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金剛坐)
【*釋暢懷*法師:世間禪之修持】~上~
《靜坐之前方便》
一、靜坐前的身體準備
靜坐之前,要將萬緣放下,行動從容安詳,不可粗獷。首先將身搖動數次,使各部分血液流暢。用手按摩全身,兩腿、膝蓋、腰部、脊樑、胸部、兩臂、後腦、臉部、頭頂,再以手浴臉,猶如洗臉式樣,功用可以醒腦,降血壓,減皺紋。
二、靜坐前的情緒準備
靜坐前後,切勿發脾氣。若靜坐前動肝火,於靜坐時則難以入定。若在靜坐後生煩惱,由於氣息仍在細脈中運行,尚未散至粗脈,會引致血液突然沸騰,使人感覺煩躁不安,胸部似有物件梗塞,此種情形,有時會延續數日不散,故不可不注意。
三、靜坐的環境
靜坐需找一處清靜地方,離開熱鬧的環境。若無清幽閑靜之處,於嘈雜的地方用功,也並非不可以,不過需要置心一處,不可隨境所轉。又須注意,面對喧鬧聲音,切勿生討厭心;或生恐懼之念;或想辦法躲避,須知此心一生,便是隨境所轉,仍是分別妄想,應將一切聲音置之不理,一心照顧功夫,如是練習日久,則鬧處一樣可以入定,此時定與聲音兩不妨礙。不過,功夫未曾用到純熟,不易瞭解箇中奧妙。比如在屋內與人深談,對屋外火炮聲恍若不聞,如俗語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心不在焉也。以心繫念一處,外聲不能擾亂。古德有說:「十字路口,正好打坐。」即是這個意思。
坐時空氣要流暢,但不要受涼,尤其是後腦,膝蓋,脊樑骨。如果著了涼,仍以打坐醫治。坐墊要輭,但不可在梳化上坐,因在梳化上坐,氣不能升起。靜坐之處不可過光,過光心易浮動:也不可過於暗,過暗心易昏沈。
四、靜坐的時間
每日抽出一些時間,靜坐兩次,每次由十分鐘增至二十分鐘,再由二十分鐘加至三十分鐘,若能經常坐半小時,三個月後,必見功效。第一次靜坐最好在上午大便之後,因大便後氣虛加強,靜坐可以大補元氣。第二次靜坐可在下午沐浴之後,以洗澡後氣血暢通,靜坐加速血液運行。
子午二時(中夜十一時至零晨十二時盡及中午十一至十二時盡)不適宜坐,因氣走至病處,加重其患。也有人說,子、卯、午、酉四時打坐最好,因為天地正氣感交時刻。這兩種說法,不知誰是誰非。據我經驗,子午二時最好小睡,尤其是患病者,得益更大。西醫也曾說:「午後小睡對人有益。」密宗有說:「練功時間,上午以早晨太陽剛升時為宜,下午在傍晚,太陽下山時為宜,以免日照強烈,損害眼睛。」當然,平素練功有術之人,則無論何時都可靜坐。
五、靜坐的姿勢
靜坐時需將兩腿盤起來,盤腿可以減短血液通道,今心容易入定。每有人於公園運動之後,端坐於石上或椅上,兩腿垂下來,雙目緊閉,如是靜坐,實未得法,極難得到入定功夫,因身心有連帶關係,所謂:「四肢縮,心必寧:四肢舒,心必散。」因身體舒散,其心不易人定。佛家之靜坐,要人四肢蜷縮起來,由於身體收歛,其心容易入定。
靜坐有兩種坐式:
一、雙跏趺坐,也名結跏趺坐。分兩種方式—
甲、不動金剛坐。是將左腿放在右腿上,再將右腿放在左腿上。
乙、如意吉祥坐。將右腿放在左腿上,再將左腿放在右腿上。
如此姿勢,自然端直,不致前後左右搖擺。假使初學靜坐,或年車已高,難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強,可改用單跏趺坐。
二、單跏趺坐,也名單盤膝坐。分兩種方式—
甲、金剛坐。是只將右腿置於左腿上。不需再將左腿置於右腿上。
乙、如意坐。是只將左腿置於右腿上,不需再將右腿置於左腿上。
此兩種坐法,較雙盤有缺點,因左右膝蓋會落空,身易左右傾斜。
以上兩種是佛家和道家的靜坐法。如果單盤也做不到,可將兩小腿交叉於兩股的下面,也名交叉架坐。儒家多取此坐法。
傳說大陸有一僧人,夜在墓地結跏趺坐,眾鬼見是一座金塔,大家爭來跪拜;僧後改為單盤,眾鬼見變為銀塔,依舊跪拜;後再改為交叉坐,眾鬼見變為土堆,於是停止跪拜。因為佛家主張雙坐或單盤,故有此傳說故事。
若兩腿麻木不能忍時,可以將腿上下交換,如再無法忍耐,可伸直數分鐘,等麻木消失後,再重新盤腿坐。
