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探─交響樂的藝術殿堂─
交響樂(不等同交響曲,交響樂與交響曲有區別也可以通用)是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弦樂曲,一般是為管弦樂團創作。交響樂就是大型管弦樂套曲,從義大利歌劇序曲演變而成。“交響樂”的名稱源出於希臘語,意即“一起響”。至十八世紀後半期發展成為獨立管弦樂作品,通常包含四個樂章(有時冠以慢板引子),個別也有多於或少於四個樂章的。各樂章的體裁與奏鳴曲極似,只是規模較大,音樂主題有較大發展,管弦樂法也豐富些,適於表現戲劇性較強的內容。交響樂隊是近代大型管弦樂隊,按規模大小,分為雙管、三管、四管,即小、中、大等編制。人數自數十至百餘人等。通常由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擊樂器等各組樂器組成。有時也根據作曲、指揮的創作意圖和具體要求,對樂器有所增減。
發展起源
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說:“藝術中沒有進步的概念,因為不管我們回頭看多遠,都會發現前人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認為幾個世紀的努力已經使我們進一步接近完美,那將是荒謬可笑的……。”
交響音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遙遠的歷史長河中。它的名稱源於古希臘,是當時“和音”和“和諧”兩個詞的總稱。到了古羅馬時期,它就演變成為泛指一切器樂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稱。
15、16世紀,也就是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交響樂這一名稱被當作了一切和聲性質的、多音響器樂曲的標誌。而到了巴羅克音樂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劇、神劇和清唱劇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間奏曲。
18 世紀初期,音樂藝術在歐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隨著歐洲產業革命的進程,音樂藝術也開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會化。在這個時期中,交響樂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其規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確的含義。當時的義大利歌劇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個段落而成為了古典交響樂的基本雛形。
到了18 世紀中葉,德國曼海姆(德國南部的文化中心)樂派的作曲家們,以一系列積極而富有創新性的創作,使交響樂的基本形式得以進一步的完善。
交響樂隊的形成
交響樂隊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幾百年內,嚴格來說就是在維也納古典樂派所興盛的時期。在這之前,交響樂隊的結構組成並不完善,還只是一些編制不全的管弦樂隊。如在海頓和莫札特的創作中,樂隊的編制和規模也僅僅限於室內樂特徵的小型樂隊。
交響樂隊形式和編制是在貝多芬的創作中達到最終完善的。如在貝多芬交響樂的創作中,雙管或三管編制的交響樂隊得到了基本確定。
後來,在整個19世紀早期到晚期的浪漫主義音樂全過程中,交響樂隊編制和組合形式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大型四管交響樂隊的出現和各種特性樂器的加入,更加豐富了交響樂隊的音響效果和藝術表現力。這些特徵在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及20世紀現代作曲家普羅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創作中體現的尤為充分。
交響樂隊的編制
交響樂隊是音樂王國裏的器樂大家族,一般來說它分為五個器樂組: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打擊樂組和色彩樂器組。下面分組介紹各種樂器(它們都是從高音到低音的樂器):
弦樂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組:短笛、長笛、雙簧管、英國管(中音雙簧管)、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大管(巴松管)。
銅管組:小號、短號、圓號(法國號)、長號、大號、次中音號。
打擊樂組:定音鼓、大軍鼓、小軍鼓、鑼、鑔、鈴鼓、三角鐵、響板等。
色彩樂器組:鋼琴、豎琴、木琴、鋁板鐘琴、鋼片琴、排鐘等 。
對於一些特殊曲目(如中國民族歌曲改編的交響樂),還會加入其他的一些樂器,像嗩呐,喇叭,二胡等民族樂器。
由於交響樂隊採用了這麼多的樂器編制,所以它有著非常豐富的表現力。交響樂隊根據作品風格的需要,它又分為編制上的不同。如單管
