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30 00:12:05| 人氣3,5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人 】

推薦 1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的圖片搜尋結果

                             【 人 】

現代人(學名:Homo sapiens)在生物學上屬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由人猿/古猿演化而來。長者智人化石表明,現代人類在約20萬年前的東非大裂谷演化成形。人類有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大腦,能進行複雜的計算和抽象思維。加上人類的直立身驅使人類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動,因此人類對工具的使用遠超出其他任何物種。人類還試圖用哲學、藝術、科學、神話以及宗教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這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了高級工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與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一樣,人類是社會性的。人類個體之間的社會交際創立了廣泛的傳統、習俗、宗教制度、價值觀、法律,這些共同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礎。人尤其擅長用口語、手勢、肢體語言與書面語言來溝通、協作、表達自我、交際、交換意見、組織事物。  截至公元2012年,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大約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6%。

生物學上,人被劃分在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學名為Homo sapiens),是與黑猩猩、大猩猩、紅猩猩及長臂猿同屬人猿總科的靈長目動物 。 

人類與其他靈長目動物的不同在於人類直立的身體、高度發達的頭腦,以及由高度發展的大腦而來的推理與語言能力。由於人和猿血緣相近,動物學家德斯蒙德·莫利斯戲稱人類為裸猿,並著述從各個角度論述人類種種行為的起源。

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 

行為學上來看人類的特徵有:懂得使用語言,具有多種複雜的互助性社會組織,喜歡發展複雜的科技的成就感。這些行為學上的差異也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傳說、儀式、社會規範。 

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而在神話學中,人的靈魂也會被拿來與其他的人型動物作對照。如人工智慧或天使是沒有肉體的靈體,獸人或亞人則只有欲望和膚淺的情緒。

未成年雄性人類稱為男孩,而成年者稱為男人。未成年雌性人類稱為女孩,而成年者稱為女人。通常以個人或人來稱呼個別的人類,以全人類稱呼所有的人類。 

在哲學與法律裡,人類、人、個體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前者指的是這個物種,而後者則是一個行為個體;譬如說在約翰·洛克的《人類理解論》和伊曼努爾·康德的《道德形上學基礎》,個體就用來指稱一些非人的動物,同時也可指稱神祕動物、人工智慧,或是外星人。在神學與宗教哲學上的一個重要的議題即是上帝是否為一個個體(參看類人猿人格)。 

漢字裡,「人」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描繪的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形,刻意突出人的肢體。從金文、小篆一直到楷書都保持了這種簡潔明快的綫條組合。《說文解字》釋:「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籒文。象臂脛之形。凡人之屬皆從人。」 

在拉丁文裡,humanus為homo之形容詞態,意思為人(男或女)。古英文的man同時也有這樣的意思在內,如複合字wifman(女人)woman。

目前學界的共識認為,人類及所有的動物都是演化而來的,而目前已有壓倒性的證據,支持演化的真實性。人類起源是查爾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目前一般認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這項理論主張人類在演化上和現存的猿類最為接近。這一理論得到絕大多數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支持,也有壓倒性的事實證據做支持,是現今科學界的主流理論。 

在基因上,人類與黑猩猩與倭黑猩猩的關係最近,黑猩猩與大猩猩之間的關係,不如人類與黑猩猩之間來的接近。一般認為人類和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生存在五百萬到一千多萬年以前;而人屬動物,也就是包括現代人類以及已經絕種的巧人、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的這個類群,則在大約兩百萬年前由同時具備有現代大猿和人類的一些特徵的南方古猿屬的動物演化而來;但近來發現了一些比南方古猿更為古老的人屬化石,因此學界目前認為,人屬應該在更早期就從南方古猿屬中分支出來(而最後的共同袓先則為阿法種),或者兩者都各自由一個未知的更早期共同袓先發展下來。 

絕大多數的科學社群和學術團體,都認為演化論是唯一能完全滿足在生物學、古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人類學及其他各領域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的理論。一項在1991年所作的蓋洛普民調顯示,只有大約5%的科學家(包括生物學領域以外的其他科學家)認為自己是創造論者。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反對演化論且經過科學方面同行審查的論文,名列科學與醫學期刊搜尋引擎PubMed當中;然而和其它由演化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論一樣,「人類和黑猩猩由共同的祖先分化而來」的這一理論同樣面對大量來自宗教界的挑戰,不過,羅馬天主教倒是支持這一理論,詳請見神導演化論。 

