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26 04:25:53| 人氣2,5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壓抑─時代潮流的殿堂?傾聽─許知遠《黑暗邊緣》─溫鐵軍...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壓抑─時代潮流的殿堂? 

一個溫暖的笑容,一次輕盈的起身讓座,一次及時的伸手……這些微小的動,溫暖了我他;這些微小的故事,感動了我他;這些微小的關愛,影響著我他!

每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的圈子中,接觸到的除了身邊的朋友,大都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上班路上,公車上,超市賣場,報刊亭邊......一張張陌生的面孔似乎與自己無關,但當坐公交忘帶零錢,身後的一聲我幫打卡,是不是讓暖溢心間?當粗心將手機遺忘在超市,陌生人原地等候並告訴好久,是不是也讓感動的語無倫次?

手之勞,說難不難,說易不易。路邊圾桶倒了,正猶豫扶不扶時,有人先一步,公車上,有人需要讓座時,邊上並不招待見的小夥立馬起了身。有些人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有些人卻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著人與人之間那一直存在卻常被忽略的小確幸


任上司欺凌也不能辯駁。

當下級頂撞也無法逃避。

這世道如此艱辛。

也曾想要放棄。

可還是隱忍一切。

深埋於心底。


人生總是潮起潮落──

看不開,就背著。

放不下,就記著。

捨不得,就留著。

 

等有一天──

背不動了,就看開了!

記不了,就放下了!

留不住了,就捨得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喔,那是什世界!”

讓自己的靈魂像一臺空拍機。

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裡。

 


※與其譴責時代,不如讓自己成逆潮流者─許知遠

提起許知遠,逃不開公共知識這個標籤。或許我們本不該用,因他從沒放棄,縱使這一稱謂早已不再光鮮。無論是文章亦或是公開講話,無論是2010年炮轟韓寒亦或是2015年在媒體面前的憤怒,許知遠體現著一個知識子對中國當下與未來的思考,也因其中包涵的獨立思想、批判精神和人文關懷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這個崛起大國的內在蒼白、可悲、淺薄——一個聰明的年人說出了一些話,他就讓這個時代的神經震顫不已。與其說這是韓寒的勝利,不如說是庸眾的勝利,或是整個民族的失敗。

我對多元社會有相信。多元資訊裏,人的可能性被最大的激發出來。育模式被打破了。社會變成一個巨大觀念驅動,模糊了,整個社會挪到個人身上,個人同時富化、也幹化,任何事都有可能了。

今天這個時代所有的媒體都在墮落。他說:活動太冗長了,我好幾次都想走。看到大家對娛樂、對明星那種發自內心的追求,對世界完全沒有個體精神和審美,沉迷在膚淺的大眾狂歡裏。坦白說我剛才聽那個對話,包括們對那些問題的反應,我覺得是很可悲的事情。一定要和父親和解?在西方是殺父,做自己,痛苦就是人生的一部分,無需改變,就是伴隨一生,不能假裝微笑。要對這個世界保持憤怒。我們已經陷入了一種假裝點贊的習慣,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情。

文化被排擠到很邊緣的位置了,我們才開始想到把
當商業去做。書籍是沉睡的,是沉默的,把缺席的聲音湧到面前。
─許知遠


許知遠(1976年-),江蘇人,1983年隨父親前往北京。許知遠的父親是個愛讀書的人,書架上曾排著《約翰克利斯
夫》、《三言二拍》以及翦伯贊的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這些激發了許知遠成作家的理想。1995年至2000年,許知遠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他報大學的第一志願專業是經濟學,然而卻沒能被錄取,最終被錄取到了第三志願微電子專業。他試圖在大二的時候轉繫到經濟學專業,再次未果。本科其間許知遠曾休學一年。自1998年開始,許知遠曾給《三聯生活周刊》、《新周刊》、《書城》等刊物撰稿。2001年,任《經濟觀察報》主筆。之後任《生活》雜誌出版人、《亞洲周刊》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20023月,許知遠前往美國採訪、考察和學習。2005年底(一說「2006年」),許知遠參與創立了「單向街圖書館」。他是博客站點「思維的樂趣」的主要博主。 從20098月起到20108月,在英國劍橋大學交流學習一年。2016年,和騰訊公司合作拍攝的13集紀錄片《十三邀》在騰訊視頻播出,許知遠擔任主持人。

《十三邀》部分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oF9L_lIbQ

《十三邀》第1期完整版:許知遠對話羅振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9zOEEGLZJM

