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2-14 15:51:50| 人氣5,6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剖析禪修境界中,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的詳細次第】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剖析禪修境界中,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滅盡定的詳細次第】

原始佛法把主要的禪定分成九個次第,叫做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就是色界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加上四個無色界的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加上最後的佛獨有的出世間定:滅受想定,一共九個次第。其中色界的四禪定加上無色界的四空定,一共八個定通稱四禪八定。禪定在色界稱,在無色界,相對欲界之,故合稱八定。這是所有內外道所共的世間八定。

在佛未出世和在世時,印度的瑜伽等外道都是修證四禪八定。佛成道前,曾就仙人阿羅邏及修陀羅學禪,佛修證到世間最高的禪定——非想非非想定。但佛還不能徹底解脫,所以才發現了第九次第滅受想定,即內觀,也叫滅盡定,也稱刹那定,這是佛所獨有,是與外道不共的定。佛就是修內觀證得此定而涅槃的。

四禪八定以色界的四禪根本,而色界四禪中的第四禪根本中之根本,最重要,證悟,解脫,神通,皆有四禪而發,佛涅槃時也由四禪入。所以不管大乘小乘,顯,都講九次第定。從歷史上說,佛禪定傳承了古印度傳統禪定說法;從佛法上說,四禪八定也是佛禪定的基本法系。

 

關於初禪:http://mypaper.pchome.com.tw/zou0621/post/1377267518

~∴~∴~∴~∴~∴~∴~∴~∴~∴~∴~∴~∴~∴~∴~ 

◎二禪

當一個人進入初禪後,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覺、觀的心念很粗,所謂就是對境物的感受;就是起種種的思想。比如說感覺到身體上有發生變化,生起思想,知道在坐什,這就是覺、觀。這種覺、觀就是我們的心念在想東西;這樣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這個粗的心念捨棄,因為它也是一種煩惱。當他把覺、觀的心念(尋、伺)舍去後,就會慢慢進入無覺無觀(又稱無尋無伺)。這時,他的心靜如水,處在明的狀態,內心一片平靜,很淨,這叫內靜,與初禪的覺身寧靜有所不同。

由於二禪是無覺無觀,他的內心再也不去思維和判斷所接觸的境界,不起語言的分別,因此這種定也叫聖默然定。一個人進入二禪之後無眼、耳、身識,唯有意識。

二禪有四支,即內靜、喜、樂、一心。

內靜:內心平靜,感覺到內心很淨,再也沒有語言的構思了。

喜:離開了覺、觀,離開了語言,內心歡喜。

我們內心一念一念的想,雖然口沒說,但是,是以語言的方式來想東西:印度人用印度話來想;華人用華語或其他方言來想。初禪有覺有觀,是用語言來想東西;而二禪離開了語言的想像,發現沒有語言的煩惱,他覺得很高興,稱

樂:身體寧靜與內心平靜,他感覺到很快樂。

喜與樂的差別:身體感受樂後,內心起歡喜。

一心:也就是。進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

~∴~∴~∴~∴~∴~∴~∴~∴~∴~∴~∴~∴~∴~∴~ 

◎三禪

當他繼續修到三禪,心遠離喜的躁動,就會進入更深的定,他會感受到另一種樂;初禪是舍離欲界而快樂,故稱離生的喜樂;二禪是默然之定所生的喜樂,三禪之樂稱離喜妙樂。此定中之樂與外境無關,是由內心發出的快樂,所以也叫內觸妙樂。由於過三禪以後沒有樂受,故經中常說世間之最樂是在三禪。

當一個人進入三禪後,唯有意識在生作用。

三禪共有五支,即舍、念、智、樂、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正的智慧觀察事物的相,又稱。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確的觀察到這個世間,稱正知;而我們凡夫是靠過期的回憶來判斷事情。

樂:因舍離二禪的煩惱而感受快樂。因三禪以上沒有樂受,故世間最樂是三禪樂。

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

~∴~∴~∴~∴~∴~∴~∴~∴~∴~∴~∴~∴~∴~∴~ 

◎四禪

進入三禪後,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就會發現三禪所感受到的快樂還是一種苦患,他要心無牽掛,連快樂都要舍離。如此,他的意念淨到極點,呼吸完全停頓,心完全不動,因此四禪也稱不動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處在動中,進入四禪後,心如明鏡不動,淨明朗;心念不動並不表示心沒作用,而是能停留在一個境界裏,觀那個境而心不動。

在四禪中,唯有意識在生作用。

這四種定都還在色界,沒有舍離色身。如果一個人進入四禪,他所修學一切事皆隨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修成五神通,定能發神通,在四禪中修學是最快有成就的。這裏的神通並不是像一些人與鬼神的感應之類,這是內在自發的能力,因心定,所以能發通。