學盤坐通常有三種情況:一、有些人生來骨骼柔輭,開始便能單盤或跏趺坐。二、要經三五個月或一年,始能單盤或雙盤,此是血氣衝過骨節所致。三、有些人靜坐雖經數年,仍舊無法單盤或雙盤,這是氣血不通所致。直至一旦氣血暢通,靜坐一小時亦不覺麻木,所謂:「氣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兩手安放的位置。先將左右手掌伸直,手背叠於手掌上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貼近小腹;置於腿上,兩大拇指輕觸,有如結彌陀印,功用可使左右血液交流。挺起胸膊,端身正坐,身不彎曲,也不高聳,頭不低垂,也不昂仰,脊骨要直。總之,不可東倒西歪,前俯後仰,身坐不正,氣血不通,氣血不通則心難入定。
六、眼耳鼻舌身心的處置
眼宜輕閉,也有主張微開,輕閉恐人昏沈,若不昏沈,還是以閉為宜。因眼對境,容易分心。
耳不外聽,以心緣念一境,不去注意外聲。
呼吸用鼻,不可以用口。用口呼吸,會引致白血球增加,氯化鈉升(鹽分升高),對身體不利。從鼻孔徐徐吸入清氣,用口吐出濁氣,觀想氣息從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五七次,然後閉口:唇齒相著。呼吸順其自然,不可用逆呼吸,或止息法,亦不可深呼吸,更不可用閉氣法。
嘴唇輕閉,舌輕舐上顎,功用可以調攝細脈。天井有水(口水),應將之慢慢咽吞。古人稱口水為「玉醴仙醬」,道家稱為「玉液還丹」,或「長生藥酒」或「煉津成精」等。其功用可以灌溉五臟六腑,增長脾胃消化,鎮定神經。
坐久若覺身體有俯仰斜曲等事發生,即應隨時矯正,否則,日久會生毛病。坐時若覺身體搖擺,此乃氣血結滯不通所致;或神經緊張;或心理作祟;或任意放縱,坐時需要精神集中,時時提高警覺,以免搖擺擴大,無法收攝。坐時不論時間長短,務要排除妄念,切勿搖動身體,四肢也避免移動,以身動故心動,心既馳散,何能入定。
若身體覺冷,用毛巾被等蓋之,若有出汗應以乾毛巾擦,用濕毛巾擦容易受涼。
心不可追求功效迅速,有追求便是妄想。既不可以無心求,亦不可以有心得。所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七、日常生活的配合
除久坐有術之人外,不可以坐代睡,疲極要休息。
食不可過飽,過飽百脈不通;也不可過饑,過饑精神不振。
平日要注意飲食,不可吃五辛,以五辛生吃生瞋,熟吃發淫。避煙酒,守五戒。
切忌情緒暴躁,遇善境不喜,遇惡境不憂。
靜坐有四字真言。所謂:「鬆、靜、守、息。」鬆,是將全身放鬆,頭部,兩肩,兩眉及口角,全身悉令放下,宜穿寬身衣褲。靜,是寧靜思想,不使七情六欲生起。守,是將意念安守丹田(小腹),令心聚精會神。息,是調和氣息,逐漸入於微、細、慢、長的狀態。
本來練功的人,於行住坐臥,出入往返,均可歷境習禪,由於初學,心粗意亂,必須以坐入定。佛住世之時,及後來佛教傳到中國,弟子修行證果,皆以打坐為首要。古德偈說:「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驚怖。」故於四威儀中,以靜坐為勝。
《修身與攝心》
一般人學習打坐,絕大多數是為保健,卻病延年;儒家以修心養性為其目標;道家運氣煉丹,以求飛昇;佛教則以明心見性,成佛度生為終極。廣述雖有千差萬別,總括言之,不出修身與修心。上述前三者以修身為原則,後一種則純粹是屬於修心。
佛經有說:大凡世間一切有所作為之法,既落於形跡,便不免有生有滅。身體既由父母所生,當然也是有為之法,既是有所作為,不論將它修得如何堅固,就是仙家修得壽千萬歲,也不過後死而已。
黃龍禪師曾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吾人之身雖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但心靈從不隨生死而轉移。不僅今生未曾改變,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結束之後,心靈依舊湛然不動,可謂亙古不變,永久常恆,佛經稱此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明其心、見其性,則可臻至不生不滅之境地。
