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19 14:31:44| 人氣1,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銀河系導讀(四)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銀河系的厚盤星族”的图片搜索结果 

銀河系導讀()

第十一章 銀河系的厚盤星族

一、紐西蘭來的攪局者吉拉得基爾摩 (Gerard Gilmore)

1.原來究類星體,一跨入銀河系便無法回頭。

2.在英國愛丁堡皇家天文台與究生奈爾利德 (Neill Reid),分析庫存澳洲1.2米望遠鏡對南銀極的眾多校準用底片,發現在ELS架構中的銀盤面 (即薄盤星族) 之外,另有分佈較厚的盤星族,稱厚盤星族。論文在1983年發表。

3.厚盤星族的平均標高估計4,700光年 (薄盤星族平均標高大約1,000光年);推估在太陽附近的恆星中,厚盤星族約佔2%

4.由於基爾摩本人「特別好」,用語傷人,結果造成大論戰。

5.反對者:NASA的約翰巴科 (John Bahcall)。其與雷蒙德索奈拉 (Raymond Soneira) HST導星系統提出的銀河系模型中並沒有厚盤星族,被基爾摩在1984年點名批判,因而爆發來回爭論,最後甚至到人身攻擊的地步。

6.論戰結論:雙方都同意只以恆星計數法求得的數並不可靠,雙方論點都必須有更多證據檢驗-本回合暫難分高下。

 

二、進一步的證據

1.1987年,利克天文台究生愛琳弗裡爾 (Eileen Friel) 究巨蛇座方向 (與銀道面交角51) 的恆星,分析超過200顆恆星光譜,結果與巴科-索奈拉模型不盡相符:具暈族低金屬特性的星少得多,而有一些金屬性介於暈與薄盤星族之間的恆星,這些星離銀道面也都較暈族星近。估計這些厚盤星平均標高3,000光年左右。

2.1987年艾倫桑德奇 (ELSS) 和加裡福茨,以及1989年布魯斯卡爾內、戴維拉塔姆 (兩人曾質疑ELS) 與約翰萊爾德 (John Laird) 的近星究中都找到三個星族-在W速度最低的星中:
(1)
有很多星的金屬性與太陽相同-屬薄盤星;
(2)
也有很多星的金屬性是太陽的30%左右-屬厚盤星;
(3)
少數星的金屬性約
太陽的3%-屬低W的暈族星。
W較大的星中仍能找到三族星,但比例改變:W2060 km/s時,厚盤星最多;W更高時,則暈族星佔優勢。

3.1990年,巴科與另二位作者共同發表的論文中,分析上述兩項究的數據,承認有一新的星族「老年盤」存在。巴科調此盤非基爾摩的厚盤,因老年盤的平均標高較小,是3,500光年。基爾摩則認4,7003,500光年不過是數字之差,老年盤就是厚盤。本回合巴科形同認輸,厚盤星族確認。

 

三、加入厚盤星族的銀河系

1.薄盤星族:又可細分年老薄盤與年輕薄盤2個亞族,在太陽附近恆星中佔95%左右。

薄盤亞族

恆星年齡

佔全族
數量比

平均標高

W速度
瀰散度

成員

年老薄盤

10~100

90%

350光年

10km/s

薄盤的大部分恆星,
包括太陽及其大多數鄰居

年輕薄盤

10

10%

1,000光年

20km/s

所有亮的藍色O型和B型星
大多數紅超巨星
很多亮的白色A型星

2.厚盤星族:平均標高3,500光年,W瀰散度大約40km/s,金屬性是太陽的25%左右,在太陽附近恆星中佔35%

3.銀暈星族:W瀰散度90km/s,金屬性是太陽的2%,在太陽附近恆星中佔0.1%

太陽附近的各族星:
4.
年輕薄盤星:軒轅十四和角宿一,參宿四和心宿二,天狼和織女;
年老薄盤星:太陽和半人馬座α
厚盤星:大角

 

