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30 04:17:20| 人氣1,2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下~

推薦 1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交叉架坐)

                *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

《九種不淨觀法》

六妙門之第四是「觀」。行者若修習觀門,則能生起九種不淨的觀想。

眾生從無始來,貪著世間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以美妙可愛,耽戀不捨,因而沈淪生死苦海,未能出離。假若人能勤修九種不淨觀法,想念純熟,心不分散,便能成就三昧,欲念除滅,惑業消盡,得證聖果。

行者先觀方死之人,便發現人已死,追還無路。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凡有生必有死,乃常作此想,他人如此,我何獨不然。古德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臨到我。」即以我所愛的人作此死想,專心一意,觀此死屍,逐漸心生驚畏,能破愛著之心。如果是利根者,用此九種假想觀法,便可成就;若是鈍根者,僅以懸心存想,恐難成就,必須親見死屍僵臥,始有所成。

九想觀法:

  一、胖脹想

行者見屍體漸漸膨脹,猶如皮囊盛風,其相已經轉變,此身生時,容貌和悅,眼見耳聞,靈巧活潑,令人一見,心生愛樂,而今則變胖脹,是男是女,難辨別,昔之和悅色,今在何處?以此回觀我現在所愛之人,等於一塊冰肉,無異木石,何處可愛?又觀自己之身,遲早亦復如是,彼此莫不厭惡,我因彼生愛,造諸惡業。如是起觀,便可除愛。

  二、瘀想

觀胖脹已;又觀死屍,皮肉漸變黃赤瘀色,或變黑黝色,見其形相,生大怖畏,聞其臭氣,難近難親,生時一面光澤,又如春花,今復何在?我愚迷,誑惑彼色,汝身與我,現雖存,早與此無異。如是思維,則可斷欲。

  三、壞想

瘀已;又觀死屍,皮肉裂壞,六分破碎,五臟腐敗,臭穢盈流,惡露已現,我平時所愛的人,即是如此之相,屎囊臭袋,薄皮外裹,汝身與我,現雖未死,遲早與此無異。如此存觀,即可除貪。

  四、血塗漫想

觀壞已;又觀死屍,從頭至足,徧身膿血流溢,我平時所愛的人,即是如此之相,汝身及我,早與此無異。如是作觀,即可卻著。

  五、膿爛想

觀塗漫已;又觀死屍,九孔蟲膿流出,皮肉爛壞,狼籍在地,好容美貌,今仍在否?我身及汝,皆是如此。如是觀想,則可去愛。

  六、蟲噉想

觀膿爛已;又觀死屍,鳥獸挑破,或蟲蛆爛,皮肉脫落,骨節解散,從前之盛粧淡飾,威儀端雅,以今觀察,完全假借外飾,虛張姿態,本無有實,以此想彼所愛,及與自己,有何差別?如是思維,即可除貪。

  七、散想

觀蟲瞰已;又觀死屍,禽獸所食,身形破散,筋銷骨離,頭足交橫,平時我所愛的人相,今在何處?回顧我身與彼,不久與此無異。如是體察,則可除愛。

  八、骨想

觀散已;又觀死屍,形骸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籍於地,或膏血染,或白如珂貝,我平時所愛的人,是柔溫煖,其觸可樂,今唯存髑髏,與木石並無有異,見則甚可怖畏,觸則令人嘔吐,汝之骨相,本自如此,我何愚昧,戀戀不捨?自念我身,亦復如是,有何可愛?如是觀察,則可斷愛。

  九、燒想

觀骨已;又觀死屍,火所燒,或以埋葬,火燒薪盡,則形同灰土,埋葬則肉腐骨銷,汝之平日沐浴香熏,華粉嚴飾,令人迷惑,今皆磨滅,我及與汝,莫不如此。常作此觀,可了生死。

須知道父母未生之前無此身,而今亦畢竟無有此體,其身不過是從妄而生,從妄而死,生滅如空花水月,求實了不可得。

永嘉大師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迷則有人生世界,悟則依正二報皆空。然一切均幻妄,又何必於妄上起貪生愛,造諸惡業,隨其業力,墮諸惡趣。

古德說:「貪瞋愛欲,能潤其身,身苦本。」

所以欲想脫離痛苦,必定無身;欲想無身,必求無生;欲求無生,首斷其愛;欲斷其愛,必修九想觀法。九想觀法修成,便能轉凡成聖。

 

《八念法》

行者由於修習觀門,則能生出八念法。

要說八種念法?因佛弟子端身靜坐,善修九想觀後,甚覺內外不淨,而生厭患之心,並作是念:「我負荷此不淨物,如以薄皮包屎尿之囊。」作此念已,頓生驚怖。凡事心不動,則魔無奈何,現今心生恐怖,魔便乘虛而入,即作種種恐怖事,惱亂行者,欲破其道。因此,佛於細說九想觀後,又說八種念法,令行者不生恐怖。