關於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於此簡略介紹數種如下:
假使有人能獨居靜室,將萬緣放下,無思無慮,懸心如虛空,調和氣息,安穩身心,由於心平氣和,肌肉鬆弛,肺量擴大,血液暢通,如此安坐,可以導致身體健康,無病延年。或平息妄念,專心想著自己在打坐,不令其心向外奔馳,一意貫注全身。或將心繫緣一處,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見功。或坐時用氣脈上下前後循環不息,吸氣時氣由丹田盤旋而上,直通大腦,呼氣時氣由大腦盤旋而下,再歸丹田,如此往復不停,可使全身舒暢,身體康強,但未經人指導,則此方法不可隨便運用。或運用增長呼吸方法,可以導致保健的作用,如道家所用的服氣法,養精安神,寧靜思想,能增長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
中國人的靜坐方法,分有兩派。
一、無為派。不作任何冥想,專注一事,端身正坐。
二、有為派。意念繫緣一境。此派又分三種方法。
甲、默念法。
不必出聲,心想默念。思想寧靜,心情舒暢,氣血流通,精神愉快,飄飄若仙,如入雲中,身輕若海綿,如騰雲駕霧。如果血壓低,念血壓升高,若血壓高,念血壓降低等詞句。若念與觀想一起併用,功效益見迅速。然不可超過七個字,字多易生雜念。若是佛教徒,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均可,因沒有超過七個字。
乙、意念專守外境。
用心去想身外之物。例如百花齊放,海洋無邊,晴空萬里,中夜星辰,青松柏樹,宇宙一體。或注意目前一臥牛之地。俗語有說:「笑一笑就少一少,惱一惱就老一老。」若人經常想開心事,就會健康長壽。
丙、意念繫緣內境,專心注意內身,有八種方法。
丙一、百會穴(頭頂中間)。
道家所謂:「雙眼遙思運頂門。」密宗有灌頂法,頂門若開,陽神由此而出,可以成聖成賢。佛經說:「聖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故有靜坐之人,專守頂門。
丙二、祖竅穴(兩眉中間)。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釋迦佛從眉間放出白毫相光,徧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由此可知,眉間也是重要穴道。
丙三、中宮(兩乳中間)。
此處乃為人之中心點,常守亦可打通奇經八脈。普通人只通十二脈,奇經八脈非靜坐不能通。奇經八脈即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脈、任脈、督脈、帶脈。八脈中更以督脈,任脈為重要。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若通督脈任脈,名為小週天。並通其他六脈,則名大週天。
丙四、肚臍。
人之有生,臍在最先。臍帶繫於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時,全靠臍帶吸取元素而生長,是以臍為人生的重要部位。古德要人觀想肚臍如豆般大,首先解衣詳細審視清楚,然後閉起眼睛,令身心調和。若心向外攀緣,立即收攝令返,過後若想念不清,再解衣細看,務令清楚。如此凝神,注守不散,非但可以卻病,且能進入禪定。
丙五、繫念丹田。
道家以心之靈氣為丹,如田可以植禾,意即一切成長,不出此丹田外。其云:「常伏氣於臍下,守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生,可以生身,此內丹不死之道。」此不過是其權宜之說,其實宇宙人生,森羅萬象,無一不是有生必有滅,有好必有壞,高低、長短、大小、方圓莫不皆然。要想不死,須求無生,無生則無死,方是究竟解決生死的大問題。丹田也有它的部位,在臍下邊的是下丹田,在心窩處的是中丹田,在兩眉間的是上丹田。今教人觀想的乃指下丹田。佛教顯宗說丹田在臍下二寸半,密宗說在臍下四指中脈之間,道教說在臍下三寸位置,以人之高低不等,是故各說也不一。