四、早期曾發現的厚盤跡象

1.1951年美國菲利普基南和傑弗利克勒 (Geoffrey Keller) 分析83UVW合速度大於85km/s的恆星 (包括大角),原本認這些恆星屬於瓦爾特巴德的星族II (p.77),應與球狀星團有相同的H-R圖,但在1953年他們發表了這些星的H-R圖,其中不只主序星是暗的,連巨星也是暗的。此結果包括巴德、阿爾普和桑德奇當時都感到震驚,現在知道們是屬於厚盤星而非銀暈星,因金屬性較高的巨星會較暗。

2.1962ELS會漏了厚盤星?因ELS先以高、低速2個星表來選星分析,當然就漏了中速的厚盤星。基爾摩認是河外天文學家的觀測結果給ELS一個錯誤的印象所致。

3.1957年梵蒂岡會議 (p.136) 五大星族之一:「中介星族Ⅱ」與厚盤星類似,可惜未獲進一步重視。

4.1979年利克天文台的戴維伯斯坦 (David Burstein) 率先使用「厚盤」名詞,但定義不知是否相同。

5.1982年美國的威廉哈特柯普 (William Hartkopf) 及肯尼思約斯 (Kenneth Yoss) 觀測南北銀極區時曾發現一些貧金屬且W瀰散度44km/s的恆星。

6.桑德奇曾出席梵蒂岡會議,但他回頭評論時認應將發現厚盤星族的榮譽歸諸基爾摩和利德。(此與其維護ELS生死存亡時刻的態度截然不同)

 

五、厚盤星族的年齡

1.厚盤星保留了銀河系起源和演化的線索,但勢須先知道厚盤的年齡。

2.幾個厚盤星個案 (含大角) 都是大約存在100億年的老星,如大角的質量與太陽相近,卻已成巨星了。而且天文學家至今未發現厚盤中有年輕的或中等年齡的恆星。

3.1950年代曾發現第二個球狀星團族:數量大約佔全部球狀星團的25%,分佈在銀盤內、金屬丰度較高。然而此發現在70年代遭到反對。1985年羅伯特金恩 (就是桑德奇最受不了的那個金恩) 分析121個球狀星團,證實的確可分二族:球形「暈族」的金屬性太陽的0.310%;而「盤族」則太陽的30%,與厚盤星族相似。金恩最初估算盤族球狀星團的標高是1,600光年,後來他的學生塔夫特阿曼德羅夫 (Taft Armandroff) 1989年修正成3,600光年,也已與厚盤星族標高相符。

4.檢視盤族球狀星團的H-R圖,顯示這些同屬厚盤星族的星團年齡大約是100億年,與個別恆星的推估一致,指出厚盤的形成年代極早。

 

六、厚盤形成史:與銀河系起源理論習習相關

1.桑德奇:依ELS理論,在銀暈形成之後,銀河系坍縮階段的極短促時間內可能形成厚盤-由於是漸變的,因此厚盤星應存在金屬性梯度。
(
明白他
支持基爾摩等人了)

2.布魯斯卡爾內:依西爾勒-金恩模型,厚盤是過分接近銀河系而被食的另一星系的遺骸-由於是混亂中加入銀河系的,因此厚盤星應沒有金屬性梯度。

3.1989年卡爾內-拉塔姆的究分析中,不同W的厚盤星都具有相同的金屬性;而且大多數厚盤球狀星團離銀心比太陽近得多,但其金屬性卻與太陽附近的厚盤星族相同,上述方法都找不到金屬性梯度。西爾勒-金恩的模型似乎比較適用於解釋厚盤的形成。

4.約翰諾利斯 (曾質疑ELS)1987年提出厚盤可能只是薄盤的延伸,二者沒有明顯的界線;但此說無法解釋厚盤內存在球狀星團。1991年諾利斯和塞安利安 (Sean Ryan) 提出的模型也支持ELS

5.基爾摩認厚盤星是否屬於一獨立星族事關重大,本來他的想法是支持ELS模型,即厚盤與薄盤屬於漸變關係;但當他與露絲瑪麗威斯 (Rosemary Wyse) 觀測銀道面上方數千光年 (厚盤星佔多數) 的恆星光譜,定出約2,500顆星的距離、速度與金屬性,再加上近期其它研究,基爾摩轉而確信厚盤確是一個分立的星族,這個迄今最大規模的厚盤究結果支持卡爾內的主張。

