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05 19:48:31| 人氣1,5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釋聖嚴法師講─大小乘經律中的開悟】

推薦 6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釋聖嚴法師講─大小乘經律中開悟】

「開悟」一詞的依據,在大小乘經律中,均可見到。第一個例子,便是述釋迦世尊的成道。不過在早期的聖典中,將佛的開悟,稱「廓然大悟,得無上正道。」見於《修行本起經》卷下,及《普曜經》卷六。

或稱「得智慧光,斷於習障,成一切種智。」見於《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

或謂「即生智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於《佛本行集經》卷三


以下的幾部大乘聖典,則直接用「開悟」的一詞,表達使人證悟以及自己證悟的意思。


《圓覺經》有六處,提及「開悟」兩字

(1)「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

(2)「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淨心,便得開悟。」

(3)「令末世眾生,聞此聖,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4)「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5)「願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6)「是經名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從各節上下文的經義判斷,《圓覺經》所講的「開悟」,有兩大涵義,一是以佛的法來向眾生作說明的開示,使眾生因此而覺悟到一切現象的實相無相。二者眾生於聽聞佛法之後,如法修行,心得淨,便是開悟。這種開悟的法門,雖然名大乘,也不拒漸修根機的眾生。



《楞嚴經》中說到「開悟」兩字的,至少有十多處


(1)
卷二有云:「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2)卷四有云:「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

(3)卷四又云:「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4)卷四有云:「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

(5)卷五又云:「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6)卷五則云:「悟心無際。」又云:「心開漏盡。」

(7)卷七有云:若有人「心滅貪,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佛)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8)卷七又云:「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

(9)卷九又云:「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10)卷一則云:「理則頓悟,乘悟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從以上所《楞嚴經》中的「開悟」,有好多層面的意思:是聽到理解和明瞭從未聽說的佛法道理,稱開悟;是已見佛性,已伏煩惱,但是未斷除煩惱愛習,稱開悟;是已斷煩惱,已證無漏無學的果位,稱開悟;是已見佛性淨妙常,稱開悟;是已證諸法非空非有,非即非離,稱開悟。

主要是指經驗到時空的超越,煩惱的解脫。但是,雖有一次又一次的開悟經驗,若非大悟或徹悟,仍在有漏的生死煩惱海中。唯有大悟徹底,才是頓悟頓超,否則開悟只是悟的理性空寂,至於事相的障礙,
須逐漸的修行,次第的斷除。

從這兩部經典,所見的「開悟」一詞,幾乎是彼此呼應的。所云開悟,必定是悟的佛法,是悟諸法現象的實相即是無相,理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妙明常淨的般若,又是常寂常照的涅槃妙心。


〈開悟眾生與開悟的人〉

「開悟」一詞的出典,有不少。例如:

(1)八十卷《華嚴經》卷四有云:「開悟一切愚闇眾生」的經句。

(2)《法華經.序品》有云:「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3)《出曜經》卷二有云:「欲化彼人,令得開悟。」

(4)《付法藏因緣傳》卷五有云:「爾時馬鳴……演宣諸法,苦、空、無我,時此城中,五百王子,同時開悟,厭惡五欲,出家道。」

從以上的四種資料看,《華嚴經》及《法華經》,都是將「開悟」一詞當作動詞用,是用佛法的道理,來開悟愚闇的眾生。《出曜經》及《付法藏因緣傳》,則將開悟一詞當作形容或名詞來用,是眾生獲得了開悟,變成了開悟的人。 

至於開悟的內容,是開發了智慧的光明,是明白了人生及宇宙的苦、空、無我之理,所以能使人因開悟而厭離五欲,出家修道。


〈累劫成佛與隨時成佛〉

根據佛陀傳記的資料所見,最早的「廓然大悟」是指佛陀成道,開悟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再依據早期的聖典記載,成佛也不是一生一世完成的事,是經過多生多劫,修行救度眾生的菩薩道之後,才成佛的。例如《增一阿含經》卷一六云:「我(佛)於三阿僧祇劫,勤苦所成,成無上道。」又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六云:「第三阿僧祇劫滿已,時修妙相業,亦決定知,我當作佛。」這兩種資料都是說,成佛的修行過程,需要三阿僧祇(無數)劫。

