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23 13:10:37| 人氣7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人 文 主 義 ☆☆☆☆+*30首天籟輕音樂*+*中國古典音樂*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人 文 主 義 ☆☆☆☆

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於理性和仁慈的哲學理論的世界觀。作為一種生活哲學,人文主義從仁慈的人性獲得啟示,並通過理性推理來指導。 


人文主義以理性推理為思想基礎,以仁慈博愛為基本價值觀。個人興趣、尊嚴、思想自由、人與人之間的容忍和無暴力相處等,都是人文主義內涵範疇。同時,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和人道主義關係密切。 

除了一般無宗教的世俗人文主義外,也存在有宗教的人文主義,在各個主要宗教中,人文主義一般與該宗教的信仰和傳統相結合。有些人文主義還認為,人有需要參加儀式和規則,並組織一些團體來滿足這種需要。相比唯物主義,人文主義注重人的精神心靈;另一方面,人文主義注重理性。因此,有無神論的人文主義者認為,和理性精神相違背的神靈崇拜的宗教精神,並不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並沒有統一定義,因為許多不同的人自稱或被稱為人文主義者,而他們的世界觀以及他們對人的觀念可能不相同。有些人文主義觀念互相之間非常矛盾。古代中國孔子時代或者古希臘時一些思想被認為是很早期的人文主義思想。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新教、天主教思想學派中也有聲稱是人文主義的派別。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義往往被稱為歷史主義,而威廉·馮·洪堡的人文主義則與啟蒙運動的人文主義完全不同。文藝復興時期哲學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時期科學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不僅動搖中世紀社會基礎,也確立個人價值,肯定現實生活意義,促進世俗文化發展,由此形成與宗教神權文化對立之思想——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是生活創造者和主人,他們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為人生謀福利,教育發展人的個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因此,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

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對人類自身反思越發明顯。隨著冷戰開始,1960年代後,美國和西歐爆發一系列反傳統運動和民權運動、女權運動、以及20世紀末崛起的LGBT權利運動後,西方國家趨向世俗化,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日益增加。人文主義的主張及理念,為無宗教信仰者提供一個近似宗教的信仰和價值觀。

在歐洲歷史和哲學史中,人文主義主要指14世紀到16世紀間,較中世紀先進之思想。今天一般歷史學家這時期文化和社會之變化稱為文藝復興,而將教育上的變化運動稱為人文主義。人文主義這個詞出現的很早,來自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羅馬作家西塞羅曾使用這個詞。德國啟蒙運動時代的哲學家,將人類統稱為Humanität。當時人文主義者稱自己為humanista。直到1808年,才出現Humanism這個詞。這個詞傳到東方,在日本譯為「人文主義」。後來,中國使用了日語的說法。

中國遠古時代已形成人文精神雛形。《易經》中已經有明確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觀測天文星象,把握時間變化;觀察人情世故、風俗習慣、信仰等,施行教化改造和引導,有效控制地域空間,成就天下一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是《易經》人文精神核心思想。最高的善意志,如水一樣柔順,滋潤萬物;如大地一樣寬容,滋養蒼生。水和土地在《易經》屬至陰或至柔,表現一種深邃無窮的包容力和博大精深的智慧。

有明確文字和史料記載,中國人文主義思想可追溯到三代時期。商、周之際,原來神靈崇拜風氣濃厚的殷商宗教社會在周代逐漸產生出理性思想,有了「天命靡常」、「惟命不於常」乃至「天不可信」等觀念。周公在《易經》基礎上演化出《周易》,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主張「以德配天」。崇尚德化政治,重德行揚善罰惡。周公還制定一整套祭祀禮儀制度,以人文精神結合原始氏族種族圖騰和祖先崇拜傳統,優化宗法制傳統。制定完備的法典《周禮》,相當於現在的民法典。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敬天愛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等思想,便是早期人文主義思想雛形。

到春秋時期,老子自然天道觀進一步發展,創立的道家思想,《道德經》其實是對《易經》得註解,甚至選擇性吸收,並對《易經》中隱晦哲理,系統地概括「道」和「德」之學術。孔子吸納《道德經》和《易經》思想,把「道」和「德」概念定義為「仁」和「禮」,對《易經》平民化和政治改良,孔子的「仁」、「智」、「泛愛眾」、「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進一步奠定人文主義思想。劉心武認為,十八世紀中期,中國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通過塑造弱勢人物賈迎春的多舛命運也體現了人文主義關懷。



