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10 18:14:53| 人氣5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話禪》-12-*幻羽*題於晚課香+《大徹大悟的明心見性》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話禪》-12-


                  萬千修行  自來自去了了空

                  斬無明悟道境  明心見性真如現

 
                          *幻羽*題於晚課香




                  

                      大徹大悟的明心見性

一、明心見性的重要性 

明心見性是一個漢語詞彙,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了,所以說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見不生不滅的本性。乃禪宗悟道之境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許多已修行證道的古大德、善知識曾言道:「開悟之前,無論你修何法門,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煉的範圍」。

佛曾言道:「正法時期,持戒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智慧成就」。

所謂智慧成就,既是開悟明心後,徹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做到持戒和禪定,並依靠這種真實智慧才能取得修行成就。

如今正是末法時期,要想進入真正的修行,必須先解決開悟問題。如果你沒有開悟,即使你能修到一心不亂,也難以成佛。因為「覺者為佛,不覺者為凡夫」。

有些高級科學家在思考問題時也能一心不亂,但他僅僅是科學家,而不是佛。由此可見,成不成佛的關鍵所在是覺不覺悟。這就為我們點明了成佛的關鍵首先是覺悟。 

真正的修行,是要按照宇宙真相以及它所包涵的宇宙規律為標準,來修正自己不符合宇宙真相及規律的各種習氣,使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更貼近宇宙本性,最後達到與本性合一。因此,真正的修行就是改習氣,改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但是,未開悟之前的修行者,不知道宇宙的真相及規律是什麼,沒有明確的修行標準,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習氣是違背宇宙本性的,又如何談得上修行呢?因此古人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不僅如此,許多修行者,由於以自己的分別心來理解本門經典,難免解錯悟偏。如果修行者再加上執著,不僅談不上修行,反而造了更多更大的業障。因此古人云:「地獄門前僧道多」。 

因未開悟明心,雖修某法,但不可能不起疑惑,雖也誠心努力用功,但由於始終處於疑惑之中,有疑惑則心不安定,不安定則是生死的根本。不安定則不可能一門深入地精進,因此難以成就。 

佛和善知識都點的非常明確,修行就是修清靜心,斷分別心,立平等心。  明心見性有多重要呢?譬如說,我們要發射太空船出去,要擺脫這個大氣層;等太空船擺脫這個大氣層以後,進入了大氣層外,物理上講動者恆動,靜者恆靜,那麼太空船運行就沒有阻力了。明心見性也是這樣,當你見到了空性、真如自性,你的修行就一日千里,因為你不會著相,念佛就是現前一念,即心即佛。所以,當我們擺脫了無明、煩惱的時候,再用功就不可同日而語。 



二、明心見性之後的特點 

明心見性後,念佛是用真如自性來念佛;誦經是用清凈心來誦經;禮佛是用真如自性來禮佛,能禮所禮性空寂……凈土法門跟禪宗是不二法門,凈土法門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能離開現前當下這一念;禪宗的即心即佛也是這樣,萬法回歸自性,叫做正法;萬法離開了自性,叫做外道。你今天要念佛,要用功,沒有用清凈自性用功,統統叫做外道。佛法是心法。   


 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人的心境: 

1、生擒(煩惱)活剝(無明),不費吹灰之力(萬法畢竟空,不可得,當體即空;拿掉無明,見性)。

2、於剎那之中,即見永恆(永恆與剎那不二,萬法當體即空)。 

3、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

(了知萬法都是隨心現量,本沒有實體可得;「萬法唯心造。」一切萬法,都是心所影現出來的影相,沒有實在性的東西;而我們眾生剛好顛倒,認為那個境界是實在的,就拚死命地執著,這一念就錯。我們動一個念頭,要追求佛法,也錯!因為佛法本來就具足,本性具足了。眾生因為離不開這個起點,所以統統錯!就是一個我,你可以看到,隨時隨地可以看到,我執一起,人生宇宙紛擾困擾斗諍統統來。所以說虛空法界儘是佛,其中多了一個小人就是「我」,卡死了「我」的觀念,就變小人,就完了,修行卡在這裡。)  


4、懷著一顆宇宙的心,過活你現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 

5、當處發生,當處寂滅;在這個世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他碰到種種的苦難逆境,沒有說我在委屈,我在受苦,緣起性空不可得;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宣說的,緣生就是無生(入空、無相、無願法門)……。     

6、當我們參禪大徹大悟時,我們的形式上重新回到了世俗的生活中重新過世俗的生活,但我們的心靈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們珍惜一切、善待一切、欣賞一切,但不執著、不計較、不貪求……。 



三、見性並非易事 

菩薩修行,歷經種種階位、斷證,至此才達到完全「見性」。可見所謂「明心見性」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亦不是一蹴可幾的。以經證經,《大般涅槃經》中開示見性,亦說:「十住菩薩見不了了。」亦即,即使已達十住的菩薩,雖得見性,但並不能見得十分明了,以真如尚未全體顯露故;須經歷位斷證,才逐漸分分顯露:一分斷證,一分顯露。

