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倫巴第區的首府。米蘭位於波河平原西北部,阿爾卑斯山南麓。人口158.1萬(1982)。始建於西元前四世紀。西元395年為西羅馬帝國都城。1158年和1162年在同神聖羅馬帝國兩次戰爭中,城市幾乎全毀。1796年被拿破崙佔領,次年被建為米蘭共和國都城。1859年併入義大利王國。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和金融中心。有汽車、飛機、摩托車、電器、鐵路器材、金屬製造、紡織、服裝,化學、食品等工業。鐵路、公路樞紐。有運河通波河支流提契諾河與阿達河。米蘭大教堂是歐洲最大的哥特式大理石建築之一,始建於1386年。還有著名的佈雷拉美術宮、拉斯卡拉劇院和博物館等。
米蘭(Milan,意語: Milano)這座主導義大利經濟、工業的現代都市,現今已是歐洲最受矚目的城市之一;全市以十四世紀義大利建築精華的主座大教堂為中心,充滿著世紀末節淒美婉約和對新世紀的憧憬和迷蒙幻想,表現出人類浪漫柔情和對未來嚮往的賓士。米蘭位於歐洲的東西及南北交結之處,又在倫巴第肥沃的平原上具備了作為經濟都市大力發展的要素。
西羅馬帝國,由於日爾曼民族的大遷徙而產生巨大混亂,米蘭一時作為帝國的首府、西方基督教的中心地而繁榮,以後,又因哥特人等的遷移而造成混亂。12世紀因社會意識的萌芽而引起的公社時代,使得米蘭再次繁榮。使得義大利北部飛躍發展的是十字軍的東方遠征,各城市為了財富、勢力、征服其他城市而展開了鬥爭。米蘭也不例外,1395年以來,作為米蘭維斯孔蒂家和斯福爾查家的統治。這個小國都市的發達,產生了富裕的市民,由他們開展的保護、獎勵學術和藝術活動最終開花結果,誕生了文藝復興文化。15世紀末貿易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米蘭等義大利各城市開始停滯,義大利半島,受到德、法、西班牙等國的侵略,到1870年義大利統一,經歷了漫長的不幸時代。
米蘭擁有一些古羅馬殖民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建築,後來成為西方資本的羅馬帝國。在4世紀後半葉,安波羅修當時擔任米蘭主教,對於城市的設計產生強烈的影響,他重新設計城市中心(雖然大教堂和受洗堂現在已經消失),在城門建設偉大的座堂,其中聖歐斯托焦聖殿和聖盎博羅削聖殿仍然保存至今,它們幾個世紀以來經過整修,成為米蘭最出色及最重要的教堂。義大利最大和最重要的哥德式建築是米蘭主教座堂,是世界第四大座堂,僅次於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塞維亞的塞維亞主教座堂和象牙海岸的一座新座堂。
米蘭主教座堂建於1386年至1577年之間,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大理石雕像,因為尖頂部份可以見到金色聖母雕像,所以獲得小麥當娜的綽號,後來成為米蘭的城市象徵之一。達文西從1482年在米蘭工作,直到1499年秋季才前往法國,他於1487年受到委託來設計一座座教堂內部。雖然達文西沒有機會來建造座堂,但是他仍然相當熱情的與費拉來特分享他的想法與設計,許多達文西的建築設計圖後來對於伯拉孟特與其它建築師也產生影響。伯拉孟特在米蘭的作品包括聖沙提洛教堂(Santa Maria presso San Satiro,前身為一座9世紀的小教堂)、恩寵聖母聖壇和聖安普洛(Sant'Ambrogio)的三個迴廊,聖洛倫索教堂也是他早期設計的基督教建築。
