,已於2012年5月8日揭幕啟用。
機場正式開通揚州至北京、廣州、深圳、成都、西安5條航線,970萬揚州、泰州人民多年的飛機夢變成了現實。

 

機場由揚州與泰州市共建(其中揚州市出資80%),原定名為蘇中江都機場,民航總局批覆確定為揚州泰州機場。揚州泰州機場是揚州、泰州兩地按82比例共同投資新建的民用機場,紅線內占地2291畝,總投資20.82億元。機場位於揚州市江都區丁溝鎮境內,距揚州市區30公里,泰州市區20公里,服務範圍以揚州、泰州兩市為主,同時輻射鎮江、南通及安徽省部分地區。

 

揚州泰州機場航站樓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一期工程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4萬噸的目標設計建設。該機場是蘇中蘇北的航空樞紐,已與國航、東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達成協定,除北京、廣州、深圳、西安、成都5條航線,廈門、瀋陽、海口、大連、昆明等航線也將陸續開通。

 

揚州泰州機場至北京票價最低為810元,至深圳、廣州、成都分別最低為400元、400元和500(不含燃油附加費150元和民航發展基金50)

 

 根據《江蘇省民航「十一五」至2020年發展規劃》建設的揚州泰州機場,是江蘇已建和在建的9大機場之一,20082月,通過中國民用航空總局選址審查,20102月,經中國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建設。揚州泰州機場於2010年初奠基建設,201258正式通航,到2020年前進入中型機場之列。

 

航站區按近期滿足15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貨物年吞吐量1.8萬噸設計,機場項目和集疏運系統建設總投資約16億元,飛行區指標為4C,只設一條長2400的跑道,航站樓面積11500平方米。機場終端目標為1條跑道,3萬平方米航站樓,年旅客吞吐能力300萬人次,貨物吞吐能力6萬噸。揚州泰州機場主要為揚州地區提供民航服務。

 

揚州宗教-

佛教:大明寺、高旻寺、旌忠寺、觀音禪寺、法海寺、興善寺、文峰寺、祗陀林、萬壽觀音庵、鑒真佛教學院。

道教:武當行宮。

基督教:揚州市,共有基督徒3萬,只有牧師3人,副牧師1位。揚州翠園禮拜堂。

天主教:揚州耶穌聖心堂。

伊斯蘭教:仙鶴寺。

 

揚州話除儀征西部外,均屬江淮官話洪巢片淮東方言。揚州話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是明朝時期的官話,至今還有很多古漢語詞彙,以及一些生動的、有意思的口頭語。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等。這些曲藝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狹義上的「揚州話」一般指揚州城區方言,揚州郊區又稱其為「街上話」。而廣義上的揚州話還包括邗江、江都大部以及儀征大部的方言,還有安徽的天長市,俗稱「大揚州話」。揚州話有5個單字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古全濁上聲今歸入去聲,古次濁上聲今歸上聲。古清去、濁去;清入、濁入則分別合併為去聲、入聲。除入聲外,其他字的調類與普通話基本相同。

 

詩詞與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素有「月亮城」之稱)/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高等教育:揚州大學/揚州科技學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揚州技師學院/江海學院/鑒真佛學院

 


 

古今人物與揚州

 

張若虛(唐代揚州詩人。孤篇蓋全唐之作《春江花月夜》)

鑒真(唐代揚州僧人。唐代赴日本傳戒並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

白居易(唐代詩人。於揚州居住數年)

杜牧(唐代詩人。於揚州為官十年,公事之餘,流連於聲色犬馬)

蘇軾(宋代文豪。為官數年於揚州知州)

歐陽修(宋代文豪。為官數年於揚州太守)

秦觀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忽必烈時期,任揚州總管3年)

史可法(明末兵部尚書。督師揚州帥揚州軍民抗擊清兵。後城池攻破,清軍實行揚州十日)

曹寅(康熙年江寧織造兼兩淮巡鹽御史。曹寅奉旨在揚州天寧寺開設揚州詩局,刊刻《全唐詩》。)

鄭燮(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

焦循(號稱揚州通儒,著有《揚州圖經》)

李斗(著 《揚州畫舫錄》 )

朱自清(愛國學者,出生、成長於揚州)

釋星雲 (佛光山創辦人、國際佛光會創辦人、全球遍佈寺院260所的高僧、並於2008年元月於揚州創立鑑真圖書館及鑑真美術館)

江澤民(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江上青(江澤民的養父)

 

 

                  再賞-晁沖之 詞 傳言玉女《一夜東風》

                  (與當時名歌妓李師師有來往,且有詩詞互贈。)

 

                一夜東風,吹散柳梢殘雪。禦樓煙暖,正鼇山對結。

                簫鼓向晚,鳳輦初歸宮闕。千門燈火,九街風月。

                繡閣人人,乍嬉遊、困又歇。笑勻妝面,把朱簾半揭。

                嬌波向人,手撚玉梅低說。相逢常是,上元時節。

 

 

          

 



台長: 幻羽
人氣(464)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