人文主義一詞來自拉丁語的 humanus,意為“以人為中心”,與基督教以上帝為中心的神權主義相對立。但人文主義發展至今,已經不僅僅與基督教對立,而是反對任何以神為中心或者出發點的人生與哲學態度。

人文主義最早出現在十四世紀的法國,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第一次頂峰。當時的人文主義者認為,所有的智慧和文化成就都屬於人類的創造,而非來自神的諭示,現世的苦難也不是通往永久天堂的入門券,因為天堂本來就是人類想象的產物。人文主義在義大利興起時,強調研究古希臘與古羅馬文明,代表人物包括詩人比特拉克以及思想家洛倫佐·瓦拉、馬斯里奧·費奇諾和喬萬尼·彼可·德·米蘭多拉。  

1458年,受人文主義思想影響的基督教學者愛涅亞·西爾維奧·彼克洛米西成為教皇皮埃斯二世,標志著人文主義運動正式形成。文藝復興的宗旨在於衝破神權的桎梏,人文主義正是這種進步的推動力。  

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迎來了人文主義運動的第二個高潮。一如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也在於強調知識創新和社會進步是人類智慧的貢獻,而非上帝的作用。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對神創論造成了巨大衝擊,將科學與宗教從分化與脫離推向對立。尼采關於“上帝已經死亡”的宣言揭穿了基督教的虛設性,二十世紀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對宗教的道德主宰地位有著摧枯拉朽的震撼,物理學與化學有關物質成份相同性的發現使人類徹底擺脫了上帝,完成了對自然的回歸。    

二十世紀的人文主義運動經歷了新的轉折,與宗教走向了完全的對立面。“科學人文主義”不再被動地迴避宗教,而是積極地對神加以否定,無神論成為人文主義的首要原則。自然科學研究所持的價值中立原則也被引入社會科學,使知識追求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在文學藝術方面,對“罪惡”的愧疚(如左拉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過渡到完全客觀中立的描述(如德雷薩和H.G.威爾斯),人物塑造也不再呈現善與惡的簡單二分。



希臘的派代亞(Paideia)意謂能有良好的博雅文藝之教學,使受教育者能充分的人性化。繼而強調人文,指人性化的教育之重要。此為西方人文主義之開端。但對人文的注意與研究,則在十四與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才開始,到二十世紀,人文主義又有了另一種發展。

文藝復興運動,發生於十四世紀後半與十五世紀間。對教育之實際影響,是在十五世紀與十六世紀初葉。這個運動產生的原因,一則是中世紀的文學藝術、宗教、道德、思想、生活等文化模式的演變陷入呆滯僵化,虛浮而無法滿足人生的需要。再則是新城市之興起,中產階級崛起,物質與現世生活的迫切需要取代迷幻的來世生活。在這轉型的過程裡,人的心情、思想以及生活陷入迷失與衝突的狀態。此時一群義大利的知識分子認為要拯救時弊,必須恢復希臘民族時代(希臘後期)與羅馬古典時代(羅馬後半之帝政時期)的文學及藝術,因為此二時代的文學與藝術最能滿足人的現世生活。

此期所重視的人文主義,有人稱之為舊人文主義或古典人文主義,其旨趣在於脫離中世紀主張,即積極的脫離宗教與政府權威主義的束縛,以便能真正追求智識及理性的結合,並充分的發揮,故可謂為主智的人文主義。文藝復興的旨趣與發展在追求以人為本位的精神。人除了理性的生活外,仍須有情意的生活。人必須有智識、理性、情意、美感的融合發展,才是完美和諧的人生。因此,於十八、十九世紀間,有識之士力加倡導恢復希臘二古典時代(前期)與羅馬之上古時代(前期)之主情意、主道德的文學與藝術,稱為新人文主義,亟想恢復古時理想的博雅教育,亦即想以亞里斯多德培養博雅的文化公民,以在自由國家中充分的自我表現並恰當地自我表達的教育理想為目標。

