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23 10:37:23| 人氣4,2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初探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 *釋開仁*法師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菩薩,是大乘佛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要能善發“菩提心”,能立誓願要眾生利益不入涅槃,「 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四無量心」即四種廣大的利他心,是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捨”四種心,或入“慈、悲、喜、捨”四種禪觀。「四無量心」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

寂天菩薩所造《入菩薩行論》中解釋菩提心需要兩個條件:

一者緣眾生,即利益的物件六道輪回中的一切眾生。

二者緣佛果,即不僅要令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最終要令眾生成就佛果而獲得究竟的安樂。

“慈、悲、喜、捨”四種心

所謂慈無量心,即友愛之心,能與眾生安樂之心。悲無量心,即同情他人的痛苦,救拔眾生脫離苦境。喜無量心,即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歡喜之心。捨無量心,即如上三心亦不執著,又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對待之,故又名等心,或者均心、平心。

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釋云:

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自捨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舍。

如果學佛者在生活中解行並進,悟入佛的知見,解脫生死煩惱,降服其心最根本。降服其心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降服貪、嗔、癡、慢、疑、不正見的心,降服其心,則不執我、法二見,能心生平等,口出愛語,身入正道。何要斷除我法二執呢?心生執著,必能引生煩惱,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痛則不通。身體不通,會生身病;心裏不通,會生心病。身心失衡,不生輕安,必然成障道因緣。

我執又名人執,妄執人有實在的我體。眾生身體原四大、五蘊假合而成,如妄執具有主宰作用、實在不壞的我體存在,進而就會我所等妄想分別。人生誰也無法避免生、老、病、死,還有什執著可存?法執,又名法我執,執著一切法實有。將所有存在的法認本質是固定不變,進而就會實法定法等妄想分別。應知一切法皆是方便,不能得指舍月

所以,我們要具備四無量心,讓心平等,才能斷除煩惱,與佛道相應。慈心、悲心、喜心、捨心四心能引導行者普緣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智功德,稱四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喜無量心;不執而捨離如上三心,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讓行者的內心充滿慈愛、大悲、歡喜和捨離,得以遠離煩惱,自在解脫。

 

四無量心意:

菩薩須內具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樣叫做無量呢?無量是沒有邊際,也是沒有人我的領域。當修習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時候,對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的眾生,不管是人類或其他的有情眾生,都希望他們能離苦得樂,同時得到無量的福報,所以名無量。再分釋於下:

一、慈無量心:慈是願人得樂的意思。世人多隻知自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

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悲心似海的宏願,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只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裏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裏則暗暗歡喜。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歡樂的事,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

四、捨無量心: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捨棄。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捨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存著,正以一澤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捨無量心。

昔佛在世時,曾授提婆達多鹽湯,因提婆達多好酥膩食物,頭痛腹滿,受大苦惱,不堪忍受,呻吟稱念:南無佛,南無佛!”那時佛在其住處禪定中,聽到此音聲,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達多頭腹,授與鹽湯,令其服,得到病癒。而提婆達多叛佛害佛,佛不記冤而救之,以慈使其樂,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親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四無量心。佛所成就的四無量心,不與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眾生之樂樂,能大悲以眾生之苦苦,能大喜以眾生離苦得樂而喜,能大捨心無住著,運心平等,普利眾生。

談到這裏,不免有人會問:在生活中如何用四無量心去對治六根本煩惱呢?是用慈心對治貪心,還是用悲心對治嗔心呢?法無定法,四無量心中任何一個無量心都能對治六根本煩惱中的任何一個煩惱。如果將四無量心和六根本煩惱的對治用相應方法的來排列,難免落入牽,難免生機械。佛在經典裏面明示,如能明瞭一經、一偈,解行並重,法無高下,平等皆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在文字的表面上下工夫,應該明瞭其內在的含義,落到實際生活中才是關鍵。