6.基爾摩與卡爾內對厚盤的想法近似但略有不同。基爾摩相信厚盤星是在星系撞時,原薄盤星被驅到較大標高而成;而卡爾內則認厚盤星大多數是來自於闖入的另一個星系。

 

第十二章 銀河風的演變

銀河系從恆星的死亡過程中,獲得重元素,並由此提供新恆星及行星重元素,故可從年老的恆星到年輕的恆星中每種元素的變化,來推測銀河系過去不同時代形成了何種類型的恆星,從而掌握銀河系整個的化學演化史。

元素的丰度比

傳統作法主要是透過鐵的丰度來測量恆星的金屬性。以前認任意一種重元素可以作其他元素的示蹤物,如及及每種其他金屬元素間的比例關係都是相同的,這種假設在富金屬星是近似的,但富金屬星屬於薄盤星族,而銀河系遠古時期的線索卻主要保存在厚盤和暈的恆星之中。所以這樣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13-1 宇宙中最富的十個元素

原子序

元素

粒子數丰度
(
=1.00000)

主要生方式

入銀河系的方式

1

1.00000

大爆炸

大爆炸

2

0.097

大爆炸

大爆炸

8

0.00085

大質量恆星的融合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6

0.00036

紅巨星的融合
大質量恆星的
融合

行星狀星雲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10

0.00012

大質量恆星的融合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7

0.00011

主序星和紅巨星的融合

行星狀星雲

12

0.00004

大質量恆星的融合和融合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14

0.00004

大質量恆星的融合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26

0.00003

a型超新星爆發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a型超新星爆發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16

0.00002

大質量恆星的融合

b、Ⅰc和Ⅱ型超新星爆發

鐵的測量:鐵原子很複雜,能吸收很多不同波長的光,因而能在多數恆星中生暗譜線,且大量的譜線對究工作而言是比較方便的。

的測量:丰度很高,原子的數量是鐵原子的25倍,但因比較簡單 (8個電子),所以譜線較少。對究通常只用兩組譜線,一組是光譜紅區波長63006363埃的一對譜線,另一組是紅外區波長777277747775埃的三重線。譜線雖少,對於銀河系過去卻能提供很多線索。大角 (1966) HD122563等貧金屬星都揭露了對鐵的丰度比富金屬星大很多。另從其他13顆主序星的,可以得到暈族恆星的對鐵的丰度是太陽34倍。

超新星銀河系演化的紀念碑

短壽命恆星生的超新星爆發 (b、Ⅰc、Ⅱ),在銀河系初期就提供了大量的 (190)。單一大質量恆星(質量大於太陽8),於超新星爆炸時,由鐵構成的星體裡層會變成中子星或黑洞,但含氧豐富的包層物質則能自由進入空間。1987A就提供了麥哲倫星系大約1.6個大陽質量的0.075個太陽質量的鐵。對鐵的丰度比太陽3倍。大質量的恆星壽命只有幾百萬年,所以銀河系開始生恆星後,幾乎立刻就有這類的超新星爆發。

長壽命的恆星生的超新星較爆發 (a),提供給銀河系鐵。這一類超新星必須經歷幾億或幾十億年才會爆發,Ⅰa型超新星是在白矮星超過1.4個太陽質量這一昌德拉塞卡極限時生的。大多數白矮星由構成,當由伴星吸收質量超過1.4個太陽質量時,開始核融合,這個核反應的最後品是具放射性的56(半衰期6)將衰變56(半衰期77),最後衰變56。單一個Ⅰa型的超新星生大約0.6個太陽質量的鐵及0.14個太陽質量的,由此造成的對鐵的丰度比只有太陽1/30。所以雖然增加了金屬含量,卻減少了銀河系對鐵的丰度比。

  (註:Ⅰ光譜中缺少,Ⅱ光譜中有烈的)

大質量恆星也會生大量的和矽,在貧金屬星中,和一樣,其對鐵的丰度比也太陽高。而則追隨鐵的行,對鐵的丰度比則與太陽的一樣,這表明大部分進入銀河系的過程與鐵一樣的緩慢,而非來自短命的大質量恆星。

