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1-26 20:58:36| 人氣4,7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性】、【空性的體驗】、【性空】、【緣起性空】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空性”的图片搜索结果 

                          【空性】

空(梵語:śūnya)或空性(梵語:śūnyatā),是基本佛術語,諸法的空性義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空相。

的論述,在佛中源遠流長,如《雜阿含經》有《大空法經》和《第一義空經》,《中阿含經》有《小空經》、《大空經》和《頻娑邏王迎佛經》,等等。在部派佛共通的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之基礎上,更有加上無人而合稱第一最空之法,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無我無我所,不實來實去,是假名法、因緣法。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說十空對治薩迦耶見: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空,無空,無邊際空(無始空),本性空(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第一義空),空空。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說空定有六空,巴厘小部《無礙解道》說二十五空以釋世間是空

按龍樹《大智度論》,大乘佛與部派佛在性空的解釋上有根本分歧:

聲聞: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處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處相自空,無我、無我所。

大乘:十二處,我、我所無故空;十二處,性無故空。

在大乘佛中,諸法有能生之法及所生之法,所生之法都是因緣和合所出生,而沒有實在自體,不能單獨存在,藉因藉緣故,緣散則滅;終滅故,非實常住法,故稱自性空。再進一步分析,可以分成七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或二十空,也歸結四空。

大乘佛中,一旦因說空而忽視了因果業報則被稱惡取空,也有不准隨便解說空的戒律。

《大品般若經》說十八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空、無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在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此處他空他法空過如、法性、實際等無法之餘法,在《大品般若經》的其他版本中,此處異空餘事空他故空他性空由他性故空

自性sva-bhāva)中的和十二因緣中的bhāva)在梵語中是一個詞,他性para-bhāva)這個念在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也出現過,龍樹《中論》對他性para-bhāva)進行了辨析,其義“ 他自性para-sva-bhāva)。

空性大乘佛理論基礎。中觀派以空性的八不中道根本正見。中觀派用緣起性空來解釋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因是依緣而起,故不是本來自在的法,依緣滅而壞滅,所以不實,是苦、空、無常、無我。

苦、空、無常、無我,可名之由變壞觀空,有可能導致斷滅空沉空惡取空的危險。仍然無所適從、持續流浪漂泊。正知正見的般若正法,由甚深般若智開展,面對五蘊世間,觀照世間諸法,超越其變壞相。正知正見的般若正法,示現諸法實相,世間轉法界,安住法界就在當下。

顯發如本心的甚深般若智,如實覺知法界如,則當下就成如來,證入不虛妄、不變異的如法界。甚深般若智開展的般若正法,正使生死涅槃猶如昨夢,正使流浪漂泊倏然而止,正使常樂我淨朗朗而現。

近代學者認,緣起性空是佛區別於一切宗或哲學的世界觀。人所見的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所以有生住異滅的現象可見,人們因特定條件下的功用(因緣)來確定諸法的生或滅,任何可見的事物(諸法)都隨著變化而生滅,因此世間萬物沒有所謂的對本質(自性)。

空性見與大悲心雙運,這兩者的結合非常的深廣,能修學這樣的空性見的菩薩行者,他是非常得尊敬的。

空性者,空間之本性、本體、本質即是,汝心亦是!無處不在,細微無色,如空如水,不能眼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遍盡虛空,一切萬物之本,此是一切眾生覺悟成佛之本,亦是佛之神力之本與智慧之本,空性如水,能得入者,一切悉知,正等正覺。

空性即名佛性,簡名空,或名佛、第一義、涅槃、圓覺、虛空、空、如、本質、心、法身、自性、心性、如來藏性、菩提、太極等名,異名雖多,實相不二,法界一如!世界構成之四大元素,皆以它為根本,空性運動,則能變化出四大元素的現象,進而形成世界,現象是虛假的,所以必須以不斷運動才能維持,並且無常敗壞,只有空性才是唯一的實,空性即是本質,空間的基本構成元素,因不能以肉眼而見,佛故虛空,而不是虛無,非有非無,動則能顯一切萬物之相而非有,靜則如太空而無一物亦非無,不墮有無生滅之道,能周而復始,流轉不息,故名太極。

