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18 18:26:43| 人氣7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8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釋禪波羅蜜序

禪波羅蜜者。輔行云。次第禪門目錄云。大師於瓦官寺說也。大莊嚴寺。法慎私記。章安頂禪師。治定為十卷。開十大章。

一大意。二釋名。三明門。四詮次。五法心。六方便。七修證。八果報。九起教。十歸趣。

但至修證。餘三略無。於修證中。又開四別。

一世間禪。二亦世間亦出世間。三出世間。四非世間非出世間。

四中唯至第三出世。復為二。一對治無漏。二緣理無漏。但至對治。又為九。謂九想。八念十想。背捨勝處。一切處。九次第定。奮迅。超越。然修證之相。豈可盡具。

傳曰。大師甞在高座云。若說次第禪門。年可一遍。若著章疏。可五十卷。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

第一卷上下
 一修禪波羅蜜大意
 二釋禪波羅蜜名
 三明禪波羅蜜門
 四辨禪波羅蜜詮次
 五簡禪波羅蜜法心

第二卷
 六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二

 初外方便

第三卷上下
 二內方便二

 初正明因止發內外善根

第四卷

  二明驗惡根性 

第五卷

  七釋禪波羅蜜修證四

 初修證世間禪相三

 初四禪

第六卷
 二四無量心 

  三四無色定 

第七卷 

  二修證亦世間亦出世間禪相三

 初六妙門
 二十六特勝

第八卷 

  三通明 

第九卷 

  三修證出世間禪相二

 初對治無漏九

  觀壞法
 初九想
 二八念 

  三十想

  觀不壞法

第十卷
 四八背捨
 五八勝處 

  六十一切處

  鍊 

  七九次第定

  薰 

  八師子奮迅三昧

  修 

  九超越三昧 

  不說 

  二緣理無漏 

  四修證非世間非出世間禪相 

  八顯示禪波羅蜜果報 

  九從禪波羅蜜起教 

  十結會禪婆羅蜜歸趣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8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弟子法慎記  弟子灌頂再治

釋禪波羅蜜修證第七之二

釋四無量心開為五。第一明次第。第二釋名。第三明處所。第四明修證。第五明功德。第一釋四無量心。所以次四禪後者。明行人。有二種。一者世間行人。二者出世間行人。就凡夫行人。中則有三。一者樂高勝自在求作梵天王。是故雖得四禪而更進修無量心。何以故然。四禪但是色界自行具足。而無益他之德。淺薄。若生彼天不得王領。若修四無量心緣於十方眾生而入三昧。慈悲普攝利他心大。是故功德轉多。若生彼天必作梵天王王領自在。是故能得四禪。猶更修習四無量心。二者外道行人。雖得四禪而見有心識之患。欲求涅槃無想寂滅不知破色。直用邪智滅心入無想定。三者或有凡夫外道行人。悉厭患色猶如牢獄。一心破色修四空定。是為凡夫行人。同得此定志樂不同。各隨所習愛樂不同。若佛弟子有二種人。所謂小大兩乘。是二種人得四禪時。進修無量心者。小乘之人。為自調心增長福德。易得涅槃故。大乘之人。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故。次四禪明修四無量心。

問曰。如摩訶衍中假設問云。是四禪中有四無量及十一切入等諸定。今何故別說。

答曰。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人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有寶。若不示人即無人知者。若欲示大福德。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得自在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為說十一切處。

問曰。若以論說今得四禪者。亦應悉得四無量等諸禪定否。

答曰。此依義而說。若無漏四禪中說。有四無量心則於義無過。何以故。無漏禪中具諸觀行法門故。若有漏根本禪。說者當知乳中說酪耳。第二釋四無量名者。一慈無量心者。慈名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二悲無量心者。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三喜無量心者。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四捨無量心者。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緣此四法故說於四心。遍十方平等無隔名無量心。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此四定次第階級之相在下當釋。第三明修處所。自有二種。一為通明處。二者別明處。第一通明處者。四禪中間定。悉得修四無量心。如釋論中說。是慈在色界根本禪。亦在禪中間無色界。無色於緣眾生為不便。欲界未到地定淺。不任修諸功德。

