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5 21:25:23| 人氣1,7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7)─略識-中觀學派-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7)─略識-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 mādhyamaka),是大乘佛的一個主要派系,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和如來藏學派並列。中觀大乘佛的基本理論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中觀學派」,奠定了初期大乘佛的理論基礎。後世認中觀派主張一切法自性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主,因而又稱空宗。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在漢傳佛的傳統判理論中,所有尊龍樹祖師的大乘佛宗派都可稱「法性宗」或「性宗」,「法性宗」主要特指如來藏緣起宗,中觀學派被稱空無相宗」或「破相宗」,漢傳佛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的影響,印順法師稱其性空唯名派。中觀學派是藏傳佛的主要派別之一,藏傳佛中稱其深見派、甚深見派。

中觀起源

龍樹的學說,源自早期大乘佛般若思想的進一發展,認世間一切性空(第一義諦、勝義空),只有假名存在(世俗諦、假名有)。亦有說龍樹中觀之「中道」不著空、有,顯示實相;《中論》篇首「八不」偈即顯示此點。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即提婆,意譯聖天。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的著作,奠定了早期般若中觀派的理論基礎。

多羅那他《印度佛史》記載,有位南方的阿闍黎「龍叫」,與提婆同時,或亦龍樹弟子,在印度南方倡導唯識中道見。此位弟子的著作沒有傳世,記載也不多,難以確知其人。

提婆之後的傳承,史料所載不多。元魏譯《付法藏因緣傳》記載提婆之徒,名羅,與龍樹及提婆並稱三大士。多羅那他的《印度佛史》中說,提婆年離開那爛陀寺,到南印度的蘭伽那達,付法給羅羅跋陀羅之後示寂。羅羅跋陀羅龍友之師,再傳於僧護。宇井伯壽在《印度哲學究》中認,羅羅跋陀羅即漢傳中的提婆弟子羅睺羅。

羅睺羅跋陀羅之後有婆藪、青目,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同時代人。青目作《中論釋》,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即是青目所作的釋論。 鳩摩羅什師從莎車王子須利耶蘇摩,受《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須利耶蘇摩為青目弟子。婆藪作提婆的《百論本頌釋》。在他們之後又有堅意,他所作的《入大乘論》由北涼道泰等譯成中文。


中期的中觀派別

龍樹的中觀學說,在提婆之後的百年間,一度衰微。詳細原因不明,一般認為是與瑜伽行唯識學派興起有關。瑜伽行唯識學派推崇龍樹,但反對一切法空,他們重新詮釋龍樹學說,使它符合唯識派的見解,如世親的弟子安慧作《中論釋》,以唯識派的角度重新解釋龍樹的中論,認為龍樹的性空唯名論,只是佛陀的密意說,應加入唯識派的三自性才是究竟。

至世親之時,有龍友、僧護師徒,在中印度起而宏揚龍樹的學說。僧護又稱眾護,即僧伽羅剎,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都是眾護的弟子。自龍樹以來,雖然有般若中觀學說的傳布,但中觀派的正式建立,則成於清辨、佛護二人之手,但清辨與佛護之間,又有不同的見解。

自續派

清辨反擊瑜伽行唯識學派對龍樹學說的詮釋,他親自前往那爛陀寺,要求與世親的弟子護法進行辯論,但護法並沒有接受。清辨並且認為瑜伽行派所傳的彌勒《辨中邊論》中的意旨不正確,發願要等待彌勒出世,親自向他詢問究竟是他的見解正確,還是瑜伽行派所傳的正確。

在因明學方面,因為清辨此派,在論辯時會先建立自宗看法,再用自宗看法以辯破他宗,故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自立量派)。而在教義上,他的見解與經量部相近,因而又被稱「順經部行中觀派」。

由瑜伽行派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註解,據說後者是由彌勒傳世親的般若學,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

