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美大企業裁員風潮未歇(下)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其他行業遭受轉型之痛及員工降薪,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卻在享受漲薪的甜蜜。除了高薪求賢之外,高額年終獎也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吸引和挽留核心人才的重要舉措之一。
互聯網金融年終獎
2016年元旦即將來臨,春節也在不遠處。對於職場人來說,年終獎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年的年終獎,是在朝你勾勾手指,還是向你揮手再見?有媒體記者調查發現,受經濟下滑以及產業結構轉型影響,傳統製造業節衣縮食過冬,員工或與年終獎無緣;而新興生物制藥行業,以及互聯網金融業則顯得一片火紅,員工賺得盆滿缽滿,拿個10萬元甚至超一年年薪都不足為奇。
傳統製造業預算縮減:年終獎漲幅堪憂
“往年的12月份,全年業績通常都是提前完成了,上下都洋溢著歡快的節奏,老外歡歡喜喜準備回國過聖誕。我們這些本地員工,整天八卦著公司年末旅遊福利該是去哪個國家、年會又會去哪里開、抽到的大獎是不是價值七八萬……”在一家制藥企業做後勤崗位的趙小姐告訴記者,今年的情況卻無比“低調”――公司產品銷售量下滑,各項預算被縮減。“隱約聽說公司會在12月份發雙薪,至於年終獎,目前還沒有任何消息。”“現在趕上製造業寒冬,經濟增長放緩、產業面臨轉型,訂單縮減、部門壓縮,我很有可能會被調劑到其他部門。”在一家德資製造業企業工作的郭先生也無奈地表示,“崗位不同了,現在的收入都不一定保得住,更不要說年終獎或者加薪了。”
不少以往薪資“光鮮”的傳統外資企業,面臨的挑戰日益加大,今年業績都有所下滑,員工待遇也隨之縮水。據中智薪酬調研顯示,在去年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中,有20%的企業預計今年將取消年終獎,其中,以製造類、建築類以及銷售貿易類企業為主,且不乏日資、德資等外資企業。而一些沒有取消年終獎計畫的製造業、汽車行業(偏製造)、能源化工行業企業,年終獎水準在所有行業中墊底,大約在8000至9000元之間。
互聯網金融年終獎水準靠前
在一些新興行業,年終獎搶個六位數的“大紅包”,不足為奇。據中智人力資本調研與資料服務中心產品總監龐麗敏透露,今年年終獎行情呈兩極分化。新興行業及互聯網行業上升勢頭明顯,而傳統行業則節衣縮食過冬。另外,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年終獎發放整體高於國有企業。在關鍵崗位上,外資企業在銷售管理崗位上較為慷慨;民營企業在銷售、核心技術研發崗位年終獎發放略勝一籌。
調查顯示,金融、互聯網、房地產行業年終獎水準排名靠前,屬於第一梯度,平均在5萬至7萬元之間。民營金融企業今年年終獎更是“誘人”,員工基本可以拿到約4至5倍基本月薪的年終獎。尤其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年終獎之於基本月薪的倍數遠超過傳統互聯網企業,8倍至12倍的基本月薪在互聯網金融企業中並不稀奇。除此之外,一些新興生物醫藥企業今年的年終獎也表現突出,業績飆升的幾家新興產業公司,年終獎人均水準維持10萬元左右。
P2P作為金融與互聯網結合的新興行業,人才貴,招聘人才難的狀況在行業已經持續些許時間。因行業歷史較短,而當前又處在快速發展階段。行業擴大的體量搶奪原本沉澱下存量較少的人才,因而抬高了人員薪酬。
如果中國沒有了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在電子商務上分分鐘取而代之。如果中國沒有了華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些表面看上去巨頭,都是受外國資本所操控,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並已成為全球通信產業龍頭。
現狀全球已經有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即使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占率。它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百多名客戶,營收7成來自海外!
華為究竟有多牛?任正非身價究竟有多高?今天來給大家來做一個分析:
1、論體量
華為的體量相當於中國互聯網最掙錢的BAT的總和!
BAT員工:阿里3萬,百度5萬,騰訊大約3萬。員工總數11萬,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為17萬!
BAT納稅,阿里納稅109億,百度納稅22億,騰訊納稅70多億,納稅總額200億;華為自己納稅337億!
BAT利潤,阿里234億,騰訊242億,百度105億,利潤總額580億;70%被外資拿走,而華為自己利潤279億!