可是到了《法華經》中,便從累劫成佛的思想,發展到了隨時成佛之說,不論悟與未悟,凡是信受《法華經》所說的佛法者,凡是能照著做到一點的人,皆已成了佛道。試錄《法華經》卷一〈方便品〉中的十則例子如下:

(1)「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2)「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3)「諸佛滅度已,若人善軟心,如是諸眾生,皆已成佛道。」

(4)「乃至童子戲,聚沙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5)「若人佛故,建立諸形相,刻彫成眾相,皆已成佛道。」

(6)「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7)「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8)「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

(9)「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度,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10)「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如上所見成佛的條件,非常寬大,凡是聞法,乃至一偈;修六度行;有善軟心;歌頌佛德,乃至一小音;以散亂心,一稱南無佛;乃至對佛像合掌、一手、小低頭;乃至兒童遊戲,聚沙佛塔等,都已成了佛道。這些當然不是成的究竟佛,但是決定都能因此而成究竟佛。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說,諸佛世尊之所以會出現於世,是了「一大事因緣」。什是一大事因緣呢?便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也就是向眾生開示佛的知見,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亦即是使得眾生開悟成佛。故說:「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是圓滿的佛智,凡是從佛聞法的人,最後一定可以成就佛智,那就是「入佛知見」。

關於開示悟入的經文是這樣的:「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
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又說:「是諸佛但
(開)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眾生故;欲以佛之知見,悟眾生故;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諸佛出現於世,但為教化眾生,先修菩薩道,然後成佛道,不是化眾生,僅成聲聞緣覺。所以從佛的心懷,來看一切眾生,只要能信受佛法,乃至一偈或一稱佛號,都已種下必定成佛的福慧因緣。


〈悉有佛性與見性成佛〉

《華嚴經》記載,當釋迦世尊成道之時,便讚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便是以無我的平等的智慧與慈悲,肯定了一切眾生雖未成佛,但也具備成佛的智慧福德。 

《大般涅槃經》卷三六有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是肯定了眾生與諸佛,本來平等,如果因緣成熟,福智圓滿,任何一個眾生都能成就佛道,與佛無異。

基於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特別是《大般涅槃經》讓佛
徒們相信「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道理下,便有了中國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及「開悟成佛」的說法。因佛性是眾生本具,故又被禪宗稱自性。將開悟的佛智,稱自心;悟見本具的佛性,稱見性。現在且將禪宗的代表文獻《六祖壇經》中所見的「自心」、「自性」、「具性」、「開悟」、「成佛」等用語及其用意,試如下:

(1)〈行由品〉第一,有云:「菩提自性,本來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2)同上品,又云:「惠能一聞(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即開悟。」……「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3)同上品,云:「惠能(五祖)和: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

(4)同上品,五祖云:「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

(5)同上品,云:「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6)同上品,云:「(五)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7)同上品,云:「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8)〈般若品〉第二,云:「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

(9)同上品,云:「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空,亦復如是。」

(10)同上品,云:「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又云:「迷聞經累劫,悟則那間。」

(11)同上品,云:「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

(12)〈懺悔品〉第六,云:「依此修行,言下見性。」「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13)〈機緣品〉第七,云:「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開佛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佛)知見,本來性,而得出現。」「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

由《六祖壇經》所見的資料,「見性成佛」和「開悟成佛」是相同的意思。見性即是親見佛性,佛性是眾生本具的自性,而此奧妙的佛性或自性,本來空,無一法可得,即是以淨自心的般若智慧,除分別執著的煩惱束縛,病除之時藥亦無用,此便如《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了。

