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遺跡─現代戰爭中的輻射─與原子彈共舞】作者:劉曉峰
坦克如何與原子彈共舞?核戰爭如何使用坦克
為了能夠在核戰爭中使用坦克,世界很多國家都相繼開展了裝甲車核爆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搜集資料、總結經驗和使用方法,不打無準備之仗。但是,除了日本吃過原子彈以外,其他國家很難有機會體驗一把核爆炸的刺激。中國在60年代曾經組織過核爆試驗,在本人較早前的一篇文章《中國裝甲兵押運美軍坦克的故事》當中,提到了與孔偉一起去接車的付福祿,他曾經親自駕駛59式坦克沖向核爆中心。老爺子現在已經80多歲了,身體很健康,看來當年我們國家的坦克是能夠滿足核戰爭條件下使用需要的。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當初被五大國當作“殺威棒”的核武器及其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掌握。還有一些造不起核武器的小國家,一直傾情于生化武器的研究。雖然現在“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口號已經過時了,全球化的核戰爭幾十年內也打不起來,但在局部戰場上,小規模的使用生化武器和貧鈾武器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這些都要求核生化防護技術有一個相應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核生化武器的實戰應用和針對它的防護技術就是一對相互對立又相互促進的矛盾,而在核污染或化學污染的條件下,單兵活動會受到極大限制,危險性也極高,所以坦克裝甲車輛是核生化污染條件下局部戰場上最主要的突擊力量,而核生化武器的主要攻擊目標同時也是這些裝甲部隊。所以,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軍事強國的重視。
天下武功出少林,三防系統蘇聯造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集體防護裝置就已經成為了蘇聯軍隊的坦克裝甲車輛的標準裝備。當時的蘇軍認為,坦克厚重的裝甲能夠使戰術核爆炸的輻射衰減。因此,蘇聯當時研製的車用集體防護裝置,其主要功能是保護車內人員不會受到衝擊波和放射性微粒的傷害。根據這一思路,蘇聯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套車用集體防護裝置,簡稱PAZ。從上世紀50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PAZ系統先後被裝配在T-54/55、T-62坦克和BTR裝甲車上。防護裝置位於炮塔內,採用一部RBZ-IM輻射探測儀,當探測儀探測到伽瑪射線和中子流時,立即向車體各關閉機關發送指令,指令通過各關閉機構的小電爆管來執行操作,使坦克裝甲車輛的人員艙和動力艙完全密閉,從而確保坦克裝甲車輛的人員和機械不會受到衝擊波的傷害。此時安裝在炮塔上的除塵增壓風機開始工作,在人員艙內形成一定超壓,排出空氣中的雜質,以防止放射性污染物進入人員艙。但是由於這種三防裝置沒有過濾裝置,所以它算不上是一套完整的坦克三方系統。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坦克而言,開炮必然有硝煙進入車內,而火炮抽煙裝置不屬於三防裝置,那麼火炮又是如何做到防止核生化污染的?這主要歸功於火炮抽煙裝置(就是炮管上突出來的那一段),現代的火炮抽煙裝置基本上都是空氣引射式的,結構上類似一個單口儲氣筒。在炮彈發射時,膛壓升高,高壓空氣進入抽氣裝置內,炮彈飛出炮膛後,膛壓下降,此時抽煙裝置內的高壓氣體因為壓力差噴出,方向向前,因為空氣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於是在炮膛前部形成低壓區,而此時炮拴已經打開與車內相同,於是抽煙裝置形成的低壓區迫使膛內殘餘的火藥燃氣向前流動,從而防止燃氣和有毒煙霧進入車內。