  一、念佛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慈悲喜捨、十八不共法,神通廣大,功德無量,放大光明,徧照十方。佛是天中天,聖中聖,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能度十方一切眾生,是我大師,常護念我,我生畏?一心念佛,恐怖即除。

  二、念法

法有二種:一是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及八萬四千法門。二是佛所說的法義。即持戒、禪定、智慧、八聖道、解脫果、槃等。

若人得佛法印,便能通達無礙。

佛法印有三種:一是諸行無常印。即一切有法,念念生滅,先無今有,今有後無,生滅相續,如燈,如水流。二是諸法無我印。諸法從因緣生,因緣生法,本無自性,無主無作,無知無見,也無造業者。三是槃寂靜印。了知因緣無自性,萬法當體即空,空則無我無相,無生無滅,三毒之火頓息,其法能除諸熱惱,我修是法,有何畏懼?一心念法,恐怖則滅。

  三、念僧

僧是佛的弟子,即菩薩,辟支佛及聲聞,一切聖眾,具足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應受人天恭敬供養,如世間富貴豪勢之人,人所尊敬,佛弟子眾,亦復如是,有淨戒神通智慧財富解脫,解脫知見勢力之故,應受恭敬禮事。三乘聖眾,乃真佛子,正智無量,能救苦難眾生,彼是我的伴侶,有甚麼要害怕?一心念僧,恐怖即消。

  四、念戒

戒有二種:一是有漏戒。二是無漏戒。

有漏戒也有二種:一是律儀戒,律儀戒能令諸惡不起。二是定共戒。定共戒與禪共生,得四禪定,身口所作自然止惡防非。

無漏戒能拔除諸惡煩惱根本。

戒為一切善法之所住處,如百穀皆依地而生,我能持戒,心自清淨,不濁不亂,為佛所讚,我為甚麼生懼?一心念戒,恐怖便止。

  五、念捨

捨有二種:一是施捨。二是捨諸煩惱。

施捨也有二種:一是財施。即將財物布施一切眾生,而布施可獲大樂果。二是法施。即將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以清淨心,為眾生說,令其離苦得樂,捨諸煩惱。煩惱是障道法,應以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念我捨財、捨法、捨諸煩惱有大功德,我為甚麼要生恐懼?一心念捨,恐怖即息。

  六、念天

所以能生天者,皆由修福培德,受持禁戒,聽聞善法,喜修布施,增長智慧,我既有此五法,我欲生即得生,由於天福無常,我不欲生而已,是故歡喜言天,我為甚麼要生畏懼?一心念天,恐怖便失。

  七、念數隨

數法既成,息既虛凝,心相則細。依隨修習,心息相依,意慮怡然,粗心既伏,不緣外境,其心自然不動,一心念數隨,恐怖則停。

  八、念死

死有二種:一是自死。二是因他死。

常念此身,不是被人殺死,自己也必會死。於一切時皆有死的可能,或胎中死、或生時死、或幼年死、或少年死、或青年死、或壯年死、或老年死,修行人不可於須臾頃生信不死之念。佛在世時,諸比丘曾白佛:「皆言我能修死想觀,有說人生難保七年,有說不保七日,有說今日不保明日。」佛呵斥說:「皆是放逸之人。」後一比丘白佛:「我於入息不望出,於出息不望入。」佛讚:「這真是修死想觀者。」由此可見,此身既然早晚必有死,如何為它而生懼?一心念死,恐怖即歇。

 

《十種觀想》

端坐修觀門時,可以生出十種觀想。

本在乾慧地時,已經修到九想觀,至煩惱降伏後,則更進修無常、苦、無我三種觀想,以破凡夫外道的六十二見,從而步入見道位,而證初果。然後再修食不淨,不可樂,死想及不淨之四種觀想,以斷貪瞋癡之迷惑,入修道位,而證三果。進而再修斷、離、盡三種觀想,則破色界及無色界之見思煩惱,入無學道,而證四果。以是修九想觀後,更要修十種觀想。

  一、無常想

行者觀一切有為之法,遷流變化,生滅不停,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處,故名無常。

無常法有二種。一、世間無常。二、眾生無常。

世間無常。世間是人的依報,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國土房舍,檯椅衣櫃等,無一不有壞相,如風中燈、險岸中樹、漏器盛水,終歸磨滅。

