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24 11:23:47| 人氣9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末日時鐘的指針又向前撥動*+【人類戰爭-核子武器】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末日時鐘的指針又向前撥動*

                             2020年01月24日01:51

指示核災難威脅的末日時鐘的象徵性時針又向前撥動了20秒, 現時間為23:58:20。 

此項目網站的公告中報導了此事。在意味著災難的午夜前剩下整整100秒。

通稿開頭寫道:“末日時鐘現在比自己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午夜。”

末日時鐘1947年首次出現在《原子科學家公報》封面上。午夜前的剩餘時間象徵著國際局勢的緊張,午夜意味著核災難的時刻。近年來末日時鐘的指針一直往前撥動。

科學家們指出,現代世界人類遇到兩個最大的威脅。第一個威脅是核戰爭,第二個威脅是氣候變化。

2019年末日時鐘沒有撥動過。在今天前時針在2018年向前撥動了30秒。

                            *老兵講述“核按鈕”如何工作*

                              2020年01月05日17:43 

戰略導彈部隊老兵、俄羅斯軍官主席團委員尤里·切穆金告訴《莫斯科共青團報》,核按鈕是如何工作的,會不會不小心發射核導彈。 

俄羅斯和美國之間關於控制中程和短程導彈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又稱《第三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II)將在明年到期。這位老兵表示,在這此後,核武器將不受條約限制,使用它的風險將上升。

美國退役軍人呼籲國會限制特朗普對核按鈕控制權

切穆金說,所有的“核俱樂部”成員國都具有極高的安全保障,從而消除了未經授權採取行動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他還補充說,自然災害不會造成核彈的“不小心”發射,因為在戰略導彈部隊中有多層的防護措施。 

老兵排除了黑客攻入進行發射的可能性。 

他解釋說:“沒有一個外人可以進入,也無法獲取密鑰。......我們的火箭兵的口令被稱為密鑰。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代碼系統。”

切穆金說,發動核打擊的決定由俄羅斯總統做出。他把命令下達給戰略導彈部隊的指揮官,而後層層下傳。這位老兵說到:“控制系統包括鏈條沿上清晰、嚴格、統一執行的命令和口令。假定說,如果在某個環節上沒有通過,就不能跳到下一個環節。”

他補充說,核導彈是一種“集體”操控的武器。 

尤里·切穆金總結道:“核戰爭不可能會錯誤地在偶然間開啟,偶然因素在這裡完全不存在。重要的是,有權按下按鈕的政治家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個人所承擔的巨大的責任。”

相關圖片

                             【人類戰爭-核子武器】

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放射線、電磁脈衝、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放射性污染,來阻止對方攻擊以達到目的(含政治、經濟)的大殺傷力武器。 

核彈亦是現時歷來世界最大威力的武器,而且破壞力可為同等重量體積的高能炸藥的炸彈的數千萬倍以上。而因為其威力過大,所以一直被擔心假如大量使用,將造成世界性的災難,可能促成了政治偏向於和平的理念,並視核戰如同世界末日為不可設想的做法。

有紀錄的核子武器的研發始於二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納粹德國核子研究計畫的主持人海森堡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子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因此最終放棄了核子武器的開發。

核大國在發展核子武器的過程中,需不斷進行核試驗。多年以來,美、蘇、中等核大國在地面、地下、水下、高空都做過威力強大的核試驗,既給地球帶來了一定破壞,也讓人類更加了解了核能這一能源,並研發出很多新型武器。

此後,蘇、英、法相繼進行了核爆炸試驗,接著又進行了威力更大的氫彈試驗。據統計,地球上已記錄到約2095次核試驗。美國1093次,其中200次為大氣層核試驗(72次地面、11次高空、81次中空、36次水面)、5次水下、888次地下核試驗。蘇聯進行715次核試驗,其中大氣層212次、水下3次、地下核試驗500次。法188次、中145次、英43次、印6次、巴基斯坦6次、朝鮮6次

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放射線強度擴散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除此以外,核子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子武器及戰術核子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子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子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

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子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子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子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子武器。

核子武器的爆炸會伴隨有大量的電磁波放射線爆發,分布在可見光波段,及紅外的和紫外的波段上。主要的傷害機制是造成灼傷及對肉眼的傷害。在晴朗的天氣下,作用範圍可超過沖擊波。

