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之道─
佛鐘
在萬籟俱寂的清晨或黃昏,每當那悠揚的鐘聲響起的時候,便會使人產生一種清韻悠靜的深遠遐想,所以文人墨客詠鐘的詩詞,歷來是很多的。唐人張繼著名的《楓橋夜泊》,其中“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俗話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句話從另一個解讀意義上,也說明了鐘在佛教寺院生活裏,是最具有標誌性的禮拜法器了。
佛鐘的起源
在印度佛教中,鐘原是用木制的,叫做“犍椎”或“犍稚”。據佛經記載,七月十五,是比丘夏安居圓滿而增長戒臘的日子,稱為受歲日。於是佛陀就告訴侍者阿難,在露地上速擊犍椎,以召集僧眾。阿難隨即升上講堂,手持犍椎說:“我今天來擊此如來信鼓,凡是如來的弟子們,都應該聞聲而普集於此。”從此,鐘就成為佛教寺院中具有標誌性的重要法器之一了。
佛鐘的種類
在佛教裏,鐘分大鐘和小鐘兩種。
大鐘,又稱為梵鐘、洪鐘、釣鐘、撞鐘、鯨鐘等等。因為它在撞響的時候,能夠清淨寺院梵刹,所以稱為梵鈍因為它的聲響洪亮致遠,所以稱為洪鐘;因為它是吊在鐘架上被撞擊而響的,所以稱為釣鐘、撞鐘。至於它又被稱為鯨鐘,則是因為在佛經中記載,海邊有一種動物叫蒲牢,它在遇見鯨的時候,常常會害怕地發出像鐘一樣的叫聲,因此人們就將蒲牢的形狀鑄在鐘身上,把撞槌做成魚形。由於蒲牢是遇見鯨才發出叫聲的,就用鯨來為鐘命名了。
小鐘,又稱為半鐘、行事鐘、喚鐘等等。因為它只有大鐘的一半大小,所以叫做半鐘;因為它通常掛在大雄寶殿的左邊,或掛在禪堂的門口,用來擊鳴通告法會等行事的開始,所以叫做行事鐘;另外它還叫做喚鐘,因為它常懸掛于方丈的寮外,由侍者擊嗚,傳喚學人單獨入內參學。
佛鐘的定制
佛鐘有木、石、銅、鐵等各類,一在多以銅類為多,其次是鐵類。
大鐘一般高約一百五十釐米,直徑約六十釐米。大鐘形式是,在上端雕成龍頭狀的鈞釣手,下端有相對的兩個蓮花形撞座,稱為八葉,撞座以下成草間,下緣成駒爪,中間部分則分為池間和乳間,乳間上並列環繞著小突起物。聯結撞座呈直角交叉的條帶,稱為袈裟舉,又叫做六道。另外,在釣手旁有呈圓筒狀的筒插通內部。
小鐘則多以黃銅鑄造,一般高六十至八十釐米。
佛鐘的鳴法
一般說來,佛鐘有三下、七下、十八下、三十六下、一百零八下的叩擊鳴法。在僧眾們齋粥下堂、參禪完畢、早晚巡視或吃茶下床的時候,鳴三下;在住持早晚到佛前行香、住持進入僧眾講堂的時候,鳴七下;在齋時僧眾進入齋堂的時候,鳴十八下,叫做“入堂鐘”,入堂鐘是按照進齋的次序而逐次完成的;而三十六下則是集三通擊鳴之和,總成一百零八下。佛教寺院中的重要活動,以一百零八下為准,所以佛鐘又稱為“百八鐘”。百八鐘的撞擊之法,佛經中說:鳴鐘“引杵宜緩,揚聲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就是說,擊鐘的時候,應該緩引鐘槌,使擊出的寺廟佛鐘文化的鐘聲悠遠深長。通常是以三鳴為始,二鳴連續為終。分三通擊完,每通三十六下,快十八下,慢十八下。如果是晨鐘,則是先快十八下,後慢十八下。先快十八下,應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共十八下。後快十八下,應念“南無大乘妙法蓮花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共十八字,每字鳴鐘一下。早晚如此叩擊三通,三通鳴畢,最後念“南無當山護教伽藍聖眾菩薩”三遍,再擊鐘三下,接三下板。這樣,鳴鐘的過程才算是全部完成了。
佛鐘的意蘊
其實,在佛家的現實生活中,設立佛鐘的本意,就是用來通報時辰,召集僧眾的。如《百丈清規·法器章》中就說:“鳴大鐘及僧堂前鐘集眾,列殿上,向佛排立。”還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但是,在佛教的各種經典中,還有許多包含其他意蘊的說法。
如有的佛經中解釋,佛鐘之所以要撞擊一百零八下,一說是對應十二個月、二十四個節氣、七十二候的各數總和;一說是能夠祛除人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人清醒覺悟,獲得安順吉祥。