編制、雙管編制、三管編制、四管編制等等。實踐證明,一個銅管(以小號為例)的音量相當於17把小提琴,12把中提琴,8把大提琴,或者6把低音提琴(倍大提琴)。故每增加一個銅管,樂隊的弦樂人數至少已經增加了43人。
交響樂一般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快板
第二樂章:複三部曲式或變奏曲,慢板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或者諧謔曲,中、快板
第四樂章:奏鳴曲式、迴旋曲式或迴旋奏鳴曲式,快板
發展歷史
概述
交響音樂形成於18世紀中葉的歐洲。在此之前的17一18世紀中葉是歐洲音樂史上的高峰之一——巴羅克音樂時期。按照西方音樂史分期,歐洲交響音樂的發展大約經歷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民族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歷史階段。
古典主義
古典主義交響樂以海頓(奧,1732一1809)、莫札特(奧,1756一1791)、貝多芬(德,1770一1827)三位元音樂大師為代表,以當時西歐文化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為中心,故有時也稱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其時間跨度一般以海頓在維也納開始他音樂生涯的1755年為始,而以貝多芬辭世的1827年為下限。
古典主義交響樂是在以往歐洲音樂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新時代的新思想、新觀念和新的審美要求,在更高的階段上追求情感與理性的平穩,嚴謹完美的形式與深刻思想內容的結合,放眼於追求客觀的美,注意音樂形式的嚴謹平衡,音樂風格的莊重和諧。古典主義交響樂的特點在巴羅克音樂的頂峰期中已經孕育,只是到海頓,才最終確立了交響曲四個樂章的結構形式,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響樂隊編制,為後來交響音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海頓一生創作了100多個交響曲,他對交響音樂形成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使他獲得“交響樂之父”的尊稱。後來又經過莫札特,特別是貝多芬的發展、革新和創造,使古典主義交響樂不僅達到高度成熟的境地,同時也為浪漫主義交響音樂的誕生和繁榮打下了基礎。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法國大革命(1789年)以後至19世紀初,在歐洲興起的文學藝術新思潮,首先反映在文學中,繼而波及到包括音樂在內的整個藝術領域。
19世紀20年代直至19世紀末,是歐洲浪漫主義音樂包括浪漫主義交響樂迅猛發展,席捲整個歐洲的時代。浪漫主義音樂作品的內容與風格和它所處的時代及社會思潮分不開。
革命的失敗、封建王朝的復辟及其奉行的高壓政策,迫使作曲家們以消極的態度對待黑暗的現實,他們寄希望于未來,沉浸在企盼美好未來的夢幻之中。因此,浪漫主義交響樂的突出特點是重視個人情感的抒發,作曲家的創作靈感多來自個人的感情世界,來自對大自然的種種微妙感受,或借助于文學作品、繪畫、詩歌、戲劇以及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啟迪,帶有鮮明而強烈的感情色彩。為了表達無比豐富複雜的人類情感世界,浪漫派作曲家們打破了古典樂派的某些嚴格規範,創造了更為自由的結構形式和多樣的旋律、和聲、配器手法,使形式完全服務於表達感情內容的需要。
浪漫主義交響音樂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偉大作曲家。如《未完成交響曲》的作者、“歌曲大王”舒伯特(奧,1797-1828),標題音樂大師柏遼茲(法,1803-1869),孟德爾松(德,1809-1847),舒曼(德,1810-1856),首創交響詩形式的李斯特(匈,1811-1886)堅持古典主義創作道路,在風格和氣質上是一個真正浪漫派作曲家的勃拉姆斯(德,1823-1897),被法國人尊稱為“交響樂之父”的弗蘭克(法,1822-1890)以及晚期浪漫派的傑出代表布魯克納(奧,1824-1896)和馬勒(奧,1860-1911)等。
民族主義樂派
民族主義樂派是隨著19世紀歐洲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於19世紀下半葉以東歐和北歐國家為中心興起的一種新的音樂流派。
在封建時代,王公貴族對民族音樂採取鄙視排斥態度,封建制度破除後,自由思想盛行,在創作上對個性的尊重,表現為藝術上的浪漫主義,後來對個性的強調又導致對民間風俗的強調,因此,民族主義也可說是對浪漫主義的延伸。民族主義交響樂的特徵是高揚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風格。音樂的文學內容常常取自某一民族或國度的歷史、傳說、大自然景物及人民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等,而其音調則大多取材於民歌或民間舞曲,音樂的民族性、國籍性愈加明顯。