放射線光的能量是如此之強,它可以在沖擊波留下的廢墟中再製造一場大火。而熱放射線所作用的範圍,隨武器當量的增加而顯著地增長。 

由於熱放射線線是以直線傳播的,所以任何不透明的物體都可以成為有效的壁壘阻止其傳播。但是,如果空氣中有霧氣,這些小水珠可以散射放射線線使其向四面八方傳播,於是所有的壁壘都會顯著地喪失作用。 

當熱放射線線作用於一個物體時,部分的能量會被反射,部分被傳導和轉化掉,而剩下的會被吸收。吸收的比率取決於物體的特性和顏色。一個薄片狀的物體可以將大部分的能量傳導掉,同時淺顏色的物體可以反射許多放射線,它們受到的傷害都會小一些。

對放射線線的吸收造成溫度在表面的迅速升高,例如木材、紙張、織物等都會被點燃和烤焦。如果恰好這種物質是不良導體,那麽加熱現象只會在表面產生。 

事實上,物質是否被點燃還仰賴於熱放射線持續的長短,物質的厚度和包含的水分。在近距離上,所有的物質都會被加熱蒸發,而在最遠的距離上,只有最容易點燃和最脆弱的物質才會受到傷害。火災並不一定只是熱放射線線產生的,沖擊波造成的混亂氣流,也可能誘發大火。

在廣島原爆中,就有一場空前巨大的火災,持續了20分鐘。火焰加熱空氣使其上升,周圍的空氣填補這一真空,造成持續的指向爆心的強風。然而這種現象並不是核爆炸所特有的,在二戰的大轟炸中,大量的燃燒彈或經常發生的森林火災中的烈焰也能造成大風。

公眾對於核子武器的爭論是與核子武器的使用以及儲備情況相聯繫起來的。儘管在第一種核子武器研發之前,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對於如何使用核子武器就已存在分歧。

1945年8月6號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小男孩」原子彈。關於投彈行為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和美國道德公正性上扮演的角色,已經演化為幾十年來具有學術性和普遍性的爭論話題。

核裁軍計劃是指減少或銷毀核子武器,或者通過完全銷毀核子武器從而達無核化世界的目的。核裁軍支持者們聲稱通過這種行為可以降低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為意外而引發的核戰爭。而核裁軍反對者們則聲稱這樣做會破壞國家的威懾力。 

很多在冷戰時期工作過的美國政府官員現在都主張消除核子武器。這些官員包括亨利·基辛格、喬治·P·舒爾茨、薩姆納恩和威廉姆·佩里。2010年1月,勞倫斯·M·庫阿斯聲稱:「為了人類長期的健康和安全而努力減少核子武器,或許有一天世界上將沒有核子武器,沒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重要。」 

歷史   

儘管在第一種核子武器研發之前,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對於如何使用核子武器就存在分歧。一些科學家,特別是以芝加哥大學冶金實驗室的里奧·西拉特為代表,曾經遊說建造原子彈只是為了對抗德國納粹的一種威懾性力量,而不應該用於人口稠密的城市。

1945年6月的弗蘭克報告主張第一顆原子彈應該用於無人居住的地區從而向日本展示其威力,而不是用於毀滅一座城市。但是這項建議並沒有得到軍事指揮官,美國洛斯阿拉莫斯目標委員會(由其他科學家組成)或政客們的同意。

由於曼哈頓計劃屬於「最高機密」,對於核子武器的使用沒有進行公開討論,甚至美國政府也對此計劃也知之甚少。

1945年8月6號,「小男孩」原子彈在日本城市廣島上空被投放。爆炸的威力相當於12,500噸三硝基甲苯炸藥所釋放的威力,原子彈爆炸的衝擊波和熱波摧毀了將近50,000所建築並且造成大約75,000個人死亡。

1945年8月9號,「胖子」原子彈在長崎被投放。關於投彈行為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和美國道德公正性上扮演的角色,已經演化為幾十年來具有學術性和普遍性的爭論話題。J.薩繆爾沃克說「對於核子武器使用的爭議上看去將會持續進行下去」。 