《十三邀》第2期完整版:許知遠對話姚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knv117UEM

《十三邀》第6期 許知遠對話李安精剪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CUmYdckHw

《十三邀》第8期:許知遠對話蔡瀾精剪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ioJQzfcZo

《十三邀》第9期 許知遠對話飛鴻完整版之坐而論道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cj5F-9YAU

《十三邀》第9期 許知遠對話飛鴻完整版之初見品茶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v1tmJcovw

《十三邀》第10期:許知遠對話陳嘉映完整版之中國人浮世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HJAYk_oRA

《十三邀》第10期:許知遠對話陳嘉映完整版之哲學家的體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SF3dAzRXU

《十三邀》第11期 許知遠對話賈樟柯完整版之回的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4jvPMJTXE

《十三邀》第11期 許知遠對話賈樟柯完整版之男人的飯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NM7PgR304

《十三邀》第13期:許知遠對話白先勇精剪版


身陷公眾號重圍的許知遠:精英失語之後─張淼─2017-09-10

許知遠的抱怨、擔憂和憤怒,到底是出於思考還是守舊?他的憂慮到底有沒有必要?因一檔對談馬東的節目「十三邀」,諷刺許知遠的文章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刷了。

許知遠可能沒想過會以這種方式進入公眾視線。他是中國最典型的一類公共知識分子──年少成名,交遊廣闊,文筆堪稱驚,思考亦見功力。他創辦的京城文化地標單向街書店、模仿 Buzzfeed 的新媒體微在,反映出相當的商業嗅覺;主創的雜誌書單讀和東方歷史評論,偏又謹守傳統知識分子的書寫方式和話題趣味:頻繁閃現其中的是 Tony Judt (東尼賈德,或譯托尼朱特)和紐約書評。

他不太識抬,韓寒風頭正勁時稱其流行是庸眾的勝利,獲頒南方人物周刊年領袖時嫌活動冗長膚淺、憤怒大家「假裝點讚的習慣」。但們不僅是愛較勁的姿態。許知遠對時代的焦慮從近年出版的書名可見端倪──《祖國的陌生人》、《裝的盛世》、《時代的稻草人》、《抗爭者》、《極權的誘惑》。但某種程度上,他又挺合時宜,名人 IP、粉絲經濟、文生意都運作得風生水起,再加上如今罵名和掌聲齊湧的訪談節目「十三邀」。

在中國的語境裏,公共知識分子這個稱謂早已成笑話。們往往和公共性、和知識分子無關,和情、站隊、自我標榜、粉絲馴養有關。但不管怎麼說,許仍不失一個傳統意義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始終拒輕佻的表達,關注時代的喧囂與失語,着眼宏觀的公共議題——雖然這常使他顯得自戀、條與疏離,這習慣帶到名人訪談節目後,他成了微信公號口中「最令人無比尷尬的公知」。

※逆潮流而行的悲劇─《黑暗邊緣》

對於越來越注重電腦特效以及快速剪輯的後《諜影重重》時代而言,《黑暗邊緣》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有違當今好萊塢動作片發展的大膽嘗試。這種逆時代潮流而行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演員的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導演的選擇。

影片的男一號,梅爾吉布森與他同時代的動作片男星相比的話並非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那一類,他的電影之路與老前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十分類似,二者均是依靠動作片起家,隨後又在導演事業上屢創佳績的智慧型男星。1987年《致命武器》大獲成功之後他便開始將自己的重心放在導演之上,《勇敢的心》、《耶受難記》、《示》三部作品一度引領他邁入了事業的峰,可以說在過去的數年之中,梅爾·吉布森早已成了一位卸下戰甲的勇士,用自己的智慧在享受演而優則演帶給他天倫之樂,親自上陣打打殺殺的艱苦歲月對於他而言早已成了歷史。

而影片的導演馬丁·坎貝爾同樣地也處於自己事業的上升期,長期活躍在動作片領域的他曾經兩次賦予瀕死狀態的007電影全新的生命。1995年,一部《黃金眼》使皮爾斯·布魯斯南的邦德形象深入人心,讓昔日的英式諜戰風完全轉變火爆的美國動作片;2006年又以一部《皇家賭場》將邦德電影帶入硬的後《諜影重重》時代,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蛻變。