再有的佛家偈語說:“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所以,佛鐘既是報時的工具,也是智慧的象徵。
又有的佛經中說,在鳴鐘的時候,如果能夠觀想覺悟一切眾生,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鳴鐘行者,想念偈雲:‘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仍稱觀世音菩薩名號,隨號叩擊,其利甚大”。
還有的佛經中說,叩擊聞聽鐘聲,能夠止息一切惡道諸苦,能夠使一切眾生“俱時得離苦”,使一切受難者得到解脫。
總之,佛教的僧眾們對鐘和鐘的擊鳴,都是極為崇敬尊重的,認為經常叩聞鐘聲,無論對於佛家的生活秩序,還是禮佛修道,都具有極大的功德。
佛門、佛事,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佛寺的鐘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徵一年輪回,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鐘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鐘基頻低,儲能大,使鐘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制鐘比黃銅和鐵制鐘聲音青脆。鐘的下部和鐘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鐘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鐘的鐘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鐘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鐘發出的。
敲鐘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如此發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暮鼓
鼓是全世界各時代各民族都使用過的擊鳴器。佛教發源于古代南亞次大陸,那裏的人,早就在各個方面使用鼓了。但是早期佛教中,使用鼓的時候卻是不多。主要用來集合僧眾,有如現在上課時打鐘或按電鈴一般。
釋迦牟尼佛對鼓的質料、擊鼓的人、安置鼓的地方等細節,做了明白的教示:
諸比丘布薩時不肯時集,廢坐禪行道。以是白佛,佛言:“應唱‘時至!’若打犍槌,若打鼓,若吹蠡。”諸比丘便作金銀鼓。以是白佛,佛言:“應用銅、鐵、瓦、木,以皮冠頭。”不知誰應打,以是白佛,佛言:“應使沙彌,守園人打。”彼便多打。以是白佛,佛言:“應三通打!”打竟,懸著中庭。外人來,數打;……或雨濕,不作聲。以是白佛,佛言:“應舉屋下屏處。”有客沙彌次打,不知處,失時節。以是白佛,佛言:“舊主人應打。”聽蓄僧鼓、和鼓、四方僧鼓,備豫一鼓。(《五分律》卷十八)
此外,佛經中所見,鼓還有召集僧眾吃飯以及“警眾”報時的作用。
南宋以下,作為漢化佛教本土化的教派,禪宗大盛,並向普及化與世俗化發展。禪宗的寺院建置方式逐漸在全國推廣,明代而還,幾成寺院定格:山門與天王殿之間院內,必建鐘鼓二樓:東鐘西鼓,也就是左鐘右鼓。鼓樓內懸有一個“大鼓”,配合鐘樓的鐘敲擊,“暮鼓晨鐘”。奇觀的是,鐘樓的大鐘,夜裏可以敲“幽冥鐘”,就是在白天,也可以應施主的祈求,由施主自己來敲擊求福。可是,單獨擊鼓樓的大鼓來求福的,尚未見過。這似乎暗示著,鼓雖能與鐘相配成組,究竟是後來的,還不能僭越以希圖非分呢。
倒是在殿堂內的鼓,使用頻繁。除了唄器中的鼓類器物外,殿堂內單獨使用的鼓,就是法鼓和茶鼓了。此二鼓設於禪宗寺院法堂內,東北角設法鼓,西北角設茶鼓。近現代漢化佛教寺院多沿用此種設置法,但在沒有設法堂的寺院內,則將此二鼓安置在大殿。
蕭默先生並引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續集卷三“禪教類”條:
天明開淨,首座率大眾坐堂;聞一通鼓,首座大眾上法堂;二通鼓,知事赴參;……