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事件後,世界核子武器儲備量開始上升,並且用於測試和展示目的的核子武器爆炸超過2,000次,。擁有且承認擁有熱核子武器的國家(按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美利堅合眾國,蘇聯,英國,法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 

爭論

核裁軍計劃是指減少或銷毀核子武器,或者通過完全銷毀核子武器從而達無核化世界的目的。核裁軍支持者們聲稱通過這種行為可以降低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為意外而引發的核戰爭。在1980年代早期,由於核軍備競賽的復興,一項普遍的反核運動也浮現出來。

1981年10月,500,000抗議人群湧上了義大利主要城市的街頭,在波恩超過250,000人進行抗議,在倫敦和布魯塞爾分別有250,000人和100,000人進行遊行示威活動。

最大型的反核子武器遊行抗議活動發生在1982年6月12號,當時有一百萬人在紐約進行了反核子武器遊行活動。1983年10月,橫跨西歐的將近300萬民群眾抗議核飛彈發展計劃和要求立即停止核子武器軍備競賽。 

核裁軍反對者們則聲稱這樣做會破壞國家的威懾力。威懾力是指當一個國家被襲擊後威脅會進行無止境的報復行動的一種戰略,這樣侵略者就會因為不想遭受巨大的損失而被威懾到。在冷戰時期,核子武器被視作擁有「核和平」能力,即美國和前蘇聯都擁有2次核打擊報復能力,所以一方消滅另外一方的可能性不存在。 

很多在冷戰時期工作過的美國政府官員現在都主張消除核子武器。這些官員包括亨利·基辛格、喬治·P·舒爾茨、薩姆納恩和威廉姆·佩里。他們堅信蘇聯與美國的雙邊威懾教條主義是過時的,並且依靠核子武器而存在的威懾力也正在變為增加的危害性和降低的有效性。 

由於世界範圍內相對來說最近才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意外,誤判或未經授權的發射這些情況正在加劇,而且這些國家缺乏像美國和前蘇聯那樣經過多年發展而來的安全護衛措施。

最近一些地位低下的國家也裝備了核子武器,例如朝鮮(很可能伊朗也會緊隨其後)也增加了國際恐慌,就像恐怖分子宣稱將會偷竊,購買或建造核設施。只有通過各國一致的努力才能使世界無核化,從而使得恐怖主義趨勢被逆轉。 

一些科學家估計如果兩個國家之間爆發一場核戰爭,那麼將會比廣島的爆炸規模大出100倍,這將造成上百萬人的喪生。同時核戰爭所造成的煙塵也將上升到大氣層導致覆蓋整個地球,這樣會使得食物鏈中斷。 

最近發展情況

近年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朝鮮核試驗問題和伊朗關於拒絕停止濃縮鈾項目,這樣的濃縮鈾已經潛在達到核子武器要求的水平。世界現在正處於一個嶄新並且危險的核時代,同時非國家性質的恐怖主義者將向核子武器伸出他們的魔爪,這種可能性正在進一步的上升。

一旦恐怖主義分子能夠部署核子武器,那將意味著大量的生靈塗炭。同時,擁有核子武器的非國家性質的恐怖主義分子將意味著「在概念上處於威懾力策略的限制之外並且呈現了一種困難的新型的對安全的挑戰」。

2010年1月,勞倫斯M庫阿斯聲稱「為了人類長期的健康和安全而努力減少核子武器,或許有一天世界上將沒有核子武器,沒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重要。」

反核運動是一個反對核能應用的社會運動。在各區域與國際上,都有直接行動團體、環保團體或專業人士組織參與反核運動。較大的此種組織有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核裁軍運動、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等。這場運動最初的目的是促成核裁軍,但現在,運動的重點已轉向了反對核子動力。

核能的應用,既可以當做戰爭工具又可以當做能量來源,這種能源已經走向了全球化。科學家與外交家在1945年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之前就已經辯論過核武器的應用。公眾自1954年核試驗之後就開始關注這一問題。在這之後在太平洋上進行了無數次的核試驗。

在1961年,在冷戰剛剛開始時,大約50,000名女性為了女性為和平的抗爭而在美國的60個城市遊行來反對核武器。在1963年,很多國家批准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禁止了大氣核試驗。