從2000年開始的最近十五年,華為累積營收2.3萬億,超過70%來自海外,在外國人身上賺的錢達1.38萬億。
下面是華為同BAT的營收對比:
華為2882億,騰訊789億,阿裏708億,百度490.5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800億;
在納稅方面,華為納稅337億,阿裏納稅109億,百度22億,騰訊70多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130億;
華為累積利潤、累積納稅均超過2000億!
有人說阿里巴巴只有三萬人,但是別忘了,華為在2004年員工人數也是3萬人,營收卻可以做到462億。按通貨膨脹率計算,當時的1塊錢頂現在的4塊錢!
不僅又想到了小米手機,同樣做手機起家,小米雖然非常善於借勢,還沒上市就已被估值450億美元,它可謂是創造了互聯網公司發展史上的奇跡,那時的華為依然腳踏實地的在做手機,沒有借助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任正非也從來沒有像雷軍那樣被中國的創業者所推崇!然而時至今日,小米早已被遺忘,這個世界只有時間才是最公正的法官。
2、論結構
華為可以做到不上市、不融資就有如此業績,因為它融的是員工的心!它融的是人心,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數字遊戲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幹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堅決不讓華為上市,寧可選擇把利潤分享給員工。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
華為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夥人的。分享的是現在的82000多名的合夥人。這些股東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並且,每年所賺取的淨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以2010年為例,華為淨利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人民幣238億,配出了一股人民幣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華為工作10年績效優良的資深主管,配股可達40萬股,該年光是股利就將近人民幣120萬。這個數字,甚至比許多外商公司的高級經理人還要高!
3、論產品
華為不僅早就把小米遠遠甩了十萬八千里,並且已經超越了蘋果!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KantarWorldpanel ComTech(簡稱“KWC”)發佈最新資料顯示: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間,蘋果iPhone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智慧手機銷售份額兩年來首次遭遇下滑,幅度為3.2%,最終停留在22.2%。而華為,在中國城市的智慧手機份額,是24.4%!
任正非說:“再不可以忽悠中國消費者了。什麼“物美價廉”,什麼“讓消費者享受低價”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產品品質,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決心,需要幾十年厚積薄發。你一味低價,就沒有好產品。而消費者根上的需求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就把他們逼出中國,到日本等國去狂購。
這斷話狠狠的打了小米一個巴掌,一味追求低價、抄襲、以行銷擅長的雷軍,最終被我們遺忘,實踐證明:風口上的豬早晚都會摔下來!
而華為從來不做這種搶風口的行銷,我認為華為即使宣傳也只會宣傳自己的低調!就憑這種行銷的境界,就足以秒殺一切公司。
4、論研發
這一條,華為足以讓中國所有的企業無地自容,因為華為有1萬名博士,幾十名俄羅斯數學家。而中國的企業從來不注重研發,而是以短平快著稱。華為用它今天的成果向我們證明,只有靜下心來做研發企業才有長遠前途!
我們都知道臺灣的企業很注重研發,那麼我們先來看看臺灣的牛逼科技企業前五名投入研發經費有多少?
台積電研發費568億台幣,富士康研發費489億台幣,聯發科研發費433億台幣,台聯電研發費137億台幣,緯創研發費134億台幣。
而2014年,華為研發經費400億,2015年,華為研發經費預計500億!
它遠遠超過臺灣的台積電+鴻海+聯發科+聯電+緯創的總和!
以投入研發經費計:華為最近十年研發經費已經達到1900億人民幣,從這個資料上看,如果華為在日本,僅次於豐田,排第二;遠超索尼的50億美元。如果華為在德國,僅次於大眾,排第二;遠超西門子的55億美元!
2015年,華為甚至進入了世界各國非軍工企業研發經費前10強!
請再看一組數據:中國A股154家化工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總額56.2億元。其中,中國石化( 600028.SH)以12.9億研發支出排各公司首位,對應淨利潤為474.3億元。其中166家機械設備企業研發費用支出總額172.7億元。三一重工以12.9億研發支出排各公司首位,中聯重科、振華重工分別位第二和三位。而中國A股67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支出,總計約為53.56億元。‘十二五’期間,國家撥款給數控機床的研究經費總規模或將達到百億元。也就是說平均一年20億,不到4億美元。
再那華為對比一下:華為僅2014年的研發經費是400億!也就是說,華為的研發經費,比A股154家化工+166家機械設備+14家機床業+67家醫藥的近400家企業的總和還多幾十億。
再看看BAT的研發經費,研發投入比例最大的百度70億,騰訊阿裏估計是百億,總額270億,2015年BAT的研發經費總和,都不能跟華為相提並論!