民族樂派最早出現在俄國,其先驅是被稱為“俄羅斯民族音樂之父”的格林卡(1804一1857)。隨後則是俄羅斯“強力集團”(也稱“五人團”)的五位作曲家:鮑羅丁(1833一1887)、居伊(1835—1918)、巴拉基列夫(1837一1910)、穆索爾斯基(1839一1881)、裏姆斯基—-科薩柯夫(1844一1908),他們最初都不是專門的音樂家,是推進俄羅斯民族樂派運動的共同目標把他們連在一起。
與“五人團”同一時代的俄羅斯最偉大的交響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也為民族樂派的興盛作出了巨大貢獻。此外,在東歐最著名的民族樂派代表人物還有捷克的斯美塔那(1824一1884)、德沃夏克(1841一1904),在北歐,則是挪威的格裏格(1843一1907)和芬蘭的西貝柳斯(1860一1909)。其他各國也出現了許多民族樂派的作曲家。
民族樂派的興起大大豐富了人類音樂寶庫。
印象主義音樂
印象主義音樂源于印象主義繪畫,興盛於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的前後幾十年間,是由法國著名作曲家德彪西(1862一1918)創始並完成的。
法國印象主義繪畫的代表人物是馬奈(1832-1883)與莫内(1840一1926),二人被稱為法國近代繪畫之父。其特點是以獵取對自然界的瞬間印象為目標,不拘泥於細節而只重其整體。重色彩、光線而不使用明確的線條。德彪西深受印象派畫家和詩人的影響,創立了印象主義的音樂風格。與印象主義繪畫相仿,印象主義交響音樂不以旋律為生命,而強調通過和聲色彩與配器手法的變化,尋求音響的瞬間效果,使音樂充滿著飄忽的光影、斑爛的色彩和朦朧的幻覺。
這種風格對現代歐美各國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印象主義交響音樂作品成為連接19世紀與20世紀音樂的一座橋樑。印象樂派的代表人物除德彪西外,還有拉維爾(法,1875一1937)和杜卡(法,1865一1935)。
現代主義音樂
現代主義音樂是繼印象主義音樂之後於20世紀興起的。其流派很多,如受表現主義繪畫影響、強調用誇張的手法強烈表現自我感受、發洩內心苦悶及不滿的表現主義音樂,其代表人物是奧地利作曲家勳伯格(1874一1951)、威伯恩(1883一1945)、貝爾格(1885一1935)(這三位作曲家均在維也納從事音樂活動,故也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以俄國作曲家期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這一樂派的作曲家們反浪漫主義音樂之道而行之,反對音樂的標題性和戲劇性,追求樸素明淨的音樂風格。
其他如俄國的普羅柯菲邪夫(1891一1953)、肖斯塔科維奇(1906一1975)、義大利的雷斯庇基(1879一1936)、匈牙利的巴托克(1881一1945)、英國的布裏頓(1931一1976)、美國的科普蘭(1900一1990)、格什文(1898一1937)等也都在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既堅持古典交響樂創作的優秀傳統,又發揚本民族音樂的獨特風格,用現代主義音樂的各種寫作技巧,創新突破,標新立異,寫出了大量優秀的交響音樂作品。
我國的交響音樂
我國的交響音樂創作開始於二十世紀20年代。黃自(1904-1938)以其交響序曲《懷舊》和《都市風光幻想曲》的創作成為我國交響樂創作的奠基者。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更以其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熾烈愛國之情的作品對我國交響樂創作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建國以來直到“文革”前,党培養起來的一大批中青年音樂家和前輩作曲家們一起創作了一大批交響樂作品,著名的有王雲階的《抗日戰爭交響曲》、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羅忠銘的《第二交響曲》、施永康的交響詩《黃鶴的故事》、馬思聰的《第二交響曲》和《F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辛滬光的交響詩《嘎達梅林》、李煥之的《春節序曲》、何占豪與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等。
文革以後,交響音樂創作全面復蘇,一大批年青作曲家相繼湧現,他們一方面堅持交響樂創作的民族化方向,同時隨著改革開放、觀念更新的浪潮,大膽吸收借鑒西方交響樂創作包括現代交響樂創作的寫作技巧,寫出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交響音樂作品,如黃安倫的《春祭》、譚盾的《離騷》、張千一的《北方森林》、劉敦南的《山林》等。
古典交響曲
1740年奧地利作曲家蒙恩(1717--1750),第一次在慢板樂章和快板樂章之間,加進了小步舞曲(注:法國一種三拍子的舞曲)樂章(第三樂章),這種四個樂章的套曲形式,漸漸演變成了古典交響曲的固定形式。當然,有時候也加上引子和尾聲。四個樂章是這樣佈局的:
第一樂章