空性解說,以楞嚴經尊,七處證心,深解空性、妙明心,了達一切。故言:性覺空,性空覺,周遍法界,淨本然。一切佛經,皆唯講本心,講離相,講涅槃,講禪定,講空性,講法身,講虛空,而不說肉身、色身、人身、妄想、道理等是解脫之體。

太空一切皆是空性、佛性,自心本體亦是空性,心者,非指人之思想或感情,而是指能生一切意識與思想的本來之質,即本質。故如佛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執著倒妄想、種種虛妄的運動現象以為真實,而不能證得永恆本有的妙明心。

含義

這一偈頌,總共有六句,第一句「彼器隨生諸功德」是所立,後面五句以六個內容來說明。六個內容即一、常能正受住淨戒,二、勤行佈施,三、修悲心,四、修安忍度生,五、善根回向大菩提,六、恭敬諸菩薩。

「彼器隨生諸功德」,「彼器」指能接受空性的法器,「生諸功德」指聞思空性所生的特性。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是能接受空性的法器,他在聽聞空性的道理之後,不只是可以瞭解空性,他還會想到其他跟聽聞空性有關的內容。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他可能在聽聞空性的時候,會覺得空性好像只是一般所謂的知識而已,而不會有接著六種感受的生。也就是說,本來空性能斷除我們內心的我執(輪回的根本)與自愛執,然而若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的時候,他沒辦法把空性及空性所要對治的倒心相關連到一起。

如果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在聽聞空性之後,慢慢的他會理解到,空性在對治他的我執、對治他的自愛執、提升他的悲心是有明的。或者說,提升他的持戒,或者在修世俗諦的這個方便部分,能有助於觀三輪體空。但是,如果不是聽聞空性的法器,可能只會把空性當成究外在的知識而已,與自己內心好像沒有什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句反觀自己的內心當我們聽聞空性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去想到聽聞空性之後,隨生這六種功德。如果可以的話,那也可以算是進入聽聞空性的法器的行列。如果不是的話,可能就還不是。不過,不論目前是不是適合聽聞空性,重要的是,我們在聽聞空性之後,要樣用於實修,或是說,要樣把這六功德做一個連系。

聽聞空性

假設是一位適合聽聞空性的法器,當他聽聞到空性的時候,他會猶如獲得珍寶一樣,他知道這是非常無價的寶貝。原因是,整個輪回是無始的,假設我們不去對治,輪回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整個情況就像在一片混亂的狀態當中。通常我們會用無明的昏暗來說明這種情況。再加上有情本身也沒有看得見解脫輪回之道的一對慧眼。因此,如果有一個人聽聞到空性的道理,知道這個空性是可以幫助他從輪回的黑暗當中解脫出來,並且他也知道,空性不僅可以幫助他得解脫,甚至連成佛都可以。他現在得到這樣一個能解脫的門,得到這樣一個珍寶,得到這樣一個慧眼的時候,他會希望來世仍然能得到。而了來世能接觸到空性,他還必須來世再得到人身,否則他就不可能再聽聞到空性。所以,了來世能繼續修學空性,他這一世就要好好的持戒,持戒的心力因而比以前更

勤行佈施

光是持戒得到具有十八暇滿的人身還是不,因光有人身,仍有可能沒有時間修學佛法,必需了生計,譬如吃的、穿的,住的種種去辛勤奔波。了要讓下一世不僅得到人身,還要有閒暇的時間修學佛法,聽聞空性,在這一世就要努力的行佈施,因佈施是讓下一世自己生活不虞匱乏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世間,其實每個人都是了錢在努力。當然我們一生不能只是往錢看,就以學佛者來講,還需要考慮到,必須要有時間學佛。的生活不虞匱乏,才能有時間去聽聞空性,因此在這一世就必需累積佈施這個因。