所言「斷證」者,斷除無始無明習氣之烏雲,以無明烏雲覆蓋自性之大日,故智光不得透;待烏雲漸散後,大日漸顯;若烏雲全散,即大日全露,日光遍照,無遠弗屆。

及,當今學佛常聽人說他已「明心見性」,或者常把「明心見性」刁在口上,把「見性」看作一件容易事,且常以少少文字知解,就當作是「見性」,就認為已經「一悟即至佛地」,這實是「以解作證」,十分不當,甚至有「大妄語」之虞(未證言證)。     


許多修行者在開悟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開悟,這屬於「悟前障」。例如:有些人認為自己把錢財名利看得淡了既是開悟;有些人懂了一些因果既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有些人由於在家有煩惱,能捨得家庭,總想出家修行既認為是開悟;有些人懂得一些佛法,從經論字面上得到一些參悟既認為是開悟;還有的人知道了自己前世的一些事就誤認為是開悟;還有相當多的修行者把神通看得很重,認為有些神通的人是高人,用神通判斷事物比較準確既是開悟的象徵,還錯誤地認為這就是真智慧的顯現等等。

其實,這些都不是開悟,而且離開悟還有十萬八千里。真正的開悟是悟透了宇宙本性、宇宙和人生真相,這才是初步開悟。而且開悟的過程並非一次完成,所謂「大悟十八九,小悟無其數」。由多次小悟、大悟的積累才能達成智的升華。 


在以上舉例中,因有煩惱想出家,實為躲避煩惱,不是悟道而是背道。尚不知煩惱由心而生,心若不轉,躲到天涯海角也照樣生煩惱。那些認為出家到寺院就是一片凈土的想法,是一種偏見和誤解。末法時期,寺院裡也同社會一樣,形形色色,魚龍混雜。如果出家後難遇明師,這可能會誤此一生。其實,真正的凈土不在寺院,不在山林,也不在某一國土,正所謂「一片凈土在心中」。   

因此,修心才是從根本上修。至於執著「有神通即是開悟的人」,更是本末倒置。神通無論多大,只不過是本性中顯現出來的作用而已,如果神通出在開悟之前,不知如何把握,難免用神通造業,反而比沒有神通的人造業更大。有些已經開悟的人並不一定顯現神通。

開悟之後,只有在長期的修行過程中除盡各種習氣,神通才能自然出現。因此,有無神通並不是開悟的象徵,鬼神都有五通,天魔則有更大的神通。如果迷信、追求有神通的人,將是舍本求末,心外求法,則會導致走火入魔,更嚴重的還會被魔所控制。 




四、見性並不等於成佛 

印光大師說:殊不知見性成佛,是見到自性天真的佛,叫做成佛,並非是成福慧圓滿的究竟佛。為什麼呢?因為宗門下的人,工夫用到開悟的時候,就知道他自己的真性,原來是和佛一樣,所以叫做見性成佛。但他的粗細煩惱,絲毫尚未斷,不過能常自覺照,伏住煩惱,舉動就和聖人相近。

假使是失了覺照的工夫,伏不住煩惱,那造起業來,比他人更要厲害。因為他的煩惱裡頭,有開悟的力量夾雜著,就變做狂慧,所以造業的能力,也異常的猖獗。這樣不但沒有成佛的希望,而且還要墮落三惡道。

所以已經開悟的人,更要加工進修,時時覺照。等到見、思煩惱斷盡了,方是了生死的時候,並非一悟便了。類如前朝的五祖戒,和草堂青禪師,因為悟後未證,仍不免輪迴之苦。覆轍昭然,是不可不知的。若說真成佛,更加差得很遠了。


某些人認為「一開悟既已大功告成,就不用再修了」。其實,開悟僅僅是「信、解、行、證」中的「解」,「行」才是剛剛開始進入正修階段。開悟後才剛剛悟透宇宙真相,自己多生多劫養成的各種習氣,只有在開悟後才能覺察到。此時才能進入一個長期的改正自己習氣的階段。

因此,開悟後才剛剛開始進入正修階段。筆者在各地講法時,曾多次問過:「什麼叫修行?」幾乎沒有人能回答正確。所謂修行,就是改習氣,修正自己不合道,不符合本性的意、言、行。 


在千千萬萬的修行人中,能夠真正開悟的人微乎其微,萬里挑一,非常難得。如果認為一開悟就萬事大吉,不用修行了,實為可惜。這種人不僅誤己而且誤人。開悟只是「明心」,將開悟的真實智慧靈活變通,隨緣不變地運用在各種事物中,對樣樣事物都能證道才為「見性」,見性才能成佛。修行人千萬切記,不可自設悟後障,以免自誤誤他。



達摩祖師在悟性論中的偈中描述了見性的的境界。即是: 

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不起憶想同真性。森羅萬像並歸空。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山河石壁無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應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曆三千。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明心見性不是知解,而是實證,如果誰能達到達摩祖師偈中所描述的境界,再說自己明心見性吧。否則,那不是明心見性,只是知解而已,是不當數的。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