當這位電影風格日益生猛的動作片導演拉上一位已經卸甲的動作片男星時,有違當今動作片風格的嘗試就此正式開始。他們棄了後諜影重重時代主流動作片的一切元素,試圖全方位地重新挑戰上世紀80年代傳統警匪片的獨特魅力。於是《黑暗邊緣》中的場景沒有現代都市的華麗與繁忙、沒有豪華車的生死追逐、亦沒有先進的高科技武器;鏡頭也沒有360度的空中航拍、沒有炫酷的子彈時間、更沒有如今最流行的快速剪輯。《黑暗邊緣》所擁有的僅僅是粗糙的槍戰搏以及俗到不能再俗的警匪故事,這粗糙與俗套甚至讓人懷疑馬丁·坎貝爾與梅爾·吉布森此次的組合僅僅是一次追逐史泰龍帶領的《敢死隊》式復古風的玩票。當然,《黑暗邊緣》的玩票是失敗的。

影片中梅爾吉布森飾演的警探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女兒被人殺害,經過一番並不煽情的煽情之後,這位員警父親踏上了女兒報仇的漫漫長路,隨著調的深入,他漸漸發現了政府的黑幕。該片的故事情節雖然是根據導演早期的電視作品改編,但是這種改編並沒有加入與時俱進的新元素,這直接導致了該片的氣質依然停留在80年代初期的粗曠生硬。其實對於動作片而言,簡單的故事情節並不至於給影片帶來滅性的打擊,只要打精彩,節奏跌宕起伏激烈,依然可以成一部上乘的佳作。偏偏《黑暗邊緣》中連動作片最關鍵的動作與節奏也都蕩然無存,2個小時的片長中,前半部分僅有一次30秒左右的小打小鬧,後半部分中雖然動作戲要多出不少,但是基本上沒有任何邏輯可言,純粹是了交火而交火,並且訓練有素的專業殺手都顯得極其菜鳥,兩三招內就能被年逾五旬的梅爾·吉布森幹倒在地。

儘管這些年來動作片的剪輯越來越厲,特效越來越生猛,但是動作片緊張火爆的氛圍渲染始終是這個類型的核心要素。馬丁·坎貝爾以往的作品也都證明他深知這個道理,可是《黑暗邊緣》這部作品中的馬丁卻似乎嘗試在刪減動作戲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文藝片心理刻畫。於是觀眾可以看到梅爾·吉布森自始至終拉攏著自己皺紋密佈的以表示自己的角色剛經歷過喪女之痛,一個望、無助的父親游走于黑暗的邊緣,的只是替自己的女兒伸張正義。殊不知對於一個昔日的動作男星來說,這種處理反而增添了一英雄遲暮的淒涼之感,再看看影片中累得氣喘吁吁的梅爾·吉布森,恐怕觀眾不禁感慨梅爾的已經老了。

動作片領域是一個講究資歷的領域,並非隨便什男星拿起槍械就可以成史泰龍或者布魯斯威利斯。尤其是當年齡過了五旬後,多少只能依靠曾經打出來的名氣勉維繫日漸遲鈍的身手。最近幾年中,觀眾對於史提芬·西格、格雲頓、史泰龍等老牌打星的新作幾乎是一邊倒的頗有微詞,然而看完《黑暗邊緣》後才能深深感受到這些年過5旬的父輩之間也有著懸殊的實力差距。就《黑暗邊緣》中父親女兒報仇這樣的題材來說,史提芬·西格近些年來可謂是演了不下5部,並且部部遭人責,甚至連發行都是直接以DVD錄影帶的形式投放市場。但至少人家西格還是有功夫在身的,場面都還勉過得去,至於梅爾吉布森,他如今就只能依靠自己存的氣場來勉支撐自己致命武器的綽號了。當老一代猛男漸漸老去,好萊塢動作片也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尷尬


現代人被壓抑的感覺那麼強烈?─溫鐵軍

近年來城市裏的居民流行返璞歸,仿佛看到了他們內心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溫鐵軍授認,城市人的背後有著深層次的經濟原因。(在城市中)的人被壓抑,被傷害的感覺,會越來越普遍和烈?他說,因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越來越不方便、不安全,醫療和育也是如此。““這是資本導向的公共資源過度集中造成的結果,使得大家都不方便、不安全。

近年來城市裏的居民流行“返璞歸”,無論是“農家樂”的新鮮美食還是郊區旅遊的興起,看著人們在朋友圈曬出的自然風光照片,也仿佛看到了他們內心對田園生活的嚮往。

溫鐵軍授認,城市人的“懷病”背後有著深層次的經濟原因。

(在城市中)的人被壓抑,被傷害的感覺,會越來越普遍和?他說,因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越來越不方便、不安全,醫療和育也是如此。“這是資本導向的公共資源過度集中造成的結果,使得大家都不方便、不安全。”