眾生無常。眾生是人的正報,乃五陰四大和合而成,古往今來一切眾生,不論男女、窮富、國王、天神,乃至羅漢、菩薩、佛陀,神通廣大,智慧無量,而今何在?古德云:「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人生如吹塵、如流水、如風中燈、如幻如化,不可取、不可著,一切法不可得。如吾人一念中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中,又有九百個生滅,既有生滅,必有異住,如是則於一念中具有五萬四千個生住異滅。但於生時,不得有住異滅;住時又無生異滅;異時則無生住滅;滅時更無生住異。由於四相,各有差別之故。若生中果無住異滅,則住異滅從無因而生。如生中有住異滅,則生即是住異滅,住異滅即是生,四相應該無有差別,以是之故,說生中有住異滅既不可,說生中無住異滅也不可,住異滅中有生無生亦復如是。若人了知一切有為之法,有生住異滅既不可得,無生住異滅也不可得,則四相皆空,四相既空,諸法無常也不可得,如是觀想,則可斷除三界見思煩惱,獲證聖果。

  二、苦想

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新陳代謝,不能作主,即是苦想。

苦有二種。一、身苦。二、心苦。

小乘聖人,已斷十種根本煩惱,所以心中無有憂愁嫉妒瞋恚等苦,唯有宿業因緣四大所造之身,仍有老病饑渴寒熱等之身苦。如佛弟子舍利弗患風熱病,畢陵婆磋患眼病,只是所受之身苦也微薄。諸阿羅漢雖受最後身之微苦,但不受無常苦,因已知道真我不受生死,故諸阿羅漢得道時,即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因此,佛湼槃時,阿難等未證小乘聖者,均皆涕泣憂愁,唯諸阿羅漢,心若無其事。

若是真修道人,縱然未證聖果,由於定功持心,身心之苦,也能減輕。若是凡夫俗子,未曾修道,身心受苦俱重,因內受貪瞋癡等之心苦,外受饑渴寒熱鞭仗等之身苦,如遭雙箭同時射中。佛說:「身為眾苦之本。」有身則常受苦,無身則得安樂,眾生迷而不知。如坐車久而疲乏,則求經行處;旅程走多了,則欲求住立處;住立久而疲倦,又欲求坐息處;坐久困倦,更求安臥處;臥久煩極,改求去來處。由此可見,行住坐臥無一不是苦。

如說一切皆是苦,佛為甚麼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由於行者欲修苦想觀,故說一切皆是苦。佛在四念處中,豈不也有說「觀受是苦」?其實於苦樂憂喜捨之五受中,無一不是苦。但凡夫之人,迷惑無知,為欲所逼,以苦為樂。如人患疥瘡,時覺皮膚癢,近火則覺舒暢,此暢快並非真樂,若是真樂,未生疥之人,近火為何不樂?生疥之人喻凡夫,因有三毒煩惱之病患,喜歡追求五欲之樂。未生疥人喻聖人,貪瞋癡之病患業已斷除,觀五欲如毒蛇,是故佛說滅五種受,方能得到真快樂。由此便知,世間一切諸受,無非是苦,若知是苦,於一切法上,便不起貪著,心生厭離,是名修苦想觀。

  三、無我想

四大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從眾緣生,無有主宰,故名無我。

若要一定執身為我,則身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所成,如身上的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屬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屬於水。溫煖燥熱,皆屬於火。呼吸動作,皆屬於風。將此四大,各各分離,身相尚不可得,而我在於何處?如說一大是我,則餘三大何以不是?若四大均是我,則應有四個我,而寧有此理?眾生迷惑無知,定執身相為我,或以名字為我,但在父母未生以前,或死以後,既無身體,又無名字,其時以何為我?清順治皇帝云:「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可知身與諸法,皆是幻有,本無真實,智者不應執身為我。

其身非我,言之有理,但不應言其心非我,以心能知苦樂憎愛等事,若心非我,則與木石無異,何能分別苦樂等事?其實,不僅身體非我,即心也非是我,因此心不過是前塵分別影事。由於內六根與外六塵相對之時,識生其中,妄有能緣之氣分,於六根中積聚,分別好醜,而生憎愛,現前塵境如形,第六識心如影,識心隨塵起滅,塵有則有,塵無則無,其苦樂等事與心相應,緣隨心行,心有便有,心無便無。是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若人能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於境生其心,既無我心,也無我所心,我與我所兩者均離,則不被內外境所縛,無縛便是解脫,是故行者,應當修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行者觀食是從種種不淨因緣而產生的。

例如肉類,乃從精血水道而生,此處則為膿蟲所住。再如酥酪乳汁,也由血變所成,乃與爛膿無異。又炊飯之人有身汗、口唾、鼻涕、眼淚種種不淨。將食置於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涎和在一起,然後飲食才有味,實在其狀與吐何異。入肚腹內,變為地水火風內四大,渣滓下沈,清者在上。又喻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腰有三孔,以風大吹其膩汁,散入百脈,先與血和合,由凝結變為肉,從新肉生脂肪,然後成骨髓。又從中生身根,再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此五情根生五識,由五識生意識,種種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起我執,及我所心生等諸煩惱,造諸惡業,受諸痛苦,由觀食之本來因緣種種不淨,便知內四大與外四大原本無異。

