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28 11:07:18| 人氣7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1)─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51)

    ─如來藏說三經一論中的如來藏說之內在發展─文:*賴賢宗*

《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和《寶性論》是所謂的如來藏說的三經一論。《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討論了早期如來藏說的諸項重要念,《寶性論》加以總結,並將之理論化和體系化。

《如來藏經》提出「眾生皆有如來藏」的主張,用「九譬」顯示了如來藏的密義。「九譬」《寶性論》引用並以如來藏三義的模式來加以論述。

《不增不減經》將如來藏的密意顯示「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基本表述,並以「三種法」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內涵,用「三種法」的思維模式來闡述如來藏說的基本內涵。在此,《寶性論》的重要性在於:《寶性論》闡明如來藏三義 (法身、如、種性),這是繼承了《不增不減經》關於「三種法」的論述,而給予體系性的說明。在如來藏三義之中,《寶性論》調「佛種實有義」,調眾生具有如來藏,具備了佛種,雖在煩惱之中但是其功德力和佛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和諦譯《佛性論》調修持主體還在染汙所隱覆的過程中的「隱覆藏義」,《寶性論》和《佛性論》二者有所不同。

又,《寶性論》所說的「有垢如難可了知」與「無垢如的二種淨」皆所以使佛性之勝義實體與修持主體有其交涉,發揮了如的能動性 (dynamic of suchness)、動態如 (Dynamic suchness) 的涵義,但這是果位元的佛果出發,來看眾生體內實有如來藏,從而具體論述了如來藏三義的思想模式,解明瞭佛性的勝義實體之存有構成。

本文的論述,有助於我們釐如來藏說的「如來藏三義」之基本模型,及此一思想模型在佛思想發展史的演變,也可作筆者另文討論《寶性論》信之三義與三種佛性之交涉的背景。

本文分下列各節:

第一節 如來藏說的重要性與意義

第二節 《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三經的如來藏說的內在發展

1. 《如來藏經》 的如來藏說

2. 《不增不減經》的如來藏說

3. 《勝鬘經》的如來藏說

第三節 《寶性論》對先前早期如來藏說的繼承和發展

1. 如來藏說三經的早期如來藏思想基本表述與《寶性論》對此的繼承與發展

2.1 《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的進一步發揮

2.2 《寶性論》對如來藏三義的闡釋與「有垢如」和「無垢如」的特義

 

第一節 如來藏說的重要性與意義

印度佛的大乘佛只有中觀與瑜伽二大系統?或是加上如來藏說而分三系?這是對於佛思想發展史的究之重要課題。中國的佛傳統著重於佛性論,調如來藏說一系的重要性。在西藏佛學的究之中,雖然宗喀巴闡揚中觀學,但是所闡揚的中觀學等同於印度佛中的三系分立之中的狹義中觀學派?也頗有議論的空間。又,若干西藏佛究也重視如來藏思想,後期西藏中觀學已經融合了瑜伽、唯識與如來藏思想,提出所謂的「大中觀」的說法。

在中觀與瑜伽二大系統之外,如來藏說一系的思想,終不可掩。印順法師主張「【如來藏說】這一思想系,有獨到的立場,主要是眾生與佛有共同的體性;以此宗本」。雖然,現在有許多人援印順法師的說法來批判如來藏說是梵我外道,但是考察印順法師自己的文本,一如印順法師所主張,他確是認: 吾人不能像若干傳統中觀與唯識論師那樣將如來藏說加以簡單化,認只有空有二宗,而忽視如來藏說的在佛思想史上的存在,忽略了如來藏說在藏經確實是一大流,特意忽視如來藏說的重要性。印順法師自身喜好的是中觀學,但是並不妨礙他肯定如來藏說是大乘佛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大流。