靜中得見佛法妙,萬緣放下才知道,緣分就是福,健康快樂就是福,隨念法行,正念分明,處處覺悟,不舍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步入佛法,早日消除業障,按佛陀的八正道去生活,從心靈散亂、無聊、痛苦的黑暗中,走向自在,法樂,智慧的光明!借凡心,立聖志,老實念佛,信願行證,力求精進,與佛契合、 成就淨業。

「四無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是佛菩薩偉大胸襟與人格的表現。所謂大慈就是給予眾生無邊的喜樂,而且衷心希望別人自在、歡喜,更難能可貴的是,自己力行實踐給予別人快樂,而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就是無緣大慈的道理。因菩薩深刻體會:眾生即自己,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譬如宇宙萬有的根源,本是從善良的如本性所生的,我們尋到根時,方才正明瞭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樹枝,樹枝生樹葉,雖然有很多的枝葉(如不同的宗、種族),但這些全是一個自己,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由於菩薩體會到眾生一體,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盡義務,不享權利,這樣的胸襟的確令人動容

所謂大悲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眾生永遠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離苦得樂,永脫生死輪回之苦。然而眾生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痛苦,乃是由於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待人、處事、接物。語云:『人不學,不知義』,所謂就是要瞭解那些是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眾生因迷惑倒,是故胡作妄,因而要承受苦的果報。菩薩見到眾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盡心盡力從事學的工作,從觀念上開眾生的智慧,並且瞭解宇宙人生的相,期徹底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這就是同體大悲義。

大喜就是菩薩于行菩薩道中,以財務、勞力、智慧眾生服務,並且見到眾生離開了無邊的痛苦,內心感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與法喜充滿。此外,菩薩在服務別人的過程當中,能甘願做,歡喜受,即使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誤會,皆能欣然接受,毫無怨言。語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們如果能學習菩薩,從工作當中,利益一切眾生,並獲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會心生歡喜。

大捨就是菩薩一切皆舍的不執著精神與氣魄。所謂:『大捨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以一句阿彌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盡虛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個正能捨的人,才是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說:人己愈有,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越捨得下,就越能看得開,也就越能眾人服務,並且積功累德,所擁有的就更多。我們須知,要捨棄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是違反菩薩道(即捨己人)的一切,統統都要舍,這樣的人才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擇,故大捨亦不離智慧,大捨是完全放下一切的執著。如此,方能漸漸破除我執,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

總之,“慈、悲、喜、捨”是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存心,我們實應效法菩薩此種無私無我的精神,來使自己心地淨,進而達到心靈淨化的目標。

 

          【初探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 *釋開仁*法師

一、前 言

佛法雖然浩如煙海,但重在實踐,所以三學之道次第,是每位學佛者應該知道及必須如法地依奉行。因沒有實際的行持,佛法是不可能印驗在我們身心上的,是故,修行的法門是有必要深入去了解與實踐。然於一切方法之中,筆者特選定「四無量心」主要探討對象,原因有三:第一、因為它與大乘菩薩道的「無緣慈、同體悲」,有著深遠的關係。 第二、對調柔心性,克服煩惱有著殊勝的功用。 第三、欲對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重新的給予肯定與闡揚。

雖然筆者學養不足,不過卻不忍大乘菩薩的大悲精神,只流諸理論,而無實際操作的方法與次第。所以,筆者就目前所遺留下來的四無量心修行方法,作一簡略的耙梳,試圖理出一條明朗的修行方法與次第,讓長久被忘失的無量心法門,得以落實在修行上。就筆者目前所知道:中國佛對於此修法的理論與經驗,自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之後,似乎甚難看見有正的傳承者了。但在南方諸國(如蘭、 緬甸、泰國等)依然保留著這珍貴的法脈,或許從中很難看出其有大乘菩薩廣大無量慈悲的胸襟,卻不失保有著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也因此,本文特以目前在巴利語系統最具權威的修行藍本淨道論》「說梵住品」探討的主要對象之一。在漢文系統方面,則試著從《阿含經》、《大毘婆沙論》及《大智度論》的四無量心 追溯本源之對象,期待立足於大乘菩薩思想的精華,進而汲取《淨道論》的方法與經驗,使這殊勝的菩薩法門,能在這世間重新散發慈悲的正精神。