證明寺院中用鼓集眾。當然,用鼓集眾,如我們前面引述過的,佛祖早有垂示,佛經中也早有擊鼓集合的例證。不過,中國禪宗寺院用此,說不定還是從官府坐衙悟出:此種集眾之法可以沿用呢。要注意的是,這個鼓就是法鼓。
天香。(北朝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唐·李白《登瓦官閣》詩)
這些詩文中的“法鼓”,有的還是指佛說法。可是唐人注《昭明文選》,李周翰就在《遊天臺山賦》我們前引的那兩句之下作注說:“法鼓,鐘也。”此後,直到清代,諸家翕然從之。如倪璠《庾子山集注》卷十二中,注《佛龕銘》那兩句,依然說:“法鼓,鐘也。”這就說明,一則,唐代人也知道古代南亞次大陸原始佛教沒有那麼多響器,因而想當然地認為,經中的“法鼓”指的就是鐘啦。二則,唐代寺院中用鐘不用鼓,因而自然而然地認為法鼓就是鐘啦。
可是,後來的寺院中,法鼓就肯定是真正的鼓啦。連帶來說,茶鼓自然也是鼓。它們的用法,則如《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所說:
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擊鼓之法:上堂時三通,小參一通,普說五下,入室三下。皆當緩擊。
茶鼓長擊一通,如上堂時,但節會稍促而已。
普請鼓長擊一通。
更鼓早晚平擊三通,餘隨更次擊,庫司主之。
浴鼓四通,次第侯眾擊,知浴主之。
已上宜各有常度,毋令失准。若新主持入院,諸法器一齊俱鳴。
天香。(北朝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唐·李白《登瓦官閣》詩)
這些詩文中的“法鼓”,有的還是指佛說法。可是唐人注《昭明文選》,李周翰就在《遊天臺山賦》我們前引的那兩句之下作注說:“法鼓,鐘也。”此後,直到清代,諸家翕然從之。如倪璠《庾子山集注》卷十二中,注《佛龕銘》那兩句,依然說:“法鼓,鐘也。”這就說明,一則,唐代人也知道古代南亞次大陸原始佛教沒有那麼多響器,因而想當然地認為,經中的“法鼓”指的就是鐘啦。二則,唐代寺院中用鐘不用鼓,因而自然而然地認為法鼓就是鐘啦。
可是,後來的寺院中,法鼓就肯定是真正的鼓啦。連帶來說,茶鼓自然也是鼓。它們的用法,則如《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所說:
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擊鼓之法:上堂時三通,小參一通,普說五下,入室三下。皆當緩擊。
茶鼓長擊一通,如上堂時,但節會稍促而已。
普請鼓長擊一通。
更鼓早晚平擊三通,餘隨更次擊,庫司主之。
浴鼓四通,次第侯眾擊,知浴主之。
已上宜各有常度,毋令失准。若新主持入院,諸法器一齊俱鳴。
以上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要補充的是:佛殿廊下有時也立一鼓,為齋、浴、普請(全寺一起到寺外參加農林副業勞動)時擊鼓用。此外,為已故僧人送葬時,也擊普請鼓;高僧忌日上堂誦經追悼時,也擊法鼓集眾。現當代的城市中的寺院內,由於大部分僧人已經佩戴手錶,又有電鈴等設備,所以擊鼓之法往往只在說法集眾時使用了,所謂“鼓聲才動,大眾雲臻”者是也。
需要說明的是,茶鼓乃是漢化佛教特別是禪宗的創造。眾所周知,飲茶是中國人的法名。僧人特別愛飲茶,連茶聖陸羽都是佛寺出身。飲茶與坐禪關係密切。茶鼓則是召集僧人用茶的,乃寺院專用:
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
(《北宋·林逋《西湖春日》)
茶鼓適敲靈鷲院,夕陽欲壓赭圻城。
(南宋·陳造《縣西》)
詠此二詩,宋代佛寺於傍晚敲茶鼓之情狀,聲聲入耳,歷歷在目矣。
宋代以還,禪林有在鳴鼓會茶時介紹新來掛搭的僧人的常規:
撫州明水遜禪師在法雲侍者寮時,道林琳禪師掛搭。方丈特為新到茶。遜躬至寮請之。
適琳不在,有同行與琳聯案,曰:“汝去。俟渠來,我為汝請。”
遜去,僧偶忘之。
齋後鳴鼓會茶,琳不到。
圓通問曰:“新到在否?”趣請之。
琳到,圓通令退坐榻立,眾前責曰:“山門特為茶,以表叢林禮數。因何怠慢,不時至?”
琳曰:“適聞鼓聲,忽內逼,趨赴不前。”
圓通呵曰:“我鼓又不是巴豆,擊著爾便屎出!”