其次思維此食,經過墾植耘鋤,舂磨淘汰,炊煮乃成,計算一餐,實際係工作者流汗而來。得食少流汗多,將食入口變為不淨,數時之間成為屎尿,未食之前本是美味,經食之後變為不淨,眼不欲見,鼻不敢近,行者思維,如此弊食,一無所值,為甚要貪?而且因食此不淨食,造諸惡業,將墮地獄,噉熱鐵丸,從地獄出,要作畜生,若轉豬狗,豈非食諸糞便?如是觀食,必能生厭,因食厭故,則對五欲皆能生厭,斷此五欲,便不受欲界之苦。

佛經說一故事。有一婆羅門修持淨法,因有事故至不淨國,自思維我何能免此不淨?唯有乾糧,可得清淨。忽見一老婆婆賣白髓餅,即對其說,因我有事住此百日,請常送此餅來,我當與汝高價。老婆婆即照彼吩咐,常作此餅送去,婆羅門食之美味可口,歡喜非常。但其後逐漸無色無味,隨問老婆婆何故如此?老婆婆答道,初因我家夫人陰處生瘡,膿出以麵和合成餅,日日炕熟與汝,所以此餅味好,今夫人瘡癒,我當何處更得?此婆羅門聞後,大發雷霆,兩手打頭,搥胸乾嘔,我今已破淨法,奈何!奈何!立時棄捨事務,馳還本國。

行者修食不淨想,亦復如是。若不修食不淨想,後受苦報,悔將莫及。故應修食厭離想,是名食不淨想。

  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世間即有為法之別名。

一切有為之法,雖有千差萬別,分類不出三種。一、五陰世間。五陰即是色受想行識之五法,因此五法能蓋覆真性,故名為陰。二、眾生世間,又名假名眾生。即於五陰法上,假立眾生之名,五陰和合,聚共而生,猶如五指無拳,因握假立拳名,眾生世間,亦復如是。三、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世界如器,名器世間,即為眾生所處之環境,既有能依之身體,即有所依之國土,故名國土世間。

行者應觀一切世間,無有一事可樂,如眾生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五陰熾盛等之八種痛苦,何處有樂?

若以情愛為樂,何以到處發生因情失戀,得神經病,或因絕望,自刎懸樑。古云:「萬惡以淫為首。」正因有貪愛之欲望,則每易失去禮義廉恥,逆天悖理,殺人放火,一切罪惡,莫不由此發生。因情愛失人格,無慚無愧,為人唾棄,何樂之有?又緣情愛之故,經常生憂生怖,如未得到,便想種種方法,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既已得到,又恐失去,所以終日患失患得。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即是此理。

如以夫妻為樂,何以到處有分居與離婚之事發生?事實上,於夫妻間也無樂可尋。假如妻子生得如花似玉,人見人愛,丈夫端正莊嚴,面如蓮華,兩人感情又極其投合,因而如膠似漆,經常出雙入對。但愛情不能當飯吃,仍需衣食住行之助,故要早出晚歸,各奔東西,以謀生計。由於兩人感情親密,彼此不能無有牽掛,男恐女不安於室,女怕男有外遇,以是不論出外工作或旅行,經常心生疑懼與不安。既以夫妻為樂,何故而生恐怖,其心恐怖即是痛苦。經云:「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今既有罣礙,何樂之有?

以上是說彼此貌美,情投意合,其受是苦,無一可樂。於此相反,其中有一生得醜陋,又或彼此意見不投,被喜喧鬧,此欣寧靜。於閑暇時間,妳願打麻雀,我願看電影;妳要去旅行,我要讀經書。於信仰方面,妳信基督,我信佛教;妳敬穆罕默德,我奉太上老君。總之,兩人意見時常相左,因此終日爭吵打鬧,度日如年,日久無法容忍,終於邁向分居或離婚之路,分居與離婚雖可暫避目前大苦,但在精神上所受的打擊,比未婚前要大數倍。

筆者曾親見幾位友人因分居或離婚,導致神經失常,如果夫妻是樂,何以發生這麼多問題?由此可知,於夫妻間,向好的方面講既是痛苦,向壞的方面講更是痛苦。雖然終日受諸痛苦,世人仍以為是天經地義,因為古今中外莫不以結婚為人之倫常,假如有人與其相反,不與和光同塵,脫離囹圄,卻有人以為其怪。正因為少見則有多怪,如果多見則就不怪了。有云:「一人為之則為怪,擧世能之則為恆。」即是此理。

假使以眷屬為樂者,則應濟濟一堂,長期歡樂。何故俄而無常來臨,號天叩地,肝腸寸斷?於其生世,此病彼散,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弟姊妹更相責望,小不適意,則生瞋怒。若有財物,親戚子女莫不競求,得者總覺為少,愈得愈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恩,一不稱心,便懷惡念,由於心懷惡念,導致結怨結仇。以此類推,三世怨對,實非他人,皆是我等親戚眷屬,眷屬即是怨聚,何樂之有?