又密宗稱此處為「生法宮」,意謂宇宙萬有一切皆由此而生,亦名「氣海」,全身之氣集聚於此,然後由此分布徧身。若心貫注丹田,心到則氣至,氣到則力至,力到則血至,有力則使血液推至全身。有說觀想臍下有一紅色明點,或想內中有火,由於身體虛弱的人,大多下冷上熱,病輕者易發覺,患重者則不知。如人透支過多,辛勞不易發覺,愈是休息,愈覺疲倦。如人健康不受補,與虛弱不受補,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意守腹部,久而感覺發熱,小腹會咕嚕咕嚕地響。如果心火不足,可藉外火相助,用艾條燃燒臍下四寸之處,每次三十分鐘,早晚各一次,如此不僅卻寒,且能大補元氣,暢通氣脈。若身體發熱,則不適宜燒,此外,餘一切時均無妨礙。
丙六、止心於足底下之「湧泉穴」。
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於五識處於頭部,心多向上攀緣,心屬於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濟,諸病叢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則向上升,水火既濟,陰陽調合,萬病消除。
丙七、運心病處。
無論何種毛病,若能專心一意,運心病處,以心為果報之王,心至何處,病患即除。心比如王,疾病如賊:王至何處,賊便逃走。又有相尅之義,如水大之病,用緊張的觀想醫治;火大之病,用鬆弛的觀想醫治;地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頭頂醫治;風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足下醫治。
得病也有三種因緣。一、四大五臟得病。二、鬼神所作得病。三、宿世業報得病。
四大生病者:常止心在下,多動地大,而生地病。常止心在上,多動風大,而生風病。常止心急撮,多動火大,故生火病。常止心寬緩,多動水大,故生水病。又地大增者,腫結沈重,身體枯瘠。火大增者,煎寒壯熱,肢節皆痛。風大增者,身體虛懸,嘔逆氣急。水大增者,痰陰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發生。
四大不順得病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裳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為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助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水火風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水火風,亦是等分,屬地大病。若此四大不調,則會生四百零四種病。
五臟得病者:身體寒熱,頭痛口燥,是心病相。身體脹滿,心悶鼻塞,是肺病相。憂愁不樂,頭痛眼闇,是肝病相。膚癢疼痛,飲食失味,是脾病相。咽喉噎塞,腹脹耳聾,是腎病相。
六神發生之病:若多怕惛惛,是肝中無魂。多忘前失後,是心中無神。多恐怖癲狂,是肺中無魄。多悲觀喜笑,是腎中無志。多回旋疑惑,是脾中無意。多失意不歡,是陰中無精。
應知養生之道,眼不多見而魂在肝。耳不多聞而精在腎。鼻不多嗅而魄在肺。舌不多嚐而神在心。身不多勞而志在脾。意不多思而神守舍。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即此義也。
如得四大五臟之病,應求診中西醫生調治。若是鬼神作祟得病,當勇猛精進,以堅固志,加以咒力,或念《心經》,《大悲咒》,《往生咒》,或誦大乘經典,可以痊癒。若是宿業果報病,如生意失敗,家屬不和,貧病交加,一切不順利,則應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戒殺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經常跪在諸佛菩薩面前,生大慚愧,發露眾罪,求乞懺悔,可以消除一切罪業。
