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8 23:59:02| 人氣9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9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9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七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三

(修證亦有漏亦無漏禪)

 

今約三種法門。以辯亦有漏亦無漏禪。一者六妙門。二者十六特勝。三者通明觀。此三法門亦得說為淨禪。此中明淨禪與阿毘曇有小異淺深位次。並如前第五卷中說。但教門分一息道立三種禪為化眾生。今須略推此教意。多是對三種人根性不同。一者自有眾生慧性多而定性少。為說六妙門。六妙門中慧性多故。於欲界初禪中即能發無漏。此未必至上地諸禪也。二者自有眾生定根多而慧性少。為說十六特勝。慧根性少故下地不即發無漏。定性多故以具上地諸禪方得修道。三者自有眾生定慧根性等為說通明。通明者。亦具根本禪而觀慧巧細。從於下地乃至上地皆能發無漏也。此是隨機之說。若隨對治則與此相違。如前五門中意可解。

初釋六妙門為三。一者釋名。二辨位次。三明修證。第一釋名者。所言六妙門者。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通稱六妙門者。妙名涅槃。此之妙法能通至涅槃故名妙門。亦名六妙門。此六妙門。三是定法。三是慧法。定愛慧策亦有漏亦無漏義在於此。二辨次位者。此六妙門位即無定。所以者何。若於欲界未到地中巧行六法。第六淨心成就即發三乘無漏。況復進得上地諸禪而不疾證道。雖此與前有異。是以瑞應經云。因此六法遊止三四。出生十二。此而推之故知此六妙門位則不必定耳。三明修證者。若廣明此六法修證則諸禪皆屬六妙門攝。今但取次第相生入道之正要。以明六妙修證之相。

今明修證六妙門開為十二門也。所以者何。如數有二種。一者修數。二者數相應。乃至修淨與相應亦如是。今約修證分別有十二門。一修數。二與數相應。一者修數。行者調和氣息不澁不滑安詳徐數。從一至十攝心在數不令馳散。是名修數。二與數相應者。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虛凝心相漸細患數為麁意不欲數。爾時行者應當放數修隨。

隨亦有二種。一者修隨。二者與隨相應修隨者。捨數法一心依隨息之出入。心住息緣無分散意是名修隨。二者與隨相應。心既漸細覺息長短遍身入出息任運相依意慮怡然凝靜是名與隨相應。覺隨為麁心厭欲捨。如人疲極欲眠不樂眾務爾時行者應當捨隨修止。止有二種。一者修止。二與止相應。修止者三止之中但用制心止也。制心息諸緣慮不念數隨凝靜其心。是名修止。二與止相應者。自覺身心泯然入定。不見內外相貌。如欲界未到地等定法持心任運不動。

行者爾時即作是念。今此三昧雖復寂靜而無慧方便不能破壞生死。復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屬因緣。陰入界法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我今不覺應須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觀分別亦有二種。一者修觀。二者與觀相應。一修觀者。觀有三種。一者慧行觀。觀真之慧。二者得解觀。即假想觀。三者實觀。如事而觀也。今此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等並正用實觀成就。然後用慧行觀觀理入道。所以者何。名實者如眾生一期。果報實有四大不淨三十六物所成。但以無明覆蔽心眼不開明。則不依實而見。若能審諦觀察心眼開明依實而見。故名實慧行觀。及得解觀在下四諦十二因緣九想背捨等中當廣分別。

云何修習實觀。行者於定心中以心眼諦觀此身中細微入出息想如空中風。皮筋骨肉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實。內外不淨甚可厭惡。復觀定中喜樂等受悉有破壞之相是苦非樂。又觀定中心識無常生滅剎那不住無可著處。復觀定中善惡等法。悉屬因緣皆無自性。如是觀時能破四倒不得人我。定何所依是名修觀。二與觀相應者。如是觀時覺息入出遍諸毛孔。心眼開明徹見內三十六物及諸蟲戶內外不淨。眾苦逼迫剎那變易。一切諸法悉無自性。心生悲喜無所依倚。得四念處破四顛倒。是名與觀相應。觀解既發心緣觀境。分別破析覺念流動非真實道。爾時應當捨觀修還。

還亦有二。一者修習還。二者與還相應。一修習還者。既知觀從心發。若隨析境此則不會本源。應當返觀此心者從何而生。為從觀心生為從非觀心生。若從觀心生則先已有觀。今實不爾所以者何。數隨止等三法之中未有觀故。若非觀心生不觀心為滅生為不滅生。若不滅生即二心並。若是滅法已謝不能生現在。若言亦滅亦不滅生。乃至非滅非不滅生。皆不可得。

