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修憲政府總辭 普京將再次轉任總理?**
01觀點-撰文:評論編輯室 2020-01-16 23:37
政治學最核心是探討權力之課題。權力轉移及繼承,更是政治家以及政治學家一直抓破頭皮的問題。現年67歲的普京自1999年執掌俄羅斯,至今已有二十年,並一手一腳帶領國家擺脫蘇聯解體後一蹶不振之境地,再次躋身在國際舞台。然而這位列強皆要忌憚三分之風雲人物,亦不得不面對權力繼承及接班問題。普京周三(15日)發表國情咨文提出修憲公投,便被視為鋪路於2024年總統任期結束後掌權。同日總理梅德韋杰夫宣布政府內閣總辭,普京隨即提名原掌稅局、今年54歲的米舒斯金(Mikhail Mishustin)出任總理,顯然對政府新班子之佈局已有想法。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政制一直以跟美國相似的聯邦總統制運行。不過跟美國不同者,為俄羅斯總統以外同時設有總理及政府內閣,總統可以委任及撤換總理,較為接近台灣及法國之半總統制。跟美國相似,俄羅斯總統最多只可連任一屆。其傳統可追溯自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於1796年離別演說中宣布不角逐第三屆任期。
總統任期之規限 以華盛頓帶領美國贏得獨立戰爭之威望,其要一直連任下去當終身總統,甚或如拿破崙般進而稱帝都可謂易如反掌。然而華盛頓急流勇退,不僅開創了和平轉移權力之共和傳統,亦保存了得來不易之革命果實。及後此不成文兩任限期規定到了1940年羅斯福方打破。由於經濟大蕭條及二次大戰之內外因素,羅斯福總共當了四屆總統,並在最後任期中逝世。及後美國國會修憲,通過《第22修正案》將兩任限期成為成文法,羅斯福四屆總統從此成絕唱。
兩任限期制亦見於其他國家之政治體制。普京於1999年以總理身份接替辭職的葉利欽成為署理總統,並於翌年大選中首次當選總統,及後於2004年連任。由於俄羅斯憲法內的兩任限制,普京於2008年卸任後退居第二線,由其於擔任聖彼得堡副市長時一手提拔的梅德韋傑夫當上總統。梅德韋傑夫於任內修憲,將總統任期由四年改成六年,然後於一屆後再次跟普京「王車易位」,由普京再度披甲上陣於2012年再次當選總統,並於2018年成功連任。外界一直猜測2024年普京再次受兩任限期所限時,其將在俄國政治中擔當甚麼角色。去年秋天早有執政黨於國會杜馬內提出修憲可能,而普京亦早於去年12月有提及過。雖然修憲一事早有先兆,然而在任期尚有四年之時早早提出,仍然使不少觀察家感到意外。
普京執政20年:1999年8月,曾擔任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即克格勃)特工、46歲的普京(Vladimir Putin)被任命為俄羅斯總理,從此開啟執政之路。圖為同年1月,普京與即將卸任的俄總統葉利欽(Boris Yeltsin)握手。(Getty Images)
議會制或掌國務院?
普京提出之修憲方案主要有三項:除了重申總統之兩任限制外,總統候選人須居住俄羅斯逾25年、從未持有外國護照或居留權;部份任命內閣、法官、國安人員之總統權力亦會轉移至杜馬;而本為諮詢機構之國務院,亦會有部份原本總統之權力。此方案令外界猜測,普京2024年後將以總理或國務院主席身份繼續執政。擴大杜馬及總理權力,可能是將現時總統制模式改為議會制,將總統權力虛位化,並將總理成為掌握實權之實質領袖。如此普京之民意授權便可來自五年一度之國會選舉,任期亦不受限。此於諸多民主政體亦運行良久,如英國首相亦可無限期連任,戴卓爾夫人贏過三次大選,執政逾11年;德國總理默克爾亦自2005年起執政,已執政14年;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亦曾於1981年起連續執政逾22年。
另外一途為把現時為諮詢機構之國務院實權化,而普京則執掌其主席之位,將內政移交至其總統繼承人,並繼續將外交及軍事權力抓住。此方法明顯參考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之做法。去年哈薩克爆發了罕見之反政府示威,自1990年脫離蘇聯獨立後便一直掌權近30年之納扎爾巴耶夫被迫下台,卻事先擴大其國家安全委員會權力,並自立為終身主席。若普京執掌國務院,可繞過選舉而執政,亦不需年事已高仍要以總理身份內政外交一腳踢,只需控制大局,並且在餘下時間培育接班人。如此看來,普京大有可能以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身份維持領導地位。
2020年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在克里姆林宮會見梅德韋傑夫。(Reuters)
2020年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在克里姆林宮會見米舒斯京。(Reuters)
後普京時代能否和平?