丙八、觀息徧身。
放鬆身體,將萬緣放下,一切順乎自然,不可過於拘束,觀想氣息周徧全身,隨諸毛孔,或出或入,無障無礙。如此用心,非但通諸氣脈,更能消除病患。
禪波羅密門有五門禪。
一、繫心頂上,久則心動於風,如得風病,自己以為得到神通,有飛的感覺,易出偏差。
二、繫心髮際,久則眼好上瞻,能見黃色,或赤色種種顏色,或見種種光明,常用會生過患。
三、繫心鼻端,出息入息,易悟無常,心若寧靜,能發禪定。
四、繫心臍間(氣海),能除萬病,內見三十六物,能發特勝等禪。
五、繫心地輪(兩足中間),氣隨心下,四大調和,能發根本不淨觀。
心如猿猴,以鎖繫於柱上,其心自然調伏,將心繫於五處也是如此。此五種觀想方法,前二久用會生過患,後三久用可生禪定,學人應知從中選用。
入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一、調伏心中亂想雜念,令其專注一境,或想丹田,或觀於心,使不亂動。
二、調伏心中昏沈,初學靜坐總覺妄念比平時多。靜坐日久,妄想就會減少,但妄想減少時,瞌睡又會相應纏擾。不過這是一般用功人之通病,行者務要提起精神,或注意鼻端,昏沈自然消失。
三、摒棄外緣,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不緣色聲香味觸之五塵境界。
住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行者於一坐時,始從入定,終至出定,於其中間,或長或短,必須認識身、息、心之三事,調不調之相狀。
一、調身不寬不急,寬是放縱,意即約束。過寬易生懈怠,過急易生病症。若坐久疲勞,其身有時東倒西歪,或前俯,或後仰,覺已當即糾正,不可隨它而去。
二、調息不澀不滑。澀是酸澀,滑即不凝滯。使息出入微細,似有似無。坐時,覺息出入有聲,或息雖然無聲,而結滯不通,或出入不微細,皆是不調之相。息之出人,需要無聲,不結不粗,出人綿綿,似有似無,身心和順,此是調相。
三、調心不沈不浮。沈是昏暗不清,浮則妄想紛飛。身息雖然調得適當,而心浮動或昏沈,或覺寬急不定,當安心向下,繫緣臍下丹田,制諸一切妄念。若心昏沈則觀注鼻端,其心自能調適。
出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初入定時是從粗入細,後出定時則由細至粗。
一、行者坐禪時覺,欲出定時,於未出定前,先將心放下,由細轉粗,思維名相,逐漸攀緣六塵境界,因其最初入定,收攝諸念,如今出定,需將一心散於諸念。
二、開口吐出濁氣,令身中熱氣外散,觀想徧身毛孔,一時同出穢氣。
三、微微搖動其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再動二足悉令柔輭,然後以兩手徧摩毛孔,繼擦兩腿兩足等處,再用手揉兩眼後,始將雙目張開,稍歇片刻,方可離座。
坐時應放鬆褲帶,以便氣行,免腹內存氣過多,日久致疾。昏沈重時,振作自心,或思日月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經行。繫心過猛,易生掉舉。緩懈寬鬆,易生昏沈。故要調適心念不昏沈、不浮動、不鬆散、不逼迫。
「坐禪」是佛教專有名詞。六祖謂:「心念不起名為坐,自性不動名為禪。」又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梵語禪那,譯為靜慮,思維修習,功德叢林等名。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妙用為果。又名三昧,翻譯為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如蛇行路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故名正心行處。今人作事,得奧妙處,亦稱三昧。
禪有大乘禪、小乘禪、凡夫禪、外道禪、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還有如來禪、祖師禪之種種名稱。