 

二、四無量之名義

(一)何謂慈悲喜捨

慈悲喜捨,又名四無量心、四梵住、四等心、慈心觀等名義。一般都以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是直接或間接受印度瑜伽行派之影響,但日本學者中村元有考究說: 印度瑜伽行派的四無量心修法,是從佛移傳過去的。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就是,四無量法門在佛陀時代是普遍受到外所接受的一個法門。現在來看看此四者之名與義:

所謂「慈」(metta),就是愛念眾生,時常以安穩樂事來饒益眾生,念念希望能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慈愛不是染之愛,亦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同胞手足之愛等,其縱橫穿越一切時空限制。無任何阻礙與歧視,慈愛能使人把整個世界看成是自己的家園,把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的眷屬。正如陽光的普照一切,亳無分別。

「悲」(karuna),就是愍念眾生,不忍眾生受六道中種種的身苦心苦,念念欲拔除其苦難。因此悲憫之心常能促使人以利他的心服務眾生。

「喜」(mudita)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不單單是同情,而是同情之喜或讚美之喜,趨於消除對敵人之忌妒。這種功德隨喜,能使修習者不悅樂的心情止息。

「捨」(upekkha)即捨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或是無怨親等差別之想。慈悲喜捨之語義,涵義極廣,諸經論亦有眾多類似的定義,故茲不贅述。

另,有學者以:最初期,唯有「慈」是崇高境界,四無量或四梵住的德目是後來才建立的。像此類異說,非本文欲探討之範疇,故暫不處理。

(二)何謂無量

四無量心,是四種心達至無量的擴展,無有邊際,無有限量。但「無量」在經論中又蘊含著有那些意義呢?在《雜阿含經》卷21567經」有說到:尊者!謂貪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痴、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另在《大毘婆沙論》卷81說: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名無量。 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放煩惱,故名無量。 四種能緣無量有情境,生無量引無量果,故名無量。

而《大智度論》卷20亦說到:無量心者,欲得涅槃故,除惡心。 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破煩惱心,是名無量。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

其實,若對大乘之無量義追根探源的話,唯有契入空性才是大乘的無量義。正如 《大智度論》卷71說:「菩薩以四無量心行般若故名無量」。或《小 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所說的:「若空即是無盡,若空即是無量」。在大乘的四無量觀法中,對於一切的眾生,是超越限量心的,連無量也不取,自他不生分別,與無我我所的空慧相應。

 

三、修習四無量心之功德

(一)人生善的立場

在《雜阿含經》中有記載:佛陀曾自憶說,其過去生中因修習慈心,而作大梵王、 帝釋天、轉輪聖王等的果報。因此,佛陀多處勸導眾生勤習四無量心,發願生梵天, 此乃因修習慈心之功德殊勝,如《中阿含經》卷39155經」說:梵志隨藍行如是大施,歸命三尊──佛,法,比丘眾,及受戒。若有彼一切眾生行於慈心,乃至帙牛(乳)頃者,此於彼施(戒)最勝也。

此外,法將舍利弗亦勸其老友梵志陀然修習四無量心,使其命終往生梵天。其實,修四無量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止息瞋恨,而成就忍辱最上之功德。在還未探 索止息瞋恚的方法之前,先來了解何謂「瞋恚」,如《集異門足論》卷12說:云何瞋恚?答:於有情,欲損害、內懷栽、欲擾惱、已瞋、當瞋、現 瞋、樂過患、極過患、意極憤恚、於有情、各相違戾、欲過患、已過患、當過患、現過患,是名瞋恚。

