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5 13:04:34| 人氣2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翻滾吧!男孩」(Jump! Boys)

近年來民氣漸開,紀錄片受到民眾較多的注意。在商業電影恆大的主流市場中,紀錄片要熬出頭,得靠不凡的拍攝標的與過人的描述手法,才能獲得大眾的認同。在本土社會找題材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多,也許大眾關心的是其他「更高層次」的問題,但這樣的題材若運用得當卻較易喚起觀眾的共鳴,因為它可能是在你我身旁的普通人、普通事。

以小學體操隊為題材,最初的想法是「那有甚麼好演的」。導演林育賢會以宜蘭公正國小體操隊為標的,拍攝教練與小小選手們的訓練與生活狀況,原因是「近水樓台」,教練林育信是導演的哥哥。導演藉由哥哥工作之便,隨隊參與訓練過程,捉取每個小選手的個性與喜怒哀樂,深入小選手家庭探討家長與親友的態度,直到全隊參加年度全國體操競賽,記錄成功獲獎的那一刻。
台灣小孩在長久的升學主義影響下,走理工文財法醫被視為正途,其他方面都被視為「書唸不好」而不得不走的「備案」,家長多半不抱希望。體育運動屬於此類,體操更被視為沒有前途,會害孩子長不高的運動,至少教練林育信小時成長環境是如此看待。那麼這群練體操的小學生,是家長的支持?還是小學生自己的喜好?本片中可以看到家長的態度,及小男孩們對體操運動「愛恨交織」的矛盾心理。

黃克強、李智凱、楊育銘、林信志、黃靖、以及小軒與小恩,這七個從小學二年級到幼稚園大班都有的小小選手,怕教練的兇,怕壓筋、摔跤受傷的痛,幾乎每個人都因此哭過,並非不曾萌生退意,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繼續在體操隊待了下來。國小低年級學生,打鬥吵鬧是天性,哭笑等情感的劇烈變化也是上天賦予。導演將這群小學生學業、生活、交友等除了訓練以外的細節,成功地展現給觀眾,讓我們知道這群小男孩就像一般同年級小學生一樣,除了體操,沒有特別強或特別出眾之處。當校長授旗參加全國競賽,這群男孩們從當初訓練時隨時感到緊張,到比賽前個個口中都說不會緊張,看得出他們對自己這一年來的所練所學,獲得一定程度的自信。當然,教練更為臭屁。

2003年在高雄舉辦的全國比賽,他們獲得低年級組全國冠軍,決非偶然。比賽中,有選手演出失常,也有選手表現超水準,對年紀尚輕的小男孩而言,穩定性是最難維持的。記得那個幼稚園大班的小恩嗎?常因每周模擬競賽總是最後一名而哭泣,鞍馬項目只有轉一圈的能力,被戲稱為「牛奶糖」。後記在一年後(2004年)的全國比賽中,再度看到公正國小體操隊的身影,此時的小恩已非昔日阿蒙,翻滾跑跳樣樣行,鞍馬自然是連續動作毫不含糊,成為一個真正的體操小選手,相信他已擺脫最後一名的宿命。努力,就有收穫,我們看到感人的真實案例。

體操競技在台灣,屬非常冷門的運動,我們看到這一小撮人,儘管來自各種不同的小康家庭,家長的態度與小朋友的個性各異,他們為共同目標一起努力前進的團隊精神令人敬佩。導演以身旁的事物為題材,因為熟悉,所以感人,可為紀錄片成功的典範。


出處: http://www.zulu.idv.tw/film/index.php?p=140

台長: 祖魯
人氣(2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