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8 01:45:10| 人氣2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瓶中美人」(Sylvia)觀後

Sylvia Plath是美國有名的天才女詩人,她的生命只有短短三十年,但從八歲開始就能寫詩,窮其一生在英美兩地出版了許多暢銷詩集,才氣縱橫。但擁有悲劇性格的她,生命中卻充滿了悲劇,直到最後仍以同樣悲劇的方式結束一切。本片即為Sylvia Plath的傳記,記載她璀璨卻短暫的傳奇故事。

Gwyneth Paltrow扮演一生受憂鬱症所苦的Sylvia,英國演員Daniel Craig則飾演Syliva的丈夫,也是英國名詩人Ted Hughes,他倆在本片中的扮相與本人相當類似,看得出經過一番考究。其實Sylvia與Ted短短幾年的婚姻生活,原來並不為外人所知,Sylvia於1963年以瓦斯自殺身亡後,Ted將他倆婚姻生活的點點滴滴,寫成了詩用來紀念亡妻,在1998年集結成書「Birthday Letters」,並在幾週後因癌症去世。這本「Birthday Letters」成為Ted Hughes最有名的作品,而本片的部份內容亦由書中敘述改編而成。

Sylvia在「Bell Jar」詩集中自承,她小時候曾在父親死後不久,試圖自殺而獲救,這點出了「憂鬱症」的火苗。由「憂鬱症」所帶來對Ted的猜疑、嫉妒,為婚姻種下了破裂的種子,雖然Ted最後真的外遇,卻敲響了Sylvia終結生命的響鐘。Sylvia因崇拜Ted的詩才而陷入戀愛,但剛婚後的她腸枯思竭,無法再寫出好詩;又必須顧慮Ted在詩方面的成就,隨Ted移居英國London,再遷居到鄉下Devon,犧牲很大。讓人不禁覺得,婚姻總是埋沒了女性的才能,但身為太太又必需做個賢內助,讓先生無後顧之憂,對同樣都在詩上擁有才華的兩人而言,Sylvia又怎能甘心?

Ted Hughes以詩聞名英美,常有崇拜者,Sylvia不得不擔心。但最後仍舊證實了Ted與Sylvia的朋友Assia有染,Ted的外遇由懷疑、捕風捉影,而成為真實,對Sylvia是一大打擊,此時Sylvia連三十歲都不到,卻是兩個孩子的媽。1962年秋,兩人分居了,Ted與Assia在一起,Sylvia獨力撫養兩個孩子,經濟拮据。此時的她不得不寫詩出版,以求溫飽,常在凌晨四點到天亮這段時間寫作,因天亮後又要照顧寶寶。我思考著,特殊的境遇加上天生的才氣,才能創造出偉大的詩作;一般人總是為賦新辭強說愁,沒有真實的感情,又怎能寫出感人肺俯的作品?真是悲哀的矛盾,許多偉大的創作都是在創作者非常困頓時,以血淚一點一滴拼湊而來,人們在欣賞與感動之際,有多少人能真心體會創作者的苦痛?

終於Sylvia鼓起勇氣,女為悅己者容,一陣梳妝打扮後請來Ted,內心期盼著破鏡重圓。但一句「她已懷孕了」,重重擊打Sylvia的心,毀滅了,滿心的期望瞬間破滅,爬得太高摔得太深。Sylvia再也受不住一次次如此沉重的打擊,憂鬱症病魔掌握了絕對優勢,此時沒有任何人能拉他一把,悲劇必定上演。

有人說,這是憂鬱症患者的故事;也有人說,這是外遇導致婚姻破裂的悲劇;我的感受如下:一、才氣不能做為婚姻的根據,一時的崇拜而下的決定註定了結局,新婚時Ted信誓旦旦地說要照顧Sylvia一輩子,結果呢?二、憂鬱症患者需要極大的愛心,Ted起初對Sylvia在生活上表現的焦慮、多疑等症狀還能承受,但不久後便失去耐性,成為兩人爭吵的導火線。三、外遇是不可原諒的,雖然本片似乎表明Ted的外遇是受不了Sylvia的憂鬱症症狀,但外遇的結果並沒有改善情況,只是讓事情更壞,這是Ted自私的一面,無論原因為何,他都必須為Sylvia的自殺負責。

全片充滿詩意的氣氛,加上六○年代的古典妝扮,讓觀眾接受了一次詩的洗禮。除此之外,在描寫Sylvia所受的強大壓力時,那種憂鬱情緒的營造,果能使觀眾有身歷其境、親身感受到抑鬱重重的心境,似乎只有結束生命才能解脫的宿命。悲劇隨處發生,但結束了的生命卻再也無法挽回,只能憑弔與紀念。也許Ted Hughes在去世前的良心發現吧,可是,又能改變甚麼?


總台: http://www.zulu.idv.tw/

台長: 祖魯
人氣(2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