當知觀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無觀心。若無觀心豈有觀境。境智雙忘。還源之要。是名修還。二與還相應者。心慧開發不加功力。任運自能破析返本還源。是名與還相應。既相應已行者當知。若離境智欲歸無境智。不離境智縛心隨二邊故。爾時當捨還安心淨道亦有二。一者修淨。二者與淨相應。一修淨者。知色淨故不起妄想分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息妄想垢息。分別垢息。取我垢息。是名修淨。舉要言之。若能心如本淨。名為修淨。亦不得能所修及淨不淨。是名修淨。二與淨相應者。作是修時豁然心慧相應。無礙方便任運開發三昧正受心無依倚。

證淨亦有二。一者相似證。五方便相似無漏慧發。二者真實證。苦法忍乃至第九無礙道等三乘真無漏慧發也。三界垢盡故名證淨。復次觀眾生空故名為觀觀實法空故名為還。觀平等空故名為淨。復次空三昧相應故名為觀無相三昧相應故名為還。無作三昧相應故名為淨。復次一切外觀名為觀。一切內觀名為還。一切非內非外觀名為淨。故先尼梵志言。非內觀故得是智慧。非外觀故得是智慧。亦不無觀故得是智慧。

復次菩薩從假入空觀故名為觀。從空入假觀故名為還。空假一心觀故名為淨。若能如是修者。當知六妙門即是摩訶衍。復次三世諸佛入道之初。先以六妙門為本。如釋迦初詣道樹即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遊止三四出生十二。因此證一切法門降魔成道。當知菩薩善入六妙門。即能具一切佛法故。六妙門即是菩薩摩訶衍。今欲更論餘事故略說不具足也。


次釋十六特勝即開為三意。一釋名。二明觀門制立不同。三明修證。第一釋名者。所言十六特勝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所以通名十六特勝者。十六即是數法。特勝者從因緣得名。如佛未出世時。外道等並已修得四禪四空。而無對治觀行故不出生死。如來成道初為拘隣。及舍利弗等利根弟子。說四真諦即得道跡。復為摩訶迦葉絺那等。直聞四諦真理不悟。更說不淨觀法對治破諸煩惱。因此初明九想背捨等諸不淨觀禪。

爾時修此觀者得道無量。復有一機眾生貪欲既薄。若厭惡心重作不淨觀即大生厭患。便增惡此身。無漏未發即顧人自害。此事如律文所明。佛因此告諸比丘捨不淨觀更修勝法法。名十六特勝修之可以得道。此十六特勝有定有觀。是中具足諸禪。以喜樂等法愛養故則無自害之過。而有實觀觀察不著諸禪所以能發無漏。既進退從容不隨二邊亦能得道故名特勝。

問曰。若爾應在觀禪後說淨禪。何以故若取教門即在觀禪之後。若論行法既勝二邊亦應在後。

答曰。今明禪定力用淺深之相。非是對緣利物之時。所以者何。背捨勝處悉是得解之觀。觀力既能轉想轉心於斷結義強。今此特勝唯是實觀能是身內三十六物。力用劣弱不能疾斷結使。功德淺薄故應前說。復次若不淨觀散滅骨人。則不能得更觀身毛孔息出入相。若於實觀後轉作九想背捨等。則具足成就於義無失。復次大品經廣乘品觀於十六特勝。復次說九想背捨等諸觀禪此為明證不應生疑也。第二明觀門制立不同者。解有二。一者有人云。此阿那波那等十六法對四念處。若約四念處而明。當知但在欲界未到地乃至初禪則具足也。欲至上地非為不得。但觀法式少不具足。

如四禪既無出入息及喜樂等。若約息及喜欲明念處則不便也。上下類而可知。亦明對四念處復有二解不同。一師解云。前五對身。中三對受。次二對心。後五對法。此師明十六特勝自云依禪經中說。

一觀入息至於氣滅。二觀出息止至於鼻端。三觀息長短若身不安。心多散亂則出入息俱短。若身安心靜則出入息俱長。四息遍身者。形心既安則氣道無壅。如似飲氣既統遍身中。五除諸身行者。根受為心行覺觀為口行出。入息為身行。既息遍身中患彼覺動麁念除諸麁故。名除諸身行。此五屬身念處。受念處有三。謂麁息除故。身心安隱故。六受喜。七受樂者。雖有微喜樂能遍滿身識。既滿內心喜悅故名樂。

