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提道─五十二階次】
佛菩提道,是佛法修行兩個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則是解脫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內容其實涵蓋了解脫道所有的內容)。就是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以祂自己修行成佛的經驗,教導祂的弟子們如何一步一步地跟隨祂的腳步,也一樣能夠得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圓明而成佛的修行內容。這也是菩薩要修行到最後究竟成佛的所有過程。也可稱作是菩薩道,因為成佛的途徑就是菩薩階位的修行。
菩提道之分類
大乘:佛菩提道
二乘:解脫道
中乘:緣覺菩提
小乘:聲聞菩提
緣覺菩提、聲聞菩提合稱二乘菩提。
根據《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述,菩薩從初發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經歷的五十二個階次: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位次。另有四十二賢聖位、五十一位等不同說法。但五十二階次之說逐漸被大家認同,基本上成為定論。
十信位
‘十信者,乃三賢之首,萬行之先。然欲從凡入聖,必以信為先導。始自信心,終至願心,以作菩薩真修之方便。’
一、信心 謂心與理契,決了無疑,妙信純真,恒住中道。經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曰信心。’
二、念心 謂對過去劫中輪回狀況,相信明瞭,憶念無忘。經云:‘無數劫中,捨身受身,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曰念心。’
三、精進心 謂以精純、無間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進趣真正清淨境界。經云:‘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四、慧心 謂精進之心,即已現前,則純真之慧,自然顯發。經云:‘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曰慧心。’
五、定心 謂念慮皆忘,寂用無心,則慧性明徹,湛然不動。經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謂定光顯發,慧心明徹,目標在即,進修無懈。經云:‘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七、護法心 謂保持心進無退,與十方如來感應道交。經云:‘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八、回向心 謂以護法心力,將佛光回向於佛,猶如雙鏡交照,光輝互映。經云:‘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謂將心回向於佛,則於淨戒,安住不失。經云:‘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曰戒心。’
十、願心 謂由心住淨戒,而得自在,故能遍遊十方世界,化導眾生,隨其所願,悉皆滿足。經云:‘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曰願心。’
十信位—發心住未上住前—仍是具縛凡夫,對佛法及善知識等一切不識不解不知;若能信受善知識,精進所學,方入發心住位,否則常沒不出,故在這十個修集對佛法信心的位階,修行人有時候進步一點,有時候退步一點點,這樣要一劫或甚至要到十劫,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十住位中。
十住位
謂菩薩約位進修,以妙覺為本,此覺由位而入,入則能住,故自發心住,至灌頂住,通為十種:
一、發心住 謂由前十信,繼續進修,作真方便,顯發十住之心。此心真精,顯發光明,令彼十信之用,於明耀中,遍互涉入,圓成一心之德。經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二、治地住 謂由前所發之心,淨如琉璃。所證之理,顯若精金。因此妙心,契於理地。經云:‘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謂前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瞭。由明瞭故,遍游諸行,皆無留礙。經云:‘心地涉知,俱得明瞭,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四、生貴住 謂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將生,為法王子,故曰生貴。經云:‘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五、方便具足住 謂由前妙行,既與佛同,則自行化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經云:‘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謂前行相,雖與佛同,心相有異,未名正心,至此則心相不異,方名為正。經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謂前心行二相,既與佛同,則佛身佛心,二種合成,日以滋益,漸漸增長,唯進無退。經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體微曰童,謂其體雖微,已具佛十身靈妙之真相矣。經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謂自發心至生貴,名入聖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長養聖胎。至此長養功成,名出聖胎。既出胎已,則為真佛子,而紹繼佛種也。經云:‘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謂表菩薩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頂,猶如刹利轉輪王之子受職,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頂也。經云:‘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十住位的修行是從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見性,這階段是習種性的人,也就是凡夫的習性還很重,因為還沒有進入修道位;六住位前外門修學菩薩六度波羅蜜,七住時般若正觀現前明心真見道後,還要熏習很多般若別相智及熏習入地所必須有的道種智,以及熏習一切種子更深細的一切種智法義。