修悲心

假設已經持戒了,也佈施了,使來生也得到具有八暇十滿的人身,也有時間去聽聞空性,但是如果沒有以大悲心來攝持,則聽聞的空性所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意思是說,這個空性頂多只能斷煩惱障。但是,如果所聽聞的空性能結合大悲心的話,這個空性的能力,就非常大。不僅可以斷煩惱障,也可以斷所知障。因,有大悲心攝持的空性見,從無邊的正理去思惟空性,相對來講,的能力就變得很

修安忍度生

假設一個人因持戒得到了暇滿人身;因佈施而生活不虞匱乏,可以有時間聽聞空性;也因有大悲心攝持空性見而能力大。但是,假設這個人沒什威嚴,或者說容貌醜陋,這在利益聖與利益有情上也會有困難,因別人看了他也不會起敬重心,所以這時候必須修忍辱。

善根回向大菩提

要證得圓滿正等正覺的佛果位,必須具備空性見和大悲心,兩者具足才有可能達到佛果位。假設不瞭解佛果位是以大悲心攝持的空性見、斷除二障之後所達成的,則即使我們嘴巴念著「所累積的善行回向無上菩提」,這個善行也不會成為真正成佛的因。這點必須要辨認楚的。

瞭解空性後,這時候才會正的對於修學結合大悲心與空性見的這樣的菩薩,從內心深處生起敬重心。也就是說,他知道菩薩行者與二乘行者,其優劣差別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假設一個人沒辦法瞭解,大悲心與空性見結合的深奧之處,我們會說這個人並沒有的尊敬諸佛菩薩。或是說,他的回向無上菩提,也沒辦法正的達到無上菩提的量。甚至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對於三寶當中的佛寶,也沒有正生起歸依的心,即使在歸依這個階段。所以如果不瞭解空性,就沒辦法瞭解到屬於甚深道次第的空性,與屬於廣大行道次第的大悲心的結合,也就沒辦法瞭解到菩薩的修行有多的深廣,也就沒辦法瞭解到無上菩提的功德。所以,所有的這些,不管是歸依境、對菩薩的恭敬、對無上菩提的瞭解、對無上菩提的回向等等,這些都跟空性見的瞭解非常有關係。

宗喀巴大師對這偈解釋得非常好,很得我們讀。他說「得空見諸大乘人,由生淨正見,于修廣大行品起極敬重。」這幾句話有很重要的內涵。就是說,如果對於空性見獲得毫無雜染、非常淨的瞭解的話,連帶的會影響這個人對於修廣大行品的希求心,或者敬重的心,這是最得稱讚的地方。宗大師的話是有根據的,也就是龍樹菩薩《菩提心釋》的一個偈頌「由知諸法空,複能說業果,此最甚奇,此乃極稀有。」這裏其實要說明,如果對於空性見沒有得到淨的瞭解,會有一個可能性,就是說,不僅不會尊重這些廣大行品,甚至「見」與「行」會相違。如果對於空性見沒有得到淨瞭解的話,得到這個空性見,反而會不去行廣大行,甚至會去做犯戒的事情等等。所以正的空性見,或說淨的空性見,應該是瞭解之後,反而會更希求廣大行,兩者是互相輔助,並不是相違的。

             

                   【空性的體驗】

『般若經』云:「深奧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是其義,不生不滅是其義」。『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空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共義,也是阿含經所認可的,如「眼空,常恆不變異法空......。」至於如何體悟空性,進而安住於空性,更是大小顯密各宗所共同重視的。

體悟空性的智慧稱般若,空性又稱實相、如、法性、實際等,這些都可說是空的異名。能悟入空性,不但自身可以趨解脫,對於大乘行者而言,也是以勝義菩提心,廣行慈悲利他而不退墮成「敗壞菩薩」的保證,對於「人間佛」實踐者,更是生生世世淨化人間的宏願得以落實的重要本領,否則自身煩惱無明深重,自顧且不暇,如何能「救度眾生」?