經云:「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對於此理,如未深究,非僅不能領悟,恐生誹謗,故以略釋說明。如有二人,異處遠隔,從未相識,終不得生起怨恨之心,就是相識不久,仇恨也難生起,此皆由親屬相處日久,互相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女,或子女責望於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莫不皆然,因而結下仇怨,今生未報,再等來世。古德云:「夫妻為緣,有善緣,有惡緣,怨緣相報。兒女是債,或還債,或要債,無債不來。」因此種種皆是痛苦,故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人生未生之前,本來沒有這個軀殼,由於前生種了下品五戒十善之福,故感今世投生人中。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此身,住在母胎中,隨母呼吸,吸收營養,胎兒始可滋長。至出生後,三五歲時,便能自取外四大之物質,保育內四大之生命,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這是人生必經之過程。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即遷流之義,意思是說,不論外四大之器界,以及內四大之根身,無一不是屬於無常變化。人生存時所稱的為內四大,死後即變為外四大。其實內四大與外四大並無兩樣,是故諸法有成住壞空,身體有生老病死。如人有生八十歲死,有生四十歲亡,有生二十歲殁,有生十歲喪,也有一生下來便夭折,此皆是無常變化之定理,任何天神與地祇也不能轉移其原則。古德說:「不哭人死,應哭其生。」是以智者不應為生來歡喜死去悲,應念生死無常迅速,人的生命不過是在呼吸間,出息不保入息,入息不保出息,一息不來便同死人,若人常存死想觀,則可頓捨貪欲瞋恚,以及人我是非之念,當下便覺海闊天空,輕鬆自在。

  七、身不淨想

此身九孔常流不淨,如破皮囊,滿盛不淨。

經說有五種不淨。一、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己身,是為種子不淨。二、十月住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不堪,是為住處不淨 。三、至懷胎十月滿,由陰道生出,是為生處不淨。四、眼出眵淚,耳出結嚀,鼻出濃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淨常流,是為外相不淨。五、死後捐棄塚間,任其爛壞,或從事火化,唯剩白骨,縱令用四大海水傾洗,終不能令其香潔,是名究竟不淨。

行者若能常觀不淨,便與智慧相應,功夫日深,可以遠塵離垢,出三界,了生死。

  八、斷想

因小乘人智慧膚淺,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是冤家,故欲趕快跳出三界,了脫生死,先斷見惑之八十八使,次斷思惑之八十一品,然後便可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九、離想

吾人所以有生死痛苦者,皆由十種根本煩惱在作祟。

十根本煩惱,又名十大惑,分有利鈍兩種:五利使、五鈍使。

五利使。一、身見。不知吾身為五蘊假和而成,妄想計度實有我身,又不了我身外之物無主,妄計實為我所有物,合此我見與我所見,則為身見。二、邊見。既有我身起我見故,便計度死後斷絕,或計度死後常住,此二義起於身見後邊,故名邊見。三、邪見。即撥無因果,謂作善無善報,作惡無惡報。四、見取見。以自己最卑劣的知見,取其他種種最卑劣的事,及以此為最殊勝者。五、戒禁取見。以不合理的種種戒禁,認為是生天之正因,如持牛雞戒等,此即非因計因,非果計果。

以上五種見惑,其性鋒利,故稱此為五利使。

五鈍使。一、貪欲。二、瞋恚。三、愚癡。四、高慢。五、疑惑。由於其性分鈍,故稱此為五鈍使。

此十種根本煩惱,能令吾人不得自在,故須存離想。

  十、盡想

小乘人修苦、集、滅、道四聖諦,斷見思二惑而證聖果。見惑是迷失真理之路。先迷苦諦之理而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心、瞋恚、愚癡、高慢、疑惑之十惑。次迷集諦之理而起七惑,於前十惑中,除身、邊、戒之三見。繼迷滅諦之理而起七惑,如集諦者。再迷道諦之理而起八惑,於前七惑中,加一戒禁取見。以上總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與無色界,各有二十八惑,於四諦下各除一瞋,因上二界不起瞋恚,三界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小乘思惑是迷事物而起,於欲界有貪瞋癡慢四惑,於色無色界各有貪癡慢三惑,於三界共有十惑。十惑分九品盡,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於每一地盡九品惑。

地有九地:一、欲界五趣雜居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

以上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將其一切斷盡,方能跳出三界,故今欲存盡想。

 

《八背捨》

行者靜坐修觀,則能生出八種背捨。

何謂背捨呢?背是違背,捨即棄捨,意思是說背棄三界之五欲,捨卻諸有之著心,所以稱為背捨。

修此觀能開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煩惱盡,即證阿羅漢果,至此,八背捨即轉名為八解脫。