問曰。欲界未到地利根之人能用此定。發見思真解。何故不得修四無量心。

答曰。緣理之慧利故。得發若神通無量等。是事法必假深定。而欲界未到。非全不得修無量心。但發得即屬初禪。是故不說。如初禪五支覺觀二支分別。欲界則生悲易。喜支生喜易。樂支生慈易。一心支生捨易。故說為修證之處。

問曰。第四禪及中間無喜樂。云何以喜樂與眾生。

答曰。內雖無有喜樂緣。取外喜樂人相。而平等與樂。譬如離欲行人。自不須五塵。亦不與塵欲交染而為大福德故。亦以五欲勝妙樂具給。施前人。而於自心無所染污。於四禪中與他喜樂。亦復如是。未到中間類即可解。第二別明修處者。如初禪以覺觀為主。深識欲界眾生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則易。二禪內有大喜。此處修喜無量則易。三禪內有遍身之樂。此處修慈則易。四禪妙捨莊嚴。此處修捨為易。此則隨地各有其便。


問曰。若爾佛何故。說住四禪修四無量易得耶。

答曰。第四禪名念清淨。得不動定。於此中修一切佛法功德易成故。作是說耳。

問曰。上說初禪行悲。此則壞於次第。如慈在前。應初禪而修慈二禪修悲三禪修喜四禪修捨。何故不爾。

答曰。此逐義便不隨次第。譬如佛十弟子各有第一。若問何人智慧第一。應答身子是。若以夏臘大而答第一者則於義大僻。第四正明修證。約四無量心即自有四。一修慈證慈。二修悲證悲。三修喜證喜。四修捨證捨。第一明修慈證慈者。即開為二。第一正明修習方法。此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習。云何名以慈相應心。如釋論說。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善是相應欲入禪定當先作誓願。一切眾生悉受快樂。我於定中悉得見。受想行識。是名心數法。諸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是法皆以慈為主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數法皆是後世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是名慈相應相。復次行者初修時用念清淨心。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若父母兄弟隨取一最愛者。一心緣之。若有異念攝之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樂之相。其心愛念乃至中人怨人餘五道亦如是。

復次行者如是修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及發諸禪中事。悉不得取。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心心相續。是則略說修慈方法。第二明慈定發相。行者禪定智慧福德善根力清淨故。如是一心慈念眾生時三昧即發。三昧力故即於定心中見所愛親人受於快樂之相。身心悅豫顏色和適了了分明。如是見親人得樂已。次見中人乃至怨人亦復如是。於定心中見一人。次見於十人千人萬億一聚落一國土一閻浮提一四天下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悉皆受樂。行者於定中見外人受樂。而內定轉深。與外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慈相應心。即是相應受想行識陰入界等法。如前說。

問曰慈相應定見眾生時。為當如上說。從一至十漸漸而見。為當一時併見。

答曰。行者根有漸頓不定。一種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煩惱。譬如淨水明珠置濁水中。水即澄清。無恚無恨無怨無惱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初生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而未決了。是名為恨。亦名為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欲損於他。是名為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以是讚歎慈心功德廣大無量者。一心分別有二種名。如慈相緣見一方為廣。四方為大。緣四維及上下為無量。

復次破瞋恨心名為廣。破怨心名為大。破惱心名為無量。慈緣親人為廣。慈緣中人為大。慈緣怨人得福多。故名無量。

復次為狹緣故名為廣。為小緣故名為大。為有量緣故名無量。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不名為善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一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行者。於上親中親下親。上中人中中人下中人。下怨。中怨上怨。是九種人中愛憎正等無異。乃至愛念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是名善修。

復次若但與眾生欲界樂。不名善修。但與初禪樂不名善修。但與二禪樂不名善修。若能具足與欲界樂乃至三四禪樂。是名善修。如是慈心名眾生緣。或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亦行此悲為調心。得大福德入無漏故。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但空。五陰即是眾生念是五陰此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定。眾生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上下過去未來現在。知諸因緣為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而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為無緣。