不過普京之修憲方案始終未有啟示權力繼承此核心問題。有評論指出,克宮內部各個利益派系爭奪領導權。各方將敵對派系人物打倒、監禁、清洗,只是普京之威望仍可把暫時克宮內部之權鬥鎮下來,一旦普京之政治能量消退,各派鬥爭只會愈加激烈。綜觀俄國幾百年歷史,權力繼承及轉移多不甚平坦。有「恐怖的伊凡」之稱之首任俄國沙皇伊凡四世以權杖撃殺兒子,結果留里克王朝發生繼承危機,更觸發長達15年之政局動盪。其後不少沙皇亦於權力鬥爭中被殺,如彼得三世便懷疑是由其妻葉卡捷琳娜所殺,葉卡捷琳娜繼而成為女皇更被尊稱大帝。而彼得及葉卡捷琳娜之子保羅一世,亦懷疑被其子亞歷山大連同貴族發動政變篡位。直至羅曼諾夫皇朝被推翻,尼克拉斯二世全家被紅軍槍斃,蘇聯內部之權力繼承鬥爭更加血腥殘酷。列寧死後,托洛茨基於跟史太林鬥爭中失敗而逃至墨西哥,依然被蘇聯特務以破冰斧斬死。及後眾多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布里茲涅夫、戈爾巴喬夫皆要經過一連串黨內鬥爭才得以掌大權。
在此背景之下,年方六十有七的普京雖仍風華正茂,但無論在公在私,除了延續其自身政治權力之外,對於俄國之長期政局穩定,亦要部署接班,培育繼承人。一套政體及繼承制度,行之有效可以安國興邦,反之則禍國殃民,此亦為普京今次修憲必須擁有的視野和深度。有別於2008年由議會通過修憲,普京表示今次「有必要由全國公民就整個修憲方案投票」,意味俄羅斯人民將以公投決定國家政制之未來。新制之優劣,可料將會有更多討論。
**俄羅斯政府全體辭職 普京開啟權力交接**
分析評論-撰文:*吳迪* 2020-01-17 12:00
1月15日,全世界時政觀測者都期待着中美兩國為延綿22個月的貿易戰簽署第一階段協議。特朗普更是為此預備良久,打破政治常規以美國總統之姿親自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高朋滿座」的白宮簽署協議。
這原本應該是當天全球最重要的事。可是,就在特朗普興致滿滿準備與劉鶴會晤前的一兩個鐘頭,遠在地球另一邊的莫斯科卻突然搶奪了當日的全球關注度。
普京提修憲 總理及全體部長辭職
當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向聯邦會議發表國情咨文時,做出了一系列憲法修訂提議,包括將總統任期限定為兩屆,同時將提名總理的職責從總統交予國會,並且提議國會參與任命各部門內閣、法院法官和檢察官。
對於以上提議,普京簽署成立擬議憲法修正案工作小組,並呼籲由俄羅斯公民對憲法修正案進行投票,根據投票結果做最終決定。一般認為,修憲投票可在今年9月13日「統一投票日」進行,若通過,則可在2020年年內落實。
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咨文,提議對憲法進行一攬子改革,並由國民對此進行投票。(AP)
自2000年被普京委派至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開始,梅德韋傑夫便一直是普京的左膀右臂。圖為二人觀看莫斯科2018年FIFA世界盃俄羅斯對決沙特的比賽。(Getty)
被提名出任新總理的米舒斯京於1966年3月3日出生於莫斯科,近20餘年來常年在稅務體系任職。(AP)
