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智】
「四智」(梵catvāri jñānāni) 具云四智相應心品,又簡稱四智心品,意即與四智相應的一聚心、心所,是菩提的四種德能,亦即佛的四種智慧,是轉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如其次第所得︰(1)大圓鏡智,(2)平等性智,(3)妙觀察智,(4)成所作智。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作顯了智、平等智、回觀智、作事智。隋·笈多譯《攝大乘論釋論》卷九作鏡智、平等智、正觀智、作所應作智。唐·波羅頗密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卷三作鏡智、平等智、觀智、作事智。
大圓鏡智
是轉有漏的第八阿賴耶識聚所得的無漏智。這個智,遠離一切我執、我所執及一切所取、能取的分別,能緣的行相及所緣的內境都微細難知,而於一切境界能不愚迷、不忘失(常現前)。性相清淨,遠離一切有漏的雜染,為一切純淨圓滿的色心現行功德所依,又攝持一切清淨無漏功德的種子,能現能生自受用的佛身、佛土,及其餘三智的影像。無間無斷,窮未來際,猶如大圓鏡,能映現眾多的色像。如《佛地經》說(大正16·721b)︰“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即六處)、境(即六境)、識(即六識)眾像影現。”這個智,內緣取自體功德的種子,外緣取一切真、俗所知境界。就緣真即緣取真如的方面說,是無分別智;就緣俗即緣取其餘境界的方面說,是後得智所攝。其體是一,隨義用的差別分為二種。了俗由證真,證真為先,然後緣俗智生,所以把這個後生的緣俗智稱為後得智。或者和後得相似,稱為後得智。其餘的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亦是如此。
平等性智
是轉有漏的第七末那識聚所得的無漏智。這個智遠離二執,觀染淨諸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由此安住無住涅盤,經常和大慈大悲相應,隨十地菩薩所樂,示現他受用的佛身、佛土等影像。又是妙觀察智的不共所依。這個智周遍緣取一切真俗境界。
妙觀察智
是轉有漏的第六意識聚所得的無漏智。這個智善觀察一切諸法的自相及共相,無礙自在。又攝藏無量陀羅尼(總持)門、三摩地(定)門,及所發生的六度、三十七菩提分、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珍寶,在大眾會中,能現一切自在作用,轉大法輪,斷世間一切疑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這個智周遍觀察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皆無障礙,所以也是周遍緣取一切境界。
成所作智
是轉有漏的眼等前五識聚所得的無漏智。這個智是為想方便利樂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周遍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變化身、土等三業,成就本願力所應作的八相成道等事。這個智也能周遍緣取一切境界,然而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緣二法,或緣多法。
四智雖然各各定有五遍行、五別境、十一善及心等二十二種心法(《佛地經論》卷三作二十一種)相應,然而在佛地一切心心法的分位所現起的各種功德中,智即別境中慧心所的作用最為殊勝,所有其餘的有為功德都是智的差別,所以以智為名。如《佛地經論》卷三說(大正26·302b)︰“智有四種,大圓鏡等,於佛果地諸心心法分位所現諸功德中,智最殊勝,以智為名,總攝一切有為德故。”又四智,如上所說,是如其次第轉有漏的八、七、六、五識所得。如《佛地經論》卷三說︰“轉第八識得大圓鏡智相應心,能持一切功德種子,能現能生一切身、土、智影像故。轉第七識得平等性智相應心,遠離二執自他差別,證得一切平等性故。轉第六識得妙觀察智相應心,能觀一切皆無礙故。轉五現識得成所作智相應心,能現成辦外所作故。”然而《大乘莊嚴經論頌》卷三說八、七、五、六識,如次而得故。無性《攝大乘論釋》卷九也說轉五現識得妙觀察智,轉意識得成所作智。對《莊嚴論頌》所說,有兩種解釋,第一《莊嚴》是不依次第而說,並非說轉第六識得成所作智;第二是《莊嚴論》中據第六識能作神通等事業,所以說得成所作智;前五識到果位才能夠觀察,所以說得妙觀察智。對無性《攝論》所說,《成唯識義燈》卷七(末)說(大正43·809c)︰“無性兩釋,各隨一義,不違二論”(《唯識》、《莊嚴》)。然而《佛地經論》卷三評破轉前五識得妙觀察智,說說法除疑,周遍觀察,不是前五識所能。總之,以《唯識》、《佛地》等論所說為正義。智雖然不是識,然而依附識而轉起,以識為主,所以說是轉識所得。又識的意義是分別,智的意義是決斷;在有漏位中,智劣識強;在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勉有情令依智舍識,所以說轉識得智。