一些當地反對核能的聲音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就開始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一些科學團體的成員開始表達他們對核試驗而擔憂。

在20世紀70年代前期,在德國的Wyhl出現了對在建核電廠的強烈抗議,使該計劃不得不被在1975年取消。

這一反核運動的勝利激勵了歐洲其他地方與北美的抗議聲潮。核能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了主要的抗議對象。

無意或故意的核打擊引起的核戰爭是一個人們主要關注的問題。而且,很多地區都遭受到核武器試驗,開採鈾礦和核廢料問題的影響。世界上遺留的核武器是和平主義者存在如此之長時間的原因之一。

但是主流的政治家,退休的軍隊長官或是學術顧問都開始同意和平主義者們的想法。在2007年1月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由 亨利·季辛吉, Bill Perry, George Shultz 和 Sam Nunn共同發表的文章。這些人在冷戰時期作為老兵相信核威懾的作用。

但他們現在到了新的職位,並認為核武器並不能使世界變得更加和平,反而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在沒有美國,蘇聯保護之下的一些擁有核武器的弱小國家,發生事故,誤判或未經允許而發射核武器的行為的可能性,他們聲稱會在將來變得越來越大。

一些流氓國家,如朝鮮(將來可能還有伊朗),當他們擁有核武器時就會比現在對恐怖分子偷竊,購買或建造核設施的恐懼更大。只有商議來減少世界上的核武器才能使越來越可怕的趨勢被逆轉。

一些科學家估計兩個國家之間如果爆發一場相當於100個第一顆原子彈當量的核戰爭,死亡人數就會以數千萬計。很多放射性塵埃也會被揚到大氣中遮蔽陽光,導致食物鏈的斷裂。

核能產業「用盡一切手段來勸說公眾接受核能」,包括印刷無數的「真相傳單」來解決公眾不信任的問題。M.V. Ramana說這些策略中沒有成功的。核能的支持者試圖通過提供更新,更安全的反應爐設計方案來重獲公眾支持,這些設計中包括被動安全裝置和小型模塊化核子反應爐。雖然這些設計「可能獲得支持,但它們使公眾產生了以前的老反應爐因缺少這些設施而不安全的想法。」 

從2000年以來,核能產業就創建了一個國際媒體遊說支持核能以減少溫室效應與氣候變化。他們聲稱核能產業釋放很少或微乎其微的二氧化碳。而反對者說只有反應爐不需要釋放二氧化碳。其他的核產業環節——採礦,磨粉,運輸,精煉,富集,反應爐建造,廢物處理都需要用化石燃料,釋放二氧化碳。

在2011年,一個法國法庭罰款法國電力公司(EDF)1,500萬歐元,關押了監視綠色和平組織的兩個高級員工。因為他們侵入綠色和平組織的計算機系統。綠色和平組織獲得賠償50萬歐元。儘管法國電力公司聲稱僅僅是僱傭了一隻隊伍監控綠色和平組織,而非侵入,但被法庭否決,判決法國電力公司的核能安全項目的負責人與副負責人各監禁3年,兩個監視隊的成員分別判3年與2年監禁。

反核團隊一般宣稱對核能的依賴可以通過節約能源和高效利用能源來達到。高效利用能源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同時提供相同級別的能量供應。反核團隊也偏愛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根據國際能源代理處,可再生能源技術是能源供應的主要部分之一,並且提供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可能。

化石燃料正在被清潔的,不會引起氣候變化的,可持續的能源代替:……從煤,石油,天然氣到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的轉變已然開始。煤,石油,天然氣導致了碳排放,現在開始阻礙我們的社會發展。新的能源來自風力,太陽和地球內部的熱量。

風能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在2010年全球裝機容量已到達1,980億瓦。 並且廣泛應用於歐洲,中國和美國。在2010年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超過了400億瓦。光伏發電在德國與西班牙應用非常廣泛。

太陽熱能電站發電站在美國與西班牙都存在,最大的是3.54億瓦的在Mojave Desert的發電站。世界上最大的地熱能發電站坐落在加利福尼亞的the Geysers,估計裝機容量為7.5億瓦。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從甘蔗中提取乙醇,現在乙醇提供了全國18%的汽車燃料。乙醇汽油也在美國得到了廣泛使用。 