遜前白云:“是某忘記請之,某當出院。”
時同行出眾曰:“不干侍者與新到事,是某不合承受,為渠請,偶忘記。某當代二人出院。”
圓通高其風義,並宥之。(《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據傳,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召集僧眾,人雖然來的很多,但卻先後不一,不能準時到達。於是佛陀就說,應該擊打犍椎也就是木鐘來通知眾人。
可是由於人多聲雜,大家仍然聽不見擊打犍椎的聲音。
佛陀就又說,那就應該敲擊大鼓。大鼓聲重傳遠,這樣一來,僧眾們就能按時到達了。
這樣,鼓就加入了佛家的生活之中,無論什麼活動,都是要擊鼓為令的。特別是在早起和夜寢時,規定以鐘鼓聲作為號令,統一時間,統一行動,這就有了“晨鐘暮鼓”的成語。
鼓的定制
最初,佛教中使用的鼓和民間俗眾所使用的鼓,並沒有什麼區別。可是,佛陀發現,比丘們使用的鼓有許多是金、銀、玉石製作的,這顯然與佛教的修行精神不相符合,於是就指示僧眾們,佛教中的鼓“應用銅、鐵、瓦、木,以皮冠之”。因此,佛教中的鼓基本都是木制的,銅鼓或瓦鼓也是很少見的。
現在佛教寺院中使用的鼓,大多是矮桶形狀的。大型的鼓一般都懸掛在專門建造的鼓樓之中,或大雄寶殿的廊簷下面;中、小型的鼓,則放置在專門的鼓架上;更小的鼓如手鼓就是用手捧持敲打了。
在中國的佛教寺院中,鼓樓的建造是有規範的。在山門殿和天王殿之間的院內,建造鐘、鼓二樓,位於東面的是鐘樓,位於西面的是鼓樓,這就是“東鐘西鼓”或“左鐘右鼓”(以從天王殿面向山門為基準)。大鼓就懸掛於鼓樓之中,配合著鐘樓的鐘聲,依律敲擊。
鼓的種類
在中國佛教寺院中,鼓的種類是非常多的。《百丈清規》中所列舉的有法鼓、茶鼓、齋鼓、曉鼓、昏鼓、更鼓、浴鼓等。
法鼓是寺院中最重要的用鼓,佛經中說:“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並擊之。”有時候也在各種法會開始之前,用來召集僧眾。在禪宗寺院中,法鼓一般設立在法堂的東北角。如果寺院中沒有法堂,則應設立在大殿的東北角。
茶鼓是召集僧眾用茶,或在祖師忌日獻茶湯而舉禮之時敲擊的。茶鼓的敲擊方法是長擊一聲,煞聲一下,茶禮結束之後,再擊三下。茶鼓由侍司主敲。在禪宗寺院中,茶鼓一般設立在法堂的西北角,沒有法堂的寺院,則應把它設立於大殿的西北角。
齋鼓是在僧眾們午齋時敲擊的,一般懸掛于庫司門前,由庫司主敲。敲擊方法是緊擊三通。
更鼓在中國民間早就存在,後來被引進寺院之中。更鼓是夜間報時用的,一夜有五更,逐更依次敲擊。更鼓也是由庫司來主敲的。
浴鼓是通知僧眾們入浴時敲擊的,敲擊的方法是先緩後急,最後猛擊一槌,嘎然而止。浴鼓由知浴來敲擊。根據寺院清規,原來是按照僧眾、行者、住持、知事的次序先後入浴,後來就改為按照住持、僧眾、行者和其餘人的次序先後入浴了。
鼓還有贊誦功用
佛教中的鼓,除了有集眾的功用以外,後來又被用來參加各種佛事贊誦唱念活動,配合其他樂器來演奏佛樂,以作為“伎樂供養,莊嚴道場”。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手鼓。手鼓有規定的拿法和敲法。在不敲擊時,手鼓須用兩手捧持,鼓槌放在外邊,用兩個食指和兩個中指托住,兩個大拇指夾在鼓的內側,兩個無名指和曲個小指環攏鼓身,這種捧法就叫做“捧月下鼓”。當手鼓需要敲擊時,就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托住鼓,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執住鼓槌,向內敲擊。
由此看來,佛教中的生活也不僅僅是謹嚴枯燥的,在它的慶典等活動中,也還是很注意培養審美情趣,以優美的鼓樂來喚起民眾虔誠之心的。
寺院的鐘和鼓有什麼作用
一、 鐘
鐘是寺院報時、集眾所敲打的法器。在印度,在召集大眾時,常常打擊木制的犍椎。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記載,在七月十五日比丘夏安居圓滿而增長戒臘的日子,稱為受歲日,佛陀告訴阿難,在露地上速擊犍椎,召集大眾。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於是便將中國固有的鐘、鼓等代替了犍椎。
鐘在佛寺中具有以下幾種作用:
1、 鐘在佛門中具有斷煩惱。長智慧、增福壽、脫輪回、成正覺的功效。《禪門日誦·鐘偈》雲:“洪鐘初(二、三)叩,寶偈高呤。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上祝當今皇帝(國主),大統乾坤;下資率土諸侯(長官),高增祿位。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回;九幽十類之中,悉離苦海。無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日(獲倉箱之慶)。干戈永息、甲馬休征、陣敗傷亡,俱生淨土。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井。無邊世界,地久天長(永享康寧);遠近檀那,增延福壽。三門鎮靖,佛法常興,土地龍神,安僧護法。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歷代先亡,同登彼岸。”這些偈語都表明了鐘的這些基本功用。
2、 鐘具有脫離輪回,成等正覺的功用。佛門早晚《鳴鐘偈》也說明了鐘的這種功用。如佛寺早上《鳴鐘偈》:雲“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晚《鳴鐘偈》亦雲:“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早晚《鳴鐘偈》要配合擊鐘一句一叩,攝心叩誦全偈三遍,共一百零八下。一百零八,代表眾生繁多的無明煩惱和習氣,叩鐘的目的即在於提醒修行人,要以精進用功的擊椎,破除自己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煩惱,同時應以深切的慈悲願心,讓這份沉穩悠揚的鐘聲與願力,上徹天堂,下通地府,使聽聞到鐘鳴的無邊眾生,都能得到心靈的安定、啟發了自性的智能光明。由此可見,敲鐘還具有斷除三毒的功用。
在《佛祖統紀》中提到:人臨命終將往生時,若聽到鐘聲便能去除往生的恐懼,心生善心、安詳而增長正念,利於往生善趣。另外,佛陀於《增一阿含經》中也提到:當梵鐘叩響時,在三途惡道受苦的眾生,都得以停在痛苦熱惱的逼迫,暫時獲得解脫休息。
因此, 我們每一次叩鐘的當下若能以清淨利他的大願,精誠專注的叩鐘,便可產生感通十方法界的力量,息止惡道眾生的苦難,也使的自己的也障消除,福慧善根增長。
3、 鐘還具有莊嚴道場,活躍氣氛的作用。追溯中國歷史可以知道,鐘在中國自古就有,並非是佛門的獨創。鐘在中國的用途為禮、樂器,因此沿用於佛門中,每月禮祖及佛前大供等法事或各種法會中,也以鐘為樂器配合僧眾清淨的梵唄唱誦響叩,供養諸聖賢並攝受與會大眾,顯發出佛事、法會的莊嚴隆重。同時,若有諸山長老或賢達政要參訪蒞臨道場時,也以叩大鐘的儀式,作為隆重迎接的禮儀。
4、 在佛教中,鐘不僅是寺院報時、集眾的法器,而且對於促進修道有很大的功用。 據敕修清規法器章說:“大鐘,叢林號令之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有經典中說:“洪鐘長聲覺群生,聲遍十方無量土。”
二、 鼓
鼓是與鐘一樣重要的法器。據經中所說,早在佛陀時代,鼓就與鐘共存,《楞嚴經》載:“阿難,汝更聽此祗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直到現在,鐘鼓常鳴仍是寺院的一大特徵。
鼓由金、玉、木、石等製造而成,有各種形狀及大小。鼓是全世界各名族使用比較廣泛的擊鳴器,我國很早便將鼓用於儀式、武樂、軍陣中,具有集眾、報時、警報、振奮人心之用。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鼓的類型和稱呼也變得複雜多樣。
以下對鼓的功用略作論述。
佛鼓具有報時和贊唄的作用。佛鼓有多種類型,其中法鼓是禪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設于法堂東北角。法鼓是在法會開始之前用來告知大眾,或者在主持上堂、小參、普說、入室時候敲擊。法鼓也比喻佛陀說法如鼓,可勸誡大眾向善,猶如扣鼓可誡兵前進;茶鼓設在法堂的西北角,在請茶、進齋、普請、放參更點時擊之,一般是長擊一通;大鼓是早晚報時、號令是所用的鼓。架在作為一種集合僧眾的法器而使用,而且還具有號令僧眾的作用。
所以在寺院中,早起夜寢時,規定擊鐘鳴鼓作為號令,於是便有“晨鐘暮鼓”之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