20世紀的動盪時期也造成一些創新建築形式的誕生。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和法西斯主義風格的建築形式可以在米蘭的中央車站(Stazione Centrale)上面看見。二戰時期之後的重建導致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人口的增加導致新興的地區出現,而且也驅動米蘭開始重建許多巨大的建築。一些建築里程碑開始出現在城市的建築史當中,包括吉奧·蓬蒂(Gio Ponti)設計的倍耐力塔(1956至1960年)。米蘭市政府也規劃一些新興的居住區,並在最近幾年內建設新的展覽中心(位於羅鎮),並開始將工業區轉變為現代化的住宅與商業區。米蘭擁有義大利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華人社區,在2010年時大約有17,000人。這個地區坐落在第九區,創建於1920年代,當時的移民來自浙江省文成縣,經營著紡織和皮革商店。米蘭擁有許多不同民族的文化,導致米蘭成為更加國際化的城市,尤其是中國新年的慶祝活動。
米蘭市中心是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從中央車站到大教堂,步行約30分鐘,坐地鐵的話,乘M3在第四站的大教堂站下車就到了。做一日遊的人可主要以教堂為中心遊覽一下周邊的美術館。北部有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寶庫佈雷拉繪畫陳列館,義大利人最喜歡的波爾迪-佩佐利博物館,繁忙的旅途中別忘了欣賞米蘭珍貴的名畫珍品。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米蘭統領主的斯福爾紮城堡以及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的感恩聖母堂。幾乎所有著名都市都有一個人文色彩濃厚的標誌性建築。在米蘭,這個建築非DUOMO大教堂莫屬,過去是,現在是,將來絕對也是,別的且不談,只是跨五百年(1386——1813)而建成這一點,對大多急功近利的現代建築來說,就是一個永遠無法超越的神話。
第一眼看到大教堂的感覺難以言表,那巨大的正面牆以三角形的輪廓在無數尖塔的導引下,以無比的力量伸向湛藍的天空,看上去輕盈剔透,感覺卻異常強大。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據說DUOMO面積17000多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也許經由DUOMO,宗教就是這樣進入一個時尚之都的心臟。“不上DUOMO的屋頂,等於沒有看過DUOMO。”米蘭人這樣說,作為世界第三大教堂,頂端的金像“聖母瑪利亞”是整座建築的象徵。而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它的細節,象牙白的大理石,除了石頭的質地,你幾乎找不到任何石頭原本的形態。每一個角度,每一眼都是圖像和雕像,據說整個DUOMO教堂,內外共有3000餘尊雕像,全部由文藝復興時代最偉大的工匠完成。
維多利亞艾瑪努威烈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Ⅱ)位於大教堂廣場北側,面對大教堂正面左手邊的十字形拱廊,長廊高度5層樓(105公尺)高,頂棚雕花鐵架,自然採光,所以可由地面仰視兩側建築物雕刻、壁飾,一切顯得相當富麗堂皇。十字交叉部分有象徵美洲,亞洲,非洲和歐洲四大陸的鑲嵌畫,通路以各種顏色大理石鑲嵌。兩旁有高級服飾點,餐廳及旅行社(CIT)、電信局(SIP)等許多跨兩世紀的百年老店。
斯福爾紮城堡這座於1368年由米蘭領主VISCONTI家族興建的古堡(CASTELLO SFORZE-SCO),曾一度遭到米蘭居民的破壞,經過該家族鞏固權利整修後,於15世紀中葉形成今日的規模。古堡周圍有護城河環繞,正面兩側各有一座圓柱角形的高塔瞭望台,右側的ROCHETTA塔可供作為緊急避難場所,其內部又分為三區,其中的“Sala Delle Assi”是達芬奇在米蘭設計的少數作品之一。城堡內部有5座博物館,裏面有米開朗基羅的遺作《掄達尼尼的聖母哀痛耶穌》。
米蘭的餐館,從便宜的到高級的一應俱全,格外價廉的,特別高級的,有豪華歷史的,新設計的,還有少數民族之類的,有特色的餐館也很多,選擇起來比較麻煩,可以第一天先去大眾性的餐館,第二天再換上禮服去高級餐館,這樣能看見大都市米蘭兩個不同的面孔,也是一大樂趣。