如來藏說易被人誤解為類似於外道神我的思想,其實,如來藏說在建構其自身的理論時,是自覺于如來藏說和外道神我論的本質上的不同,而認為如來藏說和空義是一致的,正如《勝鬘經》強調「空如來藏」一義。可以說,如來藏說是空和緣起的深化和其深入意涵的進一步顯化。因此,《楞伽經》將如來藏說與神我外道的「自我論」相比較,而強調彼此之相異論點,《楞伽經》說:

【如來之藏】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楞伽經》也認為,如果佛教徒的空論,執著於空而淪於斷滅,則這就不能區別於外道的斷滅論的見解。因此,《楞伽經》中就以tathagatagarbhavada 一語來總結如來藏說的思想內容:

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于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複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欲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汙。

不僅如來藏說和外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且如來藏說批評執著于空的理論家落入于斷滅空。《楞伽經》也闡明如來藏說和二乘之所見,有所不同:

此如來藏藏識,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淨,客塵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

如來藏說所論述的「如來藏識」是自性清淨,比較起二乘,更為殊勝,因為二乘的主張是建立在「心想所見」,而非如來藏識的自覺聖智。

研究如來藏說,除了前述所說,如來藏說是空義的深化之外;此外,必須注意的是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課題,不管是站在如來藏說來收攝唯識思想,或是以唯識思想而揉入如來藏說,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課題都表現了唯識思想是通貫于如來藏說,表現了如來藏說的理論開展幅度之寬廣。在此,著名早期大乘佛教原典有真諦譯《佛性論》(中村瑞隆認為《佛性論》是《寶性論》的異譯增刪本)、真諦譯《攝大乘論釋》、《楞伽經》等等皆討論了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課題。其中,四卷本《楞伽經》是討論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交涉的論題的重要經典,提出「如來藏識」,加以解說,來說明「識」與「藏」的交涉。真諦譯《佛性論》則是以如來藏說作為底盤,大量揉入唯識思想,其如來藏三義已經受了唯識思想的影響,在討論如來藏三義的時候,用「隱覆藏義」取代《寶性論》的「佛種性義」,以唯識思想的智境一如之觀點出發,強調「如如智稱如如理」,突出知識論的面向,而和主流的如來藏說的相關論述有所不同。另外,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則是用唯識思想作為底盤,來揉入一些如來藏思想。

那麼,如來藏說有哪些基本內容呢?根據高崎直道的研究,如來藏說包含了六個重要的概念:(1) 種性 (gotra), (2) 自性清淨心 (cittaprakrti),(3) 如來藏 (tathagatagarbha ),(4) 界 (dhatu) 、法界、眾生界、佛性,(5) 法身 (dharmakaya),(6)秘密、密語、究竟論。高崎直道認為從這些概念的演變,最能看出如來藏說的形成及發展過程。而在觀念發展史之中,高崎直道以為早期如來藏說的發展是以「三經一論」為主軸,「三經一論」也就是《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及《寶性論》。此中的三經是早期如來藏說形成期之經典,而繼承三經的如來藏說,並整理其他如來藏說相關經論而集大成者是《寶性論》。《寶性論》梵本也是現存的唯一早期如來藏思想的完整原典。由此可見,《寶性論》是關於早期如來藏說研究的最重要一部論書。《寶性論》以法身 (dharmakaya)、真如 (tatha) 和佛種性 (gotra) 來解說如來藏,也就是說,用如下三義來說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1. 法身遍滿義:佛的法身遍滿一切眾生身中,2.真如無差別義:眾生與佛的真如無差別,3. 佛種性義:一切眾生具有佛種性。本文認為如來藏三義就是如來藏說三經一論的思想主軸,因為如來藏三義不僅包含了如來藏說的根本內涵,也包含了對於一切法的存在,與解脫涅槃的實際之說明,也就是說如來藏三義包含了對一切佛法的說明。筆者此文對三經一論的如來藏說的發展過程,以及環繞於三義而有的如來藏說的基本概念,加以闡明。

 

