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24 12:32:12| 人氣8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代表著冷戰和兩極格局的結束】

推薦 1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tate Emblem of the Soviet Union.svg

       【1991年12月26日蘇聯解體-代表著冷戰和兩極格局的結束】

蘇聯解體(俄語:Распад СССР)以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辭職為標誌,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從此正式解體,原本15個組成國也恢復了主權地位。

蘇聯解體代表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和兩極格局的結束,並且使在雅爾達會議形成的雅爾達體系瓦解,很多原來被蘇聯控制的歐洲主權國家在蘇聯解體後獲得了真正的外交自主權,美國也在蘇聯解體後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蘇聯解體的原因

1991年以來,政治界、學術界許多人士對蘇聯解體的原因、影響和後果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視和研究,已經出版的著述和發表的論文數量浩繁,觀點各異。大致上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史達林模式僵化

史稱「史達林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類似的這種體制在二戰之前各國也有為了應對國內外緊張局勢,能集中一切人力、財力、物力適應備戰和應戰的需要採用的特別制度,例如德國和日本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取得工業化和增強國防實力的顯著成果,在同樣的指導原則下,使蘇聯成為歐洲第一強國、世界第二超級大國。

然而這種體制嚴重背離現代經濟的發展規律,壓抑了地方、企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加上它在政治上無情地消滅各種反對派和壓制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以及嚴密控制意識形態自我審查,這方面由上而下政治統一,造成的思想的單調化、極端化,使整個社會在特定方面急速的大爆發後,多元與彈性的價值觀被嚴重破壞,面臨創新停滯且後繼無能的狀況,陷入不正常發展的軌道的泥沼。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戰後幾年時代逐漸向著和平發展與轉移,蘇聯迎來了新領導人的修正主義加上與西方緩和而稍有變化,然而本質上軍事、重工業第一的「史達林主義」制度依然堅固的控制蘇聯經濟,而且社會活力被控制的弊端進一步凸現,之後的修正也因並沒有取得有效的成果而被漸漸廢棄,使蘇聯總是處於僵化、封閉和麻木的狀態,國家體制被嚴重質疑。 

經濟改革失敗與領導失職

蘇聯從1922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列寧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改革,並強調更加發揚黨內民主。然而自1926年史達林當權以來,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這種體制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礙了蘇聯的發展。隨後,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後進行改革,但他們只是對原有體制進行小修補,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而到了勃列日涅夫統治的後期所有改革全部停滯。此種體制傾向於犧牲下層人民的利益來解決上層權貴的問題,從1989年開始,蘇聯由於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1985年3月戈巴契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所面對的是一個動盪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 

但另一方面,他的社會主義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公開化」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被揭露的同時,民心也逐漸流失。尤其是在1989年,東歐共產黨國家的體制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積累的錯誤發生了總爆發,共產黨及其政治目標在東歐國家日益不得人心,東歐國家的共產黨政權紛紛倒台。蘇聯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效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 

蘇聯經濟學家格里高利·亞夫林斯基認為,戈巴契夫制定了所謂500天計劃,在尚未有完整的市場經濟理論支持下,想利用短短500天將蘇聯原來的計劃經濟徹底轉變為市場經濟,結果是國內在價格固定的情況下生產者不願意虧本出售商品,導致生產力下降,商品供應不足,最終政策被迫終止,但此時黑市充斥著美元,盧布已經貶值到接近崩潰的邊緣,1990年的勞動節,蘇聯領導人在人民的謾罵聲中走下紅場主席台。 

直至八一九事件發生,蘇聯共產黨處境到了危難關頭,戈巴契夫自動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使蘇共迅速走向衰敗。蘇共衰敗,是蘇聯劇變的前兆;蘇聯解體,是蘇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結果。 

然而,有一種觀點值得商榷,蘇聯解體的原因過多地甚至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一個人。例如,博爾金認為,「蘇聯是被人從內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響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葬送的,是被反對派搞垮的」。特別是戈巴契夫領導的蘇共高層將國有資產私有化,蘇聯共產黨成員背叛了社會主義思想,市場經濟改革加劇了蘇共成員解體社會主義的意願。 

經濟與產業崩潰

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蘇聯領導層竭力迴避改革,經濟改革措施大多半途而廢,致使經濟發展遲滯,遠遠地落後於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美蘇戰略均衡的態勢逐漸被打破,並且蘇聯的實際軍費開支已接近甚至超過美國,而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卻只有美國的一半多,武器的研發與使用更是隱性軍費,這使蘇聯的國民經濟發展不堪重負。