但是空是「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的,有什方法,能循序漸進,順入空性?首先,我們要正確地理解「空」的含義,空不是「無」,也不是形而上的「本體」,不是一種「理論」,甚至也不能說是一種「境界」,空是每一個現象,任何一種存在所共同具備的性質,沒有不變性、孤立性和實體性。所以,這只是一切法的相,雖然可以用理論解說,可以用心去體會,卻不是「言說」、「思惟」等心意識的作用,因此,空即是諸法實相。

悟入空性的方便,以「無常」最容易下手,無常並非「實體」的存在,而是「常性」不可得,也就是沒有固定性,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過程,沒有絲毫的固定性。無常看似簡單、易,但要深化到內心,廣泛地了知沒有一法可以例外,就要下一番功夫。在經驗上,我們可以體會大自然的變化、世事的變遷,以及意識的流動,但在認知上仍有一些盲點,例如有人相信永恆的「上帝」、「天堂」、「靈性」、「我」等精神上的不變性,或「極微」、「那」等物質上的不變性。精神上的「永恆性」,其實是非經驗的想像物,或在專註定心中的心靈意象而已。至於物質上的「永恆性」,經過科學的探討,也已經證實質量、能量、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固定性。

對於無常的體驗到了深刻的地步,就會對人生觀、宇宙觀生重大的蛻變。生命然是那不住的,世事然是變幻莫測的,而宇宙本身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到底有什是可以依恃的保障呢?沒有,一點也沒有,唯有在無常變化中,內心安住,接受無常的事實,坦然地活在無常中,不要求永恆不變,因要說永恆,「無常」可以算是不變的相,徹底的實了。同時也不依賴任何保障,唯有把握當下,精進努力,才是使「改變」更順暢的有效途徑。不喜歡的人、事、物然已經來了,就好好應付,喜歡的人、事、物來臨,也要善加愛惜。死亡、意外、不幸,誰也不能倖免,存活、好運、美滿幸福也是無常的。一切「有法」都會成過去,唯有「無法」--無常或空性,才是我們正的歸宿,沒有渴望、企盼,也沒有逃避或抗拒,只是實地活在當下,就是安心之道。

無常的體驗不僅讓我們內心自在,在對人、事、物的看法上,也會有更寬廣的空間,一切都是會改變的,可以進步的,可以展現積極性、開創性;只要努力修行,即使是煩惱的眾生,也可以成圓滿的佛陀,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困難的事情,經過智慧的觀察,可以迎刃而解。由此而推演,對人比較沒有成見,也更有包容性,對事也比較能保持彈性,不會死腦筋,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這不是天的樂觀,而是參透萬化之後,所見到的可能性。

有了無常的體驗,還要進一步體驗空性,空是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一切現象都只不過是各種聯結和關係所相對襯托,呈現出來的形式而已。體驗空,不必遠求,當下就地取材就可以做到。如果正在吃蘋果,就來觀察蘋果的空性。蘋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存在是因有種子,有土壤、陽光、水養料,有人栽種,運銷,再從店裏把買回來,這就是一種關係和聯結,才有蘋果在眼前可以享用。而當前的蘋果與周遭的一切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結。首先,的身體聯結,一口一口地進入的胃腸。同時也沒有離開地心引力,的紅色表皮,由於燈光照射,看來十分可口,的滋味,被的舌頭和的心辨識。所以不是孤立的,只存在於所有這些關係之中。

我們可以再觀察更複雜的現象,但是同樣地,也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假如我們現在正在工作,這項工作需要依存於的公司的客戶需要,的專業知識,公司內部分工,的身體、頭腦的精密協調之下,逐步完成。而這項工作提供了很多客戶服務,讓他們得到生活上的便利,帶來了公司的利潤和的收入,以及家人的溫飽,進一步帶動社會的進步,像一面關係的網絡,的當下就是中心點,而沒有任何終點或對界限。

當我們經常把眼光打開,不再局限於自己所看到的部,而留意到各種關係和聯結,我們就逐漸生起空性的智慧,我們會發現每一個現象都比我們過去所認定的更鮮活、富。在現象上,每一事物的存在,表面上是可以區隔、劃分開來,然而在智慧的深入觀察之下,將會確認事物之間的實、對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只不過了便於辨認,所以給一個名稱和定位。實際上,不是先有兩樣事物,然後發現彼此的聯結和關係,而是在根本上,存在就是連續的、關聯的,沒有界限的,這就是事物的本質--「空性」。