但是Ⅰa型超新星只射很少的,且幾乎是不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主要是來自於不爆發的、初始質量小於8個太陽質量的普通恆星,這些恆星在演化成紅巨星後,們將融合為碳 (),這些上浮到恆星大氣表層,當這星出外層大氣並形成行星狀星雲時,就進入銀河系了。從觀測也得到很多行星狀星雲具有很高丰度。不過也有少許的是來自於大質量恆星爆發噴射出來的。

完全是來自於不爆發的恆星,融合的副品,在質量大於1.5個太陽質量的主序星和所有不同質量的巨星中,融合採取碳氮氧循環的形式,雖然碳氮氧只起催化作用,原子總數維持不變,但在核反應過程中卻逐漸將轉變為氮。因此,恆星在主序星及巨星階段都能,在上浮到紅巨星的大氣中,然後在行星狀星雲形成時進入到銀河系中。

大多數比鐵重的元素起源於r過程和s過程,r過程是在超新星爆發時,快中子流撞擊原子核時發生的,比較緩和的s過程則出現在紅巨星中慢中子流撞原子核。最重要的r過程元素是 (原子序63),最重要的s過程元素是 (原子序56),這兩者比其他元素容易在恆星光譜中觀測,大多數的貧金屬星,其的丰度比只有太陽1/51/10,這表明在銀河系處於最貧金屬的最早時代,r過程元素已經開始進入銀河系。

搜尋貧金屬星

考察銀河系生命之初需要金屬性低於太陽1%,而且最好是低於0.1%的恆星。先拍攝約3萬顆的恆星的粗糙光譜,紀錄了波長39343968埃的電離線光譜 (類似太陽的恆星光譜中最突出的兩條金屬譜線),普雷斯頓和估克曼發現大1000顆恆中有1顆星的線很弱,這表示這這些恆星的金屬性低於太陽10%。比起數量很少的球狀星團(不足200)究銀暈,這些貧金屬星(好幾千個)可以提供更多的線索。他們在1992年論文中列出超過400個金屬性低於1%的恆星,其中70顆低於等於太陽0.1%3顆低於0.01%,最貧金屬星太陽0.006%。在全部亮於15等的貧金屬星中,已經發現的只佔3%。這種古老恆星不僅保存了關於早期銀河系的線索,而且對於究宇宙本身的起源也很有用。

某些極稀有同位素的形成中微子過程

是檢驗中微子過程的理想候選者。根據伍斯利的究,是在超新星中微子猛烈通過爆發星的殼層時生的。大部分20,中子能剝去的一個質子而19,這是惟一穩定的同位素,此外,中微子也能剝去20的一個中子而19,這種放射性同位素會衰變成19

另外硼 (原子序5),中微子能剝去12的一個質子或中子而生硼1111 (半衰期20),但是在中微子穿過殼層僅僅幾秒鐘後,超新星的激波就會撞擊新生的硼,並把大部分破壞掉。而11強韌,可以耐過超新星的激波通過,然後衰變成硼11。但傳統理論認硼是起源於高能宇宙射線撞擊時,分解出來的,而此理論預言的硼11對硼10的比應只有2.5,但觀測卻有4倍。這個問題由中微子過程得到解答,由於中微子過程生11而幾乎不生10,所以將這個比提高到了觀測

1992年,奧斯汀等三人在橙色和紅色巨星中發生現了,表示這些巨星可以通過不涉及中微子的核反應生產氟。如果和硼是由於大質量恆星爆發並出大量中微子的 過程中生的,那麼氟和硼的丰度就應該追隨大質量恆星生的其他元素如的行,也就是對鐵的和硼對鐵的丰度比也應該如此。反之,如果和硼追隨紅巨星生, 那麼氟和硼大是起源於紅巨星而不是超新星引發的中微子過程。但是因這兩種元素都很稀少,沒有顯著的譜線,所以這個問題迄今未獲解決。

“銀河系的演變”的图片搜索结果 

第十三章 銀河王國的首府-銀心和核球

前言

銀盤直徑約130,000光年,太陽離銀心約27,000光年,約銀心到邊緣的40%。銀盤邊緣外的廣大區域,發光極少,卻隱藏著銀河系大部的質量。有些恆星在離銀心10萬光年的銀暈外圍繞銀心轉動。更遠,還有10個以上的星系被銀河統治。

