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28 13:55:33| 人氣1,4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6)─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6)

佛偈: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見心。心起想則癡,無心是涅盤。

      是法無堅固,常立在於念。以解見空者,一切無想願。

《般舟三昧經》(Pratyutpanna Samādhi Sūtra),佛經典,後漢月支三藏支婁迦讖漢譯,是最早譯至中國的淨土經典。「般舟」 Pratyutpanna(現在)的近似音譯,梵文經題的意義「現立佛前三昧經」,支婁迦讖三卷本載「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簡稱「現在三昧經」或「現在定經」。

此經介紹了經由經行與憶念他方佛的方法,在禪定中,可以親見十方佛,得到他方佛的導。並以阿彌陀佛十方佛的代表,通過憶念阿彌陀佛,可以見到無量佛。此經另一個特色,是與般若學結合,在修行到親見十方佛之後,反觀自性,了解到諸佛都是心中的幻象,就可因此證悟空性。

《般舟三昧經》云:「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是怛薩阿竭(如來)。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癡。心無想是泥洹。是法無可樂者。皆念所。設使念空耳。設有念者亦了無所有。如是陀和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

龍樹在《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曾經引用許多此經的內容,說明極早就出現在印度,是很早期的大乘佛經典。於西元前一世紀,開始在北印度健馱邏國地區流行。

望月信亨在《淨土起源及其開展》考證此經約在西元前後一世紀出現。

在《般舟三昧經》出現之前,佛禪定修行以禪坐主。《般舟三昧經》是首部提出以經行立姿修行方法的經典。

同時,《般舟三昧經》也是首部提出以憶念諸佛作修行法門的經典,開後世淨土經典之先。

《般舟三昧經》也是第一部將念佛觀與般若中觀結合的經典。

因此,《般舟三昧經》在早期大乘佛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佛說法滅盡經》所述,佛法要滅亡時,《首楞嚴經》、《般舟三昧經》會首先消失,之後十二部經緊接著也會滅掉,全部不現,沙門的袈裟忽然間就變成了俗家樣式。

《般舟三昧經》介紹了從觀想念佛或持名念佛上升到實相念佛的一種特別的修習方式——般舟三昧,又譯「佛立三昧」。把大乘般若思想和禪觀之術結合在一起。其修法以七日或九日一期,日夜經行,不可坐臥,專念諸佛,能於空中感十方諸佛,特別是無量壽佛在三昧中立於眼前。當修行者到達此一境界時,經由觀察自心作用,了解諸佛現前皆是自心作用幻化,實則本性空寂,就能進入般若智慧的空性見之中。

這種法門和後世流行的持名念佛有所不同。重在「洗心」、「御心」。修行者要領悟到其念佛的行和所見的佛,歸根到底都是自心在作用,因而本性上是畢竟空的——般若的玄旨也體現在這「一切本無」的體驗中。東晉慧遠法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介紹這種修行法門的人。

在慧遠法師之後,般舟行法在中國繼續流傳。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列有一種來自《般舟三昧經》的「常行三昧」修法,要求以九十日一期。

在淨土宗興起後,「般舟三昧」,便常被理解「九十天中不眠常行」的佛之行。除飯食和大小便外,無間斷經行,不坐、不臥、不休息,專致於口念、心憶阿彌陀佛;唐代道綽法師也修習七天七夜專念阿彌陀佛的「般舟三昧」;善導著有《般舟贊》一卷傳世。自宋朝以降直到近現代,歷朝歷代都有修習的人,其中以宋、兩朝最盛。但是總體來說,從事這種方法修行的人數仍然是不多的。

摩訶止觀》第二卷:「口說默者。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彌陀佛無休息。或唱念俱運,或先念後唱,或先唱後念,唱念相繼無休息時。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法門主。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

事實上,在《般舟三昧經》之經文中,並沒有一定要九十天中不眠常行的嚴格規定。九十天中不眠常行只是在《四事品第三》中佛開示有四種能「疾得三昧」之法門中的一種。但由於歷代祖師重視調這一九十天不眠常行的修法;而且比較其餘淨土經典,這種苦修方式確實是本經之特色,而且傳沿至今。

《般舟三昧經》中介紹的行法是修念佛的法門,在行之前要背熟下面第二段中的內容,在九十天內,日中一食,經行不斷。這樣就能三昧現前,得定得慧。那,這樣行法與禪修打坐的方法有什區別呢?我們先來看看要記住的內容。


這些內容基本上是要我們保持一心,與禪修的基本法要基本相同。用禪宗常常說的話來說叫守一不移或者制心一處。只是在形式上不同,一者是行,一者是坐。與自己在《禪修中的四個拐棍》介紹的有千般伎倆,我有一法——不理的方式相差無幾。所以,剛開始禪修的時候,這些內容也可以作禪修的指導。