此外,《法蘊足論》卷7亦有相同之定義。其次,《淨道論》在說明瞋的特相、作用、現狀、近因時,更容易使我們掌握瞋之全貌。如論中說:有激怒的特相,如被攻擊的毒蛇;有(怒)漲(全身)的作用,如毒遍(全身的作用)相似,或有燃燒自己的所依(身體)的作用,如野火相似;以瞋怒現狀,如敵人獲得機會相似;以起瞋害的事物近因。

瞋恚與貪欲是一體的兩面,越是執於自我的對,瞋恚越是難於息止。但在觀破根本的我執以前,瞋恚之過患是必須先予以了解的,因未曾有不見過失而能斷除煩惱的道理。在《中阿含經》「怨家經」有說到瞋恚之過患,如經說: 瞋者得惡色,眠臥苦不安,應獲得大財,反更得不利。無目盲闇塞,謂樂恚 人。 另,龍樹在《大智度論》卷14亦說: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量此者;九十八使中,此最堅;心病中, 第一難治。 《解脫道論》卷8說的更深細: 若人有智慧,而猶起忿恨,如人故食雜毒,何以故?從此忿恨最可棄薄, 或苦果報,如人毒蛇所嚙,自有毒藥而不肯服,彼人可知樂苦不樂樂。

瞋恚之可畏,甚於毒蛇,的確實不虛。古德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即是 此義。瞋恚心的生起,是怕自我的被否定,自尊的被蹧蹋,難怪佛陀在《中阿含經》 卷1672「長壽王本起經」說: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念能止諍,是法可尊貴。然要除遣瞋恚煩惱,必須要修習安忍之法。《南傳法句經》「雙品」說: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不要懷有怨恨諍之心,要慈悲的愍念一切。可是若要離一切過患的話,佛陀則 稱嘆說:「當修忍辱行」──四無量心! 至于忍辱之功德,《解脫道論》卷8如此說到:忍辱是力、是鎧,能護身能除忿恨。是稱譽,智人所嘆,是樂令不退,是守護令護一切具足,是曉了令觀義,是名起慚愧。我有瞋恚令無瞋恚,我名聲聞今實名聲聞,彼檀越施我雜物,以此忍辱令彼施主得大果報。我有信此忍辱是我信處,我有智慧,此忍辱是智慧處。我有忿恨毒,此忍辱是我卻毒藥。

另《雜阿含經》亦有陳述其功德除勝於布施、持戒外,還有不諸惡鬼神所欺害等的功德。這人生善的方便,根本上來說是不甚究竟的,但就棄惡揚善的角度而言,此亦不失一個趣向解脫道的前方便。

(二)通向滅盡的立場

在《雜阿含經》卷21567經」質多羅長者說: 有無量心三昧,無相三昧,無所心三昧,空心三昧,……此法種種義,故種 種名,一義有種種名。

四解脫門的說法,是溯源於《阿含經》的。佛陀曾告悉弟子:修習慈心,不但能感應大福利,也會因俱修念覺分故,而獲得離欲、滅盡。無量心解脫,實包括了適應世間與出世間不共之二類。因此,《大智度論》卷20才會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法實相故無漏。

不管是三種三昧還是四種三昧,其都是依觀想的方便而有所不同,不過若從空一切煩惱上來說的話,文異而義卻同,因達到的究竟處──不動心(阿羅漢)解脫,是平等無差的。無量心三昧,在初期佛中,是何等的被重視呢!

 

四、修習四無量心之方法與次第

當了解煩惱的過患與修習四無量心之功德後,有必要詳加探討其修習之方法與次第。因唯有楚的掌握,才有踏實、貼切的行持。大乘佛法通常一提及四無量心,即聯想到佛菩薩之「無緣慈,同體悲」,可是就凡夫地而言,豈可一開始即能達到與菩薩之三心(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上首,無所得方便)相結合呢?是故,從實際操作的步開始,應如何調練我們這顆剛難化的心?怎麼樣有次第的作願觀想?等等的問題,是本章欲一一地予以解答的。