另一方面,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下滑,尤其是農民的生活水平,生產糧食不如進口糧食便宜,農產品的增長趕不上需求增長。戰後到80年代末人民生活水平的各項指標增速呈逐年遞減態勢,蘇聯經濟的各項指標也都出現速度遞減。例如蘇聯國民收入增長率50年代平均增長10.3%,60年代平均增長6.8%,70年代平均增長4.9%,80年代經濟增長率繼續下跌,到90年代則開始出現負增長。 

能源出口收入曾占蘇聯外匯收入最高曾達到54.4%(1984年),在1973年和1979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機期間,蘇聯大幅增產,拒絕與OPEC限產保價相配合。其與OPEC爭奪西歐市場,爭當西方的「可靠夥伴」。20世紀80年代,蘇聯極度依賴油氣出口收入來維持經濟運轉,油氣價格下跌使蘇聯國力遭受重創。1985年8月,美國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產,實行「逆石油衝擊」戰略,戈巴契夫改革時期,蘇聯陷入了用增產維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 

同時蘇聯末期,蘇聯政府的秘密報告指出,盧布出現嚴重貶值、國民購買力嚴重下降,國內物資、商品尤其是生活用品極度匱乏,人們要為了購買自己的生活必需品而一大早就排長伍,甚至蘇聯民眾在商店和超市里已經無法買到必要的商品。當時還出現了囤積物資後再高價賣出的「地下經濟」,而這種情況最後還變得越來越猖獗且政府已經無力管控。從1990年開始,蘇聯政府就再也沒有公開發表過任何對經濟狀況的統計和報告,也沒有按例制定和發布相應的「五年計劃」。 

蘇聯農業衰退的基礎是在1930年代形成的。蘇聯選擇了史達林模式,徹底消滅個體經濟,組織大規模生產,完全剝奪了農業生產者的物質利益,並選用了不合理的生產策略,這使外貿農業發展走向末路。國內農產方面,因為政府不願意、也不打算在農業生產領域實施痛苦的但卻必要的市場化改革,這種情況導致了蘇聯農產品消費市場在1990-1991年間的徹底崩潰。 

布熱津斯基的觀點

布熱津斯基在《第二次機遇:三位總統與超級大國美國危機》一書中明確提出:「美國確實在蘇聯解體的政治進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作為1970年代末的總統助手,我長期以來確信俄羅斯帝國的多種特徵是其阿喀琉斯之踵,我曾提出了一個中庸的秘密計劃,旨在支持蘇聯內部非俄羅斯共和國的獨立要求。而國務院的反應是,當時蘇聯事務的主要專家勸說國務卿說,事實上現在存在一個『蘇維埃民族國家』,一個很像美國的多種族混合體,我的提議將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計劃沒有推進。」布熱津斯基毫不諱言瓦解蘇聯是美國一以貫之的長期戰略。

他說:「蘇聯的解體是長達40年的兩黨共同努力的結果。幾乎每位美國總統都以不同方式為此結果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而且,作出貢獻的還有其他一些人物,比如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萊赫·華勒沙(波蘭團結工會的領導人)以及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造成蘇聯解體的「新思維」的提出者)。」「最為重要的是,幾位美國總統對蘇聯構成的長期威脅具有共識。他們遏制蘇聯使用軍事力量來擴大其支配範圍,並在同時迫使蘇聯這個對手在其處於劣勢的政治和社會經濟領域(展開競爭)。……這吸乾了蘇聯的資源,使蘇聯在意識形態上不再強大,其政治成功不再具有吸引力。」 

布熱津斯基認為,在美國瓦解蘇聯長期戰略的作用之下,裡應外合,蘇聯最終由內部崩潰。他在另一本著述《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中寫道:「像以前的很多帝國一樣,蘇聯最後從內部爆炸和瓦解了。其原因並不是直接的軍事失敗,而主要是由經濟和社會問題加速引起的分崩離析。蘇聯的命運證實了一位學者的正確看法:帝國在政治上生來就是不穩定的,因為下屬單位幾乎總是喜歡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且這些單位的那些反動派精英幾乎總是抓住機會採取行動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從這個意義上說,帝國不會被攻克,而只會分崩離析。這種分崩離析通常是非常緩慢的,但有時也會非常迅速。」 

與其說「美國確實在蘇聯解體的政治進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一定程度上不如說是由美國主導的意識形態(經濟、政治、宗教等)在此歷史進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民族問題

