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下)
政治
一些國家聲稱在南極洲的某些地區擁有主權,其中有些國家互相承認對方的主張,但這些領土主張的有效性並不受普遍承認。
1959年,蘇聯、英國、阿根廷、智利、澳洲和 美國等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該條約及一系列相關協議被稱作南極條約體系。條約規定:南極洲包括南緯60°以南的一切陸地和冰架;在上述範圍內,可以進行科學研究和環境保護,禁止任何軍事行為。此條約是冷戰時期第一個進行軍備控制的條約。自簽訂以來,一切主權聲索均被擱置。雖然如此,2015年時,挪威仍然宣布將毛德皇后地與南極點之間的地區併入轄區。
1983年,南極條約諸締約國協商規範南極洲的採礦業。以綠色和平(在羅斯海地區建有世界公園站,每年都會進行探險以評估人類對南極洲環境的影響。)為首的一些國際組織聯手公開施壓,要求禁止在南極洲進行礦業開採。1988年,《南極礦物資源活動管理公約》(CRAMRA)正式通過。然而次年便因澳洲和法國聲稱不予認可而陷入尷尬境地。兩國轉而提出一個綜合框架,以確保南極環境問題得到協商。《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即《馬德里議定書》)為其他國家所效仿,並於1998年1月14日正式生效。《馬德里議定書》禁止在南極洲的一切開採行為,將南極洲定位成一個「致力於和平和科學的自然保護區」。
英國皇家海軍堅忍號是英國皇家海軍在英屬南極領地使用的巡邏艇。
《南極條約》禁止任何南極洲軍事活動,包括設立軍事基地或防禦工事、進行軍事演習、測試軍備等。軍人或軍備只允許為了科學研究或其他和平的目的進入南極洲。唯一一次有記載的南極洲陸上軍事演習是阿根廷軍隊的九十行動。
美軍設有南極洲服務獎章,授獎對象是在南極洲服役的軍人或平民。此獎章設有「越冬橫槓」,頒發給整個冬季期間留在南極洲的人員。
阿根廷、英國和智利在南極的領土主張構成重疊,引起了領土爭端。2012年12月18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將一片尚未命名的土地命名為伊利沙伯女皇地,以作為伊莉莎白二世鑽禧的貢品。2012年12月22日,阿根廷政府傳召英國駐阿根廷大使約翰·弗裏曼抗議該領土主張。不過,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的關係早已因兩國對福克蘭群島的主權爭議而破裂,而且當時正值福克蘭戰爭三十周年。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從英國獨立前,上述澳大利亞的聲稱領土和紐西蘭的聲稱領土均為英國的領土。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挪威均互相認可對方的領土主張。目前,澳大利亞在南極洲的聲稱領土是當中面積最大的一幅。
其他《南極條約》的成員國亦對南極洲的土地有興趣,但該條約並不允許這些國家在條約生效時提出領土主張。
經濟
目前南極洲的經濟活動只有離岸的捕魚業和小規模的旅遊業,但上述兩項活動均在南極洲外圍進行。
雖然在南極洲已經發現煤炭、烴類、鐵、鉑、銅、鉻、鎳、金等礦藏,但其儲藏量並未達到值得商業開採的程度。另外,在1991年簽署、1998年正式生效的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限制了各國對南極洲礦產資源開採。簽署國均同意明確禁止除科學研究外的一切資源開採活動,並將在2048年重新審閱此協定。因此,南極洲的主要經濟活動為捕魚及離岸漁業貿易。2000至2001年間,在南極洲海域的捕魚量達到了112,934噸。
南極洲自1957年起開始發展小規模的「探險旅遊」,雖然這類旅遊亦受南極條約議定書所限制,但實際上是由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進行自我規管。雖然並非所有開往南極洲的旅遊船隻都屬於IAATO成員,但是95%的南極洲旅遊活動都是由IAATO成員組織的。大部分旅遊活動是乘小型或中型船前往南極洲,並主要前往一些較易抵達、為獨特野生動物的集中地的特定景點。據IAATO統計,2015年至2016年間總共有38,478名遊客赴南極旅遊。
目前有人對遊客大量湧入可能對環境及生態系統產生的有害影響感到擔憂。一些環保人士和科學家呼籲針對旅遊規模和旅遊設施制定更為嚴格的規定。針對這一點,南極條約議定書締約方的主要回應是由其環境保護委員會與IAATO進行合作,共同對登陸點進行約束,並且限制或關閉一些訪問頻繁的旅遊景點。另外,南極不著陸觀光航班在1979年發生導致機上257人全部遇難的紐西蘭航空901號班機空難前一直由澳洲及紐西蘭運營,航班其後停飛。20世紀90年代中期,澳洲航空恢復了從澳洲到南極洲的商業觀光航班。
1998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期間,南極洲的捕魚量達到了119,898噸。然而,非法捕魚量比受監管的合法捕魚量多五至六倍。在1998年間法國及澳大利亞至少充公8隻用於非法捕魚的捕魚船。
目前約3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約70座科學考察站,其中包括40座全年性或永久性科考站以及30座季節性(夏季)科考站。在夏季,這些科考站大約有4000人居住,而冬季有大約有1000人居住。
在ISO 3166-1 alpha-2中,「AQ」代號被分配給南極洲整個大陸,並且不考慮該地點的具體管轄權。但國際電話區號以及貨幣的使用則根據居住點的行政管理國家的不同而異。另外,有一種貨幣叫做「南極元」,但它並不是法定貨幣,而是一種在美國、加拿大銷售的紀念品。
