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07 09:39:18| 人氣1,1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性-哲學論* +*分體本質論*+*分體虛無論*+*形上學*哲學論+*宗教信仰哲學*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性佛」的圖片搜尋結果

哲學(英語: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知識、價值、理智、心靈、語言等領域。哲學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之思考方式,例如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可被引申為個人或團體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態度,不過並非此處之定義。

哲學英語詞語Philosophy(拉丁語:philosophia)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為「愛智慧」,有時也譯為「智慧的朋友」,該詞由φίλος(philos,愛)的派生詞φιλεῖν(Philein,去愛)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組合而成。一般認為,古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學家」和「哲學」這兩個術語。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學家」,「思想家」之謂。在《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形上學的中文名稱取自《易經·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文「哲學」來翻譯philosophy一詞。 

哲學是什麼-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是:“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雖然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研究基礎 古希臘哲學家經常提出問題,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為三類,這三類問題分別形成了哲學的基礎學科——分別是形上學、倫理學、知識論。

現代哲學上出現"不要求精確理由"之哲學理論,例如"本質技巧"(認定本質不可知),這種現象將不可知論(世界上終究有人不能理解的存在)的重要程度提高了。

                            

                           *自性-哲學論*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梵語:स्वभाव,svabhāva,巴利語:sabhāva,藏文:རང་བཞིན,威利:rang-bzhin),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但自性的起源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概論

梵語:svabhāva,由स्व(sav-,自己的)與bhāva(有)所組成,這個術語源自古印度哲學,原指法(dhárma)存有自身的性質。與古希臘形上學中的本體、本質、實體,及康德哲學中的物自身(德語:das Ding an sich)的意義接近。在佛教採用之後,自性又被用來作為真如、法性與實際等的同義詞,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這兩種觀點,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佛教主張無常、無我,因此一般來說,不承認世俗自性存有,而改以空性來取代。但是在不同學派中,對於勝義自性是否存有,其見解不一,例如,如來藏學派認為如來藏擁有不變的本性,為勝義自性。 

各派學說

般若經與中觀學派

公元前1世紀般若經文獻中已言諸法無自性、諸法空,甚至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的五蘊皆空性。 

公元2世紀中觀學派的祖師龍樹,上承般若思想傳統,繼續發揚無自性的空義。他認為般若文獻的空只是對宇宙與人生的深刻觀察,但並未提出嚴密論證去證立空的本性,因而只有空的思想,而沒有空的哲學及空的理論。 

龍樹主張嚴格論證。在《中論》中,龍樹並不是從正面去證明物件的自性空。相反,他採用反證法,先假設物件有自性,分別從4方面(因果關係、同一性與別異性、運動與時間、作用者與對象)去導出種種矛盾(亦即物件之自性,將會破壞世間法),去反證事物不擁有自性。非實在也不是非實在。 

如來藏學派

《楞伽經》中提出七種性自性,包括,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種性自性、因性自性、緣性自性、成性自性。



在哲學方面,分體論(英文:Mereology;該單詞源自希臘語「μερος」;其中,詞頭「meros」意思是「部分」或者說「組成部分」,而詞尾「-logy」則指的是研究、學問、討論和科學),是指一套與組成部分及其相應整體有關的公理化一階理論。分體論既指的是謂詞邏輯的一種應用,又指的是形式本體論的一個分支。

                            *分體本質論*

分體本質論(Mereological essentialism)是有關整體與其部件之間的關係,以及有關它們續存條件的哲學理論。分體本質論主張物體本質上有它們的部件,這蘊含如果一物體失去或得到一個部件,該物體將終止存在—也就是說,該物體再也不是原先的物體,而是新的、不同的一個物體。

定義

上述分體本質論的說法需要一些闡述: 

第一,什麼類型的物體:抽象物體或具體物體?分體本質論多常用來當作關於具體物質物體的理論,但是也可能被應用於一個集合或命題。如果分體本質論是正確的,那麼一個命題(或思想)本質上有它自己的部件;也就是說,一個命題本質上有它自己。 