PECK:VIA VICTOR HUGO 4(地鐵M1,3線在DUOMO站下車走3分鐘)代表米蘭的高級食品點,從教堂步行就可以到,套餐以傳統的米蘭菜肴為中心,常客多喜歡用魚做的美味佳餚。PAPER MOON(地鐵M1線SAN BABILA下,走1分鐘)有多種多樣的薄皮薩餅,可以試下卡路里很低的、沒有沙斯的披薩餅,很受歡迎。CAFE AMBROSIANO(地鐵M1,3線在DUOMO站下車走2分鐘)有露臺,遠望景色極佳。店內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有很多家分店。SANT AMBROEUS((地鐵M1線SAN BABILA下,走3分鐘)創始於1936年的老點心店鋪兼咖啡館,環境幽雅而美麗,巧克力可以用來做禮物。
米蘭共有8個火車站,主要列車都抵達米蘭中央車站(STAZIONE CENTRALE F.S.)。在歐洲有很多漂亮的車站,但是抵達這個車站時的感受卻是最深的,因為實在是太大了,其宏偉讓人驚訝。2009年12月16日開始,一條高速火車路線的火車以每小時300公里(186英里)的速度連接米蘭與博洛尼亞、佛羅倫斯、羅馬、 那不勒斯和薩勒諾之間,另一條則通往都靈。旅客可以搭乘高速鐵路以45分抵達都靈,1小時抵達博洛尼亞,1小時45分抵達佛羅倫斯,2小時55分抵達羅馬,4小時抵達那不勒斯與4小時25分抵達薩勒諾。
米蘭擁有三條地鐵路線,路線規模超過80公里。另外還有兩條路線正在建設,並計劃在2015年世博會時通車。目前這條地鐵系統包括三條路線-紅線1號線運行東北和西部,綠色2號線運行東北和西南方,黃色3號線則貫通南北。區域鐵路包含10條連接米蘭郊區與都會地區的路線,更多線路將在2011年底通車。城際鐵路服務連接米蘭與倫巴第其餘的地方,隸屬於義大利國家鐵路系統。這個城市有軌電車網路大約有160公里(99英里)長的軌道和17條路線。米蘭的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線路長達1,070公里。
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
足球在義大利是最流行的運動,米蘭擁有AC米蘭和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兩所世界著名的足球俱樂部。這兩支球隊之間的比賽被稱為米蘭德比。米蘭是歐洲唯一一座擁有兩支歐洲冠軍聯賽獲勝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以及兩支贏得了洲際杯聯賽球隊(現在是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盃)的城市。米蘭比任何其他城市贏得了更多的歐洲冠軍杯,擁有10個聯賽冠軍(其中AC米蘭7次,國際米蘭3次)。AC米蘭俱樂部是世界上奪得洲際冠軍最多的俱樂部(共18次)。AC米蘭和國際米蘭還是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奪冠次數第二多的球隊(各18次)歐洲足聯5星級的梅阿查球場是AC米蘭和國際米蘭的主場,它更常被稱為聖西羅球場,是歐洲最大的體育場之一,可容納超過80,000人。賽車、網球和高爾夫球運動在米蘭的普及程度也是非常地高。
著名的蒙扎一級方程式賽道坐落在城市附近,在一個開放公園當中。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賽車場。F1比賽的場所目前可容納13.7萬觀眾,1950年代的看台更可容納超過25萬人。自從F1開始比賽以來,除了1980年外,這裡幾乎都舉行每年第一站賽事。米蘭擁有義大利最成功的籃球隊米蘭奧林匹亞。他們已經贏得了25次義大利籃球甲級聯賽冠軍以及3次歐洲籃球聯賽冠軍。這個城市舉辦過許多體育賽事,包括1934年和1990年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1980年舉行的歐洲國家杯,2003年世界賽艇錦標賽、2009年世界拳擊錦標賽(World Amateur Boxing Championships)和2010年世界排球錦標賽也都在米蘭舉行。