這種「空性」的觀察和體驗是我們所不熟悉的。除非不斷地把眼光從膠著於「單一化」、「固定化」、「對化」的習慣中轉過來,不斷地移到的連續和關聯上,才會把這種無始以來的「自性見」打破。

當我們愈來愈活在沒有「對」、「界限」的狀況中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將會生意想不到的蛻變。我們將不再用固定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而開闊視野。腦海中不再堆滿了「自我」、「自尊」、「追求完美」、「害怕失敗」、「逃避現實」、「對正確」、「有用」、「沒出息」等等一大堆僵化的思考模式。全新的世界將會展現:每個人都有希望,每件事都有可能,人生是無止盡的成長和學習。成就只是感覺,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都有價,周遭的事物,包括大自然,都有的美感。由於這樣的改變,空性的體驗使人更有活力、欣賞能力、創造性、平靜以及愛心,這就是佛法的「覺」所引導的「菩薩道」、「菩提行」。沒有佛法和世間的對立,所謂「當體即空」,「佛在人間」就可以透過空性的智慧來實現。

生命在我們的認知中有著種種的苦、缺陷和局限,透過空性,我們的心靈找到自由和喜悅之道。佛法並不是要我們整天愁眉苦,哀聲歎氣,否定生命,而是要以智慧和慈悲來自我改變,進而改變這個世界。每個當下的存在都具備無限性,無論自他,小至一花、一草、一言、一行,一個情、一個想法,大至社會、人類,法界有情,都可以這樣來觀察、體驗的空性。可以說,隨處隨時都是學佛的契機,不是

“性空”的图片搜索结果 

                        【性空】

何等性空?一切法性,若有法性,若無法性,是性非聲聞、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性空。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業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火滅湯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複如是。

問曰:此經說我、我所空,是
眾生空,不說法空,云何證性空?答曰:此中但說性空,不說眾生空及法空。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無我、無我所。是聲聞論中說。摩訶衍法說:十二入我、我所無故空,十二入性無故空。複次、若無我、無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說無我、無我所,如是應當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不著,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空,終歸一義,是名性空。複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法,皆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性空。

何等諸法空?諸法名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諸法諸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諸法空。

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諸法皆入種種門,所謂: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如是等一法門相,攝一切法。複次、二法門攝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無法,內法、外法,觀法、緣法,有法、無法,如是等種種二法門相,三、四、五、六、乃至無量法門相,攝一切法。是諸法皆空,如上說,名一切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
是故說法空,所謂先尼梵志,不說五眾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複有論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無,汝何所論有無,是戲論法,結使生處。及雜阿含中《大空經》說二種空:眾生空,法空。《羅陀經》中說:色眾破裂分散,令無所有。《筏經》中說:應舍,何況非法。《波羅延經》、《利眾經》中說:智者于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則生戲論,若無所依止,則無所論;諸得道聖人,于諸法無取無舍,若無取捨,能離一切諸見。如是等三藏中,處處說法空,如是等名一切法空。

相关图片  

                        【緣起性空】

昔日舍利弗尊者遇馬勝比丘,聽到這一首偈頌:「諸法因緣起,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以此因緣從此止在佛陀座下。緣起緣滅是什呢?簡單說,就是佛的生命觀。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陀當時所證得的,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法是佛法中的究竟了義,也是佛闡釋宇宙人生理的究竟論述,眾生輪迴流轉於六道,皆因無明妄想,不知一切法緣起性空,因而不能解脫生死之苦。佛理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成就了世間法,性空成就了出世間法。緣起是世俗諦,亦名俗諦,緣起是事的相;性空是勝義諦,亦名諦,性空是理的體。唯緣起與性空是一而非二,現象本體不一不異,緣起不離性空,性空即是緣起,即空即有,空有不礙,天台宗稱中道第一義諦。