隨著中國當代中階級的財富和文化崛起,土感從過去那種小資群體已經被充分表達過的“一縷愁”或農民打工者返過年的‘難舍親情”,愈益演化成一種中資主導社會變遷的“去城市化”群體行動。如何認識這種趨勢?首先,這是因人類處在資本主義歷史不同階段的不同趨勢。

中國目前還處在業資本階段,主流認可的以大城市來聚集人口的城市化,是典型的野蠻資本主義模式的表現,通常叫盎格魯 -撒克遜模式。後來通過殖民擴張和兩次大戰出現了英美結盟之後,進一步演變成了盎格魯—美利堅模式。這種野蠻資本主義模式對世界的濫觴,生了過多地集中人口的城市化模式,也同步造成我們都能看到的發達國家的城市病,比如毒品氾濫、黑社會分割控制等亂象,以及普通人在大城市生活高度緊張導致的社會性精神病態。

不僅所有被這種模式覆蓋的發達國家的大城市都有這種弊病,例如早期的倫敦和曼徹斯特隨殖民化被複製到芝加哥和洛杉磯,而且在全球化進程中,先是在被稱“美國後院”的拉美,出現了里約熱內盧、聖保羅、墨西哥城等,接著擴展到亞非,蔓延到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的孟買、孟加拉的達卡等,到處都是大型貧民窟。此外,還有埃及的開羅、菲律賓的馬尼拉等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這種把本來分散在農村的貧困人口“空間平移”集中到大城市貧民窟的野蠻資本主義模式,給業資本化解內生性的生過剩釋放了空間。但同時,所造成的制度代價和發生的社會危害卻數不勝數。

可見,只要是以盎格魯—美利堅模式來推進本國經濟發展,那在這種野蠻資本主義模式下就都有類似的情況,怕這種模式演進到金融資本主義,在金融資本之都的紐約也還有多個貧民窟。美國這樣一個奉行新自由主義的高度現代化國家,也不能根本解決大城市病。如果簡單地加快大城市主的城市化,那只不過是沿用了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某個特定模式來主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生的人口遷移。

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中還有第二個模式,叫萊茵資本主義,主要就是指法國、德國和義大利這一帶,在歐陸中心的這些國家大城市很少,主要是中小城市和城主的城市化進程。體現了城相容、城統籌、城融合的社會文化。此外,的工業中小企業很多,大多是坐落在村的,很多服務業也在下,並不是把所有的資源向城市過度集中。例如,在歐盟業資本最雄厚的德國找不到幾個百萬級人口規模的大城市,不像中國不僅到處都是百萬級大城市,連千萬級的城市也是世界之最,而這種千萬人口規模的超大型城市在歐洲基本上找不到。所以,歐洲不像美國或照搬美國模式的發展中國家那樣,經常出現槍擊案件,也很少見到黑社會分割黃賭毒勢力範圍和社會性精神病等城市病。

萊茵模式不會造成嚴重的城市病?中國人說的思情結,那是中小資階級身上出現的,那是城市病的一種。只不過是城市生存壓力過大,不願意在城市殘酷壓力之下變成精神病,想找回一點自己的自然屬性,也就是要找回人成之人的那點本性,所以思了。但如果在歐洲看看,這種愁別似乎很少。因,在萊茵模式下這種以中小城市主的城化,在城不那嚴重分割對立的地方,不會動不動就有槍殺案出現。

中國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也不在大城市,恰恰是在中小城市。正因
萊茵模式不過分追求城市化,所以那裏的工廠、學校周圍就是農田,很多建築物根本沒有隔離區,也沒有高牆和鐵線網。政府根本不統一的草皮,也不反生態地去確定那些“市花、市樹”,從工廠望出去就是綠色的果園、牧場和農田。於是,人們也就不用去找田野情,那裏的農村經濟追求的也不是所謂土地出率,政府確定的農業政策是生態化的景觀農業,要求多樣化的可持續的迴圈農業。這樣,人和自然就和諧共生,人的心理是相對比較健康的。

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中的第三種模式是國家資本主義,也就是政府經濟——資本內化於政府,就成了最大的壟斷公司。其實這種模式的特性類似于盎格魯 -撒克遜模式,只不過主要因這類國家大部分是工業化的後來者,實行這種國家剝奪能很快完成原始積累,所以這樣的政府公司化運作方式之下工業化發展會很快。其中,我們城市民眾的一縷愁就是在這政府經濟製造的水泥森林、柏油沙漠裏形成的。