綠色和平組織倡導到2050年減少50%的化石燃料使用同時不使用核能,倡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發明,希望到2050年大部分電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來減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儘量減少巨大的,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的影響。

反核團體用公開抗議,遊說的方法來反對核能應用。他們也通過參與到辯論中來影響政策調整。反核能組織在每個有核項目的國家都存在。地區性的抗議運動先在美國掀起,後來又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發展到歐洲。

在三里島核事故和車諾比核事故後,反核運動使政治和經濟上的力量都統一起來,使得核能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在很多國家無立足之地。

一些反核組織被報導在核能和能源領域擁有很大的公司。在1992年,核能管理機構的主席說「由於反核組織的請求和抗議,他的部門在安全問題上被廣泛指責。」

《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又名《外空條約》,全稱為《關於各國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的外太空活動所應遵守原則的條約》,1966年12月1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967年1月27日開放供簽署,1967年10月10日生效,無限期有效。

該條約是國際空間法的基礎,號稱「太空憲法」,規定了從事航天活動所應遵守的10項基本原則。 

1.共同利益的原則:探索和利用外太空應為所有國家謀福利,而無論其經濟或科學發展的程度如何;

2.自由探索和利用原則:各國應在平等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自由地探索和利用外太空,自由進入天體的一切區域;

3.不得據為己有原則:不得通過提出主權要求,使用、占領或以其他任何方式把外太空據為己有;

4.限制軍事化原則:不在繞地球軌道及天體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5.援救航天員的原則:在航天員發生意外事故、遇險或緊急降落時,應給予他們一切可能的援助,並將他們迅速安全地交還給發射國;

6.國家責任原則:各國應對其航天活動承擔國際責任,不管這種活動是由政府部門還是由非政府部門進行的;

7.對空間物體的管轄權和控制權原則:射入外空的空間物體登記國對其在外空的物體仍保持管轄權和控制權;

8.外空物體登記原則:凡進行航天活動的國家同意在最大可能和實際可行的範圍內將活動的狀況、地點及結果通知聯合國秘書長;

9.保護空間環境原則:航天活動應避免使外空遭受有害的污染,防止地外物質的引入使地球環境發生不利的變化;

10.國際合作原則:各國從事外空活動應進行合作互助。

無核武地帶(英語:Nuclear-Weapons-Free Zone,縮寫NWFZ),是指由聯合國確認的根據各國自願訂立條約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子武器的特定區域,聯合國大會決議採取一系列監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關條約的施行。無核武地帶與不擴散核子武器條約比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區別。

與此類似的還有無核地帶,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子武器及核電站的特定區域,某些情況下該區域還會禁止安置或處理核廢料、禁止使用或研發核動力裝置;與無核武地帶不同,無核地帶所依據的並不是由聯合國確認的國際條約。

無核武地帶的成立宗旨是漸進地廢除核子武器,至今已設有九個區域: 

南極條約:南極洲

海底武器控制條約:海床

外太空條約:外太空

特拉特洛科條約: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

拉羅東加條約(a):南太平洋

曼谷條約:東南亞國家協會

蒙古國無核武狀態:蒙古國

中亞無核武地帶(b):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佩林達巴條約:非洲

註解(a):英國、美國和法國曾在太平洋屬地上試爆過核子武器(如比基尼環礁),此條約生效後禁止任何國家於此區域試爆核子武器。此外,美軍長期駐紮的關島、塞班島、夏威夷等太平洋島嶼均有大規模的核子武器部署。

註解(b):蘇聯統治時期,蘇聯當局曾多次在哈薩克等中亞沙漠地區試爆核武。2001年,除土庫曼外的中亞國家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與中國和俄羅斯共享核武的指揮權。

無核武地帶不包括國際公海(因公海自由原則限制),也不包括裝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徑跡(因外太空條約只禁止在地球軌道或其它天體上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未禁止彈道飛彈的發射)。 

無核武地帶的定義不包含那些以國內法律或地區法規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子武器的區域,例如奧地利就於1999年通過聯邦法律禁止該國擁有或使用核分裂能源及核子武器。

