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8 14:19:21| 人氣6,16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化的世界觀】+【全球化的議題】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全球化的世界觀】

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電信等基礎建設的進步,包括電報及之後網際網路的興起,都造成了全球化,以及在文化及經濟上互相影響。有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個現代概念,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在地理大發現階段,全球化進程就已經開始了,甚至還有人認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大規模的全球化始於19世紀。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世界的經濟文化連接日益緊密。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一詞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2000年,國際基金組織(IMF)定義了全球化的四個基本方面:貿易和國際往來、資本與投資的流動、人口流動、知識的傳播。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新問題不斷湧現,例如:全球暖化、跨境水資源和空氣污染、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等環境挑戰。全球化進程不僅影響著人類交往、經濟和社會以及自然環境,同時這些因素也反過來作用於全球化。 

學術界的觀點將全球化劃分為三大領域: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分別分為商品市場一體化,勞動市場一體化以及經濟市場一體化。 

全球化一詞近年來變得流行。政府決策者、政黨領袖、工商界、學術界、工會領袖以至大眾傳媒無不談及全球化的影響及其如何改變現在人的生活。許多人視過去二十年國際貿易及投資增長為全球化。全球化正在推倒各國疆界,使全球市場一體化。有些人把全球化喻為「地球村」。對於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近代全球化的風潮已和地方化結合成「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 的研究。

全球化史

古時人們就曾因為貿易而有國際化的概念,在中古世紀的中國就曾經有與西方通商貿易的概念,藉由輸出絲綢和茶葉來賺取大量外匯,18世紀的德國學者就因此將這條道路取名為絲路,後來奧斯曼帝國崛起,通商貿易受阻,為了能夠不假於土耳其人之手,西歐國家紛紛海上探險尋找新絲路,史稱地理大發現,可謂早期全球化的開端。  

因著工業革命的影響,在19世紀轉變為現代的全球化。工業革命利用規模經濟的概念,可以標準化的大量生產商品,而人口的快速成長也帶來大量的需求。蒸氣船減少了國際運輸的成本,鐵路也使得陸上的運輸更為便宜。運輸革命約在1820年至1850年之間出現的。更多國家開始國際貿易,19世紀的全球化受到帝國主義的影響,例如瓜分非洲及亞洲殖民等行動。1956年船運貨櫃的發明進一步的帶動了商業的全球化,而同一時間,航空業也正在急速膨脹,使得洲際旅程相對時間縮短到剩幾個小時,1980年代開始電腦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全球化到了新的境界,人類能使用同樣的架構剎那間傳遞資訊。

同時在二次大戰後,有許多國際協定或組織的目的是在貿易自由化,減少貿易障礙,例如由布雷頓森林體系產生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以及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總產值中出口佔的比例由1970年的8.5%提昇到2001年的16.2%。不過在杜哈回合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協議之後,許多國家又開始訂定雙邊或是小型多邊的貿易協定,例如2011年的韓美自由貿易協定。 

影響

1.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準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2.國際貿易的增長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
3.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上升
4.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5.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6.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7.貧富差距確實擴大
8.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9.各種文化的融合及創新
10.通過諸如網際網路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11.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12.恐怖主義也在全球化,參與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分子很多時候不在本國行動,而且與本國無關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經濟崛起後,透過全球化擴大對全世界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樣的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自由貿易可以讓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大大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1.商品:減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2.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3.減少、消除對當地產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智慧財產權保護

1.在國家間對智慧財產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2.跨國界承認智慧財產權限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認為這些是有害的。 

全球化程度

全球化指數著重像貿易、外商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及收入等和經濟有關的變數,不過較新的指數試圖用一些和政治、社會、文化甚至環境面來描述各國全球化的情形。 

KOF和外交政策雜誌的全球化指數

全球化指數中的KOF全球化指數,用三個全球化的方面來量測全球化:經濟、社會及政治。另一個是A.T. Kearney/外交政策雜誌的全球化指數。

全球化正面觀點

全球化有助於國際間的產業分工,因為發達國家的工資較高,製造生產會轉向其他薪資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經濟成長及就業,例如1970年代左右的亞洲四小龍就是依此模式發展。 

全球化反面觀點

1.學理的懷疑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

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化。

著名的依賴理論提出者薩米爾·阿敏提出,「全球化是一個反動的烏托邦」,並且對全球化給拉美和亞洲國家帶來的負面意義進行了精闢地分析。一部分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種假象,是一種不對等的,從已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的經濟與文化的流動。 與其說是全球化,有些學者認為西方化更為貼切。