我們國家類似於這兩種模式的混合體,扎著試圖走出盎格魯 -美利堅模式,適當借鑒萊茵模式,可能最終是要形成不同于西方的亞洲模式。因我們不可能像歐洲一樣,把業大量地轉移出去,整個生態得到恢復。我們也進入不了美國模式,因沒有華爾街金融資本主導的高度虛擬化、泡沫化的,金融吃全球那種鐵嘴鋼牙的條件,沒有美國那種同時控制兩大洋的海權制勝能力——中國人從來沒有在海權競爭中取得過勝利,我們早過了鄭和的時代了。此外,中階級崛起對“去城市化”有客觀需求。

中國在新世紀初完成了國家壟斷銀行資本的市場化,隨即進入了一個金融業和地資本緊密結合的城市化高速擴張的時期。短短的十年,海內外大地商把無數的鋼筋水泥堆到了各個城市的有限空間裏,造就了一大片使所有的人都感覺到壓抑的水泥叢林!讓人在這種巨大的水泥叢林裏生了一種自我的矮化感。在這個過程裏,我們作人,人性和人所有的最基本的自然屬性被剝奪,這是一種很殘酷的人的屬性的殺滅——房奴、車奴、蝸居與窮得只剩下錢,這是一類問題。

人的精神壓抑,被傷害的這種感覺會越來越普遍和?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越來越不方便、不安全,醫療和育也是如此。其實,這是資本導向的公共資源過度集中造成的結果,使得大家都不方便、不安全。

此現在大家關心的食品安全也是這個資本導向造成的。因,城市擴張擠佔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是最好的土地。當人們對食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那就只有不斷地使用化肥,到處大棚氾濫,了讓土地有更高的投入出比,再加上城市的擴張吸引了大批壯年勞動力,農村只剩下老弱病殘,政府集中讓農民上樓居住,以便更多佔有農村建設用地。結果是養豬的都變成吃豬的了,這就更得加大高染化肥和有害飼料的使用,造成食品的品質越來越低,但包裝和廣告越來越華麗。這也是我們現在很多城市人都要在週末去下的農家樂的原因:他們覺得農家樂比較環保,相對安全。人們在這種地壓抑和不安全的擠壓下,就得去思了。

現在政府和媒體主流的意見是工業化、城市化再加農業現代化,這樣的主流思想罔顧三大制度代價的惡果相加必將爆發,也許這種頂層設計的參與者大部分是裸官或者兜裏有綠卡。其實,在我們調這些之前,世界上已經出現了三四十年的逆城市化潮流。

城市化,特別是大城市化,只能滿足過剩的金融資本和地資本相結合的獲利需求。在前面說的這些城市病的擠壓下,人都會有那種“去城市化”的願望,這在20世紀80年代的歐洲就出現了。所謂思,是伴隨著中階級崛起而必然出現的一種“去城市化”趨勢,當然也伴隨著中階級社會責任感的增

美國推動綠色食品消費和綠色經濟的是“布波族”,布波族是布爾喬亞(Bourgeois)和波希米亞(Bohemia)的縮寫組合單詞,來自一本翻譯所引進的書《天堂中的布波族》,布爾喬亞階層和波希米亞文化這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甚至相互衝突的社會因素混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看似自相矛盾的“布波族”。布波族講究物質層面的精緻化享樂(講究所謂的“質感”),又標榜生活方式的自由不羈和浪漫主義風度。他們是 21世紀的精英一族,追求心靈滿足是其工作的動力,並善於把理想轉成品。這群精英族,同時擁有 20世紀 70年代被視之波西米亞人的嬉皮及20世紀 80年代的被視之布爾喬亞的雅皮特質。

21世紀最大的社會結構變化,就是中階級的崛起。這無所謂對錯好壞,反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隨之,中階級引領的“去城市化”則勢必成一種趨勢。

(本文溫鐵軍於 2012年 8月 25日對湖南衛視“回不去的故”紀錄片編導組的部分談話記錄。)


溫鐵軍(19515月-)出生於北京市,籍貫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究院院長、《中國改革》、《改革內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知名農業專家。

1951年,溫鐵軍出生在北京市,文革期間中斷學習,恢復高考之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83年大學畢業後被中國政府派送到美國密執安大學社會調查研究所和世界銀行調學習,並且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和南加州大學學習,回國後,溫鐵軍在中國農業大學究生院和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升造,曾在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究室、中央農村政策究室、國務院農村發展究中心聯絡室、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農業部農村經濟究中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究會等政府機構任職,現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究院院長、《中國改革》、《改革內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