譬如給濟貧人。或與財物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神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此義如摩訶衍中廣說。復次眾生緣慈但見受果報樂相。法緣慈則見受諸法門及涅槃樂相。無緣慈則見一切同是佛性常樂平等相。復次眾生緣慈則在根本禪中。法緣慈多在特勝通明背捨諸無漏禪中。無緣慈多是首楞嚴。法華三昧及九種禪中。第二釋修證。悲即為二。一者正明修悲方法。如佛說。若有比丘以悲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悲相應心者。行者於慈定中常念欲與眾生樂。從慈定起。猶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是念。眾生可念莫令受是種種身苦心苦。

復更念言。我今無目五道之中親中怨入並受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我。於定中悉願得見勤加救護。作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定念淨心先取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之。若有異念攝之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其心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怨憎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五道亦如是。是則略說修悲方法。

二明悲定發相行者。福德智慧善根清淨。作是觀時三昧便發。即於定中見於親人受苦之相了了分明。其心悲愍欲加救護。既見親人受苦。生憐愍心已。次見中人怨人如是。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苦之相。行者於定心中見外人受苦。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心與外相應湛然無動。是名悲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皆如上說。善修者。於悲定中。非但見親人受苦深憐愍。乃至中怨九種十方五道諸受苦者憐愍救護。其心平等。故名善修。

復次若見是受苦之人生愍念。受樂者受不苦不樂者而不憐愍。不名善修。若見三種之人悉皆是苦憐愍不二。是名善修。復次見五道眾生受苦差別。名不善修。若見受苦不異憐愍平等。名曰善修。亦可得言若見五道眾生受苦一種。名不善修。若能分別五道眾生受苦差別不同。名曰善修。如是略說善修之相。


問曰。五道眾生果報不同苦樂有異。如三塗眾生多苦報。人道眾生半受苦樂。天道眾生多受樂果。云何行慈因緣皆見一切受樂。行悲因緣皆見一切受苦。豈非顛倒耶。

答曰。不然。是為得解之道。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當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定。即見眾生皆悉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糞等。火勢轉大能燒大濕。大慈心初發亦如是。初生之火唯及親人。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受樂無復苦相。復次一切眾生五道輪轉苦樂不定。即雖暫樂後必大苦。今雖大苦後當得樂。雖即未然必有其事。是故行者用得解之心。緣於一切皆樂。不墮顛倒。悲喜捨心亦復如是。

第三釋修喜證喜。即為二。一者正明修喜方法。如佛說。若比丘以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喜相應心者。行者入悲定已。其心愍傷一切眾生長夜為諸苦惱之所逼迫。我當云何而拔濟之。令是等眾生從苦得樂從樂生歡喜。爾時深觀眾生雖受苦惱此苦虛妄本無今有。易可除滅。所以者何。如人有病苦若遇良藥即便差愈。更以衣食供給快樂無量。

復次如人火熱身受苦惱。若得清冷之水火苦即滅歡樂便生。如人現受貧困。以是因緣慳貪造惡。若給施珍寶教修布施行善。則現在離於貧弊。身心慶快。未來之世長受安樂。復次又如世人愚癡顛倒縈纏煩惱受種種苦。若聞無漏清淨妙法如說修行。煩惱病除即便獲得禪定智慧及涅槃樂。如是種種因緣苦無定性。易可除滅令得歡樂。行者作是觀已即發願言。願諸眾生一切諸苦悉皆除滅受樂歡喜。我於定中悉皆得見。作是願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相。一心觀之令於念心的的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是則略明修喜方法。

二者明喜定發相。行者如是修已。念慧福德善根力故作是緣時。即發三昧力故。即於定中任運見於所愛親人離苦得樂歡喜之相了了分明。於三昧中其心悅豫不可說。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於歡喜亦復如是。行者於三昧中見於外人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漸增深。是名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之義如慈心中說。

問曰。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之與喜有何等異。

答曰。如摩訶衍中說。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名樂。意識相應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名樂。初禪中三識相應名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名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歡喜踊躍是名喜。樂根相應名為樂。喜根相應故名喜。如是等種種分別喜樂之相異。