西方化不等於全球化。不可否認地, 非西方國家,比如印度的寶萊塢,日本的遊戲,中華料理等,在西方國家取得成功。但是這些成功和西方國家在全球範圍的成功相比,是相對薄弱的。 比如印度的寶萊塢,其背後主要投資者是好萊塢。雖然寶萊塢是一種正在崛起的非西方文化市場,一部分收入會回歸西方國家。在Anadam P. Kavoori and Aswin Punathambekar’s Global Bollywood, 好萊塢占了80% 全球電影市場,而寶萊塢占不到0.2%。 因此,有學者認為,全球化只是西方國家的藉口,來開闢新市場。 

2.實質上的困境

a.沒有權力中心的全球規則,然而經由各種政治機制,可以使政府行為者具有責任承擔的能力。

b.這些政府行為者應該和非政府組織互動,但是在全球治理的時候,卻會有各自獨特且不同的責任。

c.政府行為者必須代表全不同的構成分子,至少在一個民主的體制之下,例如追求利益的私人企業、感情驅使的民間行為者。

3.商品一體化所引出的更多缺點

商品一體化是全球化的一大特徵,為製造更多的商品,大量工廠的建立也是必需的。世界各地工廠數量增加,在中國更為顯而易見(在全球化的機遇下,加上自身地租,工人薪金便宜,成為了各國的工廠建立之地,所以中國又稱為「世界工廠」) 

正是全球化的商品一體化令工廠增加,自然間接對環境造成影響,例如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繼而惡化全球暖化,甚至影響生物之棲息地等等。 

全球化理論

1.超全球主義論

對超全球主義論者而言,現代的全球化已經被界定為人類歷史上的新時代,認為人類的各方面都將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進行整合,傳統的政經、國際結構將在全球化浪潮下被取代,尤其是在近代國際政治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族國家。 

2.懷疑論

懷疑論者認為,全球化現象並非近代才開始出現,人類的歷史上不乏像是今日的高度互賴與連結的情況,全球化更可能是一種世界體系中核心國家經濟、文化、政治霸權上的擴散與繁榮,而非全球雨露均霑的正面現象。懷疑論者認為超全球主義者過度樂觀,全球化的過程本身就高度仰賴核心國家的影響力。 

3.轉型主義論

轉型主義論者認為,全球化現象並無揭示一定的道路,從全球的政治單元到個人,都是建構全球化的一份子。在矛盾中依循著全球化現象建立、或是去適應新的規則。

(傳統社會成員的宗教和哲學傳統相對單一,因此對于建立這個社會的政治正義原則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從大家共同歸依的宗教和哲學傳統中,相對來說,達到政治上的共識比較容易。但在全球化的時代,組成一個社會的成員往往持很不相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的立場,而這些不同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立場往往隱含者相互沖突的政治正義觀念。由于一個社會所要建立的正義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須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這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社會所需要的這種普遍的政治原則與其成員之多元的宗教和形而上學立場究竟應該處于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之中?--*黃勇*教授-)

「全球化时代」的圖片搜尋結果

                      
全球化
議題 -*盛盈仙*

全球化如何影響我們?

在談論到「全球化是如何產生影響」時,有的學生回答:「人與人之間可以跨國的面對面」、「讓我使用來自世界各國的產品」、「消費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每個國家的文化可以互相交流」……等。從這些回答可以解讀,人們對於全球化的感受,從每日生活用品的使用、消費選項的多元及跨國接觸的交流……等面向皆可看出。

這些其實是很一般日常性的生活觀察。而正是藉由這些與日常息息相關的概念探討為出發,引導出全球化與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面。全球化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肇因於現代科技、通訊的進步發展,以及傳播媒介的快速散播平台,無形中加深加廣了全球化的進程發展。現今生活在資訊科技便利時代下的年輕學子,著實很難想像過去沒有網際網路、聯繫通訊還停留在傳呼機(B. B. CALL)的年代。而許多新資訊的流傳、意識型態的互動,造就了現代人擁有更多無遠弗屆的工具,與世界的各個角落接觸、交流。全球化的影響伴隨著國與國之間的互賴程度日深。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動關係,對全球化時代下的國家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

許多反全球化理論者,引用了世界體系理論之內容,突顯應正視邊陲國家所遭受的剝削、壓榨等不平對待之問題。然而,對於某些小國而言,掌控自身優勢及師法大國經驗,亦能使得國際秩序重新洗牌。

全球化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1.經濟面向:是否更拉鋸貧富差距現象?