另根據2006-2015財年財報顯示,聯想過去10年,聯想累計投入研發成本44.05億美元,尚不及華為去年一年的研發支出!所以我認為柳傳志離任正非差的境界不是一點點!
華為注重研發的最直接結果,是它已經擁有了3萬項專利技術,其中有4成是國際標準組織或歐美國家的專利。因此在100多家各種標準組織中擔任了**、副**、董事、各子工作組組長、報告人、技術編輯等至少90個職務。
5、論生態
有人認為:阿里、騰訊、小米都在做平臺,華為搞的卻是產品,想想空間不夠大,但是我認為最好的平臺就是產品!
什麼叫平臺?說白了就是做社會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變成陽光、空氣和水、公路、鐵路,讓別人離不開你!而華為不僅用手機做成了一個大平臺,更是一種生態系統!
華為的產品線,覆蓋範圍已經覆蓋了ICT的全產業鏈!ICT是什麼 ?就是資訊、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
21世紀初,八國集團在沖繩發表的《全球資訊社會沖繩憲章》中認為:資訊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動力之一,並將迅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顯然,所有的互聯網企業和用戶,都離不開ICT。
截止2015年8月底,華為已經在全球建設了660個資料中心,其中255個是雲資料中心,這才是人類未來真正的生態基地!
華為ICT產品已經 基本實現了對全行業的覆蓋,被廣泛應用于金融、**、能源等行業,以及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中。華為伺服器去年在國內電力、廣電、公安等領域市場份 額居於第一位;在銀行領域的市場份額居於第二,今年有望衝刺第一位。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BAT和小米這些互聯網生態企業,本身就是華為ICT生態圈的一部分!華為目前在為全球30億人口提供ICT服務!
再放眼世界5百強企業,9成的中國企業是靠原物料、中國內需市場等優勢擠入排行,或者依靠上市運作去圈錢,比如我發現京東的最新估值也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市值僅次於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然而又怎麼樣呢? 我認為任正非和馬雲之間,至少隔了10個劉強東!
華為,靠的就是技術創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場經營績效獲得今天的地位。當過去的通訊產業巨擘摩托羅拉、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等都面臨衰退危機時,它卻在過去10年間年年成長。
總之,從以上各種對比,這裏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中國沒有了阿里巴巴,騰訊和京東在電子商務上分分鐘取而代之。如果中國沒有了華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事業越大,心態越淡定。任正非的低調和平常心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所以年紀72歲的他還深夜獨自在機場打車。按照任正非這樣的身份、地位,他完全可以選擇助理、保鏢前呼後擁、走VIP通道、豪車接送。
像任正非一樣低調、樸實的億萬富豪還有不少,比如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豪、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年出生年僅32歲的紮克伯格個人身價高達446億美元,位列2016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6名,一向以低調,並且在女兒出生時捐出了99%的財產。
作為一個80後,每當我讀任正非《我的父親母親》,總會平靜很大一陣,雖然體會不到那個歲月的艱辛,但卻總會被感動的熱淚盈眶。任正非出身於貴州貧寒家庭,家中有7個兄弟姊妹,身為老大的任正非,從小就學會要與父母一同扛起責任,他應該真正體會到了中國底層人們的苦難,並將自己深深的作為其中一員,這就是中國企業家最缺少的感恩情懷和平常心。
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些表面看上去巨頭,都是受外國資本所操控,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並已成為全球通信產業龍頭。
現狀全球已經有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即使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占率。它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百多萬名客戶,營收7成來自海外!(來源:華爾街見聞)
美國玩具製造商美泰公司全球裁員2200人
2018年7月26日 10:37 來源:美國之音
生產芭比娃娃和風火輪等暢銷玩具的美泰公司將裁員2200人。這是在美國玩具零售業巨頭玩具反鬥城關閉之後削減成本努力的一部分。
美泰公司說,這次全球裁員相當於削減非生產製造雇員的22%。美泰公司有大約2萬8千名員工。
美泰計畫削減成本6億5千萬美元,包括出售在墨西哥的工廠。
美泰股票價格在星期三盤後交易中直落到14.85美元,跌幅為將近9%。美泰股票在星期三開盤交易中下跌了1%。
美泰公司2018年第二季度虧損2億4千零90萬美元。去年同期的虧損是5610萬美元。
美泰的營收下降到8億4千零70萬美元,跌幅將近14%,也低於分析人士預期的8億6310萬美元。
玩具製造商-美泰公司-全球裁減非生產製造雇員的2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