儘管目前演化論是解釋人類及所有生物起源的主流理論,但在學術界以外的地方,依舊有許多人相信演化論以外的其他解釋。一項2009年由皮尤研究中心做的調查顯示,在美國「幾乎所有的科學家(97%)都認為,人類和其他的動物是透過演化而變成現在的樣子的,87%的科學家認為,這過程是自然發生的,包含了諸如天擇等的過程;然而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也就是生物是透過天擇等過程演化來的這點,並非一般大眾普遍的看法,只有大約三分之一(32%)的民眾相信演化論。」

根據創造論,人類是由超自然力量或外來力量干涉演化而成,如神、上帝或者外來生物如外星人、平行世界人所創造亦者改造。前者受宗教界尤其是亞伯拉罕諸教所支持信奉,後者以外星人創造論為大宗,因其和上述的神創論衝突較小。基督教和其起源的猶太教認為,男人由神以泥按自己形象所創造,後又取男人的一肋骨造成女人。按中國傳統神話,人類有女媧以泥所造。而許多原始宗教也大都認為人類是神魔以泥所造;外星人創造論信者則是認為,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太不相似,所以主張人類其實是外星高等生物經過基因工程改良而來。另外,人類由外星人創造的假想也常常成為小說或動漫的題材。然而對於演化論以外任何關於生物起源及人類起源的說法,都不受到學界或證據的支持。 

目前學界對演化的科學性,有著強烈的共識,大約97%的科學家都支持演化論;然而在美國堪薩斯州,政府曾要求課本必須教授演化論以外的其他理論,如「智慧設計」論;而在土耳其也曾發生過將演化論從教科書當中刪除的事件。

人的生命開始於受精卵。男性通常通過性交的方式使得女性受精,有時也可能以人工受精。人在生長初期稱為受精卵,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宮歷時38周經過各種生長時期,最後終於變成胚胎,再變成胎兒。變成胎兒後,就可以準備出生,胎兒被女性從體內娩出後第一次靠自己呼吸,同時改稱為嬰兒。一直到成為嬰兒後,人才開始受到法律保護,少數某些地區可能由子宮內的胎兒時期就開始保護。人的生命結束於死亡。 

與其他生物相比,人類的生產過程顯得複雜許多。長達24小時以上的痛苦分娩並不少見,有時甚至可能造成小孩或母親的傷害或死亡。直到20世紀在某些發達國家才有比較高的生產成功率。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是否真的比較容易失敗還有爭議,因為這些地區的婦女聲稱她們所採用的自然分娩法不但較安全也較不容易對產婦與小孩造成傷害。 

死亡往往帶來不舒服的感覺或是懼怕。葬禮是人類社會的特色之一,通常也起因於對死後世界的信仰。一個人"長生"的方式往往只能透過後人的膜拜與繼承。 

大腦

智能是指生物一般性的能力,包括理解、計劃、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表達意念以及語言和學習的能力。智力測驗被經常用作確定人的智力。一些研究者已經開始對累積智能進行研究,這種智力來自於人們的協作。計算機科學促進了對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這些研究旨在尋求如何使計算機以更加智能化的方式運算。 

人的情感,都是由大腦而產生的。通過感官對外界的認識,而形成自己的看法或態度,形成自己的獨立判斷,並且逐漸深入,形成情感。 

身體

人類的外表在文化與藝術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使用化妝、服裝、珠寶,甚至是刺青等來裝飾他們的身體。髮型與髮色的不同也暗示著一些文化上的差異。

對於食物飲水的需要也在人類文化上表現出來。無法取得食物就會飢餓,無法取得飲水則會口渴甚至脫水。飢餓或脫水過久都造成死亡;人類可以兩個月不吃東西仍存活,但最多三天不喝水就會死亡。 

成人平均一天要睡七至八小時,兒童大約是九至十小時。年紀較大的睡六到七個小時左右。但是通常現代人都睡得不太夠。 

人會老會病導致身體狀況的下降。醫學是一門研究如何保持身體健康的科學。 

生活

人類在地球上除南極洲以外大部分的陸地地區長期定居生活。大部分平原地區是人類人口密集的地區,世界上有2/3的人生活在距海岸線不超過500公里的區域內。山地和高原以及沙漠地區的人口稀少。 

早期的現代人使用「採集打獵」作為搜集食物的主要方式,這方式結合了固定的食物來源,植物和真菌(譬如果子、五穀、塊莖,和蘑菇)及狩獵其他動物。一般相信,現代人使用火烹調食物是由直立人分支開始的。 