問曰。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答曰。行慈心時。愛念眾生猶如赤子。心願與樂出慈三昧。猶見眾生受種種苦。深心愛念欲拔其苦令得安樂。當如初樂後喜中隔於悲故。不次慈記喜也。譬如人母。雖常念子令得安樂。而未名喜。後見染病其心愁毒病既得差家業付之大歡喜。故次悲說喜也。

問曰。何故約禪明喜樂。喜即為麁。約無量心明喜則為細。

答曰。禪則以定為貴。樂心恬靜與定相扶故為勝。無量則心緣眾生。因緣眾生歡喜為勝故細。復次行者初定既淺但以樂緣眾生。何以故。若取喜相心散難攝。後緣三昧漸深。雖歡喜踊躍心不散亂故為細。第四釋修捨證捨亦為二。一者正明修捨方法。如佛說。若比丘以捨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捨相應心者。行者從喜定出心自思念。若慈與眾生樂。悲欲拔苦。喜令歡喜。而計我能利益不忘二事即非勝行。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乃曰真親。

復次眾生得樂有多因緣。不獨由我。若言我能與樂則為過分。復次慈心與樂但是得解。然諸眾生實不得樂。若以為實即是顛倒。復次是諸眾生受苦樂憂喜心生。憂喜心生即是結使難得解脫。我今欲與清淨善法不應住此三心。

復次我雖慈悲愛念。於彼無益。今當捨此三心行諸善法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令我悉見。作是念已。即入禪定用念清淨心。取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之。若有異念攝之令還。令於心想的的分明。見於前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是不苦不樂其心平等。是則略明修捨方法。

二者明捨定發相。行者如是修已。正念福德善根力故。作是緣時。三昧便發。即於定中不加功力。任運見於所愛親人受於不苦不樂之相了了分明。於禪定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諸眾生皆是捨相。三昧開發無有動轉深妙堅固。其心安隱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之義。並如上說。


問曰。前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益。

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失時即是苦皆是惱累。得不苦不樂則心安隱始終無患。以捨饒益故得福亦大。復次行者慈喜心時或時愛著心生。行悲心時或時憂悲心生。貪憂故則功德尠薄。入是捨心除此貪過無諸煩惱。當知行捨福德甚大。復次行者於捨心中能作種種益眾生事。是故福德增多。略說捨無量心竟。問曰。悲喜捨中。何故不說法緣無緣。

答曰。義類前慈心可見。不煩重說。

問曰。是四無量心樂為二分。悲喜捨何故不作二分。答曰。樂是一切眾生所愛重故作二分。苦不愛不欲故不作二分。問曰。四無量發願入定見眾生。為實見為心想見。答曰。見有二種。一得天眼無量心。此實見。二者但用得解憶想。緣眾生而入三昧。既證三昧。三昧力故。入則得見。出則不見。此為三昧得解之力。非實見。

問曰。證四無量心。何故不分別支及體用淺深進退等相。

答曰。證無量心時亦非全無其義。但既無的文故不須分別。第五釋四無量功德。即為二。一者現世。二者未來世。一現世功德者。如佛阿含中說。若入慈心三昧者。現世得五種功德。一入火不燒。二中毒不死。三兵刃不傷。四終不橫死。五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無量福德。二未來功德者。善修四無量心。若生色界多作梵王。以無量心廣攝眾生故。若於初禪得即作初禪王。乃至四禪亦爾。問曰。三藏中但說初禪號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今何故說。乃至四禪悉有梵王。答曰。纓絡經中明四禪。禪禪並有梵王。

問曰。若爾佛何以故。說慈報生梵天上。

答曰。以梵天眾生所尊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聞行慈生梵天。聞多信教修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上。復次斷婬欲天皆名為梵。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如五戒中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復次若於四禪中修四無量心。隨是禪中悉得受生。既隨禪生無量心福德大故。果報亦應有異。豈得生於彼天而無君民之別。復次如佛於人王經說十八梵。亦應有王民之異。又云。四禪中有大靜王。而佛於三藏中。但說初禪有大梵王者。以初禪內有覺觀心。雖則有語言法主領下地眾生為便。上地無此故不別出。