四智是道諦所攝
四智是道諦所攝,所以只是無漏,即諸佛的功德及身、土等,皆是無漏的種姓所生。諸佛已經永遠捨棄一切有漏法的種子,雖然有示現作生死身、業、煩惱等,和苦、集諦相似,然而實在是無漏道諦所攝。
四智的種子
四智的種子,皆無始時來法爾本來具有,依附第八阿賴耶識,前滅後生,相續不斷,不是現在從熏習所生,此即大乘二種種姓中本姓住種姓,《成唯識論》卷九說(大正31·48b)︰“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發心以後,由聽聞正法等外緣熏發,令無漏舊種漸漸增長,此即大乘二種種姓中習所成種姓。又說(大正31·48b)︰“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薰習所成。”大圓鏡智,有說菩薩金剛喻定(第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現在前時,轉滅一切有漏種子及異熟識等,即開始現行;有說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還沒有頓舍異熟識種,要到次刹那的解脫道初成佛位才得開始現行。《成唯識論》卷十平列兩說,《佛地經論》卷三隻舉前說,然而《成唯識論述記》卷十以後說為正義。
智
這個智,執持一切無漏種子令不失壞,從初成佛起,盡未來際,相續不斷。平等性智,菩薩初地初現觀時即菩薩見道初現前位,和我、法二執相違,才得開始現行,從此以去,在以後的諸地中,加以修習,令增長清淨圓滿。在無漏觀等現在前時,經常現行。假如有漏心現前,或有間斷。像這樣輾轉到第十法雲地最後心以後,便和純淨的第八識相依,盡未來際,相續不斷。妙觀察智就生空觀品說,二乘見道位也得開始現行,此後輾轉頓悟者從見道位到無學位,漸悟者從四果向大到菩薩解行地終,頓漸二悟菩薩或者到上位(上位即十地及如來地),只要不是有漏心現前或無心時,皆得現行。就法空觀品說,菩薩見道位才得開始現行,此後輾轉到上位,只要不是有漏位,生空觀,及無心時,其餘一切位皆得現行。成所作智,有說在菩薩修道位中,由後得智引發,也得開始現行。有說要成佛才得開始現行,成所作智是轉有漏的前五識所得。前五識以五根為不共依,而以現行第八識為共依。在因位十地中,能變的第八識是有漏,所以所變的五根也是有漏。有漏必俱同境的五根,必不能發無漏的五識。因此成所作智要到成佛依無漏的五根才得現行,而且這個智由作意才現起,所以在佛果上,也不是永遠現前,常有間斷。《成唯識論》卷十平列以上兩說,《佛地經論》卷三評取後說。總之,四智中,妙觀察、平等性二智,通達修習二位的菩薩,證得一分;大圓鏡、成所作二智,必須到究竟位才得現行。從而具足這四智,得大菩提的,只是究竟位的佛果。
【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廣義而言,是佛教各宗派所要達到的共同要求,狹義則獨指法相宗之專有名詞,但就轉凡成聖,捨迷趣悟的終極目標則是一致的。基於迷亂而來的人生苦惱,都是執著有外界實體的對象,加上又執著自我,於是對內外、能所之執著而起煩惱。唯識宗強調,外在的所有現象都是內「識」的顯現,實質上是「空」的。既然外界的事物是空無,而作為能認知、了別一切的識,也是虛妄的、染污的。凡夫不知外境非實、離心無境的道理,若明了「唯識無境」之理,並且轉變所依,就可實現「轉識成智」而解脫成佛。所謂在凡則以識為王,有漏染淨不離於識,昇沉苦樂皆識之所變。如《成唯識論》卷十云:「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 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是故世尊臨入滅時,亦勸導弟子們依智不依識,勉勵眾比丘精進用功,捨凡入聖。相對而言,將「識性」的狀態轉變成為「智性」,名「轉依」。就是將作為眾生心體的妄識轉 變成與「識」相對應的「四智」,也就是將以識體為所依轉變為以智體為所依。而所謂的智,是離開了能、所的二元對立,唯識宗將這種超越了世間的認知分為四種,是意識轉向的四種智慧,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轉依之果便是大菩提與大涅槃。對於「轉識成智」這一名詞,早就耳熟能詳,但其理論與實踐方法則一概不知。基於對唯識宗修學系統的探討與研究,希望能夠了解「轉識成智」的可能性與可行性?透過唯識宗諸論典所詮釋,找出「轉識成智」的理論架構與及其修學次第。對於「轉識成智」的理論與實踐方法,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是為何要轉識成智?如何能夠轉識成智?其方法與依據?當識轉成智之後是如何呈現其智體,跟成佛又有什麼關係?對上述之問題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唯識宗是如何來詮釋。