(一)漢文系統的傳承

1.《阿含經》

四無量法門,最早出現於《阿含經》中,是通有漏無漏二邊的法門。然若欲探 索此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的話,在古老的「契經」中,但能看到非常述的說 明,如《雜阿含經》卷21567經」說: 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 普緣 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充滿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 三昧。

經中有透露以慈心緣一方乃至諸方的眾生次第,自心保持「無怨無憎無恚」的平等,如此重覆地修習,令心普緣到整個世界,這即可名之無量心三昧的修習方法了。至於與七覺支俱修的作觀方法,則無詳盡之說明。 「契經」中的四無量觀,純屬簡括的述,缺乏所觀對象的層次說明,以及內心作願的依據。也這樣,後來的論典才會作周詳的詮釋。

2.《大毘婆沙論》

部派時期迦濕彌羅的毗婆沙師所集成的《大毘婆沙論》中,亦有收集四無量的修習方法與次第,縱然其對原始四無量之內涵,取捨有些不同,但貴在有很明確的次第,所以就論中卷82所闡明的,節錄如下:緣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謂分欲界一切有情怨親中三品差別,怨親二 品,復各分三謂下中上,中品有情總一種無差別故。於此七品有情境中,若欲修慈先緣親品,於親品中先緣上品。上品親者,謂自父母軌範親,或餘隨一可尊重處,智慧多聞同梵行者,於此上品親有情境作是思惟。 次於中親下親成已,次于中品。次于下怨,次于中怨,後于上怨。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于欲界一切有情,與樂意樂平等相續,如于上親,上怨亦爾,齊此名修慈究竟。

就此而言,在修慈心時,先從上親開始作觀。上親即是可敬重者,包括父母、師長,乃至有淨行的同修,皆可作慈心指向的首位對象。然後才逐漸擴展至中親、下親及中人(無直接關係者)。至于最後才對怨敵起慈觀,不過對怨敵修慈則從下怨、中怨、上怨次第而起,將忿恨最重的對象置之末後,如此才不會一起修即疲憊。當漸次修習至成滿時,再將這慈心的目標指向欲界一切有情。直至這慈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且念念相續時,即所謂的修慈禪定究竟!

接下來「悲、喜」的修法,因次第如前,故略述。而在最後「捨」的修習,則有不同次第,如論說:欲修捨時,先緣中品,謂于彼起捨置意樂,中品有情最易捨故,緣親發愛,緣 怨發瞋,故緣處中。初修于捨捨中品已,次捨下怨,次捨中怨,次捨上怨;次捨下親,次捨中親,次捨上親。先捨其怨,後捨親者,瞋心易捨,非愛心故。 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于欲界一切有情,捨置意樂平等相續,無異分別,猶如持秤,緣有情類如總觀林,齊此名修捨究竟。

在捨心的修習時,要先緣中人,因與自己無直接關係者,最易生捨。相反地緣親者與怨者則不易生捨,理由是修習者的觀法若失敗時,前者會令起貪染心,而對後者則可能生瞋恨之心,所以緣中人是最恰當不過的。再來即擴展至下怨、中怨、上怨、下親、中親、上親次第而捨。依循這樣的次第,原因主要是瞋恚心比貪愛心易捨故。 當如此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才廣觀欲界一切有情,時時保持怨親平等想,這即就謂捨 心圓滿了。

就作觀想的層次及選擇對象而言,《大毘婆沙論》遠比《阿含經》分明的多了。 了對此層次的明朗化,雖說《大毘婆沙論》對四無量之修習法有層次的說明,可是對于修習者自心要如何作願起修,則沒有楚之願文,這是頗感惋惜之處。其實,《大毘婆沙論》對于四無量之地位,僅置于世間禪定而已,如《大毘婆沙 論》卷81說: 無量不能斷煩惱,但能制伏或令轉遠。有時四種皆對治愛;有時四種皆對治見。若依四種近對治說,應言慈悲近對治見戲論,以見行者多瞋恚故;喜捨近對治愛戲論,以愛行者多親附故。又卷28說: 勝解作意具生假想起故。