問曰。若爾佛何故。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德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德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德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德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

答曰。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復次從慈定起入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易。從喜定起入識處易。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復次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淨天最為樂故。言福德極遍淨。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心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則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德極虛空處。喜心欲與眾生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處無得礙。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故以喜福極在識處。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故得真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若作如是明四無量心功德。但諸聖人智慧方便自在故如是。非諸凡夫。

何以故。凡夫之人住初禪乃至四禪修。四無量隨。禪受報不。能方便巧入無色修四無量。復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聖人所知。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所以者何。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亦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不重言不緣無色界。如是說者多存法緣無緣。復次行者若於眾生緣中。具足入法緣無緣。是時眾生緣四無量心是摩訶衍。復次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此眾生緣四無量心。雖是凡夫所行亦應知應證。證已以不可得空無所著。善巧方便即能於此定中。具足一切善法度諸眾生。即是行菩薩道。

復次四無量心中觀行功德眾多。更欲論餘事不具明也。次四無量心後應釋無想定。何以故。有諸外道深厭有為心識生滅。欲求涅槃寂靜常樂。既無智慧不知真實。得四禪時不見細色之過。但覺心識生滅虛誑。則厭患其心。既不知破色斷色繫縛。直以邪智滅却其心。邪法相應心無憶想。謂證涅槃。既未斷色繫縛。若捨命時即生無想天中。猶是色界生死不得解脫。亦名客天。猶如阿那含人修五品熏禪。為色界思惟惑未盡。寄生色界亦名客天。此無想定既是邪法。非佛弟子所修。今欲具足明三界定。

所以略明示知邪正相耳。第三釋四無色定。四無色定者。一空處。二識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有想非無想處。今釋此四定為二意。一總釋。二別釋。一總釋者。前四禪四無量定悉依色法故有。今此四定。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故云無色定。是故經云。四空滅色道。心心互相依。亦名四空定。無形無質即是義同虛空故。名四空定。亦名四空定處。此四種定心亦名定處。此四種定心以所觀之境為處。如念處勝處一切處悉從所觀處得名。四空定次第之相在下當明。而不名禪者。前已受名不應重立。今應更立勝名。復次此四無色自體支林有闕。不得名禪。

問曰。纓絡經說。五支為因默然為定體。此復云何。

答曰。此但約義方便立支。非如四禪具足成就支林之法。故諸經論中並不說有支也。第二別釋空處即開為三。一釋名。二修行。三證相第一釋名。所以名空處定者。此定最初離三種色心緣虛空。既與無色相應故。名虛空定。今此空處及上三無色定。並是無覺無觀聖默然及捨俱所攝故。摩訶衍云。得虛空處定。不苦不樂其心轉增。



問曰。若虛空無色名空定者。上來諸禪亦見空想。何故不名虛空定耶。

答曰。不爾。彼六地中但是入定心細不見麁色之相。意謂為空。而實未能觀色破散色法斷色繫縛。所以定中或時見色或不見色。非如空定一向永絕色相。是故六地定中。雖有空相。不名虛空無色定也。
第二明修空方法。就中有二。一明所修之境。二明能修之心。一明所修之境中有二種。一者障境。二者相成境。一障者行者欲入空處。要須滅三種色。一可見有對色。二不可見有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故經中。說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入無邊虛空處。摩訶衍云過一切色相即破可見有對色。滅有對相即是破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種種相是滅不可見無對色。一切色法不過十一。謂五塵五根及一入少分。即是色法塵。

如阿毘曇說。一則見十則說有對。一入少分是不可見無對。行者欲入虛空處定。必須破此三色。此三種色即是障境。二成定境者。虛空為智所緣因此入定。即是成定之境。第二明能修之心即為二。一訶讚。二觀析修習。言訶讚者。如行者欲求虛空處定。應深思色法過罪。所謂若有身色則內有饑渴疾病大小便利滓穢麁重弊惡欺誑虛假等一切諸苦。外受寒熱刀杖枷鎖刑罰等一切諸苦。從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即是種種眾苦之本不可保著。