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唯識學的成佛理論最後落實到精神的轉依,這是一種通過改造主觀世界,達到改善與客觀世界的關係,爭取自由的途徑,其核心是轉識成智。唯識思想以八識來說明心識的結構,前六識的主要功能為認知;第七末那識又稱我執識,我執為一切煩惱的根源,故此識解答了輪轉生死的根本問題。第八阿賴耶為心體,它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是業力輪迴持續的根源,也是世間諸法變現的源頭,因為阿賴耶是雜染的,由其所現的萬法也是虛妄不實。《成唯識論》卷十云:「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轉識成智是基於佛教對「識」與「智」的理解而決定。在佛教中,「識」與「智」既是認識論的範疇,既含假真,亦帶染凈。在定位上「識」與「智」分屬有漏界和無漏界,前者虛假染污,後者真實純凈。因此,若要超越生死輪迴,必須捨染歸凈,方可贏得人生的解脫。
(一)何謂「識」
「識」之梵語原文為「vijñāna」,音譯毗闍那,係由字首「vi」,含有分析、分割的意思,與動詞的語根「jña」,有了與知,兩者所組成。其原意是指分析對象之後所生起的認識作用。在佛教教義中,另有二種含義,茲略述如下︰ (一)指精神作用之主體──六識、八識等︰即「心王」。又稱心或心法。即以眼等諸根對境所產生的認識作用,有時亦指認識主體。相當於五蘊中的識蘊。 (二)指十二因緣中之識支︰即吾人於托胎剎那時之意識。《俱舍論》卷九認為,識係吾人附托在現在的母胎中之結生初念。其文云︰「於母胎等正結生時一剎那位五蘊名識。」此受生時之最初位,為生有之初剎那, 故具有五蘊。但五蘊之中,以識為最勝。故名為識。
在唯識學中,「識」的最大特色是它的能變功能。所謂能變 4 ,指識不僅是認識能力,不僅是能了別,而且它還變現認識對象,轉出所了別。內在的心識與外在的對象,都從屬於識。識變的終極依據是蘊含善惡一切法種子的阿賴耶識,此識是能變的本體。種子含藏萬法,呈潛伏的狀態,任何種子的現行,都須經過第七末那識的審察與思量,末那識的特點是永恆執著阿賴耶識為我,以我痴、我慢、我愛、我見為本性,是自我意識發生的根源。當種子變現為萬法時,經過末那識的染污作用,現行就永遠帶有主體「我」的屬性,世界永遠是個體「我」的世界,所認知的範圍是有局限性的,任何「識」都是「我的」認識,這就是能障礙菩提智慧產生的「所知障」。而「煩惱障」的生起是因為「識」把一切都執著為「我的」,有了「我」的觀念,就有貪、瞋、癡、慢的產生,成為涅槃解脫的障礙。
(二)何謂「智」
「智」之梵語原文為「jñāna」,音譯若那,又稱智慧。其本義是對事、理的判斷,能了知是非邪正,而有所取捨者稱為智,但後來多指能斷除煩惱的精神作用。在唯識宗「識」與「智」是相對,前者是對世間法的了別與認知,而智不單只也有這種功能,還超越一切主客對立分別而直接體悟萬法的本質,是覺悟者所依據。因此相宗提出四智理論,認為它是菩提智的具體內容,是八識轉依後的歸宿。
在宋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中,有專門論述智與識的差別,經云:「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復次,有三 種智,謂: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 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再者,唯識學有所為的「種性」說,即有情能成佛與否是由藏於阿賴業識中的種子所決定,共分為五類,當中亦只有菩薩與不定種性才具有轉識成智的可能,餘三者則定不能成佛。如《佛地經論》卷二云:「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
綜合以上所述,「識」是有分別的具體認識,是有局限,有染污,也是成佛的障礙;「智」是超越分別的直覺體悟,究極 純凈,是覺悟的智慧,所以,轉識成智是唯識學的必然要求。
再者,唯識學有所為的「種性」說,即有情能成佛與否是由藏於阿賴業識中的種子所決定,共分為五類,當中亦只有菩薩與不定種性才具有轉識成智的可能,餘三者則定不能成佛。如《佛地經論》卷二云:「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如餘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
以上引文說明前二種性雖不能成佛,然還能夠證得出世善果,唯有第五的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只能於六度中輪轉。
【轉八識成四智】
何謂轉八識成四智轉識成智是唯識學成佛理論核心,「識」共分為八,「智」則有四種。轉識成智就是轉有漏的八識,轉得無漏之四智。