第二,在具體物質物體的場合,分體本質論依據物體通過時間而續存的不同想法,而在不同的意義下為真。物體通過時間而續存在兩種理論下有不同意義,這兩種理論分別是持續論以及接續論。在持續論中,物體是藉由每個瞬間作為整體呈現存在而續存,因此,在接續論意義下的分體本質論中,物體本質上有它們的空間部件。在接續論中,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中皆被分離,也就是說,一個物體不只在空間中有它們的空間部件,在時間中也有它們的時間部件,因此,在接續論意義下的分體本質論中,物體本質上除了有它們的空間部件外,也有它們的時間部件。 

最後,一個物體本質上有某樣東西到底意味著什麼?回答這個問題的通常方式是藉由指出必然性和可能世界。一個物體本質上有它的部件,這意味著該物體必然有它的部件或者該物體在每個有該物體存在的可能世界有它的部件。 

競爭理論

分體本質論在關於物質組成的討論中作為一個立場而被辯護。例如,一個雕像和做成該雕像的黏土塊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有各種不同的回答。以暗合論來說,依據該觀點,同時有兩個物體位於同一位置,黏土塊應該與雕像區分,因為它們有不同的續存條件。黏土塊失去一小部分的黏土後將不再續存,然而雕像卻會續存,反之,雕像再被壓扁成球以後將不再續存,但是黏土卻會續存。 

辯護者

下述哲學家認為分體本質論為真: 二十世紀前,有亞伯拉德以及萊布尼茲。 在二十世紀,有喬治·愛德華·摩爾、Roderick Chisholm以及 James Van Cleve。其中最後兩個哲學家將物體考慮為持續論的。

在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Michael Jubien以及 Mark Heller則是在接續論下為分體本質論辯護。 

支持的論證

有幾個關於分體本質論的論證。有些較形式而有些則將分體本質論當作哲學謎題或悖論的解答。 

替代方案論證

如果反對分體本質論將會是什麼樣?物體失去任何部件將會續存,姑且稱其為分體非本質論。分體非本質論意味著一個桌子替換或失去他的任何部件將會續存。藉由不斷替換我們可能替換桌子的部件最終得到一個看起來像椅子的桌子。這是堆垛悖論的一個版本。由於很難在不斷替換部件的過程中找到物體不再續存的中間界線,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支持分體本質論。 

「狄恩和席恩」論證

想像一個叫做狄恩的人。他有一個固有部件,他的腳。並想像狄恩失去了他的腳後的剩餘部件,叫作席恩。似乎當狄恩存在,席恩作為狄恩的固有部件—名義上是狄恩腳的補充,存在。狄恩扣掉他的腳。狄恩還續存嗎?如果狄恩續存,那麼狄恩和席恩是同一的且席恩是狄恩的固有部件。然而這不可能的。 解決這個謎題的一個方法是否定狄恩有任何的固有部件。辯護這個觀點是否定任意未分離部件原則。這意味著當一個杯子在你面前,不表示同時有一個左半部的部件、右半部的部件、杯炳的部件或者儲存咖啡的部件(如果杯子的洞也是杯子的部件的話)。 

世界的組成只有材質

有些哲學家否定個別物體的存在。世界並不包含我們能夠運用邏輯量化的單獨、個別的物體。反之世界僅包含材質或者物質群。物質群以不同的量出現。例如,我們有一公克的黃金。材質和物體在語法上有差別。我們不能說,一個黃金(a gold),而必須說一塊黃金(a lump of gold)。我們量化的方法在大部分時候只是將心靈中的事物性投射到世界上。如果世界只是由材質組成,那麼分體本質論一定為真。 世界只由材質組成的論證首先由 van Cleve注意到。材質本體論的辯護者有Michael Jubien (1993 )以及Mark Heller (1990)。 

反對的論證

因為分體論是形式系統的新分支,反對分體本質論的清晰論證目前尚未被提出。最常見的反駁論證是說分體本質論蘊含物體只要歷經細微改變就不再是相同的物體。這看起來直接與常識相悖。例如,假如我的車輪胎扁了,然後我換了輪胎,分體本質論蘊含這將不是相同的車。這與我們常識的預想違背。 