一切法之生起不離緣起,然緣起法之體性本空,要理解緣起性空,必須從三法印起觀照。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生命之依止,又名一實相印。諸行無常者,是指宇宙一切法都有生滅,那、那的變化,此變化十分微細,我們置身其中,渾然不覺。宇宙間一切現象遷流不息,故曰無常,一切有情無情,沒有永恆不變的,生老病死,六道輪迴,四時遷變,喬木榮枯,過去的已過去,未來的不存在,而當下卻不能執著,故說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者,所謂「我」,不是自然有,也不是單獨生起。「我」是眾多條件和合,其出生緣自父精母血、陰陽調合。「我」之身心,是過去生無明業力造作,招感來的業報身。此一身心,是四大五蘊所成,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其實就是物質三態與能量。人身堅固如骨肉者地,就是固體。人體含水量百分之七十,也就是液體。體內進行化學變化生熱能,提供運動及體溫之所需,火就是能量。呼入,吐出二,就是氣體。五蘊者,色、受、想、行、識,除前述之色法,成就一個身相外,受、想、行、識則是心法,從心經可以得知,四大皆空,五蘊非有,推衍可知,身心二法所成之「我」,無常變化,是暫時的假有存在。生命彷彿一個大車輪,不停轉動。佛講十二因緣,涵括三世,過去、現在和未來,過去因,現世果,現行因,未來果,實不虛。

由於生死流轉,無有窮盡,有些人不甘受輪迴之苦,發願修行,期待取證永恆不滅的生命。對佛而言,這種境界稱涅槃Nirvana,涅槃寂靜是佛徒的理想,涅槃者本就不生不滅,吾人不識,故逐妄迷。若能將一切煩惱滅盡無餘,即可達究竟解脫的寂滅之境。如何才可以滅盡煩惱呢?佛陀弟子們觀照無常、苦、空,無我,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對一切法都不生執著,即可斷盡一切煩惱,故謂:「諸法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樂。」

生命是一個轉動的輪,沒有始、也沒有終,隨著十二因緣流轉,無有停 歇。所謂十二因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無明」就是生死的根本,也就是煩惱苦集之總稱,無明蠢動稱「行」,無明的種子是帶業的,佛阿難說《處胎會經》云:「若有眾生欲入胎時,因緣具足,便得受生,若不具足,則不受生。」當父母起愛染時,招集過去生的業力起現行,成一個胚胎,稱「識」。在母體一、二週後,未具人形先發展出「名色」,所謂「名」是心法,而「色」是身法。胎兒在娘胎二個多月,大致生成眼、耳、鼻、舌、身、意,稱「六入」。佛阿難說《處胎會經》中,談到一個生命生成,都是眾緣和合,胚胎在母體內變化情形,與現代醫學所知偏離不大。

至第九個七日時,經云:「第九七日,復感業風,名分散,由此風故,現九種相。云何九,所謂眼、耳、鼻、口,大小便處名九相。」至「十二七日,處母胎中,復感業風,名曲口,由此風力,左右脅間生大小腸,猶如藕絲及緊紡線,置在於地,十八週轉,依身而住。」就是說在第十二個七天後,胎兒已具備可以消化食物的大小腸。

接著,「十三七日,復感業風,名飢渴,由此風力,胎身虛贏,生飢渴想。其母食,所有滋味,於身穴中及以臍輪,資持潤益。」從經中可以看出,胎兒在母體內的十二至十三週,已發展出「觸」與「受」的器官功能。當胎兒出母體以後,漸漸得「愛」,生佔有之心,謂之「取」,取得後佔己「有」。若從男女間感情詮釋,愛、取、有,相當於年男女彼此墮入情網,愛戀纏綿而婚嫁,成立家庭,繼承宗祠;生命延續,由少年而衰老,最後死亡。也就是「生」、「老死」。老死後再由業力牽引,回到「無明」的起點。十二因緣這種排序,稱流轉門,即流轉於生死。若逆向而修,則老死滅即生滅,生滅即有滅,有滅即取滅,取滅即愛滅,愛滅即受滅,受滅即觸滅,觸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識滅,識滅即行滅,行滅即無明滅,稱之還滅門。這一條生死鍊,任何一個環節若能打 破,即能斷了生死之延續。