(一)、妙觀察智:是轉有漏的第六意分別識得此智慧,此智能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自在。又此智能攝藏無量陀羅尼門、三摩地門,及所引發的六度、三十七菩 提分、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珍寶,於眾會前說諸妙法,轉大法輪,斷世間一切疑惑,能令眾生得不退轉,以是名為妙觀察智。《成唯識論述記》卷十云:「神用莫方稱之為妙,具緣諸法自共相等名為觀察。籌量境相妙用勝故,攝觀無量總持定門。」謂此第六識在因中善能遍緣一切諸法,所以到無漏的果位,也能善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並能不受任何限制地無礙而轉。又因為善巧觀察諸法的自共相,所以能攝觀無量的總持門,即陀羅尼。其餘之智雖然也有這樣的功德,但出入諸禪,總持差別,不及此妙觀察智。
(二)、平等性智:是轉第七的我見識而得此智慧,此智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與大慈悲恒共相應,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廣釋菩提心論》卷四云:「平等性智,得勝上所緣,是智能觀自他平等,已能安處 無住涅槃,起大慈悲,隨往一切現身現上以善方便畢竟相應。」這第七識在因位時,恒常向內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於是在一切法上分自分他,強立彊界,貪瞋癡等恒共相應。若是轉成果上的平等性智,在內證到了平等理性,在外觀一切諸法及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再也沒有自他彼此的差別,所以大慈悲就恒時與之相應而起。
《佛地經論》卷三:「平等性智緣一切有情,自他平等故,隨諸有情勝解,示現佛影像故。」但是像這樣的平等性智,怎麼樣才能修習圓滿成就,按《佛地經論》卷五說:「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應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說,各證一平等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是故說言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若廣說者,一一地中,各證無量平等法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這十種平等於《佛說佛地經》中有提到,謂菩蕯修行到十地時,於一一地中分證一種平等,列表於下以資說明。
菩蕯十地所說證十種平等法
(一)歡喜地: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
(二)離垢地: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
(三)發光地: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
(四)焰慧地:弘濟大慈平等。
(五)難勝地:無待大悲平等。
(六)現前地: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
(七)遠行地: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
(八)不動地: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
(九)善慧地: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
(十)法雲地:修值無量功德究竟平等。
(三)、大圓鏡智:
《佛地經論》卷四云:「大圓鏡智者:如依圓鏡眾像影現,如是依止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影現,唯以圓鏡為譬喻者,當知圓鏡如來智鏡,平等平等,是故智鏡名圓鏡智。」由轉第八阿賴耶識而得,亦即在證入佛果之時,阿賴耶識捨斷一切煩惱習氣,轉依而成純粹的無漏智。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諸法,萬德圓滿,無所欠缺,猶如大圓鏡之能顯現一切色像,故稱為大圓鏡智。《廣釋菩提心論》卷四云︰「大圓鏡智,是智遠離我、我所相,及離能取、所取分別,不雜一切煩惱垢染,於一切所緣、所行、所知相中,不忘不愚,智影相生現種依持,彼一切智所依清淨,是即真如所緣無分別智。」所謂圓鏡是譬喻如來智德之妙用,這圓鏡能影現森羅萬象,佛來現佛,魔來現魔,甚至一切身心世界。其餘的三智心品及心法都是緣此大圓智鏡。雖然說大圓鏡智沒有能取所取等種種分別,然而確有一切智影從此鏡智現起,如世間的圓鏡影現一切景象。由於如來能証一功諸法影像,因而也能無顛倒的宣說一切法。