來自戰場的意外發現
1973年,以色列在戰場上繳獲了一輛蘇聯製造的BTR裝甲車,從這兩裝甲車上發現其安裝的三防系統,據此猜測到蘇聯可能會在未來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以色列軍方立即把這一重要情報交給了美國,美軍意識到了車輛集體防護的重要性,由此全面開始了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的發展計畫。並且明確指出,自1981年開始,美軍所有坦克裝甲車輛必須安裝三防系統。
以目前世界上坦克裝甲車輛三防技術最近先進的美軍為例,其坦克裝甲車輛三防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個體防護,另一類是集體防護。當今的坦克裝甲車輛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
所謂“超壓集體防護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從車外吸入的空氣通過過濾裝置淨化後由壓縮機向車內供氣,先在車內形成超壓,呈超壓式工作狀態,即使是在打開艙蓋的時候,氣流也會隨著壓力向車外吹,這就避免或者減少污染顆粒進入車內,同時,個人防毒面具保留備用。
美軍第一代核生化集防系統構造比較簡單,主要由超壓式集體防護裝置和單兵裝備的過濾式防毒面具組合而成。
美軍第二代核生化集體防護裝置將第一代中篩檢程式和環境系統進行了整合,形成了防護、生存合二為一的三防系統。但是主要工作原理仍然沿用第一代超壓集體防護裝置,每分鐘供氣量100立方英尺。美國加勒公司對此進行了改進,將車內排出的空氣經過氣體循環裝置進入復試過濾的混合式集體防護裝置,形成通風量為每分鐘200立方英尺的已冷卻淨化空氣,這些空氣直接進入每個成員的微氣候冷卻背心和通風面罩,其餘的空氣用於人員艙的加壓。這種系統後來被裝備在M1A1主戰坦克上,經過實戰檢驗,能夠基本滿足作戰需要,但是由於結構複雜、價格偏高,以及戰場修理維護不便,後來也被第三代集體防護裝置取代。
美軍第三代核生化集體防護裝置與前兩代有了較大變化,採用了壓力可變吸附技術。使用壓縮空氣將壓力可變吸附系統與空氣迴圈環境控制系統相匹配。壓縮空氣通常來自於M1坦克的燃氣輪機及其輔助設備。壓力可變吸附系統的優點是能防護大多數穿透性有毒顆粒,使用專門的微粒篩檢程式,並能長期使用而不需要備份活性炭篩檢程式。該系統每分鐘能夠供給200立方英尺潔淨空氣。通過模擬實驗,該型篩檢程式能夠吸附和過濾所有已知毒劑。
但是美軍目前仍有許多戰車裝配的是第一代三防系統,而且有相當數量的戰車採用的是個人式集體防護裝置。第二代、第三代三防裝置雖然能極大地提高部隊在核生化污染條件下的作戰靈活性和生存能力,但是成本較高,對車輛要求也比較苛刻,不論是三方系統本身還是裝載的車輛,維護起來都很困難。
實際運用困難多
由於核爆炸試驗機會不多,所以各國特別珍惜能夠檢驗常規兵器在這種特殊條件下測試性能的機會。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後,為蘇聯軍隊第一次搜集到了裝甲坦克車輛在放射性污染條件下的使用經驗。在消除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事故影響時,曾使用了履帶式排障工程車、裝甲修理-搶救車和裝甲運輸車,還用了輪式戰鬥偵察-巡邏車和BTR-70裝甲運輸車。我們今天透過蘇聯裝甲車輛在放射性污染條件下的使用測試情況。