蘇聯是在俄羅斯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以民族為特徵的聯邦制國家。從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稱沙皇建立俄羅斯沙皇國開始到1917年俄羅斯帝國被布爾什維克黨推翻,在長達370多年中,沙俄先後擴張占領了外高加索、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包含取得中國東北的逾150萬平方公里)等地,使其版圖擴張了8倍,征服的民族達120多個。因而民族問題困擾統治由來已久,沙皇的對付方式卻異常殘忍,十月革命雖然打碎了舊的沙俄,建立起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舊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國家共同體及其民族問題卻歷史地遺留給了蘇聯。

蘇聯為解決民族問題作了不少努力,利用俄羅斯的資源補助落後地區,民族的體制內分配政策等,也曾取得一些成績,但由於歷史上傳襲下來的民族問題的嚴重性和民族關係的複雜性,加在處理民族問題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上的失誤,使民族問題未能得到根本解決。蘇聯存在的69年中,其民族問題可謂頭緒紛繁、盤根錯結。 

為確保統治權與防止反叛,俄國的做法是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改變保有特定民族自治權利的政策,逐步對被征服的民族實行殘酷壓迫和大力進行教育洗腦,極力煽動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情緒(大民族主義),唆使俄羅斯人鄙視、仇恨、欺壓非俄羅斯民族,強力執行移民和種族清洗改變人口分布,即所謂俄羅斯化政策,這與西方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放任管理不同,埋下嚴重的後果。

非俄羅斯地區的一切重要職務都由俄羅斯人擔任,俄語為官方語言,禁止用非俄語出版書報,學校禁止用非俄語授課,非俄羅斯民族被迫俄羅斯化,並經常遭到蹂躪與奴役和屠殺。另外,俄羅斯帝國倒台後,新建的蘇聯在20世紀的歷史上又一次再對外擴張,俄國十月革命後,順應一戰後的國際局勢,一度承認各民族有自決權,但蘇俄及其後來成立的蘇聯仍採取對外擴張的路線,史達林時期強行吞併波羅的海國家和芬蘭的卡累利阿,導致蘇德戰爭時,羅馬尼亞、芬蘭和納粹德國聯合一致攻蘇。 

從1919年至1944年,先後併入了獨立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喬治亞民主共和國、愛沙尼亞共和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共和國(包括中立陶宛共和國)、圖瓦人民共和國等國家,並對外侵略和武力兼併了包括羅馬尼亞與芬蘭等民族的大片聚居地,對外兼併了大量的落後地區,給本身特別是俄羅斯為首的加盟國,帶來了巨大的管理難度和經濟問題。

蘇聯內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時和戰後,蘇聯還對境內的波蘭人、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和遠東朝鮮人、漢人等少數民族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和種族遷移,因此令這些少數民族企圖利用蘇聯的敵人幫助自己,如前述所說蘇德戰爭時期,也在德軍支援下發生的車臣、印古什叛亂等暴力事件。 

這其中倡導的民族解放的民族主義,卻被視為蘇維埃和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而受到打壓,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精英多被處決,民族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遭到摧殘,不但如此蘇聯在境內為了攏絡,施行了民族保護性政策,作為主體的俄羅斯族本身的權益和好處,也在畸形的民族補助政策下被制約。

在戈巴契夫推動新思維改革後,激化並爆發了蘇聯所長期存在的民族矛盾,一些如波蘭的卡廷森林慘案和1944年時期蘇聯政府對車臣人的流放等歷史真相被解禁並逐漸被曝光出來,最終這些事件也得到了平反導致人心思變更加厲害。與事實上實行的「大俄羅斯主義」政策不同,《蘇聯憲法》卻明確規定各加盟共和國擁有主權並享有脫離聯盟的權利,這成為最終解體的法律基礎。

1990年左右,波羅的海國家與原蘇聯加盟的東歐國家率先獨立,中亞等受俄羅斯補助的貧困受益國雖未打算實行這類權利,具備完善工業與發達城市的俄羅斯,則因為深受其害決心獨立出去。 

由於蘇聯時期對少數民族的迫害,使俄羅斯這個國家背上歷史包袱。在蘇聯解體後新成立的波羅的海國家、烏克蘭和高加索國家境內都存在強烈的反俄情緒,如波羅的海三國拒絕使境內的俄羅斯族在蘇聯解體後自動獲得國籍,烏克蘭則禁止在學校里講俄語。 