——奏鳴曲式(注:它是古典音樂作品的一種基本曲式,無論是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和重奏曲中的重要樂章,都得用它。)它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呈示部)有兩個主題——正主題(第一主題)、副主題(第二主題),這兩個主題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比如,正主題是衝突性的、戲劇性的,副主題可以是抒情性的、歌唱性的。也有的奏鳴曲裏面,這兩個主題是相輔相成的,都是歌唱性的。
第二部分:(展開部)就是把呈示部的主題進行不斷地分裂 、模進,在配器、節奏、力度和調性各個方面進行對比和展開。
第三部分:(再現部)再現呈示部的兩個主題,調性上有嚴格的關係,比如在呈示部裏,主部的主題是主調(C大調),副部的主題是屬調(G大調),而在再現部裏,副部的主題也要回到主調(C大調)上。奏鳴曲式通常開始有一個引子或者序奏,結束有尾聲。這樣的曲式常常表現宏大的構思,反映深刻的哲理,當然也有非常強烈的抒情性和描寫性。
第二樂章
——行板或慢板。抒情的、以歌唱性音樂見長。
第三樂章
——小步舞曲。它們是輕快、幽默、典雅和風趣的。
第四樂章
——終曲。它通常是快板,經常採用迴旋曲式(A+B+A+C+A)或者迴旋奏鳴曲式。(所謂的迴旋奏鳴曲式和奏鳴曲式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呈示部中主題出現兩次,也就是主題 —— 副題——主題,然後是展開部、再現部)
我們剛剛講的這種固定的形式,只是在古典交響樂時期,它是相對固定的。但是也有特殊的例子,比如:海頓就寫過六個樂章的交響曲。至於快、慢樂章之間的對比也會有變化,他寫了一部“告別交響曲”,就是以慢板結束的。至於樂章的多寡,作曲家們根據不同創作的要求,也有很多的變化,有三個樂章的,也有兩個樂章的,如大家熟悉的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就有五個樂章、還有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四交響曲”,多達十一個樂章。因此,交響曲的樂章構成和快慢樂章的對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主要特徵
交響音樂不是一種特定的體裁名稱,而是一類器樂體裁的總稱。這類體裁的共同特徵是:
1、由大型的管弦樂隊演奏;
2、音樂內涵深刻,具有戲劇性、史詩性、悲劇性、英雄性,或者音樂格調莊重,具有敍事性、描寫性、抒情性、風俗性等;
3、有較嚴謹的結構和豐富的表現手段。
4、表現手法是頓挫分明的,能將聽眾帶入音樂意境和想像空間。
維也納古典樂派
概述
18 世紀中後期,維也納古典樂派的興起及一些天才作曲家的偉大創作,使得交響樂這一藝術形式發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階段。在這裏我們首先提到的就是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他一生共創作了120多部交響樂。他在交響樂藝術上的貢獻是——完整而嚴謹的確立了交響樂的形式和規模,因此,他曾被人們譽為“交響樂之父”。
他的藝術成就直接影響到了他的兩位後人——莫札特和貝多芬。而交響樂的形式、規模、內涵等等,都是在這後兩位作曲家的創作中得到真正的成熟和完善的。
海頓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1732年3月31日生於奧地利與匈牙利邊境下奧地利的一個村鎮羅勞,1809年5月31日卒於維也納。他的父親是世代相傳的車匠,母親是貴族府中的廚工,家境貧困,12個孩子有6個夭折,海頓是12個孩子中的第2個。
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十八世紀歐洲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體裁廣泛,涉及聲樂、器樂各個領域,尤其對交響樂和絃樂四重奏的形成、完善和發展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是世人公認的“交響樂之父”和“絃樂四重奏奠基人”。他晚年創作的十二部《倫敦交響曲》和大型清唱劇《創世紀》、《四季》以及《皇帝四重奏》等作品,代表了他一生創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中所體現的鮮明的民族特色、民主思想和藝術獨創性,使他成為維也納古典樂派真正的創始人和奠基者,他那不朽的音樂作品對同時期另一位大音樂家莫札特和以後的大音樂家貝多芬的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海頓一生經歷坎坷,生活道路曲折。但是,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他卻用純樸、善良和慈愛的心,將畢生的才華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國家和人民,並忠貞不渝地為他們尋找著歡樂和慰藉。
莫札特
莫札特一生創作了41部交響樂,他的交響樂較之海頓的交響樂不論是在形式的完整、內涵的豐富和思想的深刻等方面都有著大幅度的提高。他以其天才的神來之筆,為交響樂這一獨立的器樂形式,注入了一種全新的活力。他最後的三大交響曲——《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及《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朱庇特)》,則是他全部交響樂創作的頂峰。這三部交響曲集天才的音樂性、豐富的思想性和新穎的創造性,成為古典交響樂創作中的光輝典範。