第二節 《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三經的如來藏說的內在發展

1. 《如來藏經》的如來藏說

早期如來藏說的發展,表現於《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三經之中。首先,《如來藏經》的全名是《大方等如來藏經》(arya-tatha gata-garbha-nama-mahayana-sutra) ,根據經錄,《如來藏經》的中文初譯是由法炬譯出於西晉290-312 A.D.[10],雖然這個譯本已經佚失,但是這標示了其成立年代的下限 (三世紀初年)。現存兩個漢譯本的較早一本是佛陀跋陀羅 (Buddhabhadra359-429) 的《大方等如來藏經》,另一譯本是由唐代的密宗大師不空所譯。西元418-420年佛陀跋陀羅譯出六十卷本《華嚴經》,其中<如來性起品>和《如來藏經》所說的如來藏三昧境界是一致的,平井俊榮認為,佛陀跋陀羅的《大方等如來藏經》之翻譯也在西元420年,顯示了二者之間的關聯。《如來藏經》仍有藏譯本存在 (北京版三十六卷,240-245)。

《如來藏經》經文一開始,佛現神變,出無量數的千葉蓮華而未開敷,花內皆有化佛,放無量光。這些蓮花又同時綻放,燦爛無比。在須臾之間,佛以神力使蓮花皆悉萎變,而花內化佛則結跏趺坐,放出無數百千光明。在此必須注意的是:此處的如來神變境界,和《華嚴經. 如性起品》的華嚴三眛境界,和《無量義經》的無量義三昧的境界是一致的。此中,「萎華」比喻眾生諸煩惱,「化佛」比喻眾生本具之如來藏,佛現神變,出無量數的千葉蓮華而未開敷,花內皆有化佛,放無量光,顯示了眾生皆本具如來藏的三昧境界,只因無明煩惱障蔽而不能證得。《如來藏經》用種種譬喻來表達眾生心中皆有如來藏的信念,第一個譬喻「萎華中諸佛」為《如來藏經》九譬之根本譬喻。

接著,《如來藏經》提出「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如來藏說的基本原理,《如來藏經》說:

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

《如來藏經》提出「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此一經旨為後來的《涅槃經》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所繼承,而在《寶性論》和《佛性論》中加以體系化的解說。

《如來藏經》揭示上述「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如來藏說根本原理之後,用九譬 來譬喻如來藏,並加以解說,也就是萎華中諸佛、群蜂中美蜜、皮殼中堅實、糞穢中真金、地中珍寶藏喻、果內種子、弊衣裹金像、貧女懷妊輪王、泥模中寶像等九譬,並在長行之中反覆說明偈頌所提出的九譬,構成了此經的主體部分。在這裏,九譬及其解說只是文學性的、譬喻式的表達,還沒有進行關於如來藏說的真正的理論建構和哲學闡釋。

後來,九譬為《寶性論》所繼承,《寶性論》進一步闡釋《如來藏經》九喻是分別譬喻如來藏三義 (法身、真如、種性),《寶性論》說:「法身及真如,如來性實體,三種及一種,五種喻示現。」這是指譬喻「法身」(法身遍滿義) 者有三喻:佛 (萎華中諸佛)、蜂蜜(群蜂中美蜜)、堅實(皮殼中堅實)。又,譬喻「真如」(真如無差別義) 有一喻:糞穢的真金。最後,譬喻「種性」(佛種性義) 的有五喻:地中珍寶藏喻、果內種子、弊衣裹金像、貧女懷妊輪王、泥模中寶像。由此一《寶性論》的解說可見,《如來藏經》的九譬也隱然包含了後來的《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的基本思想模式。

2. 《不增不減經》的如來藏說

元魏的菩提流支於西元525年譯出《不增不減經》,《不增不減經》並無現存的梵文全文,但是可以由梵文的《寶性論》所引用者而考察出大約三分之一的原文,《不增不減經》經名的梵文據《寶性論》所說是 Anūnatvāpūr?atvanirde?a-parivarta。這部簡短的經典,如其經名所說,在於闡明因為眾生皆有如來藏,所以「眾生界」就是法界,而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探討這樣的「眾生界」就成為《不增不減經》的要點。