由於過去沒有經驗,蘇聯人在準備工作上做得相當充分。所有上述車輛在駛往契爾諾貝爾原子發電站之前,為在真正實現車輛在放射性污染區內工作,在乘員工作地點區內,車輛內部和外面都裝備了鉛板狀的附加防輻射防護裝置。並且轉門設計了能夠在野外條件下立即安裝在車輛外部的附加防輻射防護裝置,從蘇聯的設計當中可以看出,以鉛版為原材料的防護裝置能夠為車輛有效抵擋γ射線的影響。以後新型車輛設計的時候,可以兼顧這種防γ射線裝置的安裝。
一般裝甲車輛在放射性污染輻射下參加戰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損害,一個是正常作戰造成的損壞,另一個是處在污染區內的整個車輛和人員遭受輻射的損害。基於這兩點,在設計車輛時,假如污染的土壤是輻射源和γ輻射作用來自下半球作為出發點考慮乘員防護,那麼在契爾諾貝爾原子發電站區內的工作經驗表明,破壞區內的輻射源不僅在土壤上:而且在建築物的瓦礫上(包含屋頂的保全部分),而在森林中,樹冠乃是輻射源。
經驗表明,由於車輛結構的種種特點,消除放射性污染是困難的。在工程設備中,存在許多敞開的內腔和難以達到的部位,放射性塵埃和污染物很容易從這些地方落入車內,並且以後不可能完全清除。結果,在完成任務後,消除放射性污染的過程中,不可能將此車完全洗淨,達到允許從污染區將其牽出的標準。針對這一問題,工程師們曾提出過針對放射性污染區工作的車輛(輪式和履帶)的改進計畫,主要方法是安裝發動機空氣濾清器。在污染區工作時,空氣濾清器變成放射性塵埃的篩檢程式,而且需要設計一款專用的一次性濾芯,對於這款濾芯的性能要求是很簡單——儘量延長工作時間、減少更換次數。對於沒有更換濾芯條件的車輛而言,應該嚴格控制工作時間,並保證其有效清洗。
根據前蘇聯在後來深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地區的人員記載,他們乘坐的車輛分為兩隊進入核放射區域。第一隊車於1986年4月29日駛入,第二隊車於1986年5月6日駛入。兩隊車輛都參加了以下幾項工作:搜集和埋葬具有放射源的污染物;伐木、清掃污染的死亡森林;安裝保護生物牆屋頂板。個別情況下,車輛要進入輻射級達到360倫琴/小時的區內工作。此時,車輛內部輻射級能夠達到15倫琴/小時。至1986年6月1日,第一隊車輛的工作時間平均為150小時,第二隊為100小時。經過消除放射性污染的試行後,車輛結構中的單個組部件仍然能夠檢測出輻射。即便清洗車輛,也未能洗去滯留的放射性“汙物”。而且在保養車輛期間,未直接參予消除事故影響的三名軍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
除此之外,還發生過幾起事件,進入污染地域的車輛履帶輻射級急劇地上升。仔細檢查後發現,履帶板的花紋之間壓入了土塊或石墨塊,它們的輻射級竟達到150倫琴/小時。為取出它們,曾製造了2米長的專用尖鐵棒,靠鐵棒費勁地撬出了土塊,然後放入抬鬥,送到臨時存放處。從以上資料得知,在核戰爭條線下使用裝甲車輛時,必須保證實現消除這些車輛上放射性污染的可能性,以便於在放射性污染區外繼續使用它們。
【新冷戰時代言過其實】文:Henryporter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再加上特朗普高調宣佈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副總統彭斯多次談及中國時措辭強硬,使得中外媒體紛紛驚呼「新冷戰時代」開始,憂心忡忡當年冷戰列強之間的冰冷對峙、以至核戰陰影會否重臨。由於年代久遠,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已忘記了當年我們曾身處的冷戰時代,九十後更可能對這個字彙完全陌生,所以亦正好借此機會作一回顧。