八受諸心行者。既受樂在懷必有數法相隨倚心樂境故。名受諸心行。心念處有三。九心作喜者既止心一境未有慧解。必為沈心所覆沒。以喜舉之令不沈沒故名作喜。十心作攝者。喜心動散則發越過。常攝之令還不使馳散諸緣。故作攝十一心作解脫者。心不掉散均等無累故。名解脫。法念處有五。十二觀無常者。已得自在不為沈浮所敗。故能觀諸法無常念念生滅不可樂也。十三觀散壞者。此身不久當散壞。磨滅之法非真實有。十四觀離欲者。此身唯是苦本心欲離之故名離欲。十五觀滅者。是心住滅多諸過患不欲住故。十六觀棄捨者。觀此諸法皆是過患故名棄捨。此阿那波那等十六行是慧性。無一息入出而不覺故。彼師自云依經明十六特勝。今既未見經文。但述而不作亦未敢治定。

次師別解云。若對四念處起十六行無往不爾。但分之不調如無漏十六行約四諦中。一諦下有四。四四十六。有漏亦復應爾。然約四念處中。說一念中有四。四四十六義亦然。向言身念處有四。以除身行屬身者此義不然。何以故。若心息為身行者。如大集經說。息乃通於三行。非止屬身行。今正明身行者。如摩訶衍說。行名身業。今明善惡諸業皆從心生。身息是無知之法不能造善惡。但為行作緣。今身以心來受身。令身有所造作。名為身。今明行破於受心即是破行也。故知此屬受念處。當知受中亦具四法也。向言法中有五。觀無常屬法念處者。此亦不然。何以故。經中皆說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今明觀無常正是心念處也。此則一中各說有四。四四十六於義為便也。

次第二師云。此十六法應須竪對諸禪八觀法相關故。所以者何。一知息入。二知息出者。此則對於數息。三知息長短者。對欲界定。四知息遍身者。對未到地定。五除諸身行者。對初覺支。六受喜。對初禪喜支。七心受樂。對初禪樂支。八受諸心行者。對初禪一心支。九心作喜。對二禪內淨喜支。十心作攝。對二禪一心支。十一心住解脫。對三禪樂支。十二觀無常。對四禪不動定。十三觀出散。對空處。十四觀離欲。對識處。十五觀滅。對不用處。十六觀棄捨。對非想非非想處。此則從初調心。乃至發諸禪定。明觀行具足。此解為勝也。

第三明修證者。所以心名修證者。即是作心修習心未相應證者。即是任運開發心得相應。既有三師制立觀法不同。今亦修有證之異。但前師云。於欲界未到地及初禪中。約四念處明十六特勝。觀法大意亦不異。如前說六妙門中觀法而非無小小不同。而名目有異善尋配當其義可解。此則不煩別說修證也。今正明後師。竪對三界。明真特勝既上來未說此觀慧方法。今當出修證之相竪明修十六特勝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此對代數息也。調息方法事事如前數息中說。行者既調息綿綿一心依隨於息。息若入時知從鼻端入至臍。若出時知從臍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隨不亂。

爾時知息麁細之相。麁者知風喘氣為麁。細者知息相為細。若入息麁時即調之令細。是名知麁細相。譬如守門之人知門人出入亦知好人惡人。知好則進知惡則遮。復次知麁細者。入息則麁出息則細。何故爾。入氣利急故相麁出息澁遲故細。復次知輕重。知入息時輕出息時重。何以故入息既。在身內即令體輕。出息時身無風氣則覺身重。復次知澁滑。入息時滑出息時澁。何以故。息從外來風氣利故則滑。從內出吹內滓穢塞諸毛孔則澁。

復次知冷暖。知入息時冷。知出息時暖。何以故。息從外來冷。氣而入故冷。息從內出吹內熱氣而出故暖。復次知久近。入息時近出息時久。何以故。息入既利則易盡故近。息出澁則難盡故久。復須覺知因出入息故。則有一切眾苦煩惱。生死往來輪轉不息。心知驚畏。行者隨息之時。知息有如是等法相非一。故云知息入出也。


問曰。何故以此代數息。

答曰。若是數息直闇心數無有觀行。修證時多生愛見慢等諸煩惱病也。愛者愛著此數息。見者謂見我能數。慢者謂我能敵。以此慢他。今以隨代數者隨息之時。即覺知此息無常命依於息。以息為命。一息不還即便無命。既覺息無常知身命危脆。知息無常即不生愛。知息非我即不生見。悟無常即不生慢。此則從初方便已能破諸結使不同數息。復次行者一心依息令心不散得入禪定故名亦愛。覺悟無常故名亦策。與定相應名亦有漏。觀行不著名亦無漏。