貝多芬
貝多芬這位被後人尊稱為“樂聖”的天才人物,在其短短幾十年的創作中,將交響樂的創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交響音樂藝術史上,他的創作被認為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而他的作品則是跨越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的承上啟下的傑出典範。
羅曼-羅蘭曾稱讚貝多芬是:“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時期最偉大的音樂詩人,是最生動地描繪了拿破崙時期的暴風驟雨的藝術家;他的描繪包括人民的苦難、悲傷;戰爭的緊張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歡。”
貝多芬的交響樂較之海頓和莫札特的交響樂,形式更加嚴謹、內容更加豐富、技法更加嫺熟。而尤為使人關注的是,他的交響樂思想性深刻、哲理性複雜,他第一次將交響樂具有了社會啟示性和鬥爭性的深刻內涵。他的交響樂創作成就在於建立在繼承基礎上的重大開創。如:在形式結構上,他擴大並完善了交響樂的組織框架——奏鳴曲式。同時,以動力更強的諧謔曲(注:也稱詼諧曲,她們大多是3拍子的,節奏活潑,速度較快,常有突發的強弱對比)取代了過於溫和的傳統小步舞曲,從而賦予交響樂以更加豐富的有機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了達到表現社會性重大題材和人類鬥爭性及精神境界的目的,他將交響樂隊的編制擴充到了更加合理的程度。同時為了達到他的整體藝術構思,甚至將人聲增加了進去,在他的《第九合唱交響曲》中,合唱隊演唱的“歡樂頌”揭示了一種無比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時也是交響樂史上第一次加入人聲。而這種巧妙的構思和大膽的實踐,則充分地說明了貝多芬作為一代交響樂宗師,所表現出的非凡魄力和傑出天才。
我們通常把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分為無標題和有標題的兩類,他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響曲是無標題的;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和第九(合唱)是有標題的。他的這兩類交響曲形成了兩種創作路線,對後人的交響樂創作發生了深刻的影響。
貝多芬在音調創作方面,給後來的交響樂創作也給予極大的影響。比如我們大家熟悉的第五(命運),是迄今為止最為簡短的主題,它只有四個音,而這個命運動機始終貫穿著四個樂章;而第九(合唱),則打破了交響曲的傳統形式,巧妙的加入了人聲的合唱,開了音樂史上的先河。
另外,貝多芬完善和擴大了樂隊編制。在他的交響曲當中,我們發現他運用了海頓和莫札特時期不曾運用的樂器。比如說短笛、低音大管、長號和一些打擊樂器如三角鐵、大鑔、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第九交響曲中引用了人聲。我們面對貝多芬交響曲,讓我們感受最強烈的是貝多芬精神。
貝多芬的座右銘是“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鬥爭,走向勝利。”他的音樂是面向全人類的,而21世紀仍然需要剛毅、英勇、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撓的貝多芬精神。
浪漫主義交響樂
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早期,浪漫主義藝術思潮開始滲透到音樂領域當中。舒伯特帶有藝術歌曲交響化性質的《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柏遼茲和李斯特的標題交響樂《幻想交響曲》和《但丁交響曲》,舒曼充滿詩意的《春天交響曲》,勃拉姆斯的四部充滿傳統精神但卻有浪漫主義內涵的交響曲,柴科夫斯基和德沃夏克帶有濃郁民族性的一系列交響曲,此外,聖桑、穆索爾斯基、裏姆斯基等作曲家們的各種交響樂作品,都是19世紀浪漫主義交響音樂創作的珍品。19世紀晚期,奧地利作曲家馬勒譜寫了十部交響曲,在這些交響曲中,他為了表現自己內心複雜的精神世界,而將交響樂的表現形式發展到了極限。如他的《第八交響曲》,被人們稱為“千人交響曲”。除去馬勒之外,在19世紀晚期,各國民族樂派的作曲家中,也有許多人應該被稱為交響樂大師。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捷克的雅那契克、俄羅斯的格拉祖諾夫和拉赫瑪尼諾夫等人的創作,都在某種程度上,為世界交響音樂藝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世紀和20世紀相交之際,許多象徵著新時代藝術風格的思潮,開始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從德彪西(法)的印象主義、理查-施特勞斯(德)的後期浪漫主義和勳伯格(奧)的早期無調性技法,都滲透到交響樂的創作中,為20世紀五花八門的交響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在20世紀眾多的作曲家中,為交響樂及其它體裁的創作,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數不勝數。