 

《般舟三昧經》的念佛禪觀

《般舟三昧經》是傳譯到中國最早的淨土經典,若要探究中國念佛禪觀思想的起源與發展,則對《般舟三昧經》的內容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必須作深入的了解。

因此本文乃就《般舟三昧經》的傳譯及各品的大意,作一簡要的介紹與說明。又於《般舟三昧經》對後世的影響中,略了東晉廬山慧遠大師、天台智者大師、善導大師、慈愍三藏、南岳承遠大師、金臺法照大師及台灣當代般舟三昧之弘修,逐項來加以解說。

希望透過本文的報告,不但能了解《般舟三昧經》的內容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更能對未來的念佛禪觀,提供根深的法源基礎而發展的更廣大茂盛。 

「禪觀」如果廣義解釋的話,就是止觀------止息煩惱妄想,觀照實理實事。佛中一切法門,皆可說是止觀法門。因此,所謂的「念佛禪觀」,也就是以念佛方便來修習止觀的法門。

然而念佛又有多途,依宗密大師之見,可分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及稱名念佛四種。若是閱佛學工具書「念佛」之條目,更有各種不同的念佛分類方式。這些分類方式,都是祖師大德依其解行心得而加以發揮的,很得後人參考。也可以這說,這些念佛分類方式,就是祖師大德對於念佛禪觀的看法。

不過,本文並非要一一介紹祖師大德的念佛禪觀論,而是想探討《般舟三昧經》中,佛陀所揭示的念佛禪觀,及其對於後世的影響。事實上,佛陀談到念佛禪觀的經典不少,本文之所以會選擇《般舟三昧經》作為研究主題,主要原因有二:

一、本經為淨土經教傳譯至中國之嚆矢,亦是現存大乘經典中最早期的作品。

二、此經重於禪定(三昧)之修行,與一般淨土經教重於信願往生不同,以本經為研究主題的論文,似乎更適合發表於禪學學報中。

至於祖師大德的念佛禪觀論,只能留待以後的因緣了。

所有的大乘三昧禪觀,皆必須與般若空慧相應。也就是說,一切佛法不能離開般若,若離般若即成外道。我們知道,外道也能入很深的「禪定」,可是他沒有般若空慧,所以不能稱為「禪觀」,「禪觀」的「觀」字,可說就是觀察諸法空相的意思,所以不管我們修學任何三昧禪觀,一定要有般若空慧為基礎,才是佛陀的正法。 

慧遠大師生於東晉成帝咸和9(西元334),雁門樓煩(山西省代州崞縣)人。21歲入太行恒山(山西省大同府渾源州)就道安大師聽講《般若經》,豁然有所領悟,遂與其弟(慧持法師)共同落髮執弟子禮。東晉太原六年(西元381)始入廬山。

元興元年(西元402)七月,師與真信之士123人,以劉遺民、雷次宗等十八高賢為上首,於般若台精舍無量壽佛前,建齋立誓同修念佛三昧,同生西方,此即所謂廬山白蓮社,亦即結社念佛之濫觴也。後來結社諸人又各賦詩詠讚淨土,名為《念佛三昧詩集》,慧遠大師為之作序,即〈念佛三昧詩集序〉是也。義熙十二年(西元416)示寂,享年83歲。 

慧遠大師結社念佛,修念佛三昧期能見佛、往生西方。然當時《十六觀經》(西元424年,良耶舍譯出)尚未譯出,故其念佛修行之思想,應是基於《般舟三昧經》。

慧遠大師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云:「序曰: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專思」不就是《般舟三昧經》的「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嗎?而「寂想」不就是《般舟三昧經》的「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嗎?

〈念佛三昧詩集序〉中云: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合神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像生焉!非耳目之所至,而聞見行焉!」。

「內照交映」似即《般舟三昧經》的「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而「萬像生焉」似即《般舟三昧經》的「菩薩敬善師,從學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於中立,東向視見若干百千萬億佛,十方等悉見之,譬如人夜起觀星宿甚眾多」;而「非耳目之所至,而聞見行焉」不就是《般舟三昧經》的「聞經大歡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嗎?

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我們發現許多《般舟三昧經》的縮影翻版。因此,我們更可以斷定,當初慧遠大師在廬山道場結社念佛,修行所依據的法本,應該就是《般舟三昧經》。而慧遠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的第一位祖師,由此我們就可知道《般舟三昧經》在淨土宗史上的重要地位了!