有部系的迦栴延尼子輩以: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 計,是勝解──假想觀,不能通至無漏。且在其方法中,闡揚的是漸次的步驟,不認 四無量有共相作意之功能,故必須別別作觀,不可躐等。有關「契經」中有提到與 七覺支俱修的方式,有部論師世友在《大毘婆沙論》卷83有如斯的看法:由四無量調伏其心,令心質直有所堪能,從此無間引起覺支。覺支無間引起無 量。無量覺支相雜而起,故說俱,而實不並。

其最主要是認說:「無量有漏,覺支無漏」故!

3、《大智度論》

有部系對于四無量之特殊判攝,使得四無量法門失去本有的深義,直到初期大乘時期,龍樹菩薩才賦予徹底的評反與提倡,從而再度發揚四無量不共世間之特色,及進而融入大乘菩薩廣大無量的大悲利世精神,形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磅氣度。

《大智度論》的四無量品,最大的特色即是開顯了與空相應的修法。從空相應緣起來說,由于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 即能契入空性。此外,《大智度論》卷20亦彌補了《大毘婆沙論》在觀想上的作願依據。所以,接下來先看看其作願的方法: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 初生慈願時,唯及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在《大智度論》裡所說的作觀對象,與《阿含經》相似。但龍樹更把「廣」、 「大」、「無量」三個層次來說明。以緣一方的眾生始,心念「願諸眾生受種種樂,無有恚、恨、怨、惱」,直到心中湧現出一股與眾生快樂的心情時,自然慢慢會 達到取受樂者之相。如此反覆地練習後,自能攝心入禪,是時即可把相漸漸擴展至十 方五道眾生,以一慈心視之,不再生起親怨之想,平等的希冀一切有情皆能獲得利樂 與安隱。這就所謂慈禪定增長成就,或稱之眾生緣慈。這種慈心多在凡夫或有學人 才有。

慈心若再深入的話,則進入法緣慈。這種境界是漏盡者才有的。或許在作觀時,他們所見的亦是一個一個的眾生,但他們卻了解到實際上並無永恒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們已經體悟了不一不異的空性理。這種心境,決非抹煞眾生的生死輪迴;生死還是生死,輪迴還是輪迴,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只有法的因緣起滅而已。這些三乘聖者因悲愍眾生不知法空相,所以就世俗之法而隨意令其得種種快樂,這種慈心即名法緣慈。

最後是無緣慈:這種慈是諸佛不共(二乘)之特色,因諸佛心不住有性中。可是,了憐愍心著諸法的眾生受種種輪迴之苦,特以種種方便,令諸眾生得入諸法實相智慧,這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的大慈,名無緣慈。關於其他大乘經論所記載的三種慈,與《大智度論》有很明顯的差異,但礙於篇幅,故暫不處理。其他悲、喜、捨三心亦如是,祇是「悲心中取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 及「捨心中取不苦不樂人相」。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以:若以慈是無量,餘三隨亦無量。扼要說即可以慈心來通達四種心,提倡以觀共相頓入空寂性的修法。以下筆者先對本段文作一小結, 若綜合三者正式起修時,筆者以(以慈心例):先緣一方的眾生,從上親、中親至中怨、上怨,內心徐徐作願思惟:「願此眾生受種種樂」。當心能取相成功時,才 逐漸令之擴大,乃至無量無邊。接下來便要融入與捨心相應的空慧觀察了,如《大智 度論》卷20云: 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 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慈、悲、喜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正的捨心,當然會與空慧相應,與空慧相應的四無量心,是超越限量心的,且必須與六度俱時而修,是時才名之為真正的無量心解脫。

 

(二)巴利語系統的傳承

1、《淨道論》

談過了漢文系統的四無量心,現開始介紹巴利語系統的修法,筆者選擇在巴利佛最被推崇的《淨道論》主要探討對象。《淨道論》「說梵住品」對于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與次第,基本上雖立足于《解脫道論》之上,但卻增加許多珍貴的修行經驗與方法,這也是筆者何引用《淨道論》的重要原因之一。

