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1 06:52:21| 人氣7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話禪》-13-*幻羽*題於早香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話禪》-13-



                     疑惑業障亂道心  地獄門前僧道多


                     心凈無執悟空性  得見真如自性顯


                               *幻羽*題於




佛曾言道:「正法時期,持戒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智慧成就


智慧成就,在末法時期想真正進入必須先解決開悟問題,徹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做到持戒和禪定,並依靠這種真實智慧才能取得修行成就。

明心見性有多重要呢?如果你沒有開悟,即使你能修到一心不亂,也難以成佛。因為「覺者為佛,不覺者為凡夫。」這就點明了成佛的關鍵首先是覺悟。

因此,真正的修行就是改習氣,改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但未開悟之前的修行者,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及規律是什麼,沒有明確的修行,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習氣是違背宇宙本性的,又如何談得上修行呢?修行者再加上執著,反而造了更多更大的業障。因此古人云:「地獄門前僧道多。」

修行就是修清靜心,斷分別心,立平等心。因未開悟明心,雖修某法,但不可能不起疑惑,雖也誠心努力用功,但由於始終處於疑惑之中,有疑惑則心不安定,不安定則不可能一門深入地精進,因此難以成就是生死的根本。

當你修行見到了空性、真如自性,你的修行就會一日千里,因為你不會著相,念佛就是現前一念,即心即佛。所以,當我們擺脫了無明、煩惱的時候,再用功就不可同日而語。 

《大般涅槃經》說:「十住菩薩見不了了。」亦即使已達十住的菩薩,雖得見性,但並不能見得十分明了,以真如尚未全體顯露故;須經種種歷位斷證,才能逐漸分分顯露:一分斷證,一分顯露。

菩薩修行,歷經種種階位、斷證,至此才達到完全「見性」。可見所謂「明心見性」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幾的。常聽人說以少少文字知解,就當作是「見性」,就認為已經「一悟即至佛地」,這實是「以解作證」,十分不當,甚至有「大妄語」之虞(未證言證)。

有些人認為自己把錢財名利看得淡了既是開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既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有些人由於在家有煩惱,能捨得家庭,總想出家修行既認為是開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從經論字面上得到一些參悟既認為是開悟;還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誤認為是開悟;還有相當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認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斷事物比較準確既是開悟的象徵,還錯誤地認為這就是真智慧的顯現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開悟,而且離開悟還有十萬八千里。

許多修行者在開悟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開悟,這屬於「悟前障」。真正的開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這才是初步開悟。而且開悟的過程並非一次完成,所謂「大悟十八九,小悟無其數。」由多次小悟、大悟的積累才能達成智慧的升華,才得見到了空性、真如自性。  

有無神通並不是開悟的象徵,開悟之後,只有在長期的修行過程中除盡各種習氣,神通才能自然出現。如果神通出在開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而迷信、追求神通,將是舍本求末,心外求法,則會導致走火入魔,難免用神通造業,反而比沒有神通的人造業更大。

在千千萬萬的修行人中,能夠真正開悟的人微乎其微,萬里挑一,非常難得。如果認為一開悟就萬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實為可惜。所謂修行,就是改習氣,修正自己不合道,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  

諸位仁者諸位行者諸位參禪人啊!快快都發起心來!提起正念來!『我是誰?』參!參!參!~~~~~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