復次一切色法繫縛於心不得自在。即是心之牢獄。令心受惱無可貪樂。是則略說訶色過罪之相。讚者讚歎虛空。無色則無此過虛豁安樂。此處寂靜無眾惱患。今明訶責讚歎者。即是修習六行之相。類前可知也。二明觀析修習。行者於四禪中應作是念。我今此定依欲界身具足色法。何故不見。作此念已。即當一心諦觀己身。一切毛道及與九孔。身內空種皆悉虛疎。猶如羅縠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實。作是觀時即便得見。既得見已復更諦心觀察見身。如簁如甑如蜘蛛網。漸漸微末。身分皆盡不見於身及五根等。如內身既盡外色亦然。所以者何。內身四微四大一切色法。不異外身。四微四大一切色法故。

復次行者。如是觀時眼見色壞故名過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覺壞故。名滅有對相。於二種餘色及無教色。種種不分別故。名不念種種別異相。一切色法既滅。但一心緣空念空不捨。即色定便謝而空定未發。亦有中間禪。爾時慎勿憂悔。勤加精進一心念空當度色難。是則略說修習禪定方法。第二明證虛空定亦為六意。一證相。二明有支無支。三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德。第一明證相者。行者既一心念空不捨則。其心泯然任運自住空緣。此亦似如前說未到地之相。於後豁然與空相應。其心明淨不苦不樂益更增長。於深定中唯見虛空無諸色相。雖緣無邊虛空。心無分散既無色縛。心識澄靜無礙自在。如鳥在籠中籠破得出飛騰自在。證虛空定亦復如是。

復次得空處定出過色界故。名過一切色相。空法持心種種諸色而不得起故。名滅有對相既得勝妙空處。決定能捨色法心不憶戀故。名不念種種相。是故經中多以此義。明證虛空處定。第二明有支無支者。餘經論中明四無色定。例不立支。唯纓絡經云。四空定五支為因。第六默然心為定體。方便道同體用相似故。若依纓絡所說。虛空定即有五支。五支者。如經說一想二護三正四觀五一心。但上來四禪悉有支相貌可見。今此空定既無別證支離之法。此恐是據修空方便義立為支。故經言方便道同體用相似。故餘經論悉不立支者。當是為自體無有別證支林成就之相。而於纓絡中說有支者。多是據方便及約義故說支。

約方便立支其義云何。一想者修空定時。想身如簁如甑想二護者即是捨支。捨於三種色相。又護者名護持。遮三種色不令破於空心。三正者。不邪為義。今修空定為正。若念色相是則為邪。四觀者。觀達正念。破三種色。達於空理。若觀心住虛空無有分散名一心支。通明支者謂。支離為義。因此五法支離非一故名為支。約修方便論支正應如此。佛意難知既無的文不可定判。或是證空定時於空定中義立五支。何以故。經亦說言五支為因。第六默然心為定體。今約修空立支。隱顯明因果體用如似不便。若約證空定時。義立五支亦復宛然似如可見。深推自解不煩多釋第三體用者前五支為因。第六默然心為果。果後更起五支則為用。默然為體。例如前四禪不異。

問曰。向言無證支那得例上。

答曰。還用方便支義支對。隱顯例作亦當於義無失。第四淺深者。初得虛空定即離三種色。心與十方虛空相應。於後定既重發。復覺心識明淨見空亦廣定又增深。自覺初淺狹今則漸廣深。如是乃至九品類前可知。第五進退者。得虛空定亦有四。種人不同。所謂退分住分進分達分。類如上四禪中說。今不廣明。第六明功德者。亦有共不共共如上說。不共離過者。始於此空定中方得離三種色過。善心不共者得離色證空。更得增勝信敬慚愧等諸功德。第二明識處定者亦為三。第一釋名。二修行方法。三證相。