八背捨為: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此即內外俱觀。行者以不淨心先觀自己色身不淨,如觀身體腐爛,血肉塗地,臭穢難聞,無有一處可以愛樂。由於欲界貪欲煩惱不易斷,故更要觀他人色身不淨,令心生起厭惡,俾能棄捨愛樂。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

此時已滅內身色相,由於行者諦觀內身骨人,虛假不實,內外空疏,漸見骨人,腐爛碎壞,猶如塵粉,散滅歸空;故名內無色相。但外四大未見壞滅,故仍以不淨心觀外色相,令生厭惡,捨棄外貪。

  三、淨背捨

淨即緣於淨相。此時徧身受樂,故云身作證。行者於二背捨後,已除外色不淨之相,但於定中諦觀八色光耀,入深三昧,練此地水火風及青黃赤白之八色,極令明淨,住心緣中,即能泯然入定,與樂俱生。八色光明,清淨皎潔,如妙寶光,徧滿諸方,照心明淨,樂漸增長,徧滿身中,舉體怡悅,既親證此法,故云身作證。又能背捨根本貪欲,心也不著其境,故名淨背捨,又名無漏三禪。

  四、虛空背捨

行者於欲界定後,已除自身皮肉不淨之色;初背捨後,已滅內身白骨之色;二背捨後,又掃除外身一切不淨之色,此時唯餘八種淨色。至第四禪,此色皆以心住,譬如幻色,依幻心住,若心捨色,色即謝滅,一心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色虛空之處,故名虛空背捨。

  五、識處背捨

行者若捨虛空之處,一心緣識,當入定時,即觀此定,依五陰起,悉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名識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行者若捨識處,一心緣無所有處,當入定時,也觀此定,依五陰起,若五陰空,定不可得,均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故名無所有處背捨。

  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

行者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當入定時,也觀此定,依五陰起,五陰若空,定從何有,由此觀之,悉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名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

  八、滅受想背捨

受即是領納,想即是思想,即五陰中受想二心。由於行者討厭此心,常時散亂,此時雖無粗重煩惱,但未滅除諸心數法,故欲入定休息,盡滅一切心數法,而非心數法也滅,今欲背捨受想諸心,故名滅受想背捨。

 

《八勝處》

端身正坐,修八背捨之後,觀心已經成熟,這時可以運轉自如,不論淨與不淨,均能隨意破除,從而轉修八勝處了。

此八法所以均名勝處,含有二種意義:一者不論淨與不淨,或五欲之染法,得此觀時則可隨意能破。二者能善調觀心。譬如乘馬擊賊,非但可破前陣,也能善制其馬,故名勝處。

八勝處者: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

行者或觀己身,或觀所愛之人,胖脹爛壞,膿血流溢,不可愛樂。觀欲界中色有二種,一者能生淫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淫欲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是不淨色故名醜。至此觀心純熟,於好色心不貪愛,於醜色心不瞋恚,但觀色相由四大因緣和合而生,如水泡不堅固,智慧能深達假實之相,住是不淨門中,可以破除貪愛與瞋恚,而由於觀想仍未能成熟,若觀多色,恐難攝持,譬如鹿遊未能調服,則不敢遠放,所以要觀色少。

  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

行者觀心既熟,骨人未滅,爾時於定中廣觀外色,外色雖多,也不妨礙。首從一死屍觀起,乃至十百千萬一國土,乃至十百千萬一世界,皆見悉是死屍,若見一切胖脹,乃至膿血爛壞亦復如是。《摩訶衍》中廣說:「若但觀一切人,見不淨白骨是名少,若作大不淨觀是名多。」大不淨觀者,觀象馬牛羊等六畜飛禽走獸之類,悉見為死屍胖脹,觀飲食皆如蟲如糞,衣服絹布猶如爛皮爛肉,錢財寶物如毒蛇,穀米如臭死蟲,宅舍、田園、國土、城邑、大地、山川、林藪,皆悉爛壞臭處不淨,乃至見白骨狼籍,一切世間不淨,甚可厭患,行者於三昧中,隨觀即見回轉自在,能破一切世間好醜愛憎貪憂煩惱,故可外觀色多。

  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

行者進入二禪,已滅內心色相,滅內色之理與前二背捨初開無異。今行者要破欲界煩惱,於二禪中,重修此二勝處,乃對治除滅下地結,使令無遺餘,又以觀心未能成熟,要觀多色,恐難攝持,是故仍觀色少,以自修持。

  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

行者既入二禪,已滅內身色相,故名內無色相,但也要再轉變觀道,令純熟增明,牢固不失功力轉勝。由於觀內身色相既無,故外觀色相雖多,也不妨礙,仍由一死屍觀起,乃至擴至全世界,胖脹爛壞亦如此觀,故名外觀色多。