人死亡後,一切一切,金銀財寶、權利名位、嬌妻美妾、兒孫眷屬、知識學問,一樣也不能帶走,所謂:「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過去一生中,善惡造作的因子(也就是業),累積的能量,跌進阿賴耶識,輪迴轉世,無有停歇。 萬法因緣生,宇宙中人事物境,繽紛萬象,世人執實有,終覺得有我、有人、有眾生、有壽者,有一切諸法。然而「有」的定義,應該是有實體、有自性、永恆不變的。然而,世間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自性,也沒有常性,必須在眾多條件組合下存在,沒有一法能獨立成就,故說諸法性空。緣生緣滅。好像水面的泡沫一般,此生彼滅,此滅彼生。故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空義。

人一生從呱呱落地,分文不帶來到世間。到八、九十歲時,一輩子過完了。不管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也不論貧窮富貴,都是分文不帶的走了。一生中努力爭取得的萬貫家財、洋房美鑽、嬌妻美眷,卻是帶不走的。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空手來,空手去。在這生前死後的兩頭中間,戲一場,人生不就是一場空?有一首空空歌,頗有醒世的味道。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酒也空,氣也空,世間浮華一陣風。

來時空,去時空,來去之間,這一段究竟有沒有呢?生死之間如何?人人都難免經歷過挫折、磨難、痛苦,結果呢?卻只是水月鏡花,南柯一夢。到底人生是空,還是有呢?如果說是空的,我們這個身體,打掐它還是知道痛。那是?又不可能把握,過去的不住,未來的掌握不了,所謂「當下」,說完已成過去,那一個那永恆不朽呢?人的一生,一端是生,一端是死。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說:「人的生命是了死亡而存在。」這話多消極,多悲哀!

四大五蘊因緣和合的「我」,沒有實性,也沒有常性,一旦無常到來,四大分散,「我」就會隨著因緣離散而消失。世間萬法都是眾緣和合的暫時存在,故《金剛經》云:「一切有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生死之間的一段,說空也不空,說有也不有,只能名之「假有」。

雖然說世間一切法緣起性空,但佛證得的涅槃卻是常樂我淨,這一種境界是凡人與聲聞不能體會得到的。因凡夫有四種倒:一者無常計常,二者認苦樂,三者無我執我,四者不淨謂淨,故於生死中流轉,不能覺悟。二乘人也有四種倒,其內容恰與凡夫所執著的相反,二乘人執著無常、苦、無我、不淨。佛所證得的常樂我淨則是:一者佛性常;二者寂滅樂;三者自性如來;四者法身淨。

依照佛陀對宇宙人生、以及對生命的觀察,體證一切法生滅無常,是起源於人對自我的執著,不能消除貪婪、嗔恚及愚癡,心中充滿罣礙恐怖,煩惱無邊,障礙了本具的智慧本源。如同蒙蔽雙眼,看不世界的相。唯有證得無上菩提後,才是找到人生的最終歸屬。

要證得無上菩提,必須運用智慧,佛法中的般若妙智慧,是性體的淨妙用。《華嚴經》云:「般若將入畢竟空,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般若性空,沒有實體,但般若是實相,實相非相。所以說:「般若將入畢竟空,諸戲論」。畢竟空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不可說。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過一個字。《金剛經》云:「若道如來有所說法,即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諸法實相,超越語言文字之外。言語不能描繪,開口便錯,故將文字比喻為指月手,渡河筏。

菩薩了度眾生,利益眾生,嚴土熟生。以八萬四千方便法,對治八萬四千煩惱,故「方便將出畢竟空」,這是大慈大悲的精神。一邊是般若智慧,一邊是方便慈悲。般若是向內潛修,所以將「入」;度眾生時,則不出世間,不離世間,是將「出」。入是對己,出是待人,慈悲智慧,不一不異,是佛陀圓融無礙的化。