第一釋名者。所以名識處者。捨空緣識以識為處。正從所緣處受名故名識處。第二修行方法者有二種。一者訶毀空處讚歎識處。二者觀破空處繫緣念識處。云何名訶責空定。行者知空處定與空相應。虛空無邊心緣虛空。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復次虛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隱過罪多。是名訶虛空定識處。既是內法緣內法入定則多寂靜安隱。是故讚歎識處。第二觀破空處者。觀緣空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欺誑不實。

此即是八聖種觀。前四是對治方法便是事觀。後無常等四即是緣諦理觀。就此八種觀中即有總別。總者用此八法。總觀空處定。四陰和合故有此定可患無實。別觀者用此八法。前四對治觀四陰事。如病者對治受陰。如癰者對治想陰。如瘡者對治行陰。如刺者對治識陰。復次四無常等即對觀四陰理相。無常觀識陰苦觀受陰空觀想陰無我觀行陰。此事理二觀總別觀虛空處。事理無可貪樂。即心易生厭疾能捨離。善用念處中意尋此別對之義可見。

問曰。離四禪時。何故但說三方便。今離四空定說八聖種耶。

答曰。空定既細。若不說聖種往觀則過難見。

問曰。若爾凡夫無八聖種。云何得離。

答曰。善修六行亦得離之。但不如八聖種疾。

問曰若修有漏禪得用八聖種者。與無漏復有何異。

答曰今此中用八聖種。但是欲疾離下修上地定。不能即深觀自地發無漏慧故。與無漏有異。次明繫心緣識行者既善知空定過罪。心不喜樂便捨空處。一心繫緣現在心識念念不離。未來過去亦復如是。常念於識欲得與識相應。加功專至不計旬月。一心緣識無異念。

問曰過去識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云何可緣而入定耶。

答曰心識之法實如所問。雖三世心識不可得而亦可憶持如過去瞋心已滅不可復得。猶可憶知。亦如得他心智即能知他三世之心。諸法雖空而不斷故。何況自緣已三世識心而不得作入定因。緣此而推之亦得有緣識入定之義。是故行者一心緣識空定即謝。識定未生。中間亦例如前。

問曰。若爾亦說中間禪相耶。

答曰。上已解之其義可見。第三證相亦有六義。一證相。二明支。三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德。一證定發相者。行者一心緣識即便泯然任運自住。識緣因此後豁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唯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亦於定中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亦無量無邊。悉現定中與識法相應。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隱清淨寂靜。心識明利不可說也。

問曰。行者未得三通。云何知三世心。

答曰。此是三昧之力類上四無量心其義可知。二明支者。如纓絡經說。四空五支方便道同用相似故。例如空處不煩更說。三體用及淺深進退功德等並類可知。今不別釋。第三明不用處亦為三。一釋名。二明修行方法。三明證相一釋名者。不用處者。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境名心。捨此二境因初修得名。故言不用。處亦名少。處亦名無所有處。亦名無想處。此三名從定體得名也。二明修無所有處定方法為二。一者訶讚。二觀行修習。

云何訶責識處。行者深知識處過故。所以者何識定心與識法相應。若於定中心緣於識過去現在未來心識悉無量無邊。若心緣無邊緣多則散壞於定。復次上緣空入定名為外定。今緣識入定名為內定。而依內依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者。此定已依三世心生非真實。唯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名安隱如是知已讚無所有處。

二觀行修習者。觀於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和合而有虛誑不實。義如前釋。如是知已即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無所有處既無所依。緣心識則內靜息。求不用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已靜息其心念無所有法。是時識定即謝少定未起。於其中間證相如前說。


問曰。有人言。修無所有取少識緣之入定。此事云何。

答曰。不然。應捨一切但念無所有法。故名無所有處。而說言少處者。但意根對無所有法塵生於少處。非是緣少識入定。名為少處也第三明證相亦為六。一者正明證相。二者明支。三明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德。第一明無所有定發相者。行者於中間心不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隱心無動搖。此為證無所有定相。入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餘法無所分別。是名無所有處定。亦名無想定。二明支。三明體用。四明淺深。五進退。六功德。例如前說。