淨道論》對于「慈梵住」,也就是「慈」的修習,有條理分明的詮釋。在未 進入作慈心觀時,須先觀察瞋恚之過患及忍辱之功德,論有說:「未曾有不見過失而 能斷及不知功德而能修証的道理」(中冊p.101)。此項觀察在本文第三章經已陳述過。 其次便告知「初學者」應當避免以六種類型的人所緣:1、反感者,2、至愛者, 3、中立者,4、敵對者,5、異性,6、已死者。

在預備階段慈悲不應向這六種人發展?把慈悲的意念指向反感、至愛或中立者,會容易引生疲勞,且在指向至愛者的情形中還會有感情的牽入。如果憶起敵對者,惱怒則會勃然生起。將慈悲指向異性,容易增長貪欲。如果指向去世者,安止定或是近行定都無法獲得。 當預備功夫完成後,接下來便是正式進入作觀想的時候了。

第一步:對初習者來說,首先應該對自己修慈,腦海不斷重覆這樣的願文:『願我無敵意、無危險!願我無精神的痛苦!願我無身體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

這是出《淨道論》(巴利本)的願文。要如此憶念呢?因一個人要布施別人慈悲,自己應該先具足滿懷的慈悲心,這與佛陀由証出的經驗,意義相同。

第二步:了與其他人分享這慈悲的法喜,首先針對可敬愛者來修習。憶念他們擁有令人恭敬的德行,然後通過沉思「令此善人有樂無苦」等的方法,而把慈悲之心擴展于他。

第三步:然而,若是希望慈心能不斷增的話,接下去便要將慈悲指向至親者、 中立者,乃至敵對者,以同樣的願文沉思(只是把「我」更換即是),讓慈悲之心能散播到這四種人直至不變動。不過,在對怨敵修慈時,如不能將慈愛散播給他,則應以《淨道論》裡所述的種種方法省察,勸誡自己:1、念鋸斷之;2、佛子不起瞋; 3、以忿還忿,尤過于彼;4、見怒靜默,自利利他;5、由此三業的行惡,命終墮 惡趣;6、忿者如燒了兩端中間沾糞的薪。另外,還有念五種寂靜法、以十法誡 自己、觀察彼此的作業、念佛宿德、無始輪迴、念慈功德、作界分析及當行分施等,皆是止息對怨敵瞋恨的好方法。

第四步:此時應逐一地更換慈心觀的對象,直到能成功的對怨敵散播慈愛。過後,禪修者應更進一步,修習破除界限。什是界限?即若能散播慈愛給某個人而對另一人卻不能,那這即是還有界限的存在,必須修至心境平等與無分別心。 在這個階段,行者應輪流地散播慈愛給四種人,即:自己、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以「願我無敵意、無危險」等四句來觀想,直到每一句都能成功地將慈愛給這四種人。當修習到慈心極時,慈心將會變成對自己、喜愛者、中立者及怨敵四者都平等,而不會對任何一種人生偏愛。此時,即是破除界限,而能證得近行定。

第五步:最後,就是以五種行相的「無界限遍滿慈」,七種有界限的遍滿慈及十種行相十方遍滿慈,來對一切眾生修慈心觀。 增長四梵住的所緣,如《淨道論》說,當獲得近行定或安止定時,才逐漸增長所緣。譬如善巧的農夫先把所耕的田地劃一界限而耕之,如是先以一住所界限,對此(一住所之)內的有情,以「願此住所之內的有情無怨」等的方法而修慈。於此一處令心柔軟而適合於工作之後,再以二住所界限。此後次第以三以四、五、六、七、 八、九、十、(住所)以一街、半村、一村、一縣、一國、一方及至擴大至一輪圍界, 或者更過之,對於其中的有情而修慈。如是悲等亦同樣。這是增長四無量的所緣的次序。