  五、青勝處

功夫用到純熟,觀見青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至此八色光明雖然殊勝,諦觀此色,知從幻心而生,如幻師觀,所化幻色,本無所有,故不生愛染,名為青勝處。

  六、黃勝處

見黃色如簷蔔華,加功用行小已,忽見黃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是如幻有,故不生愛著,名為黃勝處。

  七、赤勝處

見赤色如春朝霞,行者精進不住,忽見赤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如水中月,故不起法執,名為赤勝處。

  八、白勝處

見白色如珂雪,行者勇猛修觀,忽見白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是鏡中像,故不起貪愛,名為白勝處。

行者入第四禪時,念慧已經清淨,將以上四種色,可以轉更光顯,如妙寶光,勝於前色。又用不動智慧鍊此青黃赤白四色,少能成多,多能成少,轉變自在,而且欲見即見,欲滅即滅,故名勝處。又者,以前見此勝色,煩惱未斷,法愛心生,今斷法愛,則知此色,乃從心起,故不生取著,是以將八背捨,轉名為八勝處。

 

《十一切處》

修八勝處之後,還要修十一切處觀。

十一切處即是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以此十色,包括一切萬事萬物,作為一個對象,而起觀照。

前八勝處,但觀少色,勝八背捨,如閻浮提王,唯一勝天下。十一切處,則能徧滿緣故,又勝於八勝處,如轉輪聖王,徧勝四天下。若此三種觀行具足,禪定功夫必能成就。

  一、青徧一切處

前背捨勝處中,雖有八色光明,但是所照非廣,未能普徧,是以不得受一切之名。今則不然,行者於禪定中,還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之青,以成就自在勝色。首用念清淨心,取少許青色熖相,猶如草葉之大,一心繫緣其中,當與少許青色相應之後,次以觀心運此少許青色徧照十方,功夫純熟,則見光明隨心普照,此時見諸世界皆是青色,徧滿停住不動,猶如青色世界,故名青徧一切處。

  二、黃徧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黃色,作為所觀之境,首從少許黃色觀起,與此黃色相應之後,進而運此黃色擴至一切處,久之即見光明,隨心普照,故名黃徧一切處。

  三、赤徧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赤色,從少許赤色觀起,漸令徧照十方,故名赤徧一切處。

  四、白徧一切處

行者攝心用念,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白色,從少許白色觀起,漸運白色徧照十方,故名白徧一切處。

  五、地徧一切處

行者心無分散,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地色,重新起觀,漸令地色徧照十方,故名地徧一切處。

  六、水徧一切處

行者一心專注,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水色,又復起觀,漸令水色徧一切處,故名水徧一切處。

  七、火徧一切處

行者心不馳散,又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火色,重新起觀,漸令火色無不周徧,故名火徧一切處。

  八、風徧一切處

行者心空一切,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風色,再起觀照,亦令風色徧照十方,故名風徧一切處。

  九、空徧一切處

行者心緣一念,亦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空色,使一切處無不周徧,故名空徧一切處。

  十、識徧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心注一境,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識色,使一切處無不周徧,故名識徧一切處。

以上雖有十色,但其性體,本來周徧法界,互攝互融,由於眾生迷性執相,故有差別相生。因而諸色,隨眾生心,由其業感,而後發現。若行者觀心劣小,則應之以少色,觀心勝大,則應之以徧色,色之徧與非徧,皆隨觀心之大小而分。

十一切處之初觀青色,徧照十方,乃至空色識色,無不同徧,雖各徧照十方,但互相涉入,均不妨礙,故名徧一切處。

《大智度論》云:「八背捨為初門,八勝處為中行,徧一切處為成就。」由於根性不等,亦有未必具修,若是利根,於中隨修一種,便可得道。

 

﹝后記﹞

中國古籍載述人體內本具治百病之潛能,若患者能有決心,放下萬緣,靜坐日久,當可根治諸等身心的病。

  靜坐的好處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復疲勞、心平氣和、增進思考、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免疫機能,進而擧止安詳、頭腦聰慧、反應敏捷、音聲清脆、皮膚滋潤、變化氣質、減少執著。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度,形容憔悻,精神昏昧,若能靜坐半小時,精神便能恢復,面容重獲光彩。靜坐對人的利益豈是藥石所能企及。因此,不論士、農、工、商、僧、俗、道、儒,各行各業各階層,皆宜學之,恆而習之。

當前是一個工商業科技時代,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緊張,致使不少人患上了神經衰弱。此症會令患者甚為困擾,並能影響飲食和睡眠,也不是短期可以服藥治癒的。此症既是精神引發的問題,自然也不能單以外服藥石為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始易為力。