(四)、成所作智:是轉有漏的眼等前五識聚所得的無漏智,《佛地經論》卷三云:「成所作智者,謂能遍於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應熟有情,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變化事,方便利樂一切有情,常無間斷。」這說明此智是為了利樂地前 菩薩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周遍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變化身、土等三業,成就本願力所應作的八相成道等事。又此智能周遍緣取一切境界,然而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緣二法,或緣多法。《成唯識論》卷十云:「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成所作智是轉眼、耳、鼻、舌、身等五識所得之智,此智為欲利樂諸有情,故能於十方以身、口、意三業度化眾生,成本願力所應作之事。觀於示現種種變化三業,原因成所作智能成如來化身,而這化身又可分為身化、語化、意化三種,而各又可分為三。
身三:
一、現神通化-現種種工巧等處,摧伏諸伎傲慢眾生。
二、現受生化-示往彼處,示同類生,而居尊位,攝伏一切異類眾生。
三、現業果化-示種種身,領受變化可作的一切本事、本生、難修諸。
語三:
一、慶慰語化-謂所宣暢種種隨樂文義巧妙,小智眾生初聞當信。
二、方便語化-謂立學處,毀諸放逸,讚不放逸,又復建立隨信解、隨法行等人。
三、辯揚語化-謂斷眾生無量疑惑。
意四:
一、抉擇意化-謂抉擇彼八萬四千心行差別。
二、造作意化-謂觀眾生所行之行,行與不行,若得若失,為令取捨造作對治。
三、發起意化-謂為欲說彼對治故,顯彼所樂名、句、字身。
四、受領意化-對於一向、分別、反問、默置的四種記別,皆能隨宜分別領受。
以上對轉八識成四智作一簡略說明,這四智「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因為智的妙用增上,故以智名來顯示。雖然智既非識,何以要說轉識得智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如下兩個答案,《成唯識論》卷十說,第一個答案是「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第二個答案是「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四智的現起分位
(一)妙觀察智,這是由第六識於因位中的分別我執,續諸生死,所以要到見道位時,才能斷分別障種,方得生起,此心品包括生空觀品與法空觀品。生空觀品在二乘見道位就可以生起。法空觀品則要到菩薩的見道位,才能生起。初地入心, 斷盡分別法執種,及斷俱生一分法執,現一分無分別智,輾轉至十地後心,此智方容現起。
(二)平等性智要到菩薩真見道位時,「違二執故,方得現前起」。因為此智不是第七識自力現起,而是由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入雙空觀,使第七的我、法二執不起。所以第六識在真見道位中,頓斷分別二障種子,亦帶起第七識轉一分無分別智。 能使第七識成無漏者,完全靠第六識之力,此智要直到究竟無漏的法雲地後,才與第八淨識盡未來際相依相續。
(三)大圓鏡智到什麼時候才能現起呢?這問題有兩個答案:1、有的說在金剛喻定現前時,就是此智現起時,因為這時候的異熟種與極微細的所知障種都完全捨棄,唯有淨識存在。倘若此智在爾時尚未現起,便沒有能持清淨種的識。2、另一說法認為要到解脫道的剛成佛時,方得現起。因為異熟識種在金 剛喻定現時,還沒有頓捨,與此時的無間道並不相違,不障有漏善及劣無漏法,但與解脫道的佛果決定相違,所以要到解脫道時,才能頓捨異熟,起圓鏡智。
(四)成所作智到何時才能現起,這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認為 在菩薩修道位中,因為第六意識的後得所引起,方得初現。第二個說法認為要到成佛時才能現起。因為在十地中,依第八異熟識所變的眼等五根,並非無漏,唯與有漏五識為不共依,因為俱有、同境所依是有漏,故不可能引發無漏淨識。因此,此智要成佛時才能轉有漏的異熟眼根等成為無漏,此智方得現起。
雖然說這四智心品的種性本來就有,然而要借緣的力量與薰發,方得現行,所以在因位漸次增勝,直到佛果才能究竟圓滿。這圓滿的佛果,是從本有的無漏種子而生,不再薰成種子,當知佛的果德,並沒有前後勝劣的差別。以下引《成唯識論》的一段話作為總結這四智現起的次第:「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
四智之現起位
妙觀察智--1、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