同樣地,修慈心觀者,應先向附近的地區散播五種無界限及七種有界限的遍滿慈,然後才慢慢地擴大的範圍。例如先以一寺院範圍,以這界內的眾生對象。先取無界限遍滿慈的首五組作禪修對象,繼而再以「願我無敵意、無危險」等四句逐一地向他們散播慈愛,直到皆能證得第三禪止(「慈心觀」不能至第四禪)。

成功地修完這五組之後,再進一步修習七種有界限的遍滿慈。相同的以四句的方式來散播慈愛給這七種人,直到能證得禪那。因此,對這寺院的範圍一共有四十八個【5+7X 4 = 48】方式向眾生散播慈愛。爾後,則可以將範圍擴大至一村子、兩村 子無邊世界。這遍滿無邊世界一切有情的慈心,即是慈無量心。把慈愛散播至無邊世界後,應再修習十方遍滿慈,將慈愛散發到十方的無邊世界。同樣地以四十八個方式把慈愛散播至東方的無邊世界。之後,目標轉至西方、南 方等十方的無邊世界。因此,一共有四百八十個散播慈愛的方式,若再加先前所提的 四十八個散播慈愛的方式的話,這一增長四梵住所緣的修法總共有五百二十八種,修習者皆應要完滿的修行成就。修習四無量心,到底與色界禪定有什關係呢?論中說:「慈、悲、喜三者祗屬前三禪;捨屬第四禪」。最後還稱嘆四無量十波羅蜜等一切善法的圓者。

淨道論》「說梵住品」的特色,在於作觀先從自己下手,這雖與一些論典的方法不一,但卻不難發現其步驟背後支撐的是自己的實經驗,這從其種種破除瞋恨的方法中,可窺見其端倪。縱然說的內容,少了很多大乘的空慧思想,卻不失解脫現生煩惱及獲得種種功德的好法門,故筆者以:要正落實菩薩道的四無量法門,必須要從兩種系統的傳承中,以取長補短的方式,把佛陀一生的大悲精神,再度的宣揚開來。 

五、結 論

從以上的探尋可以知道說,四無量法門的修習方法與次第,是有跡可尋的,而且是層次分明、所緣晰的。決不像一些學人但把慈悲當作口頭禪,從不知曉和關心培養慈悲心的具體方法與次第。于是才會造成將四無量心的行持步驟,棄之不理,卒使大乘佛的化區,對于此法門的修持,日愈陌生。

四無量心在佛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原始思想而言,與戒學、定學、慧 學、三解脫門及三十七菩提分,是存有密切關係的。若從大乘菩薩道而言,與六度、四攝,亦擁有很切要的關係。現因礙于篇幅的局限,未能詳加探討,實感遺憾,惟盼日後因緣成熟再作深入爬梳。

四無量心的修習,確實可以調柔心性、改變我們待人處事的態度,乃至若配合 解脫法或菩薩法而俱修的話,更能將此法門的特色,發揮的淋漓盡緻。我們都知道佛陀是悲智圓滿的大覺者、大悲者。智慧的圓滿,在于體悟緣起無我的諦;而慈悲的無量,即是從此四種心之擴展而來的。由斯可知,四無量心的修習,不管是在聲聞法或菩薩法,都有著不可忽怠的角色。畢竟佛法中的大悲利世精神,惟有這四種心可以完整的統攝起來。

若回到本文主題來說的話,筆者以:兩種系統皆有其殊勝之處。綜而觀之,二者確實可以合起來修,因各別所涉獵的範圍與重點,不盡相同。另,在「願文」方面,是可以依個人容易憶持的文句而有所更變,只要是涵義相同,是不會有任何過失的。

四無量心,是「亦世間亦出世間」的法門,依之而修習不但可獲得解脫之果,而且若與六度相結合的話,更能趣入于成佛之道。所以,正的慈悲心行,決不停滯於勝解的作意而已,其應該會激發積極的利他行,如此或許才可名之為真正的無量心解脫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