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英格蘭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然而,最晚自十九世紀起,「倫敦」這個名稱同時也代表圍繞著倫敦市開發的周圍地區。這些衛星城市構成了倫敦的都會區和大倫敦區。
倫敦是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 。但是倫敦未獲英國城市地位,正式來說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臟地帶倫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為自18世紀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誤以為其是一整座城市。
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同時,倫敦還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2005年,大倫敦的人口總數為750萬,若包括都會區的人口則超過1200萬人。
倫敦最早是一個凱爾特人的城鎮,由羅馬入侵者於公元50年左右建立,作為泰晤士河畔的一個港口,並命名為倫蒂尼恩。公元7世紀羅馬帝國滅亡後,倫蒂尼恩遭棄城,撒克遜人於今奧德威治以西1英里處建立了名為倫敦維克的城鎮。直到公元9至10世紀羅馬倫敦老城才再度復甦。
倫敦逐漸發展、擴大,吸收了附近的村莊、聚居地方,向四面八方擴散。到17世紀時倫敦已經是當時大英帝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都市。1666年的倫敦大火毀壞了倫敦城內大部分的建築(奇蹟的是,死於此場大火的只有20來人),但大火後倫敦又立即開始了10年間的重建,包括世界第二大教堂聖保羅教堂在內的標誌性建築都是在此期間動工的。
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經歷了大規模的發展。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的開通,公共汽車的營運,以及聯絡四方的鐵路線,使倫敦的市容與交通面貌一新。倫敦市區在19世紀後半期居住人口突降(1851年:128000人;1871年:75000人;1901年:27000人),大量新建的建築使倫敦從一座喬治風貌的城市轉而成為維多利亞特色的城市。
倫敦最近幾十年來的大變化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戰期間,倫敦遭到納粹德國空軍的持續性猛烈轟炸,期間逾5萬倫敦市民喪生,大部分建築遭到破壞。1950年代至1970年代,由於倫敦的重建未經統一的規劃,造成今天建築多樣化的格局,並成為當今倫敦的獨特之處。
20世紀初,倫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為家居燃料,產生大量煙霧。這些煙霧再加上倫敦氣候,造成了倫敦「遠近馳名」的煙霞,英語稱為London Fog(倫敦霧)。因此,英語有時會把倫敦稱作「大煙」(The Smoke),倫敦並由此得名「霧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煙霧事件令12000人死亡,政府因而於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淨法案》,於倫敦部分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時至今日,倫敦的空氣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改觀。
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帶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倫敦市區因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因此也有個叫「霧都」的別名。
大倫敦地區整體由大倫敦政府負責規劃和管理,另外與33個區政府分享地方行政權力。大倫敦政府由一個直選產生的倫敦市長領導,並由一個25人的倫敦市議會監督。33個區政府由倫敦市法團及倫敦自治市議會管理。
倫敦市法團屬下有倫敦市。倫敦自治市議會屬下有32個倫敦自治市;其中西敏市自稱為城市,泰晤士河畔京士頓區及肯辛頓-切爾西區,自稱為皇家自治市;這只是名稱上的分別,在行政上仍屬於倫敦自治市,並沒有特權。根據內倫敦教育局定義,33個行政區中,靠近中心的12個被合稱為內倫敦,外圍的20個合稱為外倫敦。
倫敦市和眾自治市屬於標準一級行政區——單一管理區之一。 雖然擁有同樣的政治地位,但在實際行政上,倫敦市法團比其他倫敦自治市議會擁有更多的行政權力,例如擁有土地權及獨立的警察團隊。
倫敦是歐洲第三大都市。據2001年人口普查,倫敦市區及其自治市(鎮)(約610平方英里)擁有7,172,036人口。其中大約71%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或巴基斯坦後裔,5%為非洲黑人後裔,5%為加勒比海黑人後裔,3%混血人種,還有大約1%為華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則無宗教信仰。大約有21.8%的倫敦居民出生在歐盟以外地區。
雖然倫敦的人口不及莫斯科與巴黎,但要是把生活在倫敦都會區(6,267平方英里)內的人口(約13,945,000人)也算進去,就超越了巴黎,成了歐洲最大的都會區,其人口之多已超越了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的人口總和。
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2004年,其地區總產值為3650億美元,佔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7%。
倫敦市(City of London)或稱為「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在最近二十年,有許多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開始在Canary Wharf開總部和辦公處,例如滙豐銀行和花旗集團。
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最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萬噸。倫敦港是全英國最繁忙的港口,水路交通及碼頭等相關設施主要集中在泰晤士河沿岸。但由於泰晤士河過於狹窄,因此較大型的船隻無法進入倫敦市區,而改在泰晤士河下游停靠,儘管如此,倫敦市區的船隻往來仍十分頻繁。