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俄國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哈恰圖良、肖斯塔科維奇,英國作曲家布裏頓,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美國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格什溫等等。他們所創作的交響曲、協奏曲、交響詩、狂想曲、隨想曲等許多作品,極大的豐富了世界交響音樂寶庫。並由此構成了20世紀交響音樂創作的重要篇章。
交響音樂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是與人類社會文明的突飛猛進緊密相連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的確是伴隨著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經濟發展應運而生的。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在新世紀乃至將來更遠的時期中,它也必將作為高雅的文化藝術經典和豐富的精神食糧,為人類社會進步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作出更大的貢獻。
如何欣賞
概述
有些人認為交響樂高不可攀,無法理解。殊不知,它像文章一樣,也有深淺之分,只要懂得欣賞方法,入門是不難的。因為它所反映和描寫的畢竟是人類的生活和人類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門,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漸入佳境。當然在欣賞較高深的交響樂時,需具備一定的、相應的生活經歷和較高的文化水準,“必須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的積累去補充”。
在欣賞交響樂時,假如欣賞者同時具備某些音樂上的基本知識,如曲體、調式、主題的變化和發展、配器、表現手法、調性色彩對比等等,那麼,就可得到更豐富的知識和美的享受。
在精彩浩淼的音樂世界裏,交響樂恐怕是最讓人愛恨交織、取捨兩難的了。因為在大眾的觀念了,他是高雅的、嚴肅的、讓人望而卻步的。其實交響樂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遠。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欣賞方法,聽懂交響樂是一點都不難的。
體裁
交響樂中有一類叫“音畫”的,以描寫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為主要內容,比較通俗易懂。如俄國的作曲家莫索爾斯基的《展覽會中的圖畫》、德國大作曲家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都可以說是這一類作品。欣賞這些作品,加上豐富的想像,無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聯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萬物生長不息。
交響樂中有一類叫“舞曲”,它的民族風格極濃,樂曲比較短小,感情比較單純,旋律也比較清楚,大多描寫風俗性的節日歡樂活動,有載歌載舞的特點。也有從舞劇中剪取片斷成為單獨的器樂曲。此類交響舞曲,易於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來,如奧地利的約翰·施特勞斯的四百餘首圓舞曲,法國拉威爾作的《波萊羅舞曲》,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國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國作曲家的《瑤族舞曲》等等,都屬於交響舞曲。
在交響樂曲中,有一類有故事情節的,一般均有標題或每樂章有小標題。此類樂曲大多取材於民間熟悉的、廣泛流傳的戲劇、詩歌、傳說、神話、小說、故事等,如法國比才的《卡門組曲》並不像戲劇、文學、詩歌、曲藝、電影、電視那樣,從視覺上、語言上為欣賞者提供具體的人物形象或情節,而是發揮音樂的功能,以抒發人物的細緻內心感情為主要手段,讓聽者從心靈上去感受。
在交響樂中,有一類無故事情節的,也不描寫景色,但它通過音樂手段,反映了人們非常細膩的、豐富的、變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類音樂無標題,反映的是某個特定的社會中,人們對社會的看法和希望。如貝多芬的《英雄》《命運》《合唱》交響樂,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愴》交響樂等等。欣賞這類交響樂,聽者必須對作曲者所處時代、環境、經歷、遭遇、身世等等有所瞭解,同時還要瞭解他寫作此曲時的動機以及樂曲的基本內容。如此,在聽音樂時,聽者就能隨著樂曲感情的起伏變幻,而在內心得到一種訊號,隨著樂曲之樂而樂,悲而悲,憤而憤,並轉化成哲理概念。