此外,西德、東德與美國、英國、法國、蘇聯於1990年舉行「2+4會談」並最終簽訂《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其中規定在兩德統一後,原東德地區將成為無核武地區,任何國家不得將核子武器和運載工具駐紮或部署在此區域。

儘管如此,無核武地帶的定義也不包括原東德,因為《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只是作為二戰勝利方的四個同盟國同作為二戰戰敗後臨時管制當局的兩個被占領區政府之間訂立的條約。 

一般而言,無核武地帶不包括其邊界內的核武裝國家領土,這些領土大多都是小島,但也有法屬蓋亞那這樣較大的陸上領地。比較特殊的情況是美國簽署了特拉特洛科條約(國會尚未正式批准),該條約將適用於美屬薩摩亞和賈維斯島;此外,屬於英屬印度洋領地的迪戈加西亞島也被包含在該條約所規定的非洲無核武地帶內,由於該島上有美軍的重要基地,因而美英兩國反對將條約適用於該島。

迄今為止,世界上已設立了5個涵蓋多國的區域性無核武地帶(包括各成員國家的領海和領空)、1個由聯合國確認的單一國家無核武地帶(蒙古國)、3個適用於無主權地區及空間的無核武地帶(南極洲、海床和外太空)。

在不與某國主權領土上已設立的無核武地帶相重疊時,南極洲、海床和外太空無核武地帶具有最高的優先級。海床以上大部分海洋空間都不屬於無核武地帶,因為公海自由原則禁止對自由利用國際公海的行為加以限制。 

截至2009年7月15日佩林達巴條約(非洲無核武地帶)正式生效時,6個陸上無核武地帶已經占據了地球陸地面積的56%,涵蓋60%的主權國家;但只有39%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無核武地帶,因為9個核武裝國家擁有46%的世界人口(占據28%的地球陸地面積)。

大多數既非無核地帶也非無核武地帶的國家都位於歐洲或北太平洋,其中大多在冷戰時期(無核武地帶運動興起之前)就與某個核武裝國家結成了集體安全同盟或者被這樣的同盟所包圍。 

目前有22個不屬於無核武地帶的國家既不是核武裝國家,也不是集體安全同盟組織的成員:其中12個位於中東,6個位於南亞,還有4個是前蘇聯加盟國。 

數十年來國際社會不斷有人呼籲在中東、朝鮮半島、中歐、南亞及北極圈建立無核武地帶,但到目前為止這些建議尚未得到落實。 

歐洲 北約中無核子武器的25個成員國由英國、法國及美國提供核保護傘,此核保護傘還覆蓋了4個不屬於北約的歐盟國家(奧地利、愛爾蘭、瑞典、芬蘭)。 

除上述國家外,在前蘇聯邊界以西的歐洲大陸還有一些不屬於無核武地區的國家,其中主要包括被歐盟或北約國家所包圍的西歐中小國家(瑞士、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安道爾)和尚未加入歐盟的巴爾幹半島國家(波赫、黑山、馬其頓和科索沃)。

《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條約》(英語:Seabed Arms Control Treaty,英語直譯:海底武器控制條約)是由聯合國發起的,美國、前蘇聯、英國等22個國家首先簽字承認的,目前已經有84個國家參加的軍事條約。

條約規定禁止在海岸線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試驗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允許簽字國監督任何其他簽字國在海岸線12海里以外的海底「活動」。條約在1972年5月18日起正式生效。

為了防止產生國際衝突,保證無核化地區不存在核武器,已經簽定了三個國際條約:《南極條約》、《外太空條約》和《拉丁美洲無核化條約》。這個條約是對其他三個條約的擴展和補充。 

1960年代,海洋學技術的發展和對海底擴大未開發資源的日益增長的興趣容易導致國際爭端,尤其是對利用洋底作為軍事設施使用的場所,包括放置核武器,引起人們的擔心。而當時又缺乏清晰的法律和規定。 

根據馬爾他駐聯合國大使帕爾多於1967年8月向聯合國秘書長提出的建議,1967年12月18日的聯合國大會指定一個特別委員會研究和平利用海底的問題,目標是保證:「對海洋底部的開發和利用必須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和目標,要有利於維護國際和平和安全,要造福於全人類」。第二年,這個委員會成為常設委員會。 