慧遠大師對於《般舟三昧經》見佛以夢為喻,不甚了了。如果所見之佛是定中之佛,如夢非真唯是心想,則此佛之所解疑,未足信也,以唯是自心所現故。如果所見之佛是定外之佛,不當以夢為喻。因此不論是見定中之佛,或是見定外之佛,慧遠大師皆有所惑。

 

羅什大師云:見佛三昧有三種:

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

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

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

……是以為未離欲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亦能攝心一處,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又學般舟三昧者,離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未非徒虛妄憶()分別而已。以人不信,不知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

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

從這段羅什大師的文中,我們可以確定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凡夫雖未離欲,修般舟三昧能見諸佛。第二、所見諸佛非是虛妄,乃以三昧之力遠見諸佛。這對今日吾人修行念佛三昧或般舟三昧,實是莫大的肯定!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云:『行法眾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常行三昧者:先方法,次勸修。方法者: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此法出《般舟三昧經》,翻為佛立。佛立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現在佛在其前立。』 

《般舟三昧經》是現存大乘經典中最早期的作品,也是淨土經典的最早先驅。若欲探討念佛禪觀的源流及發展,對本經之宗旨意趣,及其對後世之影響,則須加以深入研究,方得掌握其要。

「般舟三昧」之本意為「諸佛現前三昧」,即專心思念諸佛,則能入定見佛,並無一定要九十天中不眠常行之嚴格規定。若依《般舟三昧經》之經文來看,九十天中不眠常行只是在〈四事品第三〉中,佛開示有四種四事法能疾得是三昧,其中的一種而已。

不過相較其餘的淨土經典,九十天中不眠常行實是本經之特色,而且祖師亦重視強調本經九十天不眠常行的修法,所以傳沿至今,只要一提到「般舟三昧」,便認為是九十天中不眠常行地專修念佛三昧。

東晉慧遠大師為中國淨土宗的始祖,亦是中國結社念佛之嚆矢,而其深受《般舟三昧經》之影響。又智者大師依《般舟三昧經》立常行三昧,善導大師著《般舟讚》,慈愍三藏作《般舟三昧讚》,承遠大師及法照大師亦以般舟三昧行化於世,乃至台灣當代仍有人修持般舟三昧,因此我們可以確知,《般舟三昧經》對於中國念佛禪觀之思想及實修,其影響實甚為廣大及深遠。


                      (淨土宗祖庭:廬山東林寺)

什麼是般舟三昧?  寶峰寺般舟念佛堂 釋演悅 法師

晝夜經行念佛方法(也叫行般舟),不同於一般的散心念佛,它是淨土宗最早的修煉方法,是以前祖師大德用來快速突破某些關口的閉關秘法,秉持常精進不休息,大勇猛,大精進,大行持的原則,在長時間經行中念佛,並結合呼吸身心俱念!能很快達到有些人長時間修行不能達到的效果,現生見佛,當生成就,得佛授記,得無生法忍,圓成佛道,這樣的目的。

般舟一語,本是梵語,漢譯佛立,故般舟三昧,也稱佛立三昧,此念佛法門,不坐,不臥,不眠,不休,常行,故又稱常行三昧。此法出自《般舟三昧經》,此經又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是支婁迦讖于東漢靈帝光和二年(西元179)譯出,全經三卷,共分十六品,內容是佛陀應賢護菩薩之請而所說法。此經是現存大乘經典中最早的經典,也是淨土經典的先驅,甚至古有大德認為此經是《佛說阿彌陀經》的最早文獻。

淨宗初祖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結念佛社首倡此法,並定為常課。其後天臺宗智者大師亦常修此法,並對《般舟三昧經》加以注疏,編成《般舟三昧行法》,開演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行法,對般舟三昧予以發揚和光大。

其後,淨宗二祖善導大師依淨土經典作《般舟贊》,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的方法。三祖承遠大師居衡山常行般舟三昧,後來唐代宗賜其居名般舟道場。師承三祖的四祖法照大師和以慈湣派著稱的慧日大師等相繼發揚這一修定行法。唐道宣律師居長安白泉寺時,常修般舟三味,時感天人送供,此定意法遂普遍盛行於我國,並由我國東傳日本。

念佛三昧,亦名般舟三昧。以般舟之行,證入三昧故。念佛三昧含攝了般舟三昧在裏面,但也有不以般舟形式而得念佛三昧的。般舟的念佛三昧,與非般舟形式的念佛三昧並無區別。同理,般舟法門並不是念佛法門之外的另一個法門。如果離開念佛這個核心,還有何般舟可以存在呢?