《不增不減經》的如來藏說的進一步發揮之處,可以兩點說明之。首先,是《不增不減經》提出「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範式,此中的經文原作「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其次,《不增不減經》是以「三法」來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內涵,隱含了後來《寶性論》和《佛性論》的如來藏三義的思想。底下就這兩點加以展開。

首先,《不增不減經》主張: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這是以「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範式說明第一義諦。《不增不減經》以「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為不可思議的佛法,是由果位的如來功德智慧來看的佛法,和二乘人或是初機菩薩所理解的較為淺顯的佛法有所不同。《不增不減經》主張,這樣的如來藏佛法所彰顯的是空的深義,和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密義。

其次,《不增不減經》更以「三法」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表述的內涵,和思想結構:

眾生界中亦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

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

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不清淨法。

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

可以從「體用縱橫」來考察一下這裏的三法,此中,我認為,這裏的三法不僅就是後來《寶性論》和《佛性論》所說的如來藏三義,而三法也隱然具有後來中國佛學所強調的體用縱橫的關係在裏面。首先,「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是就「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表述的「法身」而言。其次,「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不清淨法」是就「眾生界即如來藏即法身」的表述的「如來藏」(明確地說應該是「在纏如來藏」) 而言。以上兩者是就其眾生界的「本際」而言。最後,「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則是指「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表述的「眾生界」,是就其「未來際」而言。此「眾生界」能夠「住持一切法,攝一切法」,所以有經題所說的「不增不減」,《不增不減經》認為這是就未來際的如來藏是平等、永恆及實有的 (「平等恆及有法」)。可以看得出來:這裏的「本際」與「未來際」的區分已經隱含了體用縱橫的思想,「本際」的兩個向度是就「橫」的「用」而言,就認識和行動的橫向之作用而言,「未來際」則是就「縱向」的體性而言。《不增不減經》此處所說的「不可思議」是說我們不要執著於一般的思辯形上學所理解的「體用縱橫」,不要將之執著成一種外道神我,不要將之想成一種帶有執著的形上學的實體。

3. 《勝鬘經》的如來藏說

《勝鬘經》就是《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廣方便經》(Srimaradevi-simhanada-sutra) 的簡稱,劉宋的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394-468) 譯於 436 A.D.。《勝鬘經》被《寶性論》引用達二十七次之多,可見二者的理論關聯。也因此,《勝鬘經》可以被整理出它的部分的梵文文本,另外有藏譯本尚存。《勝鬘經》是佛教思想史上相當重要的經典,對大乘佛教的思想開展影響很大,被古今中外的學者研究的相當多。它包含了空不空如來藏、如來藏是生死涅槃的所依、一乘、法身、藏之五義等重要的大乘教義。

就《勝鬘經》繼承於《不增不減經》之處而言,《不增不減經》之三法的第一、三法就是《勝鬘經》所講「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而《不增不減經》第二法就是《勝鬘經》所講的「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吾人可以將「於出無量煩惱藏法身」稱為是「出纏如來藏」,而將「無量煩惱所纏如來藏」稱為是「在纏如來藏」。

又,《不增不減經》所說的「一者,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和「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通於《勝鬘經》所意指「出纏如來藏」,《勝鬘經》依此立兩種「如來藏空智」:「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不增不減經》所說的「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不清淨法」,一切煩惱不清淨法是不相應于如來藏本際的自性清淨,通於《勝鬘經》所說,起先是「在纏如來藏」,眾生的如來藏雖然在煩惱所纏之中,但是只要對於眾生皆有如來藏的說法能夠有淨信心,一念自反,就可以體證煩惱不清淨法是偶有性的存在,並不是必然性的存在,和眾生如來藏本際的自性清淨是並不相應的,所以說是「空如來藏」。如果能夠堅持如來藏的修行法門,便能夠得到佛力加披,現起「不空如來藏」的廣大功德。