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隨後在普京身旁發表演講,稱普京國情咨文不僅指出了當局的工作重點,也提出了對俄羅斯憲法進行不少重大修改的意見,而這些修改將對國家權力的平衡帶來顯著變化。為讓總統有更大空間推行改革,梅德韋傑夫表示其內閣應依照俄羅斯憲法第117條全體辭職。
普京總統簽署命令批准政府辭職,並要求政府繼續履行職責,直到新政府組建為止。在與稅務局局長米舒斯金(Mikhail Mishustin)進行工作會談後,普京提議他出任總理一職。得到同意的答覆後,普京將米舒斯金提名為總理人選,並提交國家議會審議。
至於梅德韋傑夫的去向,普京則提議在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增設副主席一職,負責處理國防和安全問題,提議由梅德韋傑夫出任。聯邦安全會議由總統召集幾位重要的部會首長參與,整合國家安全政策,其前身為蘇聯國家安全會議,主席由俄羅斯總統擔任。
風格驟變的普京寫真日曆
此消息一出,全球絕大多數輿論皆蜂擁而至,關注度一時凌駕於中美協議之上。遍覽絕大多數報道,主流輿論皆認為,普京的提議將變相削弱總統繼任人的權力,加大國會影響力,這是普京為未來繼續攬權鋪路,譬如在2024年總統任期屆滿後,繼續通過擔任總理掌權,做法如同他在2008年出任總理一樣。
據俄羅斯國立經濟學院教授高念甫(Andrei Karneev)及資深時政評論人、《生意人報》主筆Mikhail Korostikov向01記者表示,俄羅斯輿論有兩大主流看法,一是認為隨着國家議會選舉臨近,普京決定將不受歡迎的梅德韋傑夫及其政府全盤換下;二是認為普京在為權力交接鋪路,並更可能採取所謂「哈薩克斯坦模式」,也即卸任總統後繼續藉哈薩克斯坦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發揮影響力。
對於當下情況,各方各有爭論,不過事實就是準備減少總統的憲制權力,增加議會的權力,增加司法體系的權力,且全套操作嚴格遵守憲法程序進行。
在嘗試理解這些事實的時候,需要意識到的是,俄羅斯長期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普京離任之後,該由誰填補其權力真空」。現如今,普京已經以總統和總理的身份,前後執掌俄羅斯20年,按當下任期期限,他將與2024年卸任,屆時他將年滿72歲。
在2020年的寫真日曆中,普京一改以往的「戶外運動健將」、「硬漢」的畫風,不再「赤膊上陣」,取而代之的是他穿着西裝與默克爾、特朗普等世界領導人談笑風生的畫面。這只是一個側面寫照,但也已然有了普京開始總結其執政生涯的感覺。
更為合理的說法應該是,以普京在俄羅斯政壇及社會的地位,無論他以怎樣方式卸下公職,都必然有巨大政治影響力。而他現在鞏固憲法,加強司法等操作,與其說是為了卸任總統後繼續掌權,反而更像是在為了他離開總統一職之後俄羅斯的未來鋪路。
自1999年在車臣危機期間臨危受難擔任總理,並於2000年擔任總統以來,普京一直是俄羅斯實際領導人,期間曾於2008至2012年因總統屆滿而轉任總理,隨後在憲法修改後再度出任總統。(Getty)
權力交接如何求穩?