執政黨腐敗

蘇聯各級幹部的官僚主義自建立時已存在,二次大戰後逐漸形成為特權階層,享有各種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時期,更形成一批「官僚氏族集團」,這批集團大約有50-70萬人,加上他們的親屬共有300萬人之多, 約占全國人口的1.5%。約占全國人口的1.5%這些集團內部兒女聯姻,官官相護,貪污瀆職,號稱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的幹部群體逐漸蛻變爲與人民對立的特權階層。

使執政黨與民眾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民心盡失。有一種觀點認為,搞垮蘇聯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國敵對勢力,就是這些官僚特權階層為維護和擴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當群眾日益感受到特權階層與自身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馳時,這種政治體制的衰敗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 

在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後,人民更加認識到蘇共腐敗本質而加劇了對政府的不滿。蘇共官員幹部大搞裙帶關係,官商勾結與權貴資本主義嚴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蘇聯體制製造了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上層根本接觸不到底層的民眾,不了解人民的疾苦,在粉飾下其所看到的只是他們想看到和讓其看到的東西。

官員幹部並不關心人民艱難的生存現狀,政府對於人民的態度只是任其自生自滅,面對蘇聯大量老百姓的貧窮和饑寒交迫蘇共則視而不見。最終蘇共致使自己完全喪失了民心。到最後蘇聯解體之時很少有蘇聯公民站出來維護蘇共和蘇聯的體制,而葉爾欽等反對派卻一呼百應得到了人們激烈的支持。 

具體地說,20世紀80年代末,官僚集團羽翼已經豐滿,將大量國家財富占為己有,此時,他們急切希望蘇聯共產黨的垮台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劇變,以便通過國家制度的公開變更,在新制度下從法律上承認他們攫取的財富合法化,並能名正言順地將這些財富傳給子孫。

基於這樣的認識,有的學者認為,蘇共的垮台和蘇聯的劇變,是「一次來自上層的革命,舊統治集團中的主體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對自己藉以統治的體制的忠貞,掉頭而去」而即使是軍隊等政府背景的單位,也因為喪失了奮鬥的目標,軍心渙散而無力再阻止聯盟崩潰。

中國大陸也有社會主義學者認為,蘇共黨內官僚特權階層「在很大程度上是蘇聯既得利益集團、蘇聯上層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而產生的『自我政變』」。

西方輿論和平演變假說

和平演變說的觀點認為,以武力為後盾對共產主義國家遏制的同時,強化政治、經濟、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支持共產主義國家民主勢力,促進推翻威權主義政權,加速全球自由化進程,達到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的特定目的。不過,應該說,和平演變戰略對蘇聯的劇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但只有當蘇聯國內出現政治、社會危機和動盪的時候,外因才能發揮一定的作用。 

國際間多重軍備競賽導致的國力虛耗

長期的爭霸,給蘇聯造成了沉重的經濟負擔,1975年最先減少的是太空計劃的開支,甚至變成與美國合作。除了耗費不貲拉大了蘇聯與已開發國家的距離之外,蘇聯在冷戰中後期不斷用兵也造成名聲的敗壞。美蘇兩國間的軍備競賽使國家財力過多地投入國防軍事預算,在蘇聯這會加劇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時期窮兵黷武,發動阿富汗戰爭,美蘇同時推出星球大戰計劃,使國防軍事開支猛增。國內各類矛盾積聚,也是蘇聯解體原因之一。此外中國在1950年末開始也與蘇聯長期交惡,在遠東與阿富汗的邊境地區對峙,也造成蘇聯不小的負擔。 

車諾比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47秒(UTC+3),位於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普里皮亞季市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爐,發生了史上第一起第7級核子事故(國際核事件分級表最嚴重)。爆炸引起的火災將高劑量輻射塵埃散發到大氣層中,超過336,000名周邊居民被迫撤離,善後費用及其他損失累計超過2,000億美元(含通貨膨脹),造成了除軍備競賽外另一沉重的經濟負擔。 

蘇聯在事故發生初期,領導高層只得到「只是反應爐發生火災但是沒有爆炸」信息,以致於爆炸34小時後才開始採取撤離措施。原先採取秘而不宣之處理態度直到接到從瑞典政府透過外交管道發來的信息,此時放射性物質已經飄散到瑞典,蘇聯終於明白事情遠比他們想的嚴重。在此之後蘇聯信息雖更顯得透明化,但國民已經對於蘇聯信任崩潰,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經語出驚人表示:「車諾比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蘇聯法律