復次若數息時冥闇心而數既無照了。後證定時則心無所見。今隨息者既明心照息。後證定時則心眼開明見身三十六物破愛見慢。此即是特勝勝於數息也。三知息長短者。此對欲界定。若證欲界定時。宜是定明淨都不覺知息中相貌。今此中初得定時。即覺息中長短之相。云何為覺。若心定時覺入息長出息短。何以故。心既靜住於內息隨心入故入則知長。既心不緣外故出則知短。復次覺息長則心細。覺息短則心麁。何以故。心細則息細。息細則入從鼻至臍微緩而長。出息從臍至鼻亦爾。心麁則息麁息麁則入從鼻至臍急疾短。出從臍至鼻亦爾。

復次息短故覺心細。息長故覺心麁。何以故如心既轉靜出息從臍至胸即盡。入息從鼻至咽間即知盡此則心靜故覺息短。覺長故心麁者。如行者心麁故覺息從臍至鼻從鼻至臍道里長遠。此則心麁故覺息長。復次短中覺長則定細。長中知短則是麁。何故爾如息從鼻至胸則盡。此行處雖短而時若大久。久方至臍此則行處短而時節長也。若就此而論短中覺長則定細。覺長中而短是麁者。如心麁故息從鼻至臍道里極長。而時節短欻然之間即出至鼻。何以故心麁氣息行疾故。此雖長而短然此息短則是心麁也。故云短中長而細長中短而麁也。

如此覺長短時節知無常由心生滅不定故。今息長短相貌非一。得此定時覺悟無常轉更分明。證欲界定故名亦愛。觀行覺無常故名亦策。此略說第三知息長短破欲界定也。第四知息遍身者。對未到地定。若根本未到地直覺身相泯然。如虛空。爾時實有身息。但以眼不開故不覺不見。今特勝中發未到地時。亦泯然入定即覺漸漸有身如雲影。覺出入息遍身毛孔。爾時亦知息長短相等。見息入無積聚出無分散無常生滅。覺身空假不實。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三事和合故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無所依。知空亦空於定中不著。即破根本未到地愛策之義已在其中。

問曰。摩訶衍中及諸經多說觀息入出。何以故。言知息入出。

答曰。此說知為觀。而觀法實未具足故今說為知。大品廣乘品中明十六特勝相。皆言知息入出長短。以是文為證說知則不乖文義。觀慧在下當說。

第五除諸身行者。對初禪覺觀支就中二。一明身行二明除身。身行者欲界身中發得初禪。色界四大造色觸欲界身。欲界身根生身識覺此色觸。二界色。相依共住故。名身。身行者即觀支。此觀支從身分生。知身中之法有所造作故名身行。次明除身行者。因覺息遍身發得初禪。心眼開明見身三十六物臭穢可惡。爾時即知三十六物由四大有頭等六分。一一非身四大之中各各非身。此即是除欲界身也。除初禪身者。於欲界身中。求色界四大不可得。名除初禪身。

所以者何。若言有色界造色者。是為從外來為從內出為在中間住。如是觀時畢竟不可得。但以顛倒憶想故言受色界觸。諦觀不得即是除初禪身。身除故身行即滅。復次未得初禪時。於欲界身中起種種善惡行。今見身不淨則不造善惡諸結業。故名除身行。今明此定亦有二種。一者根本五支如前說。二者淨禪五支者。覺身三十六物虛假不實名覺。分別此禪與欲界及根本功德大有優劣名為觀。既得法喜心大慶悅名為喜。於無垢受恬憺之樂名為樂。正定持心令不動搖名為一心。此中支除成就勝妙喜樂。而心無染著故名為淨禪也。復次如阿毗曇中說隱沒無記有垢不隱沒有記無垢等義。約此二種禪中應廣分別。


六受喜者即是對破初禪喜支。根本禪中喜支從隱沒有垢覺觀後生。既無觀慧照了多生煩惱故不應受。今明受喜者於淨禪覺觀支中生。以有觀行破析達覺觀性空。當知從覺觀生喜亦空。即於喜中不著無諸過罪故說受喜。如羅漢人不著一切供養故名應供。復次如真實知見得真法喜故說受喜。