要知道,普京執掌俄羅斯總統一職時,俄羅斯剛剛經歷蘇聯解體之後近10年的動蕩,政治制度全盤瓦解,經濟狀況幾近崩潰,社會士氣低沉。如今的俄羅斯精英階層對「穩定」的重視,可謂沒有任何一國可比。可以說,如今俄羅斯相對穩定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是由普京一手搭建。他必然會考慮如何避免自己離任後所產生的權力真空之後果。
莫斯科政治分析家馬卡爾金(Alexey Makarkin)認為,普京修憲正是為他在2024年的權力過渡做好準備,又指這將減低外界對其總統繼任人選的關注,因為繼任者不會擁有普京般的主宰地位。
因此,既然不會有人能發揮像普京一樣的影響力,那麼削弱一把手的職權,便是最穩定的方案。克林姆林宮終於開始着手解决這個權力交接的問題。對於這個判斷,高念甫也表示認可,並認為當下這種加固議會及司法體系權力、令聯邦安全議會的角色進一步固化的提議,實則是進退皆可的安排,亦更符合其思維和俄羅斯的政治需求。
**普京突然重寫繼任版圖 新總理為何選中米舒斯京**
即時國際-撰文:*聶振宇*2020-01-16 17:05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1月15日突然宣布俄政府決定全體辭職,有評論認為,俄政府辭職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俄羅斯未來政治權力交接的安排密切相關。而新提名的總理人選被選中的原因又是什麼?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月15日提名現任聯邦稅務局局長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出任總理。米舒斯京可說是「政治素人」,也非普京核心集團成員,不過卻與普京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同為冰上曲棍球的愛好者。
米舒斯京有何來頭
在梅德韋傑夫宣布辭職後,普京對政府成員的工作表示感謝。隨後,普京提議俄羅斯税務局局長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出任總理一職。
現年53歲的米舒斯京長期擔任政府官員,於1998年8月被任命為俄羅斯聯邦税務局(當時稱為國家税務局)副局長,開始了政府職業生涯。2008年,米舒斯京辭去政府職務,擔任俄羅斯聯合金融集團(UFG)總裁,負責資產管理和私募股權。隨後,2010年重返政府部門,擔任聯邦税務局局長,開始領導俄羅斯聯邦税務局。
米舒斯京支持簡化企業、公民與税務機關之間的互動,還誓言打擊腐敗。米舒斯京擔任聯邦税務局局長的工作不僅在俄羅斯國內受到讚譽,在其它西方國家也受到讚譽。
作為行政技術官僚,米舒斯京在政治領域的知名度極低,有關其個人的公開消息也寥寥無幾。(Reuters)
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背景下,俄經濟近年來遭遇一些困難。此前,已有俄羅斯輿論推測,梅德韋傑夫政府很可能辭職,以便讓更多懂經濟的人士進入政府。在梅德韋傑夫聲望日益下滑,普京急需在經濟上獲得成績的當下,選擇一位懂經濟、沉穩踏實的高層官僚接任總理,是恰當的選擇。
俄羅斯國際關係學院專家祖金稱,梅德韋傑夫政府辭職和隨後的內閣改組,是對民眾要求政府改善民生的回應。新政府將更為高效地推動各類國家發展計劃的落實,也將使政府更稱職地完成總統15日在國情諮文中提出的任務。
安排「後普京時代」?
梅德韋傑夫1月15日在與普京會面時提出辭呈,俄聯邦政府成員均在場。對於辭職決定,梅德韋傑夫解釋說,普京的建議將對國家權力的平衡帶來顯著變化,政府以現在的形式辭職,以便總統可以採取所有必要措施。
俄羅斯政治問題專家、俄非國家安全領域協調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卡什羅夫認為,梅德韋傑夫辭職有着更加深遠的影響。梅德韋傑夫政府辭職後,大批新人將進入政府班子,這實際上是普京在為下屆議會和總統選舉做鋪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華盛頓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認為,俄羅斯政壇近日發生的調整像是俄總統普京為保證任期屆滿後仍能繼續控制國家所作的努力。
蓬佩奧在接受電台節目主持人托尼·卡茨採訪時說:“這看起來像是弗拉基米爾·普京為保證自己在2024年任期屆滿後仍能繼續控制所作的努力。但只有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些變化和人事變動究竟預示著什麼。”