蘇聯成立宣言和成立條約,蘇聯歷次憲法均規定了: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享有自由退出聯盟的權利,過去黨中央透過集中監視、裙帶政治、或者補助中亞等落後地區來阻止這項權利被各加盟共和國實行,但在民主改革後這樣的高壓脅迫與不公平的手段已無法持續。這為加盟共和國獨立,蘇聯解體,提供了法律依據。

全民公投-1991年蘇聯公投和新聯盟條約

1991年3月17日,蘇聯政府在境內舉行全民公投,以決定國家前途。此次公投除喬治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和亞美尼亞六個加盟共和國抵制外,其他九個加盟共和國的近1.5億蘇聯公民參加投票,投票結果顯示78%的蘇聯公民希望國家維持現狀。

但時任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卻認為保住蘇聯領土主權完整的唯一方法就是權力下放,戈巴契夫繞過蘇共中央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並與葉爾欽等九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達成協議,同意組成新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均為主權國家,國家更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

戈巴契夫的舉動引起了蘇共黨內保守派的不滿和擔憂,導致以時任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緊急狀態委員會試圖拘禁戈巴契夫和葉爾欽,並最終發展為一場政變。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蘇共黨內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克里米亞渡假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總統的戈巴契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由於保守派向來視人權、法律如無物的印象,手段過於粗暴而引起反感,在人民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以及部分蘇軍的倒戈下,政變僅僅維持三天便宣告失敗,而參與組織政變的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均在政變被平息後遭到政治清洗被捕入獄。 

雖然戈巴契夫在政變結束後恢復了職務,但蘇聯政府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布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蘇共喪失最大加盟國的控制權,其他加盟國也陸續脫離蘇聯,中央政府已名存實亡。

1991年8月24日,戈巴契夫辭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蘇共中央位於莫斯科的大樓也在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職的一小時後被葉爾欽下令查封。

很多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或自行解散,或更改黨名為「人民民主黨」、「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等,蘇聯共產黨就此解散,蘇聯在此時已是名存實亡。 

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

在蘇聯解體之前,加盟國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獨立,其他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等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布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稱為「主權遊行」,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八一九事件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布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車臣、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

蘇聯的終結-別洛韋日協議和獨立國家國協

1991年12月8日,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舒什克維奇、葉爾欽和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北方五十公里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會談,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三國退出蘇聯,並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舊蘇聯,其國家繼承為獨立國家國協。

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以外的其他蘇聯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並加入獨立國協,蘇聯在此時已名存實亡。隨後葉爾欽在1991年12月24日的信中告知聯合國秘書長蘇聯在安理會及其他聯合國機構中的成員國資格將由俄羅斯聯邦及獨立國協其他11個成員國繼承。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爾欽。19時38分,蘇聯國旗在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羅斯國旗。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就蘇聯停止存在和建立獨立國家國協一事發表宣言,並通過議會關於蘇聯及聯盟國家政權機構和管理機構的法律繼承問題的決議,蘇聯就此正式解體。

後續-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實行「休克療法」,藉此來刺激俄羅斯經濟和他夢想的100天實現資本主義的目標。並在其剛剛上台時就發行國有債券,每個俄羅斯公民都能擁有國有債券,但是俄羅斯人的憧憬很快就破滅了,在休克療法的作用下俄羅斯經濟崩潰,超過70%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老人沒有退休工資,國家財富被個人占為己有,小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赤貧,政府支出銳減而稅收沉重。嚴重的信用體系崩潰使大量工廠倒閉。物價飛漲1600倍,盧布貶值並且退出了國際交易幣種,造成了長期的經濟衰退。

國家已經亂成一鍋粥,犯罪率急劇攀升,平均每天就有超過5人死在莫斯科街頭,酒精控制也終結了,任何人都可以任意購買和使用酒精,槍枝泛濫,警察無惡不作,政府部門貪圖享樂,貪污腐敗橫行,而除莫斯科等個別大城市以外的俄羅斯領土則在很大程度上被俄羅斯黑手黨控制。葉爾欽實行的休克療法政策以及受到1997年發生在東南亞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直接導致1998年爆發俄羅斯金融危機,這次危機使得俄羅斯經濟幾近崩潰,直至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導致國際油價上漲後俄羅斯經濟才得以實現增長。