第四釋非想非非想定亦為三。一釋名。二修行方法。三證相。一釋名者。言非想非非想者解釋不同。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觀。所言非想者。非麁想此則亡於麁想。非非想者。非非細想此則存於細想。又解云前觀識處是有想。不用處是無想。今雙除上二想。非想遣識處有想。非非想遣不用處無想故。又解言。若非有想者。此定中不見一切相貌故。言非有想。非無想者。行人或作是念。若一向無想者。如木石無知云何能知無想故。言非無想也。

問曰非有想非無想中實有想。云何言無想耶。

答曰非想有四陰共成豈得言無。但凡夫人入此定中陰界入細故。不覺謂言無想。佛法中說有四陰共成。但因其本名故。言非有想非無想。亦有解言。約凡夫說言非有想。約佛法中說言非無想。合而論之。故言非有想非無想也。第二修行方法亦有。二一者訶讚二者觀行。修習訶責者深知無想中過罪。是無所有定如癡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故。

摩訶衍云。觀於識處如瘡如箭。觀無想處如癡。皆是心病非真寂靜處。更有妙定名曰非想。是處安隱無諸過罪。我當求之。二明觀行修習行者爾時諦觀無所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不實和合而有非實有。如是觀已即便捨離心。觀於非有非無。何法非有謂心非有。何以故。過去現在未來求之都不可得。無有形相亦無處所。當知非有云何非無若言。是無何名無為心是無為離心是無。若心是無不名為心。以無覺無緣。故若心非無更無別無。何以故。無不自無。破有故說無。無有則無無。故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一心緣中不念餘事。是名修習非有想非無想定。如是即依非有非無常念不捨。則不用處定便自謝滅。而非有想非無想定未發。於其中間亦如上說。

第三明證相亦為六意。一者正明證相。二明支。三明體用。四明淺深。五進退。六功德。第一明證相者。行者既一心專精加功不已。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涅槃常樂我淨。愛著是法更不修習。彼若正觀如步屈蟲行至樹表。更不復進到退迴還。如經中說。凡夫證此定法如繩繫鳥繩盡則還。已其不知四陰和合而有自性。然其雖無麁煩惱。而亦成就十種細煩惱。以不知故謂是真實。外道入此定中不見有無。而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即計此心謂是真神不滅。故言神至細不破神能知。

若佛弟子知是四陰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是中心想故。知無別神知。復次前虛空處破色故說空。識處破空故說識。說識為有想不用處破識故無識。說無識為無想。今此定破無所有說非無想故。言非有想非無想。此定於世間中沈浮等故。智定空有均平。是定安隱於世間中最為尊勝。等智所不能破。故數人言一常有漏。復次無想有三義。一無想天定。二非有想非無想定。三滅受想定無方便外道。滅心入無想天定。有方便凡夫外道。滅心入非有想非無想定。佛弟子滅心入滅受想定。

問曰。無所有處亦名無想定。何故不入三種滅心耶。

答曰。不善滅無所有中心數法故非妙。復次若在色界無想為極。若在無色界非有想非無想為極。若佛法中自有滅受想。不用處於三處中。皆非勝定故不取也。第二明支。三體用。四淺深。五進退六功德。義類前可知。般若滅一切法而能生一切法。如從初禪來滅憂。乃至非想非非想滅不用處之想。皆是般若中前方便。滅諸法為入空。以其滅諸法故能生後勝法故般若能生萬法故。此十二門禪皆般若氣分所攝。

問曰。菩薩行菩提道。入實相空尚不得空。今云何隨此不實顛倒之空分。別有四耶。

答曰。如釋論解四空義中說。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四無色中。無有顛倒。是摩訶衍中四無色。問曰何等是諸法實相智。答曰諸法自性空是。問曰色法和合分別因緣故空。此無色中云何空。答曰色是眼見耳聞麁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無有對。不覺苦樂而不空耶。復次色分別乃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節。乃至一念中不可得。是名真實四無色空義。菩薩如是知已。亦能分別種種諸相。以大悲方便為一切眾生故。行而不著。以此功德迴向菩提具一切佛法普施眾生。即是行菩薩道也。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六(OK)

(待續)

   

台長: 幻羽
人氣(707)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 |
此分類下一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9
此分類上一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之7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