筆者早年也曾患此症,而且相當嚴重,食睡皆有困難,終日驚惶失措,動既怕煩,靜又覺悶,度日如年。雖求治於中西醫師,卻久未見功效。終求診於上海名醫周某,其診斷結果謂:「起因乃由於牙齒生菌所致,若要痊癒,需將全部牙齒拔除。」我向他解說:「當辛勞時,牙齒表面便生白物,然靜坐半小時,白物便會消失的。」醫師不以為然,並稱:「如果你講經,我就聽你說;現在你看病,就要聽我說。」從此以後,我不再看醫生,終日於寺內拜佛和靜坐。拜佛是動,打坐是靜,一動一靜,調養身心,所謂:「養身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經過半年,病好一半,再經一年,遂告痊癒。故我現今雖在百忙中,也要抽空於早晚靜坐兩次。以前經常患感冒,而今近十年來未見發生,可見靜坐之功實大矣。

學習靜坐,一定要有恆心,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習者必須抱持積極的態度,並以喜悅之心對之。因初學靜坐會感覺心煩意亂,腿部麻木,妄念紛起,枯燥乏味,但若靜坐日久,不單可以降伏妄想,更能發生無窮樂趣,此時便如孔子聞韶,不會輕易欣棄這種輕安快樂,一坐數小時而不願下座。這是絕非世間五欲之樂可以相比的。

有人認為打坐是消極的,是出家人的事,非世人所為。其實不然,無論那一個行業,那一個團體,那一個人,假使純是消極而無積極的話,決然無法生存下去。有如世人日間勞作,晚上休息,如果終年動而無靜,或靜而無動,決無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動靜,不知心也有動靜。身動靜者,工作是動,休息是靜:心動靜者,有思想為動,無分別為靜。一般人工作八小時,其餘時間均可休息,何況於八小時之內也會間歇休息;而心則不然,除在睡眠不思想外,餘時未嘗靜止,況於睡眠之中,仍會有顛倒夢想。由此可知,身靜多於動,心動多於靜,二者不能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欲想健康長壽,務必把身心協調平衡。除身體恰當運動外,仍要設法多靜其心。身體的運動與方法,大多數人都知其梗概;惟靜心的功夫和方法,世人多未加注意,故筆者略陳所知,供諸有緣一起分享。

有人懷疑,呆坐不動,將使血氣不通,消化結滯,何能除病?當然,若身端坐,心裏胡思亂想,或閱書,或寫作,或作其他事務,則會影響血氣流通,食量也相應減少。而佛教的靜坐,不僅要身體穩如磐石的端坐,也要令心不能胡思亂想。所謂:「靜極生動。」若心靜到極點,則血液自會流動,導致橫膈膜運動增加,對於肺部交換氣體功能大有裨益。據書所載,靜坐時的活動範圍,要比平時增加三四倍。因氣脈一通,就會帶動血液環繞全身。所謂:「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意謂血能生氣,氣能帶血,氣血暢通,萬病消除。

我國醫書也曾說:「心屬於火,腎屬於水。」若人用心過度,心火上升,腎水下降,由於腎水不能上潮,引致水火不濟,便會毛病百出。若心能寧靜;或繫念下丹田;或止心於足部,心火會下降,腎水便上潮,水火既濟,則百病消除。其實人的失眠,多由水火不濟所致,心火不能經常得到腎水潤澤,便會幻想多端,思潮無法控制。若心能將萬緣放下,專心一意觀注小腹,或膝蓋,或兩足間,約二十分鐘,水火便能互相接應,此時如有兩節火車,驟然結鈎,幻想立刻停止,兩眼矇矓,約五分鐘,便可入睡。

十餘載前,愚任香港工商日報佛教刊版編輯,當時,雖四出懇請十方大德惠賜佳作,惟時有稿件不足之苦。為令佛刊能如期出版,故雖自愧才疏,亦勉力綴文充數。再因倉卒成篇,未遑斟酌字句,文辭粗拙,勢所必然矣。其後,佛教刊版載竣,佛青同人即擬將「靜坐講義」編輯成單行本印贈結緣,辭謝再三不果,勉應其請,遂付印 5,000本,廣結善綠。

後於天台精舍舉辦靜坐班,迄今已有十載之久,每次人數平均皆超過百人之眾。其間發現香港人因生活緊張,患各種慢性疾病者甚多,如神經衰弱、體弱失眠等,故特將「靜坐講義」所載,參考儒道書籍加上近數年教授所得經驗,增入教材資料,發願將之再版問世,希以此書與諸同修共享禪悅,法喜充滿。雖則以愚所知,僅若滄海一滴,謹乞經驗豐富之內行,惠賜南針,以便糾正,則不勝銘感矣。

               佛曆二五三八年十月 釋暢懷於天台精舍

“根本淨禪”的图片搜索结果

台長: 幻羽
人氣(1,267) | 回應(0)| 推薦 (1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 |
此分類下一篇:【六波羅蜜講記】 *釋聖嚴*法師
此分類上一篇:【*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