人是雜食性動物,能消化植物和動物。人的飲食型態範圍很廣,從純肉食主義者到純素食主義者都有,但一些飲食限制可能會讓人身體患上缺乏症。純肉食者的飲食會導致壞血病、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疾病,而且壽命會比雜食或者純素食者為短(如愛斯基摩人);而純素食者的飲食則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最主要是維生素B12。一些人會選擇戒吃一些或所有的肉類,一般會出於宗教、道德、生態保護,或健康的原因等等。 

人類的飲食反映在地區文化,亦引致食物科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人能根據平時儲存在身上的脂肪生存二到八個星期不等,但沒有水則通常過不了兩個星期。

現今,糧食不足依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每年均有300,000人因飢餓而面對死亡的威脅,兒童營養不良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然而全球糧食分配是不平均的,而且肥胖疾病在一些國家的人口之中達到非常高的比例。

至一萬年前,人開發了農業,農業技術大大增加了人類的糧食來源。這導致了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的發展;由於增加了的人口密度,傳染病的傳播更快速。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和不同民族,飲食文化大大的變化了。 

社會特徵 

目前人類使用的語言大約有7200種,其中只有約2000種有自己的文字。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語言有漢語(中文)、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俄語、義大利語、法語和德語等。根據東英吉利大學的人口生態學家威廉·薩瑟蘭對6809種語言的分析來看,將近1/3的語言處於非常危險的地步,有46種語言分別只有一人能夠掌握。大部分語言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但也有少數語言是在某個時候被人為創造出來的,它們被稱為人工語言(或人造語言),比如世界語。 

倫理-人類的性、性倫理和文化

人類的性,除了繁殖後代外,還有著相當重要的社會功能,在兩個個體間製造了連繫。性慾除了生理上的衝動,也帶來強烈的感情,正面(愛或是高潮等),反面(譬如說嫉妒)的感情都有。 

受社會規範影響,人類的性有自己一套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對性方面的選擇通常也會隨著當下的社會規範而變,譬如說某些人會因為宗教教義、社會輿論及對真愛、貞操的理解而不願有婚前性行為。 

在今日的人類社會,通常採父系社會、一夫一妻制。某些文化可接受一夫多妻(如穆斯林、古代亞洲)或一妻多夫(如古代印度、西藏),某些文化甚至沒有長期且固定的婚姻關係(譬如摩梭人的走婚制),此外會因地方的習俗或法律而不同,分為父系社會或母系社會。

截至2011年底,世界人口超過70億,聯合國估計在2050年時將達到90至100億。2004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13億6千萬)、印度(12億1千萬)、美國(3億2千萬)、印尼(2億2千萬)、巴西(1億8千萬)、巴基斯坦(1億7千萬)、奈及利亞(1億7千萬)、孟加拉國(1億5千萬)、俄羅斯(1億4千萬)、日本(1億2千萬)、墨西哥(1億1千萬)等。一般來說,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很慢,很多國家甚至已經是負增長。而欠發達地區的增長速度卻沒有放慢。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現在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是摩納哥,超過22%的人口在65歲以上。義大利和瑞典也超過17%。聯合國預測2050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將由10.0%上升到22.1%。

「人」的圖片搜尋結果

雖然人類是地球上的高等的生物,但是我們現有的身體並不盡善盡美,還有很多設計的缺陷。

從牙齒到神經,從眼球到膝蓋,全身上下都能找到改進空間。

下面是人類身體10大天生的設計缺陷.     

七拼八湊的大腦   

人類的進化是階段性的。有專家表示,在新的模塊還在組建的時候,我們依然需要舊的模塊在線,讓大腦維持運轉。

一邊建造一邊使用的後果就是各種偷懶、草率、抄近道,就好像大腦是一個混亂失調的車間,年輕的工人(前腦)處理諸如語言的新技能的同時,老保安(中腦和後腦)則在管理著系統記憶和地下室的保險絲。 