但由於蘇聯解體造成工業體系被撕碎,導致俄羅斯的工業產值遠不及蘇聯時期,而俄羅斯的GDP總量排名更是從1990年的世界第3下降到了2017年的第12。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聯邦由於國力衰退導致其退出超級大國行列。由於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期間導致寡頭經濟崛起,直到今天俄羅斯經濟仍深受寡頭影響,也因此俄羅斯境內腐敗盛行,俄羅斯聯邦也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蘇聯解體後,原先的加盟共和國停止向駐守當地的原蘇軍部隊撥款,導致不少軍官被迫以盜賣武器來維持部隊正常運轉,被盜賣的武器甚至包括坦克以及部分核原料,因而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摩爾多瓦的首都基希訥烏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核原料黑市。 

另外在俄羅斯剛剛成立時,掀起了一股「去蘇聯化」運動,列寧像被拉倒,焚燒蘇聯書籍,侮辱老兵等,曾經在蘇聯政府工作過的人有的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甚至被槍殺。任何關於蘇聯的物品都被砸,被燒。更諷刺的是,眾前蘇共高官透過掠奪國家財產私有化成為巨富,控制俄羅斯的經濟至今。

反對葉爾欽的群眾的憤怒不斷增漲。並終於在1993年10月爆發,超過5萬莫斯科市民在莫斯科著名的「十月廣場」集結,揮舞著蘇聯國旗。呼喚列寧,史達林的名字,遊行的隊伍越來越大,有如1991年莫斯科人要求獨立和民主是規模一樣,不過已經是要求恢復蘇聯體制的遊行了,人們聚集在「白宮」廣場前高呼要求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依然作為俄羅斯最高權力機構(行政-立法權力對抗在蘇聯解體後就一直出現,葉爾欽一直手握執法權,架空議會),廣場前水泄不通,支持俄羅斯最高蘇維埃的人民,軍隊,警察,向對岸烏克蘭飯店前的俄羅斯政府喊話抗議。

原本以為葉爾欽會做出讓步,但意想不到的是,在關鍵時刻安全部門和部隊的領導人支持了葉爾欽,葉爾欽派了中央軍區精銳坦克部隊朝俄羅斯白宮開炮,「白宮」幾乎摧毀,軍隊對於廣場上的人民大開殺戒,非官方渠道稱一共打死超過2000名維護最高蘇維埃的軍人,平民,史稱「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之後俄羅斯共產黨成立並且一躍成為俄羅斯第一大黨,直到2000年統一俄羅斯黨成立。俄羅斯「第一崗哨」在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之後也從列寧墓轉到紅場旁邊的無名烈士墓直到今天。1993年後俄羅斯的政治體制也從蘇聯解體後的完全民主轉變為威權主義。 

由於蘇聯政府在歷史上曾經對少數族裔實行壓迫政策致使大批少數族裔人口非正常死亡,蘇聯解體後一些前蘇聯國家轉而對境內的俄羅斯族人士實行歧視性政策,如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拒絕自動授予俄羅斯族人國籍,僅簽發外國人護照作為俄羅斯族人的旅行證件,烏克蘭政府則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宣布禁止在學校里教授俄語,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和烏克蘭的關係也在蘇聯解體後長期交惡,這些國家境內也長期存在強大的反俄情緒。諸多中亞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等由於長期被俄羅斯統治,其語言文字早已使用西里爾字母,蘇聯解體後中亞國家為保持獨立文化轉而開始將西里爾字母轉變為拉丁字母以達到去俄羅斯化的目的。 

2013年8月至9月,中國大陸媒體新華社和《解放軍報》分別發表文章提及蘇聯解體。新華社發表文章《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內容刻畫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崩潰、民生凋敝的場面以及一些異見人士的不滿情緒,稱俄羅斯「從一個強大的國家變為一個在經濟上無關緊要的世界二三流國家」。

《解放軍報》發表文章《鉚在意識形態鬥爭陣地上》稱蘇共軍隊變質變色甚至倒戈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喪失了理想信念,忘記了黨指揮槍的原則。」不過此文章的觀點並未獲得轉泛接受,俄羅斯之聲甚至引用新浪微博上中國網民的評論對新華社文章中的觀點予以反駁。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瓦西里·卡申認為新華社的文章「毫無邏輯」,使用了過時的、顛倒是非的和被歪曲了的資料,認為蘇聯的解體「更多是人心理的崩潰」;還認為蘇聯的解體並非《解放軍報》所說的軍隊喪失理想信念所致,而是由於蘇共對武裝力量和情報部門的集中控制產生的反作用造成的。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