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好面子,舉世知名。「面子」這個東西,是無形之物,難以言傳,但在華人生活圈長大的,都能領悟「要面子」、「面子都丟光了」等詞句是何意。本片背景在美東大城紐約市的華裔社區,儘管移民在國外最繁榮的都市生活,華人特有的好面子問題,仍在社交場合中不經意地「千古流傳」。
很多人將本片與另一部華人得獎電影「囍宴」來作比對,因為本片劇情的兩大主流之一是女同志的故事,剛好跟囍宴的男同志相互呼應。另一主流是守寡十多載、年近五十的媽媽未婚懷孕的事件。華人講求面子,身份地位越高的,越要有面子。面子不是個人所能維護,影響所及是身邊所有親屬一齊維護,只要其中一人稍有閃失或所思所為不符合社會主流,丟失的面子不僅是自己的,還是整個家族的。家族為了保全面子,只好將此人「趕出家門」,劃清界線來維持這個無法具體化的「面子」。這是中國傳統大家族制度使然,奇妙的是儘管已移民國外,下一代連語言都已同化於當地,但面子這項傳統仍舊頑強地保存下來。
陳沖(Joan Chen)飾演48歲守寡多年的單親媽媽,因為意外懷孕而在保守的華人社會中無處容身,只好投靠外科醫生的獨生女兒Wil。Wil由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飾演,她從小就透露同性戀傾向,母親安排很多機會想要將女兒「導入正途」,均告失敗。Wil在某個場合中結識了她上司的女兒Vivian(陳凌; Lynn Chen飾演),Vivian是個舞者,也是女同志,兩人陷入熱戀。陳沖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堅不透露孩子的父親是誰;其父為了保全身為教授的面子,將陳沖趕出家門;而Wil也為了保全面子,閉口不向家人說出與Vivian的女同志關係。這個家族的每個人,各自為了在華人社會中保有面子而ㄍㄧㄥ在那兒,儘管身在自由民主的國度,這些人卻一點兒都不自由。
長期緊繃的氣氛,終於忍不住爆開了。一是Wil跟陳沖一次表明了兩件事,讓陳沖一時之間無力接受,卻不知該如何是好;另一是陳沖即將與不愛的人成婚前,Wil在婚禮上當眾「爆料」,激出了孩子真正的父親,竟是老余的小孩小余!小余比Wil母親年輕許多,女大男小的老少配在華人社會中最易被說閒話,這就是陳沖寧可被趕出家門仍堅不透露的原因。母親是老少配,女兒是同性戀,這兩項都與華人傳統價值相抵觸,因此為了面子,只好偷偷摸摸,忍氣吞聲,直到積蓄已久的能量炸開,在完全拋棄屬於傳統價值的面子問題後,方找到一絲出路。
又想到阮玲玉一片她臨死前最後那句話-人言可畏,中國人好面子,不就是在乎別人的閒言閒語?人生苦短,利用短暫的生命體會人世間的一切種種猶顯不夠,為何還要在意他人的指指點點而自我設限?生活是自己的,生命的燦爛與否掌握在自己手上,為了無形的面子問題限制了有形的多元發展,即便在生命盡頭即將入棺前大徹大悟,除了悔不當初外也於事無補了。生命只有一次,得靠自己好好珍惜。
出處:
http://www.zulu.idv.tw/film/index.php?p=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