十行位
謂由前十住,進修功滿,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廣行饒益,隨順眾生,令其歡喜。由淺至深,始自歡喜,終至真實,而成十種:
一、歡喜行 謂由前十住,進修功滿,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於十方刹土,隨順利益眾生,自他俱喜。經云:‘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二、饒益行 謂善推妙德,饒益眾生,使得法利,不生厭想。經云:‘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三、無嗔恨行 謂嗔恨生於違拒,既能自覺,又能覺他,自他之利兼成,則嗔恨自無也。經云:‘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四、無盡行 謂隨眾生之類,化現其身,轉化無窮,而益物無盡,豎遍三際,橫周十方,通達無礙。經云:‘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五、離癡亂行 謂妙智了達一切法門雖各不同,悉皆歸於一理而無差誤。經云:‘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六、善現行 謂由無癡亂行,故能於同類中,顯現異相,于異相中,不見有異,同異圓融,互現自在。經云:‘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七、無著行 無著即無礙之義也,謂由善現之行,充擴圓融,以滿空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而塵相不壞,塵界交現,小大無礙。經云:‘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八、尊重行 謂前無著行中,現塵現異,皆是般若觀照之力,然般若於六度中,稱為第一,可謂至尊至重。經云:‘種種現前,鹹是第一波羅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謂於妙觀慧中,種種明現,以顯圓融之德,十方諸佛,莫不依此圓融,而為法則。經云:‘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十、真實行 謂前圓融得相,一一皆是無為真實之性,然依性起修,則所修之行,無非真實矣。經云:‘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十行位又叫作「十長養」,長養菩提心,長養菩薩應該有的聖性,才能具足菩薩性。這個階段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發起聖性;發起聖性最重要的就是把 我執降伏,也就是把習種性位的凡夫習性消除掉,因為有我見、我執,會落在「我、我所」上面的凡夫習性,讓那些習性不會再現行,才算是十行位性種性的修證圓滿。
十回向
回即回轉,向即趣向,謂起大悲之心,救度眾生,回轉十行之善,向於三處:一、真如實際是所證;二、無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眾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轉向法界萬類眾生,圓滿梵行,進入平等法界。
一、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謂由前修十行,具備神通,成就諸佛所行事已,當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為最,化度眾生,而無能度之相,回此無為之心,趣向寂滅之地。經云:‘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盤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二、不壞回向 謂前離眾生相,則是可壞,今複壞前可壞,離於能離,則是不壞,壞即空,不壞即假,空假不二,正顯中道,而歸趣於本覺。經云:‘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謂所向本覺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覺之智,齊於佛覺。經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處回向 謂前能覺之智,無處不遍,既齊佛覺,則所證真如理地,如佛無異。經云:‘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 謂前至一切處是世界,等一切佛是如來,然如來為一切世界之如來,世界即一切如來之世界,世界如來,涉入無礙,功德無盡。經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謂于諸佛理地,起萬行真因,顯證一乘寂滅之道,行從理起,故曰隨順平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經云:‘於同佛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盤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設既修真因,善根成就,則知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既平等,故能成就一切眾生善根,無有遺失,亦無高下。經云:‘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謂一切法性本真如,不即不離,二俱無著,則真如相現。