 

星際物質

1.來源-系內超新星、新星、行星狀星雲、恆星風及系外物質碎塊。

2.質量-星際氣體和塵埃約佔銀盤的5-10%,密度一個原子/cm3 (地球空氣約2.5x1014/cm3),總量可達太陽質量的109倍。

3.組成元素-所有元素都有,最多。原子(HI,約100K)主要在外區,分子在內區氣體和塵埃稠密足以住紫外線處。系內70%原子比太陽離銀心更遠,90%分子比太陽離銀心更近。

4.巨分子雲-約2x105個太陽質量,跨度150光年,團塊坍縮形成新的恆星。如獵戶座星雲,其中OB型熱星剝去原子電子形成HΙΙ (游離,約10,000KHII熱輻射,即遵守韋恩及史蒂芬.波茲曼定律的連續輻射)

5.「局部空泡」-超新星爆炸會除附近的星際氣體,太陽附近即是,空泡半徑約100光年,有些方向可達1,000光年。爆炸也能將氣體到銀暈去,銀暈中的新生恆星可能因此生。

6.探究工具-無線電波,原子21cmCO2.6mm無線電波 (分子共生)

7.究歷史-

a.1950年代,威廉.摩根對HΙΙ區的可見光觀測,發現人馬座旋臂 ()、獵戶座旋臂、英仙座旋臂 ()

b.對星際氣體和塵埃的究證實人馬座與英仙座旋臂,但獵戶座是旋臂的旁支-獵戶座隆起物。

c.1991年,弗朗索瓦茲.孔貝調分子雲的距離誤差大,如果假設太陽在M51(渦狀星系)M51也變樣。

d.1960年代瑞典伯提爾.林德布拉德提出,林家翹和徐遐生發展的密度波理論解釋了旋臂的形成,旋臂代表密度增加區域,稱密度波,密度波內引力較,密度波繞銀河系公轉,但速度較恆星和氣體慢,氣體和塵埃進入密度波時,被擠壓成巨分子雲。新生恆星中發現有大質量藍色星,壽命不長,來不及離開們的旋臂,解釋了藍色超巨星只出現在旋臂。

 

銀河核球

1.核球中愈接近銀心:(1)恆星密度增加,每10,000光年增加一倍;(2)平均金屬性也增加 (薄盤有金屬性梯度,和銀暈不同)

2.銀心測距-天琴座RR型星,由視星等、本身亮度推測銀心距離。目前推測數據是27,000光年。

3.銀河核球-由100億顆年老恆星組成,由銀心向外延伸約3,500光年。位在人馬座附近半徑約8度的圓形天區。

4.究核球的障礙-(1)氣體和塵埃阻(2)核球在南半球;(3)距離遙遠。

5.究歷史-

a.1945(在找到仙女座星系核球後兩年),瓦爾特.巴德(星族的發現者)提出核球是銀暈最裡面的部。他搜尋核球附近的恆星,位在人馬座茶壺嘴附近,此處沒有星際氣體和塵埃阻,現稱巴德天窗。其中找到NGC522球狀星團中幾十顆天琴座RR型星(星族II成員),測得們和銀心的準確距離。此類星的高速度可以把們推到離銀盤很遠的地方,而們的軌道偏心率高可以很接近銀心。

b.1956年威廉.摩根發現銀河核球是富金屬的。1958年傑生.拿梭和維克多.布藍科發現核球中200多顆M型紅巨星,這類星是在球狀星團中罕見,但在富金屬星族中很普通的恆星。核球年老而又富金屬,令人疑惑。

c.1980年後麥克爾.李奇和艾爾伯特.惠特福德,觀察巴德窗中21顆橙色K 型巨星,1983年發表,這星恆星金屬性相差很大,低者可至太陽1/10,高者可達5~10 (在太陽附近的恆星從未見到過)1988年李奇再度利用88顆核球恆星證實核球有很寬範圍的金屬性。但核球中的星都是年老的,沒有藍色或白色的主序星。