典型例子

最常反駁分體本質論的觀點是說這不可能普遍為真。拿我們自己而言。我們人類,身為活的有機體,能夠透過替換我們的部件而續存,例如,新陳代謝或器官移植。或者我們,身為人類,一定會剪我們的頭髮或指甲。所有這些過程看起來不會導致一個人不再存在或者導致一個活的有機體不再存在。因此,分體本質論不可能普遍為真。  另外,如果分體本質論者相信現在論,那麼可能失去說服力。一個人相信在現在論是相信現在是唯一的實在。這個觀點是對於性質改變問題的回應。

                                            

                               *分體虛無論*

分體虛無論(也叫做組件虛無論,或者僅簡稱虛無論)是分體學的立場,主張不存在具有固有部件(proper part)的物體(不只是空間上的物體,也包含在時間上物體不具有任何時間部件)。簡單來說,即主張「沒有東西是任何東西的固有部件」。 

說明

大部分人都知道整體(whole)和部分(part)是什麼;它們是兒童或嬰兒首先學會的概念之一。一顆球是由兩個半球組成,所以一顆球是由兩個半球的部分所組成的整體。每個我們在這世界上所經驗到的單獨物體都是有部分的整體,我們從來沒有經驗過沒有部分的整體。例如,尾巴是獅子的部分,一朵雲是一個更大天氣系統的一部分,或者用視覺的詞彙,天空的一部分,而鹼基則是DNA鍊的一部分。我們唯一知道沒有部份的事物是已知存在的最小的事物,像是夸克或輕子,但夸克或輕子都不能被看到,所以它們是不能被經驗到的,或者說至少是不能被直接經驗到,而是必須間接透過其浮現的性質推論其存在。而我們所能經驗到的物體都有部分。 

有些哲學家已論證,沒有部份的物體不存在。他們論證的基礎是,主張我們的感官給我們的只有關於實在(reality)的模糊資訊,因此我們感官不可信賴;例如,我們無法看到組成任何事物的最小組成單元,這些最小的組成單元是個別且分離的物件(item),並且這些物件是從來不曾統合或聚在一起變成非個別的物件。由於這些最小組成單元不曾組成任何整體的物件。因此,根據分體虛無主義的概念,如果實在的組成單元從來不組成任何整體的物件,那麼所有實在都不包含任何整體的物件,即使我們直觀上可能認為是如此。 

討論

分體虛無論隱含否定古典分體論的觀點,古典分體論根據哲學家Achille Varzi定義如下:

分體學(源於希臘文μερος, 『部件』): 是部件到整體的關係以及一個整體之中的部件與部件關係的學問。分體學的源頭可追朔至哲學的早期,從原子論持續到柏拉圖的作品(尤其是the Parmenides以及Theaetetus),亞里斯多德(尤其是the Metaphysics,以及the Physics,以及the Topics,與De partibus animalium,)以及巴門尼德斯(尤其是在Ciceronis Topica)。

 

                             *形上學*哲學論

形上學(英語:Metaphysics)是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質的學問。形上學是哲學研究中的一個範疇,被視為「第一哲學」和「哲學的基本問題」。它指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去研究不能直接透過感知所得到答案的問題,它是人類理性對於事物最普遍的面相和終極的原因的探索的一門學科。  形上學的主要問題包括: 

1.根本上有什麼存在?(What is ultimately there?)

2.它是什麼樣的?(What is it like?)

形上學家們試圖闡明人們用以理解世界的基本概念(範疇),例如存在、客體(objects)及其性質、空間和時間、因果和可能性。形上學的主要分支學科之一是本體論,即對基本範疇及其相互關連的研究。另一個形上學的主要分支是宇宙論,即對本源(如果有的話)、基本結構、本性(nature)、宇宙動力學的研究。

形上學-英語「metaphysics」或拉丁語「metaphysica」一詞源自希臘語:μετά(metá),意思是之後或之上,而 φυσικά(physiká)在希臘語原意是「自然,自然的產物」,兩個字根組合起來μεταφυσικά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後」。metaphysica的出現其實由於亞里斯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對邏輯、含義和原因等抽象知識的討論編排在他討論物理學的書冊《自然學》(Φυσικά)之後,並給這些討論一個標籤:「在自然學之後」(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ὰ βιβλία),意即在《自然學》之後的書冊)。而這個用語被拉丁語註解家錯誤地理解為「超越於自然學的科學」。而亞里斯多德在書中討論的問題成為了形上學的很多基本問題。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是由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時代)由metaphysic翻譯而來。取自《易經 • 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詞。