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樂、舍、念淨、一心。

不苦不樂:內心不是喜,也不是樂。

舍:舍掉三禪的樂。

淨:已經沒有妄念,但動起念頭也可以,全由個人做主,稱淨;我們凡夫的妄念紛飛,時時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後,我們的心隨境轉,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證得涅槃,但是沒有智慧,以邪見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壓住,使不生;當他正修成無想定後,把煩惱心壓制住,色界的煩惱還在,所以他死後就生到色界的無想天。進入無想定後第六識(意念)的心就沒生起,他不知道還有更微細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這就是涅槃。知道的就不修學這個無想定,因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一些外道。 

~∴~∴~∴~∴~∴~∴~∴~∴~∴~∴~∴~∴~∴~∴~

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捨棄,那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要明白這些定的含義,要先究唯識。

1、空無邊處定

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必須把種種色想滅掉,即是滅掉色想與有對想;色想是因眼識而生起的;有對想是由鼻、舌、身與耳識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想,即是沒有色(物質)與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觀空,當他這個想完成後,他就遠離色地而進入空無邊處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沒有色法,故空,這沒有所謂的邊沿,所以稱空無邊處定。進入此定,並不表示他的心沒有任何作用,反之,他還有受、想、行、識的作用。

~∴~∴~∴~∴~∴~∴~∴~∴~∴~∴~∴~∴~∴~∴~ 

2、識無邊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習禪定時,他會發現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也是一種苦,因他是一種想,表示他還有心念。要減少這種想,他需要思維現前的心念,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保持心識的知覺,念念不離知覺的心,而一心緣識。這個心識也會生作用,使他發現無量無邊過去和未來的心識,這就是所謂的識無邊處定了。

進入此定者棄了想,只保持現前一念知覺的心識,實際上,識無邊處定還是有想,只是這種想很細微,與空無邊處定的空想不同。們之差別是:空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故意作想;而識無邊處定中的想是想,進入另一種定——識無邊處定。因為它觀察現前的心識作用,是有細微的想,並非無想。

識與想的區別:五蘊(色、受、想、行、識)中的識是心的知覺作用;想是法塵,即是心的念頭。

~∴~∴~∴~∴~∴~∴~∴~∴~∴~∴~∴~∴~∴~∴~ 

3、無所有處定

如果繼續修下去,修行者會發現心識還在那邊生作用。而生起厭離之心,因此想捨棄,想進入無所有處定。那就是他認:如果有一個地方完全沒有心識作用,這種定才是最安穩,最快樂的。就觀想這種定,並非作想,也不是依識,而是他一心念無所有。在定中,他或認他沒有想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細微,意識中的法塵就是無所有的法塵。

在無所有處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沒有種種的心想的相,不分別所有的東西,只是分別這個無所有,一心定在無所有的法塵中。第六識還在生作用,集中在觀想無所有法,所以稱無所有處定

~∴~∴~∴~∴~∴~∴~∴~∴~∴~∴~∴~∴~∴~∴~ 

4、非想非非想處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又會發現這個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或無所有,即是有想、無想他都不要。因空無邊處定是空想;識無邊處定有作識想;無所有處定他認無想,實際上是有很微細的想;他以在無所有處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無所有定才是無想。他是要進入沒有,也沒有無想,即是非想非非想處定。在無所有處定時,他還有一個定境,但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連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識還有非常細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識在作用。

南傳佛中,認我們只有六個心識,當一個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後,第六識還有很微細的作用,就是大乘佛中所指的第七識。一般上這很微細的第六識心執著第八識稱第七識——恒行的心識。

進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識,並沒把們滅掉,而是進入那個定境時,粗重的煩惱當時不生罷了。

~∴~∴~∴~∴~∴~∴~∴~∴~∴~∴~∴~∴~∴~∴~ 

5、滅盡定:

修行者繼續修下去,會發現已經沒有心識生起,但是還有的存在,因此想捨棄這個我,那就是說,他想捨棄第七識的恒行心。

唯識宗說,我們有八種心識的作用,第七種叫第七識——末那識,他執著第八識我。我們的前六識是可以停頓的,在還未解脫之前,末那識卻一直在作用,所以稱恒行,是永恆的造作,念念生滅不已。

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識暫時不生,就能進入滅盡定,棄除了我執滅盡之意即是滅盡了一切六識的心,乃至滅盡執著第八識稱”——“我執的心。

唯有三果或以上的聖者能進入此滅盡定,的特點是無我執,斷除了一切煩惱;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第三果的聖人還待降服一些微細的煩惱,只能暫時進入滅盡定,在定中沒有我執,但是當他出定後,我執之心再度生起;阿羅漢果聖者破除了我執,在滅盡定中無我執,出離此定後也沒有我執,所以叫大阿羅漢。只有佛、大阿羅漢和三果阿羅漢聖者有能力進入滅盡定。

菩薩呢?有的是由阿羅漢回心的,他本身就能進入滅盡定。但新發意菩薩一般做不到。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這四種定都是要一層一層的進入,已經出了色界,稱無色界定