經濟全球化之發展是否會拉鋸貧富間的差距?進而形成窮國越來越窮的窘境?賈迪希巴格瓦蒂教授引述經濟學者亞當斯密所認同的概念,提出:「貿易增強了成長,成長實則有助減少貧窮。」據此,他將此觀點延伸推論:「如果沒有方法可以明顯改變各國的收入分布,讓最底層百分之三十的人受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餅做大』。」透過貿易發展及國外直接投資,發揮各國的比較利益優勢,進而供應給合作後更大的市場。

此外,窮國越來越窮的議題,應該要回到政策面與制度面的角度思考。大至國家貿易壁壘的障礙、民主程度與否,小至民眾消費習慣的選擇、資金的運用…都可能是造成窮國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的因素。若將貧富差距的現象,都歸咎於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惡果,將無法解釋即使國家經濟條件改變,亦無法一併改變國家民眾原有的消費習慣、就業比率提高、政治體制更加民主……等現狀。 

2.政治面向:是否更擴大國家觀點歧異?

全球化是否會擴大國家之間觀點的差異,進而導致衝突呢?賈迪希巴格瓦蒂教授同樣援引美國政治學者李普賽(Lipset)所提出的主張:「一個國家的經濟若成長繁榮,將成為推動中產階級興起的力量。……這些新興的中產階級將扮演推動民主的推手。」

此外,學者麥克羅斯金(Michael G. Roskin)及羅伯特宼爾德(Robert L. Cord)等人亦曾在Political Science一書中引述李普賽的觀點,當中提到穩定的民主政體比不穩定的獨裁政體擁有更多的財富、工業、教育……等。因此,穩定的民主政體更加工業化。工業化國家因有大量的中產階級,而這些中產階級將形成民主的基礎。

全球化的好處在於能透過廣泛的自由貿易促進跨國資金的流動,進而增長國家的整體收益。在Political Science一書中,羅斯金等人提到:「平均每人每年國內生產毛額高於八千美元的國家大部分是民主政體。當他們建立了民主政體,通常能持續運作。……當國家工業化了,中產階級和教育程度都將隨之增加。……」

因此,全球化實則並不會直接地導致國家觀念的歧異,反而會因為市場的資加及資金的流動,提升國家的民主及發展程度。

3.文化面向:是否更加劇文化衝突危機?

文化全球化的發展,究竟是侵蝕本土文化的本質抑或是發揚更多元的文化風貌呢?賈迪希巴格瓦蒂教授在其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一書中,也反問過類似命題:「文化:深受其害或更豐富多元?」有趣的是,當他提出許多可能危害主流及本土文化的反例後,卻進一步論證如此的說法過於簡化及悲觀。他認為:「經濟全球化在本文方面,反而更能增添其過程豐富性。」

回顧日本從閉關鎖國到打開國門的西化發展,一路歷經文化的適應及轉型。全球化與在地文化間並不必然因接觸而互斥衝突。日本的文化融合說明傳統與現代交相發展與正向互動的可能。南韓首爾,也在城市中展現融合在地文創及現代潮流的發展元素。這些例子都能反映文化全球化的發展非但不會成為加劇文化衝突危機的源由,更可能是帶來全新文化發展的另一項契機。

4.環境面向:是否更加深環境資源危害?

環境全球化是否會造成環境資源的危害更加擴散呢?賈迪希巴格瓦蒂教授同樣在書中告訴讀者,我們應正視環境評估的「真正問題」,而非斷然地將全球化與造成環境傷害的連結在一起。如此,將能避免視全球化必然造成環境傷害的謬誤。

而有關環境評估的真正問題,其提到:「事實上,隨著經濟發展之延續,汙染程度實則隨之遞減。它們從密集汙染的初級生產,轉變成較少汙染的製造業,再進步到目前污染最低的服務業。這種自然進化過程,本身就能夠逐步降低汙染。」

藉由科技的日益創新與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實則是可能降低的。因此,真正的問題著實不再全球化是否必然造成環境汙染的破壞,而在於人們的環境意識與環境政策是否相映落實。

環境議題的公共財特性並非無解……,如歐盟帶給國際社會的示範作用即是一例…,說明了各國在『有限』的前提下逐步朝向協商與承諾之路徑。這亦可說明環境議題可透過國際合作的架構漸進化解,環境全球化亦可能帶來國家發展與整合的契機。


台長: 幻羽

幻羽
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徵。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歷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衝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繫、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為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係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同時,全球化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
2019-11-18 15:18:53
幻羽
對關於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像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像在其它的歷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製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於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歷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但是,事實上,邊界的存在越來越模糊,例如WTO的關稅協定,關稅壁壘已成為歷史,雖然國家的邊界還是存在,但之間真實的隔閡卻慢慢消失,全球化並不只於某方面,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等等,國於國的相互依存度,已經幾乎打破國界的隔閡,我想全球化是真實發生的不容質疑的。
2019-11-18 15:21:23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