1969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指示駐18國裁軍委員會代表:要尋求一個在禁止海底設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條約的同時「防止出現軍備競賽」。 

1971年2月11日同時在華盛頓、莫斯科和倫敦徵集簽字國,當時有22個國家提出修訂意見並加入條約。1972年5月18日條約正式生效。 

此條約簽署前,曾有裝配核彈頭的核子魚雷及核子水雷的運用;但即使該條約生效致使水下核生化武器被限制使用,該條約並未對裝配核彈頭的潛射巡弋飛彈及彈道飛彈做出限制,因為前兩者的目標係針對地面或水面目標攻擊,而非水下目標攻擊。

核安全峰會(英語:Nuclear Security Summit,NSS)是旨在防止核恐怖主義向全球各地擴散的世界首腦會議。峰會成立原因源自2009年4月5日,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在捷克布拉格的演講,在演講中歐巴馬提到美國要建立一個無核世界,美國既是核武大國,有責任削減核武器,並承諾由美國主辦一場全球性的核安會議。

首次峰會在2010年4月12日–13日於美國華盛頓舉行,第二次峰會在2012年3月26日–27日於韓國首爾舉行,第三次峰會在2014年3月24日–25日於荷蘭海牙舉行。

2009年4月5日,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於捷克布拉格演講,內容中提到核恐怖主義是國際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而美國政府試圖建立一個無核世界來保障全世界,考慮到美國曾是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並且是世界核武大國之一等因素,美國在削減核武上有道義責任,在演講中歐巴馬承諾美國將會舉辦一場核安峰會,爭對反核恐怖主義等問題來強化各國間國際性合作。

2010年,首屆核安全峰會在歐巴馬總統的承諾下,於美國華盛頓舉行,首次會議共有47個國家以及3個國際組織參與,在會議中確認參與國願意防止核恐怖主義,確保核材料管控,防止不法交易,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以及各國爭對反核恐怖主義所需改善的項目。

在2012年於韓國首爾舉行第二次峰會,共有53個國家以及4個國際組織參與,會議中關注於首次會議的協議進展情況,加強各國的國際合作,裁減核武及核武原料,擴大對核能設施及原料管控等項目。

第三次峰會在2014年於荷蘭海牙舉行,在會議中除檢視自10年以來的成果,也加強未來該改善的項目。

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及軸心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華約成員國則為社會主義陣營,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

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子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韓戰(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戰爭(1955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

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布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子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會主義陣營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

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12月25日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

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冷戰後續的影響至今仍沒有辦法輕易消除,在第三世界,許多在冷戰中被激起的經濟和社會上的爭議至今仍沒有平息。而在共產黨政府垮台後,有些地區則因為中央權威消失而出現了新的種族和政治衝突,尤其是前南斯拉夫。

在東歐,冷戰的結束使得大量國家開始了一段長時間的繁榮經濟成長,尤其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波羅的海國家,在十幾年內便從前鐵幕經濟進入了已開發國家行列。

蘇聯解體造就了大量新的自由民主制國家,使得數千萬的人民重享政治自由、宗教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權利。

另一方面,索馬利亞、阿富汗等國家則在脫離強權獨立之後成為了失敗國家。冷戰造成的台海問題和朝鮮半島分裂問題至今仍然存在,且朝鮮半島問題自2003年朝鮮核試驗後不斷在升溫,蘇聯解體後的美俄關係也因美國不斷對俄羅斯的打壓而無法改善。

加入了獨立國家國協的國家裡僅有少數位於東歐和高加索地區的國家成為民主國家,而大多數前蘇聯國家如白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亞塞拜然等國至今依舊處於威權甚至是極權統治之下。 

另外,冷戰後續也影響部份採取高壓統治和以軍人主政的美國盟友,使這些國家或地區也開始先後出現民主化的現象,如西班牙王國、葡萄牙共和國、希臘共和國、中華民國、大韓民國、智利共和國、阿根廷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等國。

台長: 幻羽
人氣(969) | 回應(0)| 推薦 (1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代表著冷戰和兩極格局的結束】
此分類上一篇:【人權 - 政治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