至清辨門下弟子寂護(又譯為靜命)作《中觀莊嚴論》,其弟子蓮華戒作《中觀莊嚴論精釋》、《中觀光明論》,以清辨的中觀自續派意旨,加入瑜伽行派的教義,綜合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觀點,建立了「隨瑜伽行中觀派」。後寂護受藏王邀請入藏,將大乘佛教及此派理論傳播到西藏,對藏傳佛教具有深刻的影響。師子賢也是寂護的弟子,弘揚『般若』與『現觀莊嚴論』,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

應成派

佛護及其弟子月稱建立中觀應成派(Prasagika,隨應破派),佛護作《中論釋》,月稱作《中論明句釋》、《入中論》、《四百論釋》等。

月稱論師對中觀應成派的觀點進行了廣泛的立論並對其他中觀宗的觀點給出了充分的理路上的駁斥。他繼承佛護論師的觀點,主張直接通過應承辯破他宗自相有的說法,即可在所化機相續中生起證悟無我的智慧,故被稱為「中觀應成派」(Prasagika,隨應破派)。而在教義上,他反對清辯論師的看法,認為一切法無自相,但是他也反對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與說一切有部立場相近。

晚期中觀

晚期中觀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為寂天。他繼承了月稱中觀應成派的傳統,但是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採納了清辯論師的觀點,融合了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兩者,使他成為後期中觀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以簡攝繁,以及見行相應二點。

 

中觀學派

1.中觀自續派

(1)順經部行中觀派

(2)隨瑜伽行中觀派:隨瑜伽行中觀派論師,除了根現量、意現量及瑜伽現量之外,還列出自許現量,合稱四種現量。

2.中觀應成派

在南北朝之時,般若部的經典經由西域傳入中國,因為它與道家玄學思想接近,而廣被接受。鳩摩羅什將中觀思想傳入中土,在關中地區極為盛行。鳩摩羅什傳入的中觀派思想,流行在罽賓、北印度地區,接近於早期的中觀思想。

中國的佛教思想家在接受中觀思想之後,又加以引申,形成了兩個主要的流派:三論宗、天台宗。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所接受的中觀思想,主要是中晚期印度派的思想。寂護是最早將中觀派思想引入藏傳佛教的代表人物,赤松德贊曾經向全藏宣布,以寂護的見解作為藏傳佛教的規範。寂護的見解被稱為隨瑜伽行中觀派,因為他在相當程度上,融合了唯識派的思想。在寧瑪派中,仍然保持了他的部份見解,但因為朗達瑪滅佛的影響,寂護在西藏的影響力在後世並不大。至後弘期時,月稱的再傳弟子阿底峽大師,以寂天的教義,入藏傳授,作《菩提道燈論》,建立噶當派,將中觀應成派傳入西藏,後為格魯派宗喀巴尊奉,成為藏傳佛教的正宗。

1.隨瑜伽行中觀派

(1)寧瑪派

2.中觀應成派

(1)噶當派

(2)格魯派


 

中觀學派是印度大乘佛教較早出現的重要派別。大乘思想在醞釀了百年左右之後,需要一個相對全面的體系,龍樹從佛教的根本精神出發,在批判地吸收各種學說的基礎上,對當時已有的大乘思想進行了歸納總結,全面地組織起一個完整的大乘思想體系。其核心思想是不著有、無二邊的“中觀”說,中觀學派也因此得名。由於該學派的基本思想是“一切皆空”,因而又被稱為大乘空宗。

中觀學派主要闡發般若類經典的思想。以《大品般若經》與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以及龍樹弟子提婆的《百論》等為基本理論經典,中觀學派提出了“三是偈”、“八不”、“二諦”和“實相涅槃”等說法,在理論上把性空與方便統一起來,在認識和方法上把名言與實相、俗諦與真諦統一起來,在宗教實踐上把世間與出世間、煩惱與涅槃統一起來,始終堅持“假有性空”、不著有無的中道立場。