若以智慧的自心,親見
空的自性,便是「見性成佛」,便是「明心見性」。不過,見性者雖有了智慧,雖見了佛性,雖也可以名成佛,但卻不一定就是大悟,也不一定就是究竟的佛。所以惠能初次聞一客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心即開悟」,並未大悟,要等惠能親自聽到五祖大師他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句時,才於「言下大悟」,已悟本性。雖然五祖說「若識本心,見自本心,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仍不是無上菩提的究竟佛,只是成的理性佛。否則不會有「開悟」及「大悟」之分,縱然是大悟,祖師的大悟,也對不同於佛的大悟。

因此,《六祖壇經》雖說,若有人能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識本心,自見本性,經常都是生活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情況下者,便是無上菩提,然而也配合運用《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觀點,而稱「一念心開,是
開佛知見」。而其開佛知見,非入佛知見,故還未成福智圓滿的究竟佛。


〈成六即佛與三因佛性〉

(1)佛之知見,即是佛的圓滿智慧,名一切種智。依據《大智度論》卷二七記載,智有三種:「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種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其實後後涵蓋前前,前前不能涵蓋後後。二乘聖者僅得一切智,不具備道種智及一切種智;菩薩有前二智,不具一切種智,唯佛圓具三智,故天臺宗說「三智一心中得」。

一切智,知一切法皆是空,故得解脫;道種智,知種種方便法門,故能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一切種智,是圓具空有二智,超越空有二智,所以是雙寂雙照,寂照不二的中道圓智。

正由於如此,天臺宗的《觀行疏》所講的成佛觀念,有六即之說,六種「即佛」都是「成佛」:
理即佛:理體本性,一切眾生平等,都有佛性,乃至三惡道的眾生,雖未具備修善的佛,卻已本具性善的佛。

(2)名字即佛:有福德人,僅聞佛名,自號佛或被譽佛者。

(3)觀行即佛:在觀行位的修行人。

(4)相似即佛:十信位的菩薩,彷彿已證佛的理性者。

(5)分證即佛:由初住至等覺位的菩薩,一分一分的漸破無明而分證中道實相理者。

(6)究竟即佛:究竟妙覺位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

禪宗所說的「見性成佛」,淺者屬於相似即佛,深者也不能超過分證即佛,否則動輒妄言已證無上涅槃,就要如同《楞嚴經》卷九及卷一的各種魔境魔說,成魔子、魔民,還以是成佛成聖。

眾生皆能成佛的思想,源出於《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觀,然在該經卷二八,列有三種佛性之說,也就是說,眾生雖皆有佛性,然其凡夫眾生與諸佛菩薩,各有差別:

(1)正因佛性:一切眾生的本具佛性,不論有修無修,乃至十惡五逆,罪墮三惡道中,佛性不失。如金在,如土藏金。

(2)緣因佛性:修行六度的菩薩行者,依性起修,緣此正因佛性而修行者,所具佛性稱緣因。

(3)了因佛性:緣因即是了因,佛性本在煩惱暗室,故眾生不見,今用慧燈照明,了了可見,名了因佛性。

正因佛性是未悟的眾生,緣因及了因二名,是指開悟見性,或指見性成佛。同樣是見佛性,同樣名成佛,由於各人的工夫深淺不同,所見雖相同而其品質還是不同。人對於佛性的經驗,猶如人對於水的體驗:

有人僅見水而未喝水,有人喝一口水,有人喝了滿腹水,有人成天浸泡在水中,有人已和大地的一切水融合成一體,有人終日念念喝水用水,卻已不見有水,這些人的經驗,當然是各不相同的。

 (西元19941030日釋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禪寺,姚世莊居士整理)

           

台長: 幻羽
人氣(1,553)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禪悟道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開悟了─禪詩五首
此分類上一篇:【觀世音菩薩之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