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06 23:54:50| 人氣9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悟與空靈之美※ -*寧德佛教網*-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悟與空靈之美※ 

                        -*寧德佛教網*-

“頓悟”是禪宗領悟真理的獨特方式,同時,這種禪悟也對中國美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禪宗作為中國化的佛教,在促使三教合流的同時,潛在地蘊含了“境界––意境”這個重要的美學概念。禪宗通過喻象方式向中國山水畫、寫意畫導入了精神的深度,使之心靈化和境界化;向中國詩歌還導入了更為虛靈空幻的意境。意境的出現,恰恰是美學成功的標誌。

以“空”為美的審美意境,來自於禪宗對“空”的獨特理解。“空”是指“因”和“緣”相聚而成的事物沒有實在的本體。就時間而言,共性也是空的。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我們所說的空靈是指由禪宗空觀衍生出來的美學意境。要領悟到這種意境,首先是要同時“空掉”審美主體內心的“妄念”以及外在的“萬相”。妄念為空才能拋棄執著之心,萬相為空才能“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如果用空間術語來描述的話,空靈特指靈氣往來其間的審美心理場所,即所謂“靈的空間”。

空靈是中國人特有的、詩化的感悟與情調,表現在意境裡,便是一種空靈之美。空靈超越功利考慮,以無物無欲的自由精神靜觀萬物,使萬物都各得其所,各自呈現著它們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進而言之,“空”是指靈氣、生氣的自由往來。“空”與“靈”結合在一起,便是指在純淨、虛靜、空蕩的氣氛中時時透露出生命靈氣的那種藝術境界。

美學上的空靈,若從心靈上去體會,則是虛空的心靈。古代藝術家在藝術追求參悟中,達到比較高的境界時,會頓覺內心世界有一種雲散水流的空的感覺。此時,其心量大如虛空,照破十方,涵蓋宇宙,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世間萬物盡在其中。禪宗有云:“妙高峰頂,不容商量。”正是此境。

空靈的審美觀點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特徵之一,受到禪宗的巨大影響。色空觀念是印度大乘佛學的一個重要思想,佛教經典《心經》和《大智度論》等都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表述。

佛家認為人的本性潔淨,由於後天遭六塵污垢的覆蓋、淤積,經久迷性,使人的本覺智慧不能顯性,空靈之美的靈感就不靈了。因此,需要以般若之智來觀照,照破五蘊,照破十八界,我們才會心量擴大如虛空,才會達到涵蓋宇宙的境地。

以這樣的心量去參與審美活動,即使是那些尋常的事物也會顯現出美的實相來。因為那是一種透徹玲瓏的審美之心。只有這樣的“空”才是佛家追求的空,才能透出靈性。

這種“空”滲透在藝術領域裡就會顯示出一種語言難以表達的靈性。所以,佛教哲學認為空與靈互為體用,空為靈之體,靈為空之用。

禪宗所標舉的三個境界,正是對這種空靈之境的詩化描繪和典型提煉。

第一境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形跡”,描寫的是一種漸入禪關而尋禪未得的情境。

第二境為“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裡雖然寂靜,也無人跡,但水在流瀉,花在開放,局部的運動和生命的張力依在,不僅未達到寂滅的境界,而且對終極禪定產生某種干擾。

第三境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意指瞬刻中得永恆,在空間是萬物一體,此乃禪的最高境界。

台長: 幻羽
人氣(994)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八指頭陀-*釋寄禪*法師的禪風詩境※
此分類上一篇:【 人 格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