樂章的構成
尼采說:“沒有音樂,生命是沒有價值的,而交響樂是音樂中的音樂,是音樂中神聖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遠的、深厚的精神境界。”確實,在很多人眼裏,交響樂很高雅,其實,它一點都不難接近。對初次欣賞交響樂的人說,瞭解交響樂的結構是聽懂它的第一步。
開始的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快速的奏鳴曲式(有時可以加上一段慢速度的引子),結構複雜、情緒嚴肅,確定了整部作品的基調。
相對于結構複雜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就要單純、親切的多——它的速度緩慢,富有歌唱性,旋律寬廣如歌,因此這一樂章往往成為全曲的抒情中心。
第三樂章是舞曲性樂章,所以這一部分的音樂速度又加快了,多採用小步舞曲,或者是詼諧曲,節奏歡快活躍、音樂富於變化,溫文爾雅的小布舞曲很有可能就會轉變成粗俗的舞曲,甚至是一支不像舞曲但充滿活力的曲子。
什麼事情到了快要結尾的時候,人們都想昇華一下,交響樂也不例外,所以它的最後一段樂章通常是帶有總結性的,音樂速度比第一樂章還快,而且一般會採用民間節日歡樂的場面,或者是勝利的頌歌來作為整部交響曲的結束。一般來說,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三交響曲》就設有五個樂章,有的甚至只有兩個樂章,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了。
基本常識
交響樂難懂,除了它蘊含的深厚精神內涵比較難琢磨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交響樂團的樂器結構很複雜。按照一般慣例,交響樂團是根據樂器發出的聲音和演奏的難度來進行排列的,由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這四組樂器組成。其中,絃樂器身居高位,是整個交響樂團的靈魂,相當於一桌美食的主菜。木管樂器隨後,銅管樂器其次,打擊樂器則排在最後。
絃樂器的組成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貝斯等,是交響樂隊中最富表現力的一組樂器。在撥弦裏有一招很高妙的手法,叫做巴托克撥弦,是匈牙利一個叫巴托克的作曲家將小提琴的演奏發揮到極致的演奏手法。什麼叫巴托克撥弦?我們知道,為體現一種美感,撥弦一般是在小提琴上輕輕地撥,但巴托克追求的是一種強烈而直接的效果,他用手指伸到弦裏面,把弦拋起來,通過非常強烈的彈力,讓弦打在琴板上發出一種極強急猛的聲音。
在絃樂器後面會設有兩排管樂器,而管樂器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木管樂器,一種是銅管樂器。木管是色彩性極富麗的一組樂器,大家最熟悉的有笛族、雙簧族、單簧族三類。笛族中的長笛音色非常美,長笛是金屬做的,那它為什麼也被歸類到木管樂器呢?因為它最早是由木管來演奏的,但通過金屬的製造工藝,樂器能發出更美的聲音,所以長笛演變成了一種由金屬來製造的木管樂器;雙簧管是雙簧族的高音樂器,音色非常美豔,有時也會有種淒婉的感覺,略帶鼻音。他在樂隊裏常常吹奏抒情如歌的旋律,故有“抒情女高音”之稱;單簧管是相對於雙簧管來說的,有的人還叫它做黑管,因為它通體黑色。單簧管的音色比雙簧管要更豐富一些,是木管組最富有豐富表情性的樂器。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銅管樂器,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和大號。這類樂器,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就可能接觸過。比如小號,每個學校都有號鼓隊,樂器演奏的樂器中就有小號,它的穿透力非常強,即使是在轟隆震天的炮火中,只要激昂高亢的小號一吹,士兵馬上就振奮了,因為小號的特殊地位,所以它一般排在最後一排的中間;圓號被稱為“樂器裏的活化石”,音色低沉。在歐洲,人們狩獵時一般用的就是圓號,音色高亢。莊嚴壯麗而飽滿;最後要介紹的銅管組樂器是大號,它的體積非常大,所以對演奏者的要求比較高,身子骨單薄一點的,吹著吹著很有可能就被大號壓垮了。
有人說,交響樂就是為整個管弦樂隊所作的奏鳴曲,其實也不然,打擊樂器在管弦樂隊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成員,定音鼓是“老大”,它的任務是在演奏時將曲子帶入高潮,並將音樂的趣味性帶入曲子中。另外的成員,如排鐘、木琴、豎琴、大鼓、小鼓、三角鐵、響板、大鈸等,也是為了增強樂器的氣勢。我們所熟悉的雷公和電母就很好的解釋了打擊樂器在交響樂中充當的角色,颳風下雨時,雷公打的是大鼓,電母打的就是大鈸,氣勢壯麗而雄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uvPLsah0s
用於舒緩壓力,放鬆身心的古典音樂, 純音樂, 輕鬆的音樂, 莫札特,♫E09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