世間禪有二種。一、根本味禪。二、根本淨禪。
※一、根本味禪。※
即四禪天,四無量心及四空定,名為十二門禪,是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方法是用:「厭下苦粗障,忻上靜妙離」之六行觀去修。若厭欲界的散亂心,即修四禪。欲求有大福德,則修四無量心。若厭離色身,則修四空定。因為其生出世善法的根本,又於禪定中生著愛味,故稱其為根本味禪。根本味禪,為凡夫外道以六行觀修,發有漏智,不生無漏慧。
根本味禪者,人之思想,如瀑流水,靜坐數分鐘,便覺思想更多,坐久則會凝靜。猶如濁水,若放白礬,便見沙土下沈。又如陽光透過門縫,方見微塵上下飛揚。妄想分別,正是如此。
《欲界定》
未得初禪之前,先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首先安坐端身攝心,由於攝心之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貼貼安穩,不復攀緣七情六欲等事,名粗心住。
雖不攀緣外事,心之微細流注,剎那不能停止,逐漸愈凝愈細,忽見氣息出入長短,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入不積聚,出不分散,似有似無,名細心住。
心既精細,覺心自然明淨,由於定法持身,坐不疲倦,任運不動,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此時覺身如雲似影,爽爽空淨。雖若空淨,猶見身心之相,而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欲界指色欲、情欲、食欲、淫欲。)
得欲界定,因為定心既淺,未有功德支持,很容易失去。失有六種因緣:即一、心有期望。二、疑惑不決。三、驚怖心生。四、生大歡喜。五、愛著不捨。六、憂愁悔恨。
未得欲界定有一種不正心,即希望心。
正在欲界定時,則有四種,即一、疑惑。二、恐怖。三、歡喜。四、愛著。
出定之後,則有一種,即多憂悔。若能離此六種邪心,則易入定。
而後再修未到地定,諸禪中間,均有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後,未得初禪前,別有境界,能生初禪。於其中間,渾然一轉,身心虛豁,雖然未去欲界身相,於靜坐中不見身首,衣服床座等物,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地定。即是初禪的方便定,亦名未來禪,亦名忽然湛心。
得此定時,須提防邪偽。其中有十種相狀。
一、增減相。增者,身動手起,腳也如此,外人見其身心不安,或如著鬼,身手紛動,或坐時見諸外境,如得神通,此為增相。減者,若上若下,未及徧身,即便減壞,或坐時疏曠,無法持身,此為減相。
二、定亂相。定者,識心及身,為定所縛,不得自在,或復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能出定。亂者,心意擾亂,攀緣不止。
三、空有相。空者,觸發之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有者,觸發之時,覺身堅卬,猶如木石。
四、明暗相。明者,見外種種光色,乃至日月星辰,一切色相,無不悉見。暗者,即心闇暝,如入暗室,無所覺知,如熟睡人,亦如死人,無心相法。
五、憂喜相。憂者,其心熱惱,憔悴不悅。喜者,心大慶悅,湧動不能自安。
六、苦樂相。苦者,身心處處疼痛,煩惱不安。樂者,甚大快樂,貪著纏綿。
七、善惡相。善者,經常念外散善覺觀,破壞三昧。惡者,即無慚無愧等,諸惡心生。
八、愚智相。愚者,心識愚惑,迷惛顛倒。智者,利使知見,心生邪覺,破壞禪定。
九、縛脫相。縛者,五蓋及諸煩惱覆蔽心識。脫者,謂證空無相定,得道得果,斷結解脫,生增上慢。
十、強輭相。強者,其心剛強,出定入定,不得自在,猶如瓦石,難可迴變,不順善道。輭者,意志輭弱,易可敗壞,猶若輭泥,不堪為器。