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以人本、人道、俗世亦即現世的文學藝術為中心。一切以人為本位,以現世的生活為主。因此,其教育理想是要培養一個身心調和發展,情意與道德恰如現世文化模式所要求的文化人。亦即能言能行,能真正表達自己並善於與人溝通者。有理性、智識、有情感而又富於美感的文化人。因此,在教育理想上,將中世紀的神本的改為人本的教育,由來世的改為現世的教育,由宗教的改為道德文化的教育,由他律的改為自律的教育,由偏重靈魂精神的而改為兼顧身體與物質的教育,由玄想迷信改為推理智信的教育,由羨慕崇拜自然改為了解自然的教育。

在教法上,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教育學者 ,均積極倡導坤體良的教育學說與教學法,使坤體良的教育學影響達兩世紀之久;尤其積極推廣坤體良所認為的發展完美全人的教育,必須注意選擇適合於教育者之年齡、基本需要及背景之教材及教法,這種思想敵示了近代教育學的研究與發展。為了養成身心均衡發展的文化人,古典文學藝術成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博雅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因此在高等教育方面,特別重視詩歌與雄辯術、修辭、邏輯及西塞祿的文學成為主要教學內容,歐美古典化的大學即受此思想所賜。在中等教育方面,現世生活的需要與為培養博雅教育做準備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此思想影響歐美近代的中等教育。

人文主義教育學者的最大貢獻,一則為增強充實有關人文的課程教材;再則為依學生的背景與需要安排適當的年級及班級,依各年級及班級的特殊情形安排適當的教材及教法。司登將學校分為八個班級,每一班級均有其特殊的教育內容:一年級教基本文法;二年級教經過選擇的基本教科書;三年級教簡單的拉丁散文;四年級教希臘文及散文作家;五年級教古典散文、基本邏輯及修辭;六年級教希臘文學、作文、高級邏輯和修辭學;七年級教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德等的學說和羅馬法;八年級教討論術和神學。

伊拉斯慕士特別提到教育應該注意人的所有基本需要,亦即教育要能適應各人的各種傾向和可能發展的能力。認為年青人的需要為:第一要獲得別人的尊敬;第二要熱愛廣博的知識;第三要培養認識並準備負起生命的責任;第四要培養高雅的文化氣質和良好的習慣。維渥在所著[學習方法]一書裡提到學習的歷程為:學習開始於感官,由感官轉到想像,再由想像轉至心。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學者為現代燃起了明燈,開敢了人邁向現代的心靈,使教育邁進新紀元。

西方文化與思想的演進,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人文主義的興起、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理性主義和自然科學的探討等等,一直都孕育著人文主義的思潮。在這演變過程中出現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文主義:由開明的宗教領袖所提倡,以敬神愛人提升人之生活的基督教人文主義;以追求人類理想與良好生活的宗教人文主義;美國人文學者聯合會以唯一神教教派之教義將宗教人文主義導向於人文化;美國倫理聯合會強調人與人間的權力之重要性的倫理人文主義,此組織於一九五二年在阿姆斯特丹重新擴大組織,成為國際人文學者與倫理聯合會在二十三個不同國家中,相繼成立了三十三個分會;以杜威、赫胥黎和培根的思想為基礎的科學人文主義,曾在一九四○年代開會研討有關科學精神與民主信仰之建立的問題,與會學者特別強調科學應為人類的福祉而設。在所有近代的人文主義學派中,尚有人文的心理學家所積極提倡的人文主義。

在二十世紀中期,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為當時的主流。行為主義繼續擴展壯大,直接影響了教育心理學與學校的各種設施與教學方法;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學派直接影響臨床心理學與診斷,間接影響了教育的設施與方法。在一九四○年代後半段,心理學的領域裡產生了心理學第三勢力,即是為了補救心理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之偏失的人文心理學派。

人文主義的教育家,提供了教育型態與方法:如將學習情境由教師中心改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一九四○年代在英國及一九六○年代在美國以彈性、自發性、不拘泥形式為信念的各種不同形式的開放教室;在一九六○年代後半與一九七○年代盛行於美國各私立學校,以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學習領域以完成其學習任務的自由學校;又如以改善傳統給與和接受的教學法為口號的發現與人本意義的教學法,乃倡這種教學法的教育家,認為學生經由自己親身體驗、領悟、發現,以了解其所學,才能產生切身的意義,才能獲得有意義、有效果的學習。


                          *30首天籟輕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MlMBSd0vA

                            *中國古典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6hs6A0yk9E


相關圖片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