顧名思義,「冷戰」一詞是相對於兩次世界大戰的「熱戰」。雖然大國之間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戰爭,然而彼此卻持續處於緊張狀態。這種檯面上維持某程度上的和平,檯底下卻不斷發生摩擦和競爭,就是所謂冷戰。追本溯源,冷戰始於二次世界大戰後邱吉爾的鐵幕演說,然後由194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的四十年間,一直由美國資本主義和蘇聯共產主義兩大陣營對峙。隨著蘇聯成功試爆原子彈,美蘇兩國皆恐懼一旦全面戰爭爆發將令世界毀滅,這個相互毀滅保證(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反而令雙方在恐怖平衡下保持克制。又雖說是冷戰,但美蘇一直在韓國、越南、中東等地扶植親近政權並進行「代理人戰爭」,還未計在非洲、中美洲等地策劃各種政治陰謀、暗殺和政變──總括來說,要將目前的景況和當年類比,至少要符合上述的三大條件。
可現在中美俄三國的關係,能和當年相比嗎?勉強來說,大概只有半個條件符合。首先和當年兩大陣營對峙相比,現在的俄羅斯和中國不要說連結世界的另一半和美國對抗,單就要抵抗北約不斷拉走東歐國家,以及美國和東南亞各國建立愈加緊密的經貿關係已是相當困難。而這還未將中俄兩國本身亦各懷鬼胎、彼此皆耗費大量心力防範對方的因素計算在內。其次除了俄羅斯算是比較積極介入敘利亞和烏克蘭戰事,中國幾乎沒有在海外進行甚麼軍事幹預,「代理人戰爭」自然也無從說起。
唯一比較符合的,是中俄美三國皆擁有核子武器,而這將是對彼此間發動全面戰爭的最大阻嚇──可為何說是「半個」條件呢?只因在現代社會中,就算沒有核武,以戰爭侵略迫使對方屈服已是一種不符成本效益、不合時宜的做法。的確,目前美國與俄羅斯是擁有足以摧毀全世界的核武,但除了精神失常的政治狂人──很明顯普京、特朗普與習近平皆未「狂」至這個程度,所以核武對現今國際舞臺而言,只是一種「擺設」。
就算我們拿目前中俄與歐美陣營關係最緊張的兩個「熱點」:烏克蘭與南海的軍事對峙作為參考,也很難判斷出兩者真有一戰的決心。若單從俄羅斯角度來看,其對東烏及克裏米亞的軍事介入的確很深,但從最近美國為聲援被俄羅斯開火攻擊並扣留開往亞速海的3艘海軍船艇的烏克蘭政府,也不過是派一架無武裝偵察機,越過烏克蘭領空進行一趟「特殊飛行」。至於所謂歐美軍援,也只限於極少量的輕武裝和軍事訓練,根本連「代理人」的資格也談不上。至於南海問題,Come on,若對特朗普有所認識都會知道,他關注的從來都是實質經濟利益而非領土問題。美空海軍屢次走入南海水域「宣示自由航行權」,更多是源自議會對華鷹派和軍方的堅持;至於特朗普本身,則最多只視之為中美貿易戰向中方施壓的一支槓桿而已。
貿易戰如何發展成焦點
那剩下來的就只有全球關注的貿易戰部分,也是很多分析員振振有詞認為目前已進入「新冷戰」的最強論據。不過要說貿易戰的最高層次自然是全面斷絕貿易關係/經濟封鎖,再次一級也要說到對重要出口貨品進行嚴厲制裁和禁運。然而目前中美貿易戰最多也只是停留於施加關稅,雙方不單持續致力就停戰進行談判,本來已有足夠理據和議會支持的「處死中興」,也被特朗普輕輕放過。這足以證明相比起「冷戰」時期赫魯曉夫著名的一句"We will bury you! “,中美俄三國領袖也只是為了自身權力的存續和最大利益而進行博弈,遠遠未到你死我活。
結果所謂「新冷戰時代」,其實不過是美國和中俄兩國陷入稍為緊張的關係而已。美國對中國目前只能以「小吵小鬧」來形容,對俄羅斯的所謂貿易制裁更是微不足道。嚴格來說美俄兩國在敘利亞因為在某層面存在共識(例如反恐怖主義、穩定局勢以制止難民潮)而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合作狀態,至於一帶一路或中國拉攏非洲及中美諸國更遠遠未至「反美聯盟」程度。也有人為瞭解釋這個尷尬局面而發明瞭「半冷戰」這個新詞彙,但我想任何人想引用此詞之前,最好先明確界定一下「半冷戰」的定義為何,否則只是故弄玄虛。當然我們不能否定將來貿易關稅、以至歐洲、台灣及南海問題有升級至較緊張形勢的機會,但現在要說「新冷戰」肯定是言過其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