如是等十對惡觸,擾亂坐心,破壞禪定,令心邪僻,是為邪定發相。分別邪正之相,則以三種方法驗之,真金則以燒、打、磨便能知道。定喻於磨;修治喻打;智慧觀察,譬如火燒。
於未到地定,雖不見身首床座等物,並非實無,如灰覆火、如夜噉食、如盲觸婦,不暢其情。行者見身息心,如芭蕉相,無有堅實。入定漸深,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一日,乃至十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壞,應守護增長,於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結,運運而動,動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似影,動發之時,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徧身。從頭至足,多成退分,從腰發則成分,足發多是進分。總之,上發多退,下發多進,動觸發時,功德無量。
略說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
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悅。五、快樂。六、善心生起。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輭。有此勝妙功德,莊嚴動法,如是或經一日,或經十日,或一月五月,乃至一年,此事既過,又有餘觸,次第而發,名為初禪發相。
餘觸發者而有八觸。
一、重如下沈。二、冷如冰室。三、熱如火舍。四、輕如縷煙。五、澀如樹皮。六、滑如磨脂。七、粗如糠秕。八、輭如無骨。
此八種相,是由四大變化而來。重澀是屬於地大;冷滑是屬於水大;熱粗是屬於火大;輕輭是屬於風大。
又八種觸,因息出入所致,入息順地大而重,出息順風大而輕,入息順水大而冷,出息順火大而熱,入息順地大而澀,出息順風大而輭,入息順水大而滑,出息順火大而粗。
若於中間定前,未有十種善法,先發八觸,多是病相。如重澀堅沈,是地大病生。如冷滑輭涼,是水大病生。如熱粗煖癢,是火大病生。如輕輭掉浮,是風大病生。
若從入息所得重冷澀滑等病,則用出息而去治療。如從出息所得輕熱輭粗等病,則用入息而去治療。
又因重澀堅沈等,生睡眠蓋;因冷滑輭涼等,生疑惑蓋;因熱粗煖癢等,生瞋恚蓋;因輕輭掉浮等,生掉悔蓋;又因四大合成世間諸法,會令眾生生起貪欲蓋。靜坐者不可不防。
因欲界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轉換色界五陰,粗細有所不同,故有八觸發生。譬如世人,憂愁煩惱,內起結滯,壅塞不通,俾令四大發生變化,從心而生,乃至得病至死,此苦不從外來。今此禪中,有觸樂事,亦從心有。八觸之事,未必發盡,或發三五種,應先發何種,若論其次第,亦無定前後,強者先發,多見有人,從動而發。
(如意吉祥坐)
註:釋暢懷法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南省武安縣。俗姓王,名記德,年十五,隨釋性崇和尚出家。旋參慈舟律師、圓瑛法師、倓虛法師學佛。諸大德之為法忘軀、言行合一,遂啟暢公智慧之門。
釋暢懷法師是一位中國當代的高僧,至今已出家修行76年、戒臘75年的老和尚,在香港、東南亞具有深遠影響的佛門大德。他是香港佛教圖書館館長,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武安龍泉寺開山方丈,香港天臺精舍住持,圓明寺住持。
數十年來,暢公持戒精嚴,自奉儉約;好學不倦,深入經藏;慈悲喜捨而平易近人;故深受信眾之擁戴。
暢公以弘願彌深,行菩薩道,為普度羣萌,輒僕僕于中、港、美、加各地敷演正法。每作無畏布施,辦放生法會,撫慰病人。或遇緣謝娑婆者,念佛助其生西。又常法施于難民營、監獄,隨緣度生,不退而恆。
自暢公任中華佛教圖書館長,印贈佛籍數百萬冊,為初機之士燃無盡法燈,識者咸以大士目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