經云:‘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無縛解脫回向 謂真如之相現前,則智慧明瞭,十界依正等法,互攝圓融,自在無礙。經云:‘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十、法界無量回向 謂所證性德真如之理,圓滿成就,含攝遍周,其量無外,十界差別之相,了不可得。經云:‘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十迴向位又叫作「十金鋼」,從初迴向到十迴向都是金鋼行,初迴向位叫作「救護一切眾生離開眾生相迴向」,所有的身、口、意行都是為了救護眾生,使我們所救護的眾生可以離開眾生相。眾生相就是 五蘊相,五蘊相就是我相,以五蘊為我、以覺知心為我、以 十八界為我。眾生相也就是《般若經》所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從 我見 相而生;要讓他們瞭解「我相、眾生相是輪迴的根本」,當眾生瞭解這個道理後才能離開眾生相;所以想要救護眾生離開邪知、邪見,一定要作摧邪顯正的金鋼行,讓他們斷除我見;在初迴向位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能做得下去,二迴向、三迴向的菩薩行就不是難事了,都可以一步一步去把它完成,因為金鋼心已經生起來了,這時候就能一步一步邁向十迴向滿心位。
十迴向完成的時候,道種性就完成了;這時候只要具足初地所應有的道種智,再在 佛前勇敢發起十無盡願,也就是供養願、受持願、轉法輪願、修行願、成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正覺願增上意樂,就可以進入初地了。
十地位
謂菩薩所證之地位,依此漸進,終至佛位。然地位有淺深,故始自歡喜地,終於法雲地,分為十種:
一、歡喜地 謂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經云:‘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二、離垢地 謂由進佛境界,明瞭諸法異性而入於同,若見有同,即非離垢,同性亦滅,斯為離垢。經云:‘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三、發光地 謂同異情見之垢既淨,則本覺之慧,光明顯發。經云:‘淨極用生,名發光地。’
四、焰慧地 謂慧明既極,則佛覺圓滿,覺滿則慧光發焰,如大火聚,照破一切情見。經云:‘照極覺滿,名焰慧地。’
五、難勝地 謂由前焰慧,照破一切情見,其同異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諸佛境界,無有能勝。經云:‘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六、現前地 謂由前同異之相,既不可得,則真如淨性,明顯現前。經云:‘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七、遠行地 謂真如之境,廣無邊際,雖真如現前,分證則局,若盡其際,方為極至。經云:‘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八、不動地 謂真如之理,既盡其際,全得其體,則真常凝靜,無能動搖。經云:‘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九、善慧地 謂既得真如之體,即發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經云:‘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雲地 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唯務化利眾生,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潤澤,而本寂不動。經云:‘慈陰妙雲覆涅盤海,名法雲地。’
別教菩薩悟後歷經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之修行;具足人無我性的現觀,也生起法無我性的現觀智慧,發起道種性及聖種性,增上慧學也跟善知識熏習圓滿通達了,進入通達位前再發起增上意樂,於佛前發十無盡願,便是證得通達位功德,有了無生法忍而進入初地。從初地至等覺為修道位,入初地後修學唯識學的百法明門,也就是修學法無我的現觀,具足修證猶如鏡像的現觀—初地滿心位的無生法忍。初地菩薩了知十地相已,心大歡喜,佛道次第瞭然於心,已知十地諸相善加觀察開悟覺知,即依十地漸修次第精進修學,循序而進,終能超越第九地—善慧地—證得第十法雲地境界。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就一切種智,已屬聖性。
等覺
經云:‘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疏云:‘此位將明菩薩始覺,等於如來妙覺,故先舉如來,而言逆流者。蓋謂如來,已先證入妙覺果海,無複進取,但惟不舍眾生,倒駕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薩,乃言順行而至者,謂其進取未竟,方趣果海,順流而入也。覺際入交者,菩薩始覺,與佛妙覺,分齊正齊,但順背之不同耳。’
菩薩五十二位階修行中,第五十一位名為等覺,由十地道種智成就故入此地,此地應修一切種智,圓滿等覺地無生法忍。等覺菩薩的修行法門就是百劫修相好:無一時非捨命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在這百劫中,於一切時地廣施內財外財,完全是在修集福德,是在與眾生廣結善法因緣,實際履踐無我法—對自己的五陰完全沒有任何執著—使得極微細的我執習氣,能夠斷除淨盡,以之圓滿三十二大人相,及無量的隨形好。
妙覺
指覺行圓滿究竟佛果。修行至此階位,則可斷盡一切煩惱,智慧圓滿,悟得絕妙涅盤之理。且可超越四魔,照達一切事理,一念一時知一切佛國等事。經云:“常住一相,第一無極,湛若虛空,一切種智,照達無生,有諦始終。唯佛窮盡,眾生根本,有始有終,佛亦照盡,乃至一切煩惱、一切眾生果報。佛一念心,稱量盡原,一切佛國、一切佛因果、一切佛菩薩神變,亦一念一時知,住不可思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
菩薩百劫於一切所知境中,斷除所知障中極微細執著愚痴,及修集福德滿足已,成最後身菩薩,住兜率天觀察世間時節因緣;當眾生法緣成熟時,即降神母胎受生長大,示現出家修行,最後一夜頓斷久遠劫來,故意所留一分極微細煩惱障,及頓斷最後一分極微細所知障,金剛喻定現前,究竟成佛,成三界尊,入如來地,成就四種涅槃,四智圓明,是名無上正等正覺,十號具足之人天導師。