形上學是指通過理性的推理和邏輯去研究不能直接透過感知而得到答案的問題。形上學是指哲學的基本法則。形上學關注理論哲學的核心問題,如基礎、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結構,如所有真實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形上學被尼采稱之為「柏拉圖主義」。 

形上學,有很多解釋: 

第一種,是指關於世界構造的猜想,比如世界有些什麼,有沒有心靈,有沒有上帝,如果有,那些東西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第二種,陳嘉映提及的,是指那些與科學相對的理論,它們沒有科學的可證偽性。比如,在沒有顯微鏡之前,原子論是形上學,我們無法知道原子是什麼,但在有了顯微鏡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原子,「原子論」是科學。

第三種,就是與辯證法相對的概念,由於人的主觀性,在描述自然的概念與自然事物脫軌。比如一粒粒沙子不斷堆積,變成沙堆,我們的概念裡只有沙子和沙堆,從而忽略了那種存在於自然界的介於沙子和沙堆之間的中間狀態。辯證法就是看到這種變化,比如「量變到質變」。

形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兒的《第一哲學沉思集》(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也稱為《形上學沉思錄》。笛卡兒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在西方,形上學共有三個傳統分支: 

本體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自然神學——研究神或眾神及關於神的問題。

普遍科學(哲學邏輯)——研究第一原則,當中引發其他的詢問。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範疇下,一個客體不能同時存在又不存在。

形上學的爭論

一元論、二元並存理念、虛無主義、實在論、相對主義、科學實在論、唯我論、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

形上學的問題通常都是充滿爭議而沒有確定的結論。這一部分是因為經驗事實所累積的資料,作為人類知識的最大宗,通常無法解決形上學爭議;另一部分是因為形上學家們所使用的詞語時常混淆不清,他們的爭論因而只是各持己見,而又沒有交集的討論。 

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論者們反對某些形上學議題。他們認為某些形上學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在現代科學發軔之前,科學問題被當做形上學的一部份來研究,被稱為自然哲學。術語「science」(科學,拉丁語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識)的意思。然而,隨著科學方法的廣泛運用,自然哲學逐漸轉變爲了一種源於實驗的經驗科學,與哲學的其他領域分道揚鑣。到了十八世紀末,它開始被稱為「科學」以示其與哲學的區別。從那時以後,「形上學」被用來指代對存在本質的非經驗性哲學研究。一些科學哲學家,例如新實證主義者,聲稱自然科學排斥形上學的研究,而其他科學哲學家對此強烈反對。 

形上學的常見問題

本質主義、存在主義、生命的意義、自由意志、決定論和行動理論

什麼東西用作維持物體的性質?物體外在性質改變後,該物體是不是還是同一個物體?什麼東西證明著它是同一個物體,還是已經是不同的物體? 人如何維持其同一性?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是因為靈魂相同還是身體相同?還是有其它的原因?

因果關係。是不是凡事有因果關係?是不是因已經決定了果?人有沒有自由意志?第一因是甚麼? 世界的起源是甚麼?由甚麼組成的?地水火風、理氣?還是原子? 物體能否從虛無到存在又從存在到虛無?

形上學的分支

自然主義 自然哲學 本體論 宗教哲學 精神哲學 知覺哲學

宗教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religion)是對宗教以及其所包含的問題和觀念的哲學思考。宗教哲學所研究的課題包括:神的存在與否、神的屬性、宗教與科學的關聯、宗教與道德的關聯、善與惡的本質。  宗教哲學和宗教信仰哲學有所不同,前者站在宗教之外而對其進行研究。因此,研究宗教哲學的人並不需要有任何宗教信仰。

宗教與科學

總體來說,科學致力於研究可以通過經驗觀測到的世界,而宗教則涉及非物質、無法用感官直接察覺到的領域。歷史上,科學和宗教曾和平相處。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一派宗教哲學家們認為宗教和科學是互不相容的,而另一派則認為科學和宗教是兩個分開的領域,並不互相影響。