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以深妙般若智觀照,「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者,是般若智慧的體認。「度一切苦厄」是救度大千世界芸芸苦難眾生。救苦救難就是方便慈悲,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看到無量無邊眾生在受苦,也解救無量無邊的眾生脫離苦難。「度一切苦厄」是慈悲,但眾生是因緣和合,幻化不實的,所以《金剛經》云:「度生而無生可度」。

六祖的偈頌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應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空,彷彿天氣朗,萬里無雲。東北三老的定西老法師卻說:「本來無一物,唯有四悉檀」。悉檀是梵語,意即成就,所謂四悉檀者,即世界悉檀、各各人悉檀、對治悉檀、和第一義諦悉檀。其中第一位就是世界悉檀,世界包括時間和空間,也就有人際關係,所以慈悲、關懷、包容、謙讓都是必要的。各各人悉檀是善法因緣,對治悉檀是消滅煩惱塵勞、貪嗔痴等惡知見,第一義諦指自性本不生滅,事情如此之多,就不可能「空」

佛法不外乎勝義諦和世俗諦,也稱俗二諦,實不虛,諦即是理。諦者,一法不立,就是空;俗諦是世間法,森羅萬種,皆是虛妄,故名假有。

《華嚴經》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諦是第一義諦,以顯性體。俗諦不捨一法,顯性相也。性空者諦,緣起俗諦。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實相般若以性空體,空生大覺,大覺亦緣,菩薩慈悲方便不捨眾生,行六度萬行,遊於畢竟空,不著有亦不礙有,不著空亦不礙空,即空即有,即有即空。

天台宗將諸法實相之理分空、假、中三諦。所謂空諦()。諸法體性本空,凡夫執著萬法實,故生妄見。假諦(即俗諦),因緣和合所顯之相,似假似,故稱假諦。中諦者,即中道第一義諦,大智度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假名,亦名中道義。」諸法不離假、亦不即假:不離空、亦不即空,淨圓融,無有障礙,故稱中諦。

空與有,是兩種相對的觀念,空指一切諸法,無自體、無實體、無我、無法。事相虛幻,理體空寂,空是般若的根本思想。《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然,我們也應認識到:「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空又分人空與法空,人空,是說有情眾生沒有實體或自我的存在。法空,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皆由因緣生起,一樣也沒有實體或自性的存在。阿羅漢證得人空,但仍未能法空,菩薩才能人法二空。

《成實論》又分析空與體空,析空是小乘佛
所說的空,以分析萬法究竟不可得,以進入空義,又稱析空觀。在很早以前,印度、希臘的哲學家提出原子的念,將物質分割再分割,至不能切分時稱原子,原子之名來自希臘文,原意即不可切分。近代物理學已證明原子內更有電子、中子、質子等。最有趣的是,原子裡許多基本粒子具有「波與粒子的二象性」,即同時具有波動和粒子的雙重特性。當光波傳遞時,無法測準其位置,因光波是一種能量,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實際質量可被偵測,故這些基本粒子是物質亦非物質,似有似無,物理學無意中提供了另一種析空的方法。大乘佛針對小乘佛之析空觀, 而立體空觀,體空是觀一切法,幻化不實,當體即空,不加分析。

大乘唯識宗認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性中都含有空義。凡夫執著一切身外所緣之境,遍計所執性,唯一切法皆是自性所顯,本來不有,故名空。因緣所生法稱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不同。至於如稱圓成實性,係觀人空法空,了知如法與一切諸法同一體性,故又稱 「自性空」。

是實踐的宗,不是空泛的理論,了究竟解脫、離苦得樂,證得無上菩提,修行者必須以般若智返觀內照,知一切法不離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如此對世間一切事物都不起執著,放下身心,解脫自在,化煩惱菩提。更藉此有限的緣起生命,不捨苦難眾生,發揮生命的意義,盡自己的力量,普度一切有情眾生,共同邁向無上菩提的康莊大道。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