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01 16:19:35| 人氣2,1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本我、自我與超我】+【自我心理學】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佛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

「本我」(完全潛意識,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

本我(拉丁語:id,德語:Es)是在無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它的能量是來自「最大的儲水池」(the great reservoir)。只有本我是一與生俱來的人格。它是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如飢餓、生氣、性慾(英語:libido)等;此字為佛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為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而不關心社會的規則,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它不能忍受任何挫折,就像一個被溺愛的小孩子,想要甚麽就要甚麽。佛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本我沒有對錯判斷力,也有想自我破壞的慾望。 

意涵:僅注意人類生物需要的滿足,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把人類的「本我」加以限制馴服。 

自我

心理學上的自我(拉丁語:Ego,德語:Ich)這個概念是許多心理學學派所建構的關鍵概念,雖然各派的用法不儘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自我用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如延遲享樂。佛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則包括無意識。心理學上關於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複雜,並常牽涉到哲學中的形上學。 

意涵:個人的生物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所表現出來的「自我」。 

超我

超我(英語:super-ego,德語:Über-Ich)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則支配,想要完美,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同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而令到自我左右為難。超我的形成發生在戀母情結的崩解時期,是一種對父親形象的內化認同,由於小男孩無法成功地維持母親成為其愛戀的客體,對父親可能對其的閹割報復或懲罰產生閹割情結(castration anxiety),進而轉為認同父親。 

意涵: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 

本我、自我、超我的關係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它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並稱為心理防衛機制 或自我防衛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生理學研究

本我對應了人腦中央部位,自我對應了前額葉皮質, 超我對應了眶額葉皮層。

                                                                                        【自我心理學

以 Sullivan等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學派,他們在研究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時,雖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許多概念,但不再強調性本能和性矛盾衝突在人的精神活動和行為中的特殊重要性,而重視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在人格發展和形成方面的重要性。 他們認為自我是在本能需要滿足或挫折的矛盾之間發展起來的。據此發展成為一門新的科學——自我心理學。

自我心理學內容   

信任對懷疑  (0-1.5)

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剋服不信任感。嬰兒是否得到了充滿愛的照料,他們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滿足,他們的啼哭是否得到了註意,這都是生命發展中的第一個轉折點。需要得到滿足的兒童,會產生基本的信任感,這種信任感指對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對自己的信任感。對那些受到適當關註的兒童來說,世界是美好的,人們是充滿愛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嬰兒從沒有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關愛和照顧,這使他們產生一種基本的不信任感,這些兒童在一生中對他人都會是疏遠的,退縮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兒童得到較好的撫養並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兒童將對周圍世界產生信任感,否則將產生懷疑和不安。彈性兒童好的兒童大多數在幼年時獲得了安全的養護。嬰兒必須學會信任別人對他們基本需要的照料。如果照料者拒絕或前後不一致,嬰兒可能認為世界是危險的,這裡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會動因是照料者。

自主對羞怯  (1.5-3)

一周歲以後,兒童會主動形成一種與外界的關聯感。他們想知道,我能做什麼?外界的哪些東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麼東西控制著我?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常常要試試自己能力的範圍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兒童,覺得自己是獨立的,他們善於自我表現,富於自信心,父母的過度保護會阻礙這個年齡兒童自主性的發展。如果不允許兒童進行探索,不能獲得個人控制感和對外界施加影響的認識,兒童就會產生一種羞怯和懷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紹自己時用手捂住自己臉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兒童。

該階段大多數兒童產生的自我控制感是自由意志的開始。具有較強自主性的兒童,在他們以後的生活中,將很願意掌握自己的命運,自信使他們能向艱難困苦挑戰。相反,羞怯和懷疑的兒童將永遠是追隨者,他們依賴性強,缺乏果斷性,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而這些正是激烈競爭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

這一階段兒童出現自我控制的需要和傾向,渴望自主,除了養成適宜的大小便習慣、自我照料外,他主要已不滿足於停留在狹窄的空間之內,而渴望探索新世界。幼兒能夠更好的控制肌肉,肌肉能以自己的雙腳走路,開始能夠控制外部世界,凡事都喜歡自己動手而不願他人的干預。兒童必須學會“自主”—自己吃飯、穿衣、講究衛生等等。如果不能實現這種自立,可能引起兒童懷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恥。主要的社會動因是父母。現代父母的特點:干預太多。

主動感對內疚  (3-6、7)

這一階段兒童的活動範圍逐漸超出家庭以外,開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這時如果成年人過多的干涉,兒童將會缺乏嘗試和主動性。艾里克森認為,個人未來在社會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經濟上的成就,都與兒童在本階段主動性的發展程度有關。兒童試圖象成人一樣做事,試圖承擔他們能力所不及的責任。他們有時候採取的目標或活動與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是衝突的,這些衝突可能使他們感到內疚。成功地解決這些危機要求達到一個平衡:兒童保持這種主動性,但是要學會不侵犯他人的權利、權益和目標。主要的社會動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動性是產生雄心壯志和目標感的關鍵。隨著兒童主動性的發展,隨著兒童主動性的發展,他們體會到一項任務完成的喜悅,否則,會產生內疚感,缺乏主動性,總是依賴別人。這種主動感是指導兒童以後成功的關鍵。