相容論

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如牛頓、笛卡爾、克卜勒和培根都是相容論的支持者。相容論者分兩派。一派認為科學研究可以讓人們進一步了解上帝所創造的自然世界。我們越是了解自然世界的奧秘就越能夠體會到上帝的偉大和萬能。  而相容論的另一派則認為科學和宗教是兩個互不干涉的領域。科學研究的是自然世界,而宗教涉及的是非物質世界。既然兩者的研究領域是完全不同的,那兩者就不會有矛盾和衝突。 

不相容論

不相容者認為科學和宗教並不能夠同時是正確的。如果宗教信仰是正確的,那科學就是錯誤的。而如果科學是正確的,那宗教信仰就是錯誤的。不相容論者常常舉出進化論為例子。如果進化論是正確的話,那亞伯拉罕諸教里所說的上帝親手創造人類的事跡就肯定是錯誤的。

                                                                               
                             *宗教信仰哲學*

宗教信仰哲學(英語:religious philosophy),由宗教信仰所激發出的哲學思考。它與宗教哲學不同,其主要目的在於對特定宗教的教義進行探討,以求增進對於這個宗教的信仰。

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即為兩宋至明代的儒學。雖然是儒學,但同時借鑒了道家甚至是道教和佛學的思想。  北宋嘉祐治平年間(1056年—1067年),儒學發展形成了王安石荊公學派、司馬光溫公學派、蘇軾的蜀學等派。 

後來談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學、張載的關學、二程(程顥、程頤)兄弟的洛學。後來洛學由朱熹發揚光大,在福建創出閩學,成為居正統之位的程朱理學。濂、洛、關、閩四學派,人稱理學四派。程朱理學,是宋明理學的一支流,有時會簡稱為理學,以便與陸象山(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相對。但其實心學亦屬於宋明理學的一支。


古典希臘哲學

古典希臘哲學是由古希臘哲人對生活的智慧,在希臘人看來,哲學和科學是同一個範疇。主要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是哲學的重要內容。古典希臘哲學對西方的哲學、科學和宗教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古典希臘哲學在很多方面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臘哲學對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臘化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例如,猶太教的希臘化,著名猶太哲學家:亞里斯多布魯斯(Aristobulus)和斐洛,便採用了寓意的解經方法。而在基督教當中,早期的教會父老(即教父)都融合了古希臘哲學的思想和解經方法。由於受著名的教父游斯丁、俄利根和特土良等所影響,形成了很多基督教傳統教義。

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基督教神學、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都可見得到。



猶太教哲學

猶太教哲學(希伯來語:פילוסופיה יהודית‬‎;阿拉伯語:الفلسفة اليهودية‎;意第緒語:ייִדיש פֿילאָסאָפֿיע‎),所有猶太人的哲學,以及與猶太教相關的教議,都概括在這個名詞下。它與卡巴拉構成猶太教神學的兩大面向。猶太教哲學的基礎為塔納赫,但它也受到古希臘哲學的影響。



伊斯蘭哲學

伊斯蘭哲學(阿拉伯語:الفلسفة الإسلامية)是伊斯蘭研究的一部分。它長久以來嘗試在信念、理性或哲學、伊斯蘭教的宗教教學之間取得協調。一個參與伊斯蘭哲學的穆斯林被稱為穆斯林哲學家。



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哲學是包括所有代表二千年來試圖用哲學的知識中的理性思考來闡釋基督教的教導的理性思考的傳統。

基督教哲學的起源-1.耶穌:記載在四福音書內耶穌的生平及教導是基督教的基礎。2.保羅:大數的掃羅是一個逼迫早期基督教教會、間接導致司提反殉道的猶太人。掃羅戲劇性的轉變皈依基督教,並改名保羅。他成為基督教領袖,並寫作多卷書信教導教義及神學予早期教會。他的一些講章及與希臘哲學家的辯論亦記載在《聖經》的使徒行傳。他的書信成為後期基督教哲學家的重要資源。

基督教哲學家與非基督教哲學家的相互影響

在基督教哲學、猶太哲學及伊斯蘭哲學之間有著很多的相互影響。很多基督教哲學家都參考其他猶太及伊斯蘭哲學家的著作,而他們在某一信仰上的討論往往會導致另一信仰上的討論。  有些現今的伊斯蘭哲學家與天主教哲學家會共同研究某一課題。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