在佛法中我們將這個世間分三界,又稱地,欲界稱散地;色界和無色界稱定地,要進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進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須靠定力,只要積極努力的修集各種的福德因緣即可。

~∴~∴~∴~∴~∴~∴~∴~∴~∴~∴~∴~∴~∴~∴~ 

◎滅盡定之後呢?經文有提示:節選自《大般涅磐經》

有一滿羅仙人之子。名弗迦娑。是彼迦蘭仙人弟子。從鳩屍那詣波波城。忽于中路。而見如來坐息樹下。合掌問訊卻坐一面。而白佛言:夫出家法坐禪之業最第一。調伏情根。使心不亂。專精寂靜。莫能驚恐。所以者何。憶念往昔隨從我師迦蘭仙人。行于道路。患疲乏。近于路側。止息樹下。我師即便坐禪思惟。當爾之時。有諸商人。乘五十乘車。從前而過。我師爾時猶故寂默。身不動搖。如是良久。方從禪起。我即便往而白師言尊向在此坐禪之時。有諸商人。五十乘車。經前而過。聲如雷震。不審尊向見之不。師答我言都無所見。又複問言聞其聲不。亦答不聞。即複白言尊今衣上所以有此塵土汙者。是彼車過故致爾耳。我于爾時。深生奇特。知坐禪法極可敬重。善攝情根。無能亂者。

爾時世尊答弗迦娑:汝向所說。非奇特。所以者何。若複有人。非是熟眠。亦複不入於滅盡定。端心坐禪。五百乘車從其前過。此人于時不覺不聞。如是乃可名奇特。複次弗迦娑。斯亦未足大奇特。若複有人。正念坐禪。遇天霹靂雷電震曜。時有耕者。兄弟二人。聞此驚怖。應聲而死。又有四牛。亦皆頓。而坐禪者。不覺不聞。斯可得名奇特不。

弗迦娑言:五百乘車。從前而過。不覺不聞。已奇特。況複霹靂震曜動地。而不聞覺。極稀有。

爾時世尊告弗迦娑:我於往昔。在阿車摩村。於一樹下端坐思惟。時有商人。五百乘車。經我前過。而我禪思不覺不聞。諸商人等。經過良久。我方出定。時彼商人遙見我起。皆悉競來。見我身上塵坌汙衣。即便拂之。而問我言我等向者。五百乘車從此而過。世尊見不。即便答言我不見也。彼複問言世尊自可閉目不視。聞聲不。我又答言亦不聞聲。商人又問世尊眠。是入於滅盡定耶。我又答言我向不眠。亦非入定。但在禪思。故無聞見。彼諸商人聞我此言。極生奇特歎未曾有。而作是言坐禪之力。乃能如此。我即其說種種法。時彼商眾。悉于諸法。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複次弗迦娑。我於往日。在彼村側田間獨坐。寂默禪思。不久忽然天大霹靂。雷電風雨震動天地。時有耕者。兄弟二人。忽聞此聲。同共怖死。又有四牛。亦複頓
。時彼村人。聞有耕者二人怖死。或是父母妻子知識。合村相隨。涕泣來看。我于爾時。方從禪覺。見地泥水。又有眾人。集聚號哭。有一人來。我即問言何故人眾聚此悲泣。彼人答言世尊向者不覺雷電霹靂聲耶。我村之中。兄弟二人在此而耕。同時於霹靂所殺。及以四牛亦皆俱死。云何世尊。而不覺知。如來向者是得眠。是入於滅盡定耶。即答之言我向不眠。亦不入定。端寂坐禪。故不聞耳。

是時彼人聞佛此語。深生奇特歎未曾有。心自念言坐禪乃有如此之力。我即
其種種說法。聞法已。于諸法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弗迦娑聞佛此言。生稀有心。而白佛言:本見我師坐禪之時。五十車過。而不聞知。謂奇特。今者如來說此二事。百千萬倍不可比。如來禪力不可思議。

即便從佛受三歸依。如來說種種妙法。其聞法已。心開意悟。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即語侍人。汝可取我金色劫貝二張持來。我欲上佛。侍人奉敕。即取將來。時弗迦娑手執劫貝。長跪佛前而作是言:我今以此奉上世尊。唯願哀湣。即賜納受。

爾時世尊答弗迦娑:我今汝受取一張。可以一張施于阿難。所以者何。阿難日夜親侍我側。且又今日。看我疾病。若有施主。施于病人及看病者。斯則名滿足大施。

時弗迦娑聞佛此語。歡喜踴躍。即以一張置佛足下。又持一張。至阿難所。長跪白言:我今以此奉施尊者。唯願納受。阿難答言:善哉善哉。汝今能信天人師言。令汝長夜永得安樂。我汝受。

於是弗迦娑還至佛所。如來即複說諸法。其聞法已。得阿那含果。時弗迦娑複白佛言:我今欲於佛法出家。佛即喚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得阿羅漢。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