勤奮感對自卑感 (6、7-12)

兒童都認為自己沒有什麼做不了的,但不久,他們開始與別的孩子展開競爭,不可避免到遇到成功或失敗,如果體驗到成功,他們的競爭意識就會不斷增強,這為他們以後積極進取打下了基礎。如果失敗了,就會體驗到一種無能感,對以後的生活期望都不高。這一時期形成了勤奮感和對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

這一階段的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希望通過自己勤奮的活動以獲得成功,這一階段屬於學齡期,兒童依賴的重心已由家庭轉向外部世界,許多人將來對學習和工作的態度和溯源於本階段的勤奮感。兒童必須掌握重要的社會和學習技能。這一階段兒童經常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如果很勤奮,兒童獲得社會和學習技能,從而感到很自信。不能獲得這些技能會使兒童感到自卑。主要的社會動因是老師和同伴。 

角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12-18)

對“我是誰”的回答,如果是成功的,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就建立了,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接受並欣賞自己。影響以後的職業選擇。

這一階段的青少年的更多的考慮“我是誰”的問題,體驗著角色同一與角色混亂的衝突,如果個體把自己各個方面,比如信念,性格、性別角色,未來的職業選擇等很好的整合起來,個體就會獲得較好的角色同一性,反之,則出現角色混亂。研究表明,角色同一性建立的情況可以分為四種,第一種是獲得角色同一性。第二種是拒斥,即個體未充分考慮到將來的各種可能性,而是把這種選擇權利交給父母或其他人;第三種是同一性迷亂,未對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將來的人生目標形成定論。最後一種為同一性延遲。這一階段是童年向成熟邁進的重要轉折點。青少年反覆思考“我是誰?”。他們必須建立基本的社會和職業同一性,否則他們就對自己成年的角色感到困惑。主要的社會動因是社區中的同伴。多講講瑪西亞的研究。

友愛親密對孤獨  (18-25)

如果發展得較順利,找到比較滿意的配偶,那麼將會體會到親密感,如果由於某些原因暫時還未找到合適的配偶,那麼將會體驗到一種孤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形成親密的友誼關係,與他人建立戀愛或伴侶關係(或共有同一性)。沒有建立親密的友誼關係會使兒童感到孤獨或孤立。主要的社會動因是愛人、配偶或親密朋友(同性或異性)。 

繁殖對停滯 (25-60)

這時男女建立家庭,興趣擴展到下一代。繁殖不僅指個人的生殖力,主要指關心建立和指導下一代成長的需要。在這一階段成人面對的主要任務是繁殖。他們要承擔工作和照顧家庭、撫養孩子的責任。“繁殖”的標準是由文化來界定的。不能或不願意承擔這種責任會變得停滯或自我中心。主要的社會動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規範。

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  (60以後)

如果感到自己的一生很充實,沒有虛度,就會產生一種完善感,認為自己的生命周期與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為一體。如果說達不到這種感覺凡不免恐懼死亡,覺得人生苦短,對人生感到厭倦和失望。老年人回眸生活,認為它既是有意義的、成功的、幸福的,也是失望的、沒有履行承諾和實現目標。個體的生活經驗,尤其是社會經歷,決定著最終的生活危機的結果。 

愛利克森賦予自我以特性和它自身的需要。按照他的觀點,自我以為本我服務為出發點,但能在為本我服務的過程中發展它自身的各種功能。例如,自我能發展組織個人的生活,保持個體勝利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永恆和諧等職能。這個概念強調自我對健康發育和順應的影響,而且也作為個人自我意識與同一性的淵源。

這一點同弗洛伊德早期把自我的唯一隻能當作降低本我引起的不安的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愛利克森註重自我的自主性。所以他的心理學理論因而譽為自我心理學的正宗範例。雖然,我們已經在第四章看到,有些人把自我心理學的創立歸功於厄爾弗里德 阿德勒,但是總的來說這種榮譽是應當授予愛利克森的,因為只有在他的理論中才真正強調了自我這一術語。

阿德勒的確描述了不受生物內驅力(例如追求優越和社會興趣)的行為方式和順應模式,但是他們又註重本我的功能和自我的功能之間的差別。雖然不確定阿德勒還是愛利克森創建了自我心理學,這本身是一個個人選擇問題,但是通常是更多的人傾向於愛利克森。

台長: 幻羽
人氣(2,167) | 回應(0)| 推薦 (1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禪 |
此分類下一篇:*幻羽*題~是誰?~2
此分類上一篇:【認識真正的自己】政大心理系-*錢玉芬*講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