俄羅斯總統普京1月15日發表國情咨文時表示,憲法應優於國際法。他還提出將國務委員會的地位和作用寫入憲法,並指出必須大力增強州長在製定和採納聯邦決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普京總統提議由國民對他提出的修憲建議進行投票。
普京當日下令成立修憲工作組。工作組成員包括俄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代表、法律學者、社會團體領袖、著名藝術家和運動員、地方代表等。普京16日會見了修憲工作組。
2020年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在克里姆林宮會見梅德韋傑夫。(Reuters)
梅德韋傑夫率領政府全體成員與普京會談後,宣布集體辭職。(Reuters)
梅德韋傑夫從2012年5月以來,已擔任總理將近8年。一度被認為是普京的接班人。(Reuters)
在這之前,普京1月15日剛剛在國情諮文演講中提出修改憲法。(Reuters)
1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在國情咨文中,普京對憲法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設想。隨即總理梅德韋傑夫宣佈政府全體辭職,普京提名現任聯邦稅務局局長米舒斯金為總理人選。俄羅斯政壇的這次“突變”讓外界頗感意外。雖然出人意料,但其完整的操作流程說明此事乃普京深思熟慮之舉,也符合當前俄羅斯政治發展的方向,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目前,各方面的消息正在不斷發酵,很多信息依然繁雜,但至少可以做以下幾個判斷。
第一,此次變化是俄羅斯推進憲政改革的重要一環。俄羅斯政治問題專家、俄非國家安全領域協調委員會主席團成員卡什羅夫認為,梅德韋傑夫辭職有著更加深遠的影響。梅德韋傑夫政府辭職後,大批新人將進入政府班子,這實際上是普京在為下屆議會和總統選舉做鋪墊。2018年普京連任總統之初,任命時任總統辦公廳主任沃羅金擔任國家杜馬主席,當時就有人猜測普京是否會強化杜馬的作用。2019年底,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公開承認憲法改革的可能性,並談了一些試探性的設想。今年1月15日的國情咨文中,普京正式提出了修改憲法的主要原則,比如通過強化國家杜馬的職權,對總統權力進行制約,加強國務委員會的作用,對參與總統競選的人選進行一些限定等等。正如梅德韋傑夫所說,其辭職的目的就是為普京的憲法改革“提供做出一切必要決定的機會”。
第二,是為了回應民眾對政府工作的不滿,以及對經濟發展的渴望。普京2018年連任總統之時,曾提出要在2024年進入世界經濟五強的發展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俄羅斯推出了價值26萬億盧布的國家項目計劃。但目前看,俄羅斯經濟發展頹勢未得到扭轉。2019年1至10月,俄羅斯經濟增速只有1.3%,甚至還低於2018年2%的水平,國家項目的落實情況也不理想。經濟不佳也影響了普京和政府的支持率。根據俄羅斯列瓦達中心2019年底的民調,有68%的俄羅斯人認可普京的工作,比最高時下降近20個百分點;而對梅德韋傑夫本人及其領導的政府認可度則分別只有38%和44%。可以看到,民眾對梅德韋傑夫政府的工作已經相當不滿。同時,“普梅組合”的“二人轉”已經持續12年之久,民眾也普遍存在厭倦情緒。在此時更換總理,換上新的面孔,無疑展示了普京在新年之際推動經濟增長的願望與決心。
第三,新總理人選是“老練的新面孔”,落實經濟發展目標是其主要任務。俄羅斯國內對普京提名米舒斯金的決定也頗感意外。確實,與此前熱傳的前財長庫德林、國防部長紹伊古等人選相比,米舒斯金名不見經傳。他是經濟學家出身,曾在商界工作,進入政界後曾歷任多個崗位。2010年,米舒斯金出任聯邦稅務局長至今。在稅務局長任上,米舒斯金出色完成了任務,並成功進行了幾項重大的改革。有俄羅斯媒體援引俄高級官員的話稱,在烏克蘭危機後的艱難歲月裏,米舒斯金出色的工作為國家走出危機提供了重要幫助。可以說,這位新總理是搞經濟的一把好手。在當前俄羅斯亟需經濟發展的情況下,任用這樣一個“老練的新面孔”,無疑是既安全又符合民眾期待的選擇。當然,米舒斯金政治根基不深,屬於典型的技術型官僚,未來能否長期擔任總理,還要看其工作實績。
總而言之,俄羅斯政治改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未來一段時間,俄羅斯國內圍繞該議題將可能出現一系列變化。這種變化既涉及國家政治體制的調整,也可能會出現一批“政治新生代”。(陳宇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研究所)
普京建議將自己的部分職權交給議會,通過全民投票的方式進行。(Reuters)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