2、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
平等性智--1、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二執故,方得初起。
大圓鏡智--1、有義(有師言)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即得現起。
2、有義(有師言)此品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
成所作智--1、有義(有師言)菩薩修道位中,後得引故,亦得初起。
2、有義(有師言)成佛方得初起。
四智之所緣境
(一)妙觀察智是緣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為境,所以皆無障礙,通緣為根本、後得二智所攝。
(二)平等性智的所緣有三家不同的說法:第一家說,但緣第八淨識為境,如染污的第七末那識是緣第八藏識為境一樣。第二家認為此智但緣真如為境,因為此智是緣一切法的平等性。第三家則說是緣真俗為境,因為經論上說,平等性智為證得十種平等性,及緣一切有情自他平等,因此這平等性智為通緣真俗的根本、後得二智所攝。
(三)大圓鏡智的所緣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此智但緣真如,不緣 俗境。因為此智緣真如的根本無分別智,而不是緣俗境的後得智,因此其行相、所緣都微細得不可測知。第二種說法認為此智緣一切法,因為根據《佛地經》與《莊嚴經論》所說,此智於一切真、俗之境, 無不顯現。總結這兩種說法,智體是一,不過是隨其功用的不同而分 之為二。緣真如的是無分別智,緣餘境的是後得智攝,並不是但緣真 如,不緣俗境。
(四)成所作智之所緣有兩個說法不同:第一家認為此智但緣五塵境,因為《莊嚴經論》上說:如來的眼等五根,一一根都是在五境上轉。另一家則認為此智也能夠遍緣三世諸法,是故能起三業諸變化事,來抉擇有情的心行差別,以領受三世等義。此智是隨着作意而生,緣一切事相之境,起變化三業之故,所以只有後得智所攝。
就轉識成智的另一理論,是從唯識三性來說轉之所依,這三種自性,都不離於心、心所法而別有的。此處的「依」,乃指依他起,因為依他起性的本身,具有遍計所執和圓成實的兩面,這表示心的虛妄染污與真實清淨的兩種不同活動。在凡位以遍計所執為主,圓成實則隱而不現,而依他起則隨之成染。在聖則圓成實盡露,遍計全歸烏有。此時的依他起也成為圓成 實之依他起,全是清淨。具體而言,遍計所執與圓成實必須與依他起打成一片,不能離依他起而獨在,而依他起亦不能獨在,必須與而性打成一片。故三性雖在觀念上表示三種活動,但實際上,依他起是析分為二而存在的,而染污依他又必與遍計所執合,清淨依他又必與圓成實合,故三性只表示兩種活動。隨遍計所執的染依他,就是煩惱與所知二障;隨圓成實的淨依他,就是涅槃與菩提。轉識成智即是心如何轉捨了依他起上之煩惱遍計,便得依他起性上圓成實之涅槃。轉捨了依他起上之所知遍計,便得依他起性上圓成實之菩提,前者是識的活動,後者是智的活動。以依他起性,乃是轉捨轉得之所依止。
在唯識宗的修學過程中,凡所施設無非是為了其終極目標,轉識成智。菩薩於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斷二障種子,證二空,至解脫道,捨餘有漏及劣無漏種,證四智菩提及四涅槃妙果。此菩提涅槃二果正是轉捨煩惱、所知二障所得。在因中則識強智弱,在果上則智強識弱,轉智成王。此智心王與一切善心所等相應,名四智相應心品。《成唯識論》卷十云:「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以下之圖表是列出四智各個相應的一聚心及心所,這一聚心心所,總共有二十二個,統此心聚,稱為相應心品。
四智是轉有漏的八識而得,四智中無分別智現證法性身土,亦名清淨法界。如轉第八阿賴耶所得的大圓鏡智,此心品能現自受用身土和餘三智的智影。而四智心品所成就之真實功德,即為自受用之圓滿報身莊嚴土。依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變成三類化身;依平等性智妙觀察智變成他受用菩薩身,如《大乘莊嚴經論》序云:「轉八識以成四智,束四智以具三身。」
轉識成智的實質即是思想的改造,這是一個無限的精神實踐過程,是生命境界的不懈提升。通過主觀世界的改造,改善與客觀世界的關係,贏得絕對自由,這是唯識學的旨歸所在。「轉依」是觀行的結果,因轉識成智的意義即從轉依中顯,透過上述對「轉依」理論與唯識觀行的探討,使「轉識成智」不單單只是概念性的學說,而且還具備了充足的理論架構與實踐方法。修學佛法的終極目標是契證一真如法界,轉捨煩惱、所知二障得菩提涅槃二果,此二轉依即是究竟無漏。八識既轉,則依識而起之妄法自歸擇滅,妄法既滅乃為究竟離苦,證一真如法界而成就四智乃為究竟得樂。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