 “空”是中觀學派的核心範疇,概括了其基本思想。《中論·觀四諦品》中的三是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被認為是中觀學派對中道空觀的經典性概括。“眾因緣生法”,指的是緣起。緣起之法有兩個層面:首先是無自性,“我說即是空”。這個空存在於認識中,以言說表現出來,所以說“我說”,而“法”即事物本身,無所謂空與不空。

如果僅僅說空,就否定了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也不符合人們的經驗常識。所以第二,還應明白諸法是一種“假名”有,即“亦為是假名”,這裏的“假”是“施設”、“假設”的意思,指的是語言文字所形成的概念符號。對緣起法,不僅要看到無自性(性空),還要看到假施設(假有),二者相互聯繫,因無自性才有種種假施設,因假設才顯其性空。用這種方法來看待緣起法就是“般若中觀”,也就是“中道觀”。

為了進一步說明萬法性空的道理,中觀學派還提出了“八不中道(八不緣起)”、真俗二諦,以及實相涅槃說。《中論》開頭有一首著名的“八不”誦: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世間萬法,單從因果相望的角度來說,不外乎生滅、斷常、一異、來去等,在龍樹看來,上述八個方面都不能執著。“八不說”從正反兩個方面的雙否定()來達到肯定()的方法,亦即所謂“破邪顯正”的方法,包含了一定的辯證法思想,它肯定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相對的,刹那變化的,並從普遍的相對性中看到了否定的作用,反對用概念來說明世界的真實性,這些都反映了中觀學“一切皆空”的基本立場。

中觀學派的“二諦”說指的是兩種真實或實在的道理,包括俗諦與真諦。俗諦指一般常人所理解的道理,又稱世諦或世俗諦;真諦指佛教的真理,又稱勝義諦或第一義諦。

真諦本來是無法用名言概念表達的,因為凡由世俗的名言概念所獲得的認識都屬俗諦,但為了使人把握真理,又必須“依俗諦而說真諦”,或“為真諦而說俗諦”。佛就是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眾生以俗諦為階梯,由俗入真,證得真諦,因此真俗二諦既是根本對立的。又是統一不離的,所謂“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例如,從俗諦來說萬法是有,從真諦來看萬法是空,但世俗有即畢竟空,畢竟空存在於世俗有之中。只有既看到假有,又看到性空有無相即,真俗不二,才是中道。

由此所觀察到的諸法實相,與涅槃本來不一不異,這就是“實相涅槃”。既然世問諸法的實相就是性空——世間生死的流傳畢竟以空為實相,也就是涅槃的內容,因此,世間與出世間就沒有什麼分別,也不必脫離世問去追求出世間的涅槃,關鍵在於掌握中道的立場破除各種執著。這種理論為大乘佛教深人世俗社會進行宗教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根據。

中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龍樹,及其弟子提婆。龍樹是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不僅通曉婆羅門教的經典,而且對天文、地理、各種道術也很有研究。龍樹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論主”之譽。他的弟子提婆也是南天竺人,以博學雄辯聞名於世。提婆的後繼者有羅喉羅跋陀羅,羅喉羅系傳至佛護與清辨時,由於對中觀的理解不同而分裂為兩個派系。佛護一系集成了龍樹、提婆的傳統,其特點是“就敵論隨言出過”,從論敵的表述出發,推論其錯誤,而不提出自己的正面主張。因此歸謬論證的方法,被稱為應成派,也稱“必過空性派”。

後繼者有月稱、護法、伽耶提婆、寂天、薩婆那密多羅等。清辯一系在後來唯識學的知識論如日中天的情況下,認為像佛護那樣仍然依靠傳統破而不立的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十分注重因明學的運用,直接論證中觀的義理。因此自立論證的方法,被稱為自續派,也稱“自意立宗派”。其重要傳人相繼有寂護、蓮花戒與獅子賢等。

中觀學派的學說傳人中國後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影響臣大。特別是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在5世紀經鳩摩羅什譯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專弘中觀學說的三論宗,同時,也成為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立論的重要依據。   (摘自《佛學問答》)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