七受樂者對根本禪樂支。彼禪既無觀慧樂中多染故不應受。今言。受樂者受無樂知樂性空於樂中不著。既無樂過罪上無別證無為之樂故說受樂。

八受諸心行者此對破根本一心支。今明能通諸法故名諸心行。心行有二種。一者動行。二者不動行。有人解云。從初禪乃至三禪猶是動行。四禪已去名不動行。今略說不動行者。覺等四支是動行。後一心支是不動行。亦名諸心行者。即是一心支不動之行。若根本禪入一心時心生染著。此一心不應受。今明受諸心行者。知此一心虛誑不實一心非心。即不取著既無過罪。即是三昧正受故說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者此對二禪內淨喜。所以者何。二禪喜從內淨發以無智慧照了多受也。今觀此喜。即知虛誑不生受著。如真實知生法喜亦名喜覺分。既從正觀心生真法喜故名心作喜。

十心作攝者此對二禪一心支。何以故。為二禪喜動經攝故說心作攝。今明攝者正以破前偽喜生喜覺喜。此喜雖正而不無湧動之過。即應返觀喜性。既知空寂畢竟定心不亂不隨喜動故云作攝。是以大集經云動至心。

十一心住解脫者此對破三禪樂。所以者何。三禪有遍身之樂。凡夫得之多生染愛為之所縛不得解脫。今言。解脫者以觀慧破析證遍身樂時。即知此樂從因緣生空無自性虛誑不實。觀樂不著心得自在故名心作解脫。

十二觀無常此對破四禪不動。所以者何。如世間中有動有不動法。三種為樂所動猶名動法。今此四禪名不動定。凡夫得此定時多生常想心生愛取。今若觀此定生滅代謝三相所遷。知是破壞不安之相。故經云。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敗壞不安之相。故名觀無常。

十三觀出散者此對破空處。所以者何。出者即是出離色界。散者。即是散三種色。復次出散者。謂出離色心依虛空消散自在不為色法所縛。故名出散。凡夫得此定時。謂是真空安隱心生取著。今言。觀出散者行人初入虛空處時。即知四陰和合故有。無自性不可取著。所以者何。若言。有出散者為虛空是出散為心是出散。若心出散心為三相所遷過去已謝。未來未至。現在無住。何能出耶。若空是出散者。空是無知無知之法有何出散。既不得空定則心無受著是名觀出散。

十四觀離欲者。此對識處。所以者何。一切愛著外境皆名為欲。從欲界乃至空處皆是心外之境。若虛空為外境識來領受此空。即以空為所欲。今識處定緣於內識能離外空欲故離欲。若凡夫得此定無慧眼照了。謂言心與識法相應真實安隱。即生染著。今言。觀離欲者。得此定時即觀破析。若言以心。緣識心與識相應得入定者此實不然。何以故。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識皆不與現在心相應故。云何言心與三世識相應。定法持心名為識定。故知此識定但有名字虛誑不實故名離欲也。

十五觀滅者此對無所有處。所以者何。此定緣無為法塵心與無為相應。對無為法塵發少識故。凡夫得之謂之心滅深生愛著不能捨。為之所縛。今言觀滅者。得此定時即覺有少識。此識雖少亦有四陰和合無常無我虛誑。譬如糞穢多少俱臭不可染著。是名觀滅。

十六觀棄捨者此對非想。所以者何。非想是兩捨之對治。從初禪以來但有遍捨無有兩捨故。未與棄捨之名。今此非想既有雙捨有無故名棄捨。亦以此定是捨中之極故最後受名。若凡夫得此定時謂為涅槃。無有觀慧覺了不能捨離。

今明棄捨者得此定時。即知四陰十二入三界及十種細心數等和合所成。當知此定無常若空無我虛誑不實。不應計為涅槃生安樂想。既知空寂即不受著是名觀棄捨。雖求定相而亦成就此定。爾時即具二種棄捨。一者根本棄捨。二者涅槃棄捨。永棄生死故云觀棄捨。行者爾時深觀棄捨即便得悟三乘涅槃。此事如須跋陀羅佛令觀非想中細想即便獲得阿羅漢果。

今明悟道未必應須具十六。或得三二特勝即便得悟。亦利根者初隨息時。覺悟無常即便悟道。此隨人不定也。從初以來俱發根本定故名亦有漏於中觀行破析不著名亦無漏。故云特勝是亦有漏亦無漏禪。此竪對三界諸禪者。則一一觀法相至義可見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七(ok)

                      (待續)

       

台長: 幻羽
人氣(976)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 |
此分類下一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10
此分類上一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8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