其實般舟行持時雖然一切諸佛悉立在前,但般舟念佛的核心還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表的是個體的佛,一方的佛,阿彌陀佛表的是超越十方整體的佛,佛佛道同,佛佛本同,表法重點不同,離言說相,其實皆是一佛;念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歡喜,一切諸佛讚歎,而且比念一切諸佛還歡喜還讚歎;念南摩阿彌陀佛即含攝總持了念一切諸佛。

在《楞嚴經》裏記載的五十陰魔,如果是習禪定,幾十年也不一定能夠遇到,但如果行般舟,一般3天就會感受到色陰,受陰,想陰等陰魔,7天就會對包括行陰,識陰等在內的五十陰魔有一定的感受(不是全部都會感受到,但一定會感受到各種陰魔的其中一二)。這就是所謂的境界相。如理如法地行一天的般舟,相當於散心念佛3年的功效!

當然,這樣的般舟行法,是不能夠沒有專業師父的,不能夠沒有護法。沒有專業的師父為我們講解並且護法的話,想憑自己的毅力蠻幹,是很難過三關(痛苦關,昏沉關和境界關)的。並且會有危險。而所謂的境界關,是我們每個人往生時,都可能會出現的,恰恰平常行般舟,就好比學生平常在練習考試(往生)的答卷,往生時這種境界相出現,理所當然就能過此關;如果平常不練習破昏沉,在昏沉中念佛,並且享受昏沉中念佛,往生時一覺睡過去,醒來時不知道跑到哪一道去了。

般舟三昧是動中求靜的一種修定方法, 其實就是經行的一種特殊方式,也可以說是經行的一種密集修煉,用現代的語言講,也就是強化訓練,如佛所曰經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飯食左右。不過真正意義上的般舟三昧,較之通常的經行,要求更高,條件更嚴,時間更長,強度更大。念佛就好比燒水,我們平時一會兒念佛,一會兒休息,就好比水沒燒開就停下來了,再燒時水溫已降很多了,就算把水燒到 99 度時,還不能算開水,其價值有限;般舟三昧就好比把水一次性燒開,使水沸騰,並產生大量水蒸氣可用來開動機器,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須知末法凡夫,非修念佛法門,很難了脫生死;但真欲了脫生死,又非修行般舟三昧,很難現前見佛,臨終蒙佛接引。

修這一法絕對要發大無畏、大勇猛心。什麼是大無畏、大勇猛心?把生死置之於度外,這一法才能修,沒那個忍耐、沒那個恒心、沒那個大願,這個大行是起不來的。

其實'般舟三昧能否行,首先是觀念的問題,就看你能不能吃苦。能吃苦就能行,不能吃苦,怎麼修般舟三昧?先要立誓:將士死在戰場上,那我們念佛的人應該死在佛堂裏。我們念佛人九十日之中,即使你體力不夠、願力不切,但能咬緊牙根:'我一定要死在佛堂裏!發這個大誓你就能行,而且行得很輕鬆。

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置生死於度外,有什麼法不能行?若不能行,佛陀還說這法做什麼?佛陀是大智慧之人啊!要知道,不行這一法,你無始以來的生死業報怎樣了?生死沒了,三塗決定有份;生死沒了,你應度的眾生、父母、師長、冤親債主,何時才能度脫?

只要你大心一發、至誠心一起,凡心就合乎了佛心,這功力就是不可思議的。到時不要說九十日,九百日你一樣可以做。難就難在什麼呢?因緣欠缺。佛法講:'諸法因緣生,沒因緣協助確實行不起來,所以要藉助因緣。修行般舟念佛法門須三緣具足:人緣、地緣、法緣,無福不登三寶殿,無緣難入解脫門。如果有正法的道場和掌握般舟三昧要義,且有親自行持過般舟三昧的法師在旁邊指導,再加上自己對淨土法門有信心,那麼般舟三昧是很值得去行法的。

說到藉助因緣,佛法又講:'萬法唯心,因緣是人創造的,大家要好好培養你的因緣。怎樣培養呢?自己不能修道,供養人家修道,這就培了修道的好因,將來你就可以修道了;助人家了生死,那你了生死的因已經種下去了。當然因果法、因緣法,這是有時間性,不能超越的,大家好好發心做就是了。

般舟經上講不眠不休,那是最終的目的.是精氣神充足,神旺而不思眠的自然過程,而不是一開始就那樣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不是一下就達到不坐不臥不眠不休的。除了根基猛利的人,一般行者必須要共修,單獨一個人現在的環境沒法修,就像一滴水只有通過江河溶于大海才不會乾枯,否則一經風吹就會消失,信願行都會退失。但一個人在家短時間可以練習。


台長: 幻羽
人氣(1,436)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 |
此分類下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7)─
此分類上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