和義大利大多數城市一樣,米蘭和周邊地區都有自己的區域性料理,因為它屬於典型的倫巴底料理,所以比起義式麵食,稻的使用更加頻繁,而且幾乎沒有利用番茄。米蘭的特殊料理包括義式煎肉排(cotoletta)、小牛肉麵包與蕃茄燉牛膝等料理。米蘭最著名的乳酪是古岡左拉起司(根據附近的同名城鎮而的得名),今天雖然生產古岡左拉起司主要是在皮埃蒙特。義大利麵包與比薩餅也很受當地人歡迎。
除了擁有獨特的料理,米蘭也有幾間世界知名的餐廳和咖啡館。大部分更精緻且高級的餐廳位於米蘭的歷史中心,而比較傳統和受歡迎的餐廳主要位於布雷拉和納維利(Navigli)區。目前還有一間松久日本餐廳位在米蘭,位於曼佐尼街,被視為是米蘭最時尚的餐廳之一。COVA是一間古老的咖啡館(成立於1817年),位於米蘭的史卡拉歌劇院附近,香港也已經開設分店。現在還有一間麥當勞快餐店設立在埃馬努埃萊二世拱廊,一些新設立的精品咖啡館,例如Just Cavalli咖啡館,是由豪華時尚品牌設計師羅伯托·卡瓦利(Roberto Cavalli)所擁有。
米蘭是一個全國性及國際性的表演藝術中心,尤其是歌劇。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戲院之一,歷史上許多歌劇都在此舉辦首次公演,例如朱塞佩·威爾第於1842年首映《納布科》、賈科莫·普契尼在1904年首映《蝴蝶夫人》與普契尼在1926年首映《杜蘭朵公主》。米蘭其他重要劇院包括新斯卡拉劇院(Teatro Degli Arcimboldi)與威爾姆劇院(Teatro Dal Verme)。米蘭市內也有交響樂團和音樂學院,在整個歷史上,米蘭曾經孕育出眾多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家,例如威爾第與朱利奧·加蒂-卡薩扎(Giulio Gatti-Casazza)。許多現代樂團和樂隊也在米蘭成立。
米蘭被視為是一個國際性的工業和現代設計之都,在這些領域,米蘭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米蘭特別以高品質的古代和現代傢具和工業產品而著名。米蘭的米蘭新會展中心是歐洲也是世界上最大且最負盛名的傢具和設計博覽會。米蘭也是一些重要設計和建築的活動場地。在1950年代、60年代以及70年代初,米蘭是義大利主要的工業中心,米蘭也是歐洲大陸最進步和充滿活力的城市之一。後來米蘭與都靈成為義大利戰後的設計和建築之都。摩天大樓開始出現在米蘭,例如倍耐力塔(Pirelli Tower),而許多藝術家也在米蘭居住或工作,例如布魯諾·穆納里(Bruno Munari)、盧齊歐·封塔納、恩里科·卡斯泰拉尼(Enrico Castellani)和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
米蘭也是為世界時尚之都,與紐約市、巴黎和倫敦齊名。全球語言監測機構(Global Language Monitor)在2009年宣佈米蘭是全球最佳的經濟和時尚媒體首都,儘管到了2010年時已經下降到第六位。大部分主要義大利時裝品牌,例如Valentino、Gucci、Versace、Prada、Armani與Dolce & Gabbana的總部都設在該市。許多國際時尚品牌也在米蘭設點,例如Abercrombie&Fitch的旗艦店已成為米蘭主要的消費吸引力。此外,米蘭時裝週(Settimana della moda)每年兩次在米蘭舉辦,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一樣,例如巴黎、倫敦、東京和紐約。米蘭的高檔時裝區主要位於時尚四邊形,這裡也是米蘭最負盛名的購物街(包括蒙特拿破崙街、曼佐尼街、斯皮加街(via della Spiga)和威尼斯街)。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廣場、但丁街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道(Corso Buenos Aires)也是重要的購物街和廣場。Prada的創辦人馬里奧·普拉達就在這裡出生,並幫助米蘭成為世界時裝之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