 

複次,比較於《不增不減經》,《勝鬘經》也進一步對如來藏說,做了下列幾點更為深入的闡述。

第一,「一乘」的思想:《勝鬘經》 提出一乘的思想,認為如來藏說才是了義,是能夠收攝二乘教 (聲聞的小乘、緣覺的中乘) 於其中的一乘、一佛乘。並由「意生身生死」與「分段生死」的兩種生死理論,來批判二乘,並認為二乘尚未破無始無明,所以對於生命存在的體性的課題並沒有真正的透徹的理解。

第二,「依」的思想:《勝鬘經》主張如來藏是染淨諸法、眾生迷悟的所依,《勝鬘經》說「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如來藏是生死和涅槃 (有為法和無為法) 的所依 (nisraya)、所持 (adhara) 和建立 (基礎 pratistha)。如來藏不但是生死和涅槃消極性的依持,它還是眾生厭苦樂求涅槃的積極性動力,是眾生迷悟的所依。因此,可以說,如來藏作為「所依」又有平等的絕對仲介 (absolute Vermittlung) 的性格,也就是說,如來藏是諸法和涅槃的中間媒介,透過此一媒介使得諸法和涅槃都成為絕對。這樣的所依也就是《不增不減經》所說的「眾生界」、三法的第三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

第三,二種「如來藏空智」的思想:《勝鬘經》 提出二種「如來藏空智」,也就是提出空如來藏(sunya-tathagatagarbha)和不空如來藏 (sunya-tathagatagarbha),這是將如來藏思想和空義加以融合,不只闡述了空義是如來藏的內在的向度,而且強調如來果德的「不空」也是「空智」(如來藏空智) 的一種,所以假若一直執著於空,而不能體會如來果德的「不空」,則並不能瞭解「空智」的深義。

第四,藏的五義之思想:《寶性經》的如來藏三義的課題在《勝鬘經》之中也已經見出其雛型,也就是說,《勝鬘經》在此解釋的藏的五義(如來藏、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在印順法師解說中,「如來藏」是就「自性」說,「法界藏」是就「因」來說,「法身藏」是就「果」來說,「出世間上上藏」是就「真實義」來說,「自性清淨藏」是就「秘密義」來說。其實,《勝鬘經》的五義也可歸納為三義,而相對應於《寶性論》之如來三義的真如無差別義、法身遍滿義與佛性實有義。所以《勝鬘經》的如來藏五義是《不增不減經》所說的三法的進一步知解說,是《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的理論雛型。

由以上的對比研究,可見得《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在思想上的關聯是十分清楚的,《勝鬘經》對於在它之前的 《不增不減經》是既有所繼承,又有所進一步的發展。()



賴賢宗(1962629日-),臺灣學者,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於臺灣藝術大學、佛光大學、華梵大學、輔仁大學等校,慕尼黑大學東亞學院約聘師,曾任《國際佛學究》雜誌編輯、《思與言》雜誌總主編、《新陸詩刊》海外通訊員、台北市丹道文化究會理事長,辦過個人畫展,笠詩社同仁。現任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授。專長領域哲學、新儒家哲學、美學、比較哲學,早年亦出版詩集。

賴賢宗於1982年在懺雲法師座下依佛1983年從聖嚴法師在農禪寺打禪七,後除了修持淨土和禪,也出入密宗、瑜珈、丹道,及基督的靈修,同時注重理論與實修。1994年入德國慕尼黑大學隨布魯克(Michael Von Bruck)及勞伯(Johannes Laube)學習佛哲學,指導佛申庫(Wilhelm Vossenkuhl)。

 

台長: 幻羽
人氣(776)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參修應識之法要 |
此分類下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2)─
此分類上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4)─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