菩薩自初發菩提心,累積修行之功德,以至達於佛果,其間所歷經之各階位;通常以「位」或「心」稱之,如十信位(又稱十信心)、十迴向位(又稱十迴向心)等,均為菩薩階位之名稱。然有關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諸經論所說不一,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說,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至後世則僅相當於「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薩階位說亦每隨教理史之發展而更變。於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階位說之中,自古以降,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舉之五十二位說(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以名義之整然,位次之無缺,而廣為一般採用。
各宗派於菩薩階位之主張亦不同,玆舉唯識、華嚴、天台等三大宗派之說:
(一)唯識宗採四十一位說,其異於瓔珞經之五十二位說者,係將「十信」包含於「十住」中之初住,「等覺」包含於「十地」中第十地圓滿成就之時(即最終之時)。又於「十迴向心」之第十迴向開衍出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之位,而以十地以前三十心之前二十九心(即十住心、十行心、十迴向之前九迴向心)及第三十心(第十迴向心)之一部分為「大乘順解脫分」(即三賢位),以第三十迴向心之另一部分為「大乘順決擇分」(即四善根)。
有關「十信位」,唐代西明寺之圓測別立兩種異說:(1)主張有「位地之十信」,即認為進入「初住」前,必有「前方便位」之階位,此即常行十心的「十順名字」之菩薩。(2)主張「行解之十信」,即指所有「初住位」以上之菩薩所共通修證之十心。圓測與我國唯識宗之祖窺基本為同門師兄弟,一生致力於唯識學之研習、講說、著作,然每有論述,必多批駁窺基之說,且亦異於當時唯識學之正統解釋,故被視為唯識家之異解者,如上記兩種異說即為歷來有關「十信位」極特殊之觀點。
(二)華嚴宗以所判立「五教」之別而有數種菩薩位次之說,即:(1)小乘教,於「見道」以前有四善根之方便位。(2)大乘始教,又分兩種,即:1.迴心教,即引導愚法二乘進入大乘之教,依準小乘之位次,並根據天台宗「三乘共十地」之說,而有乾慧地、性地、菩薩地、佛地等十地。2.直進教,即直進大乘之教,包含十信之階位,故共有五十一位,而以「十迴向」以上為「不退位」,亦即依素質能力之差別,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三種人分別於第七住、十迴向、初地等階位入於不退轉之位次。(3)終教,謂十信位之菩薩尚未證得不退位之境地而僅有其行,故不立十信位之說,僅立四十一位。又於此四十一位中,以初住為不退位。(4)頓教,於此教中,若能一念不生而顯理斷惑,即能當下契入佛位,故不立菩薩之位次。(5)圓教,分為兩種:1.同教一乘,亦不立特別之位次,而攝入前四教之階位。2.別教一乘,於「行布門」雖立有菩薩之階位次第,然在「圓融門」,則主張於一位之中即具足一切之位,故認為十信位圓滿成就之際即可成佛,稱為「信滿成佛」。
(三)天台宗所判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中,通、別、圓三教均配有菩薩階位:(1)通教,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階位,即乾慧地、性地等十地,又稱通教十地,為菩薩、聲聞、緣覺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種階位。(2)別教,以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之五十二位為其位次。然將五十二位歸納成「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七科,又將七科總結為凡、聖兩大項。即於五十二位中,以「十信」為「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內」之見惑、思惑;界,指欲、色、無色等三界),而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內凡」位(以至止伏「界外」之無明惑),以初地以後為「聖」位。又於聖位之中,以十地與等覺為聖位之「因」,而以妙覺為「果」。(3)圓教,圓教教義主張所有之存在本來即具足三千諸法,故自本體而言,佛與眾生平等無二;然於現象上有迷悟之差異,故自實踐之立場而言,亦宜有修行之階位等次,遂立「六即位」之說,以令修行者捨離卑下上慢之心。另又藉別教五十二位之名,來說明圓教之位次,故於十信位之前,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同時,圓教之「十住位」相當於別教之「十地位」。如表所示為六即位與五十二位之配列關係。
又圓教菩薩之階位亦可配於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迴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等六輪,以轉輪聖王之輪寶能摧毀一切武器,來比喻每一階位皆能斷除煩惱。
於上記各種階位中,十信位之菩薩唯名無實,故稱為「名字菩薩」,或「住前信相菩薩」。同時,初住以後之菩薩,由於信根成就,不再退失,故稱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為「信相應地」。又乾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之菩薩,及歡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動地」以上或「初歡喜地」之菩薩,以悲憫、憶念一切眾生,猶如母之憶子,故又稱「一子地」之菩薩。日本淨土真宗即以一子地配於初歡喜地,作為信心之現益(此世之利益),或兼作為當益(未來世之利益)。此外,世親淨土論一書中載及「教化地」,意指菩薩教化之場所,或解作菩薩之階位;若解作階位,則相當於第八地以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