姑舉幾個後果為例:抑鬱,瘋狂,不可靠的記憶,證實偏見。     

放錯位置的發聲器官   

人的食道和氣管共同開口到一個地方:咽。咽上接鼻腔和口腔,下接喉(發聲器官)。

為了阻止食物進入氣管,當你吞嚥的時候,“會厭”(一片葉狀的皮瓣)會反射性地蓋住通往喉的開口。

但有時候,比如你在吃飯時聊天或者大笑,會厭的反應就沒那麼快,這時,食物就會滑進你的氣 管並滯留在那,讓你噎住。      

走錯路的神經   

喉返神經對吞嚥和說話起著重要作用。它將大腦的指令傳達給聲帶下方的咽喉。理論上說,這本該是個很快的過程。但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喉返神經與頸部的一小團組織摻在了一起,這些組織繼續向下,成為了心臟附近的血管。這一沉降使得喉返神經在回到喉部前要先繞主動脈轉一圈。喉返神經位於胸部,讓它在手術中十分脆弱。     

裝反了的視網膜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就像放反了的麥克風,紐約州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副教授納桑倫茨(Nathan Lents)寫道。

這一設計迫使光線必須穿過整個細胞,以及血液和組織,才能到達細胞後部的相當於接收器的部分。這一結構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從其支持組織上脫離,這也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還導致了細胞纖維(相當於麥克風電線)與視神經交匯處的盲點,讓大腦不得不自行填補這一空白。     

蜿蜒的動脈   

血液通過一條主動脈流進你的四肢,這條動脈從身體前側的二頭肌或髖屈肌處進入四肢。

而為了給四肢後側的組織,比如三頭肌和後腿腱供血,這條主動脈分岔開去,迂迴地繞過骨頭,並和神經捆綁在一起。

這種繞彎的佈線方式可能會造成一些很是煩人的差錯。

比如說,在肘部,一條動脈分支與負責小指活動的尺骨神經就在皮膚下方交會。正因為如此,你上臂的骨頭,也就是肱骨或“麻骨”被打到的時候,你的手臂就會發麻。     

密集的牙齒   

一般來說,人類在口腔後部的上頜和下頜處各有三顆臼齒。

隨著大腦的尺寸快速增加,我們的下巴變得短而寬,無處安置第三顆,也就是最靠裡的那顆臼齒。

在我們學會烹飪和加工食物前,這些尖尖的臼齒可能挺有用處,但現在,“智齒”多半只會戳進牙床,讓人發疼。

智齒看起來已經準備退出演化舞台——在今天,大約有25%的人(在愛斯基摩人中最為常見)生來就沒有第三臼齒中的一顆或兩顆。

與此同時,我們發明了了用牙科工具安全拔除智齒的方法。       

暴露的睾丸   

男性生殖器官脆弱地暴露在體外。顯然,睾丸被扔出體外的原因是,精子必須儲存在比體溫低2、5-3華氏度的溫度下。

加魯普的猜想是,這是因為較低的溫度能讓精子在進入溫暖的陰道開始受精賽跑前,保持較低的活躍程度。這一演化小花招防止了精子過早失去活力。       

過窄的骨盆 生育很痛苦

雪上加霜的是,女性骨盆的寬度已經有大約20萬年沒發生過變化了,這使我們的大腦尺寸也無法繼續增加。       

不靈活的膝蓋   

正如拉蒂默所說,“把全身上下最複雜的關節放在兩個巨大的槓桿——股骨和脛骨之間,這純屬是在找麻煩。”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你的膝蓋只能向兩個方向轉動:向前和向後。這就是為什麼所有主要體育項目,大概除橄欖球外,都禁止從側面別住對手的膝蓋,或是擊打對手膝蓋的側面。       

不可靠的脊椎   

我們的脊椎就是一團糟。我們能走路就是個奇蹟,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人類起源中心主任布魯斯拉蒂默(Bruce Latimer)說道。

當我們的祖先四肢著地爬行時,他們的脊椎會像弓一樣拱起,以承受懸空懸掛在下方的器官的重量。但接著,我們站起來了;這個90度的大轉變讓脊椎被迫成為了柱子。

接下來,為了符合二足行走的需要,脊椎在后腰處向前彎曲;為了保持頭部的平衡——好讓我們不至於走到哪兒都像在跳竹竿舞,脊椎上部又向相反方向彎曲。

這一變化讓下脊椎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讓80%的成年人深受后腰疼痛所苦。       

看來人類還有很多缺陷需要進行維護修正惹~

不過怎樣說人類擁有的智慧/靈活的十指/能溝通的嘴巴.這已經是非常幸運了!

「人」的圖片搜尋結果

台長: 幻羽
人氣(3,584) | 回應(0)| 推薦 (1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塵弦禪音 |
此分類下一篇:【 類人猿人格 】
此分類上一篇:☆☆☆ 緣 心 ☆☆☆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