d.李奇認造成上述現象是因核球的高密度,加速恆星形成和重元素增加的過程。在1億年內可能100代恆星,富金屬星因此可能很快出現。

e.目前多數天文學家認核球是獨立的而非銀暈的一部。核球自轉,暈族恆星作一個星族卻不自轉;核球密度要緻密的多;金屬性與貧金屬的銀暈不同。

f.核球的形成理論-

(1)銀河系最早形成的部,並以引力吸住其他氣體以形成核心。但是這樣核球就必須包含最老的恆星。

(2)是銀暈形成後幾十億年,由銀暈出的氣體形成。理由是核球中有年老旦比球狀星團年輕幾十億年的恆星-芻嵩型變星 (一種長週期脈動紅巨星)們比球狀星團中的週期較短,而質量稍大。

g.近年觀測核球並不是圓形的,1963年吉拉德.德福古勒認:如果偏離圓形大,銀河系就是一個棒狀渦星系,而非正常渦星系。

 

銀河系中心

1.1932年卡爾.央斯基發現地外最無線電波來自人馬座附近。這類輻射來自星際物質的電子。

2.1966年艾裡克.貝克林和傑裡.紐吉包爾,首次測到銀心的紅外輻射,這類輻射來自恆星。

3.1971年唐納德.林登貝爾和馬丁.裡斯提出銀心有一個大質量黑洞。

4.1990年利用無線電和紅外線已繪出銀心的詳細圖像。其中最特殊的是人馬座A*IRS16IRS7

 

人馬座A*

1.是銀心區最的無線電波源,其能量是太陽在可見光波段的五倍。

銀河系所有質量繞轉動的中心。

2.電波來自一個小於地球軌道直徑的區域,長形,就像從側面看去的吸積盤。

3.1991年曾發現人馬座A*有紅外源,由於紅外輻射在被塵埃吸收前是藍色的,有可能是黑洞的吸積盤。

4.質量約100萬個太陽質量?黑洞?幾百個太陽質量?恆星?

5.1992年由馬克.瓦德爾和尤素福扎德於提出以「重力透鏡」,檢驗人馬座A*的質量大小,並以紅外線觀測,預計在5~10年間得到結果。

6.1992年安德裡斯.埃卡特和萊因哈特.根澤爾,檢測到人馬座A*周圍1光年內的340顆恆星。認是銀河系中心1光年內稠密星團的最亮成員。

 

IRS16

1.距人馬座A*1/10光年之處,有個具有25個成員的星團,因經塵埃的消光作用成紅色,但實際應藍超巨星。

2.藍超巨星發現出烈的恆星風而損失質量。估計每天IRS16會吹掉好幾個地球質量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掉到人馬座A*的吸積盤中。

3.仙女座星系中心黑洞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比較:仙女座黑洞質量大銀河系10倍,但無線電波卻只是銀河系的1/10;尤素福扎德於認是因銀河系中心氣體較多,而IRS16就提供了人馬座A*黑洞的大部物質。

 

IRS7

1.是類似心宿二的超紅巨星,離銀心不到1光年。

2.也有恆星風吹出部分質量,但恆星很弱,約25km/sec

3.IRS16的恆星風很700km/sec大的恆星風將IRS7的恆星風推向一方,形成像彗尾一樣的尾巴 (1990)

 

IRS16IRS7

1.藍巨星,一紅巨星,表示們有大質量,所以銀心最近幾百萬年間有新恆星誕生。但是目前銀心附近氣體已被嚴重干擾,無法再凝縮成新恆星。所以也許在幾百萬年前銀心的氣體密度較高。

2.1993年安德裡斯.埃卡特提出另一種可能:大質量恆星是另一種方式生成的。銀心恆星密度極高,彼此距離約1%光年,恆星經過頻繁的撞融合成大恆星。

 

銀心區之外

1.電離氣體臂-三隻,似渦臂但只延伸幾光年。

2.核周環-是一環繞電離氣體臂的中性氣體環,向外延伸到30光年處。

3.條狀物-環繞核周環、一系列的條狀物,每條長130光年,寬3光年。垂直由銀道面向外突出,互相纏繞。也許表示銀心內在的烈磁場,類似輻射帶環繞地球一樣。(續)

相关图片 

台長: 幻羽
人氣(1,16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宇宙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銀河系導讀(五)
此分類上一篇:銀河系導讀(三)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