交通是倫敦市長負責的四項政策範圍之一,但市長在交通的財政管理權則受到限制,其行政機構為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簡稱TfL)。倫敦的公共運輸是世界上龐大的交通系統,但卻有過度擁擠和信賴度不佳的問題,對此倫敦政府準備了多項大型的交通投資計畫,包含為了奧運會所投入的70億英鎊(£)改善計畫。
倫敦公共運輸網路的核心是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自1863年建立以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下鐵系統。倫敦地下鐵也包含了全世界第一條地下電氣鐵路線「都市與南倫敦鐵路」(City & South London Railway),這條路線從1890年開始服務。每年約有十億名旅客搭乘倫敦的地鐵系統。倫敦地鐵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市中心以及泰晤士河以北的大部分郊區,而南邊則由延伸的近郊鐵路網服務。
歐洲之星(Eurostar)列車可從倫敦的聖潘可拉斯車站(St Pancras)連往法國的里爾和巴黎,以及比利時的布魯賽爾。
倫敦堪稱擁有世上最繁忙、歷史最悠久的鐵路網路,估計每天倫敦地下鐵路的乘客量高達300萬人。近年來倫敦地鐵投資短缺,古老的基建卻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養,所以地鐵老化尤見嚴重。列車擁擠、班次延誤更成為部分線路司空見慣的事。不過,也有線路獲得大量資金投資,興建延伸支線工程。通勤鐵路和城際鐵路通常不會穿越城市,而是駛入散佈在舊市中心的14個車站。倫敦巴士網負責大部分的當地交通,甚至比地下鐵載運了更多乘客。巴士、黑色的計程車和地下鐵成為倫敦交通運輸的重要代表。
倫敦是重要的國際航空交通站之一。有超過八座機場在名稱中使用了「倫敦機場」,但大多數的交通量都是通過五座主要機場的其中之一。倫敦希思羅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處理各種國內、歐洲以及跨州的乘客及航班。而一些廉價且短程的航班也會在蓋威克機場起降。斯坦斯特德機場和盧頓機場則負責大多數的廉價短程班機。倫敦城市機場是最小且最靠近市中心的機場,專門服務商務旅客,處理完整服務的短程航班以及私人噴射機。
儘管倫敦市中心的公共運輸系統發達,但在倫敦較外圍的地方仍以汽車為主。倫敦內環道路(London Inner Ring Road,圍繞著市中心)、北方(A406道路)和南方(A205道路)環狀道路(位於郊區)以及一條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位於市區外圍)環繞著倫敦市區,並且和數條繁忙的道路交會,但幾乎沒有高速公路穿越倫敦的市中心。
在1960年代,一項稱為「倫敦環狀道路」(London Ringways)的高速公路計畫開始籌備,計畫興建穿越市區的高速公路,但由於居民的反對以及耗資過於龐大,這項計畫在1970年代早期就中止了。由於市內街道普遍狹小,且倫敦地區的汽車數量自1960年以來增加了將近兩倍,因此倫敦的交通堵塞是全歐洲最惡名昭彰的。在2003年,為了降低市中心的交通量,倫敦開始收取交通擁擠費。車輛必須付出每天8英鎊(約合新台幣400元)的費用才能進入倫敦市中心的指定區域,而居住在指定區域的的居民則可以購買每月換新的通行證。
倫敦分別於1908年和1948年兩次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2005年7月6日獲得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1934年,倫敦還曾舉辦過大英帝國運動會,而在1966年,英國亦舉行世界盃;30年後,也舉行歐洲國家盃。
在倫敦,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要數足球了,英國國內幾支頂尖球隊的俱樂部都坐落於此。它們是:富咸足球俱樂部//兵工廠足球俱樂部//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熱刺足球俱樂部//韋斯咸足球俱樂部。
倫敦擁有五個專業的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愛樂管弦樂團以及BBC交響樂團。倫敦還擁有舉世聞名的皇家大劇院、英國國家劇院和皇家節日廳。倫敦擁有數十家劇院,主要集中在西區。這其中包括國家劇場、倫敦帕拉斯劇院、阿爾梅迪亞劇院和專門上演莎士比亞戲劇的環球劇場等。
倫敦最著名的博物館就要屬大英博物館了,此外還有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等。倫敦也有許多畫廊,如國家美術館、國家肖像館、泰特藝術館和多維茨畫廊。
倫敦是全球重要的傳媒中心,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內的多家電視及廣播媒體都在倫敦設立總部,另還有ITV、第四頻道(Channel 4)和第五頻道(Five)等。
倫敦是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時尚城市之一(另有:巴黎、紐約、米蘭),世界聞名的哈洛德百貨公司就坐落在城中。
倫敦是英國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學、學院、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是英國及歐洲規模最大的大學,擁有125,000名學生,並由50多個學院組成。
旅遊業是英國最大的產業之一,而倫敦是全球最繁忙的旅遊城市之一,2003年,旅遊業為倫敦提供了35萬個工作機會。。。。
倫敦中國城
倫敦市新型雙層公交車將在2011年上路。這是來自 Capoco Design 的獲獎設計,Capoco Design 從事設計就是公車的設計,在2007年重新設計過 Routemaster。這個設計繼承了 Routemaster 的一些特徵語言,比如進氣柵,開放的尾部平臺,也是引擎前置,同時也為有障礙人士提供了一個獨立的門,更有效的能耗,以及更現代的線條更加明亮,全圍的玻璃窗,車頂是太陽能電板,木質的內飾等。同時也繼承了 Routemaster 的特徵,因為它還得是一輛現代版的 Routemaster。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碗運動體育場
霧雨綿綿的倫敦市街
繁忙的倫敦地鐵日載量約300萬人次
倫敦的軌道交通非常發達,擁有世界最密集和複雜的地鐵網,共有273個車站,12條線,幾十個交會點。在倫敦的市中心,走幾步就會看到一個地鐵站。地鐵層數達3—5層之多,層與層之間都有自動扶梯,又陡又長。在倫敦市中心,坐一兩站地鐵是很不值得的事情,地鐵站長長的隧道會讓你比在地上走的還遠。如果只是一兩站距離,還是步行更快。
倫敦海德公園內悠閒的風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