探索研究
南極洲既沒有原住民,也沒有永久居民,而且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在19世紀之前有人類發現南極洲。不過,在公元1世紀時,托勒密提出,地球是有對稱性的。自那時起,人們就相信在遙遠的南方有一片「未知的大陸」存在,以平衡北方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等北方大陸。直到17世紀晚期,探險家們發現南美洲和大洋洲並非是傳說中的「南極大陸」的一部分。當時的地理學家相信南方存在一塊比現今的南極洲大的多的大陸。
「Terra Australis」(南方大陸)一詞並未用於指代南極洲,而是成為了澳洲的代稱。其原因是當時人們錯誤地認為在澳洲南邊不會再有大陸。探險家馬修·福林達斯亦推廣了用「Terra Australis」命名澳洲的做法。他在自己的《南方大陸之行》(英語:A Voyage to Terra Australis)的引言中這樣解釋書名:
我們已經不可能在更南的地方發現這種面積的獨立的大陸了。鑑於這個國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以及在地球上的位置,「Terra Australis」(南方大陸)這個名字是貼切的:它有歷史,而且和聲稱發現這塊大陸的兩個國家都沒關係,不像其他可選擇的名字一樣會招來反對。所以推薦使用這個名字。
但是,歐洲人製作的地圖中繼續標示著這塊假想的大陸,直到詹姆斯·庫克的船HMS決心號和HMS奮進號在1773年1月、12月和1774年1月三度穿越南極圈。在1773年1月的那次穿越中,庫克在冰面退卻之前來到了離南極沿岸約120公里的地方。但是,1820年才有三個人真正成為史上第一次看到南極洲或它的冰架的人。
根據相關組織(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及其他資料來源)的說法,有三名男子在1820年看到南極洲或它的冰架,分別是:馮·別林斯高晉(俄羅斯帝國海軍的軍官)、愛德華·費爾德(英國皇家海軍的隊長)和塔尼爾·帕爾默(家鄉為康涅秋格州的斯托寧頓的捕獵海豹者)。
由馮·別林斯高晉及拉扎列夫在東方號(Vostok)及米爾內號(Mirny)兩艘船上帶領的考察隊到達了離毛德皇后地32公里的地方,並記錄了所看到的一片冰架,那片冰架後來被稱為芬布爾冰架。他們比布蘭斯菲爾德早十天、比帕爾默早十個月目睹南極大陸。而第一個踏上南極大陸的人則是美國海豹捕獵者約翰·戴維斯,據稱他在1821年2月7日於西部南極洲臨近查爾斯角的休斯灣登陸。不過有些歷史學家不同意這個說法。首次能確認的登陸記錄產生於1895年,登陸地點為阿代爾角。
儒勒·迪蒙·迪維爾船隊在1837年至1840年的遠征期間,一些成員在經過兩天在巴雷尼群島的探索後,於1840年1月22日在迪穆蘭群島最高的小島登陸,所登陸的小島阿黛利地岸邊離測地角約4公里,他們在島上採集了一些礦物質、藻類和動物標本。
美國探索遠征隊(又稱「Ex. Ex.」或「威爾克斯探險隊」)在1838至1842年間執行探索任務。1839年12月,部分隊員接到美國海軍命令,被要求在澳洲雪梨起錨,航行前往南冰洋。他們於1840年1月25日回報稱發現了巴雷尼群島以西的一塊南極大陸,並取名「威爾克斯地」,該名沿用至今。
1841年,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穿越了現在被稱為羅斯海的海灣並發現了羅斯島,羅斯海和羅斯島開雲他而命名。他經過了一個巨大的冰牆,該冰牆後來被命名為羅斯冰架。而埃里伯斯火山(Mount Erebus)和特羅爾山(Mount Terror)分別取名自幽冥號及驚恐號。麥卡托·庫柏則於1856年1月26日登陸東部南極洲。
1907年,在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率領獵人號進行探索的時候,由葉吉沃茲·大衛領軍的小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攀爬埃里伯斯火山並抵達地磁南極的任務,歸程則由道格拉斯·莫森領導。他在任務完成後又擔任了其他探險隊的領袖,直到1931年退休。
此外,沙克爾頓和三名遠征隊的隊員在1908年12月至1909年2月期間達成了人類史上的數個「第一次」:第一次到達羅斯冰架、第一次橫越橫貫南極山脈(經由比爾德莫耳冰川),以及第一次踏上南極高原。由挪威極地探險家阿蒙森帶領的一支南極探險隊乘坐前進號進發,於1911年12月14日成為了最早到達南極點的探險者。他們經由鯨灣走到阿塞爾海伯格冰川。一個月之後,斯科特的遠征隊才到達南極點。
在1930至1940年間,理察·伊夫林·伯德領導了幾次前往南極洲的飛行行動。他相信,不久後人們就會在南極洲實施機械化的陸路交通運輸並進行廣泛的地質和生物研究[。然而,之後一段時間並沒有任何人再次踏上南極。1956年10月31日,由海軍少將喬治·達范克帶領的一隊美國海軍小隊成功在南極洲降落。
紐西蘭的大衛·亨利·劉易斯是第一個獨自抵達南極洲的人。他於1972年乘著一艘名為冰鳥號的10公尺長鋼製單桅帆船登陸。
目前,世界上有2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
每年有來自28個國家的科學家在南極進行一系列實驗,這些實驗無法在其他環境進行。夏季有超過4000名科學家在科學考察站中開展研究,到了冬天,人數減少至略多於1000名。麥克默多站是南極洲最大的考察站,能夠同時容納超過1000名科學家、訪客及遊客。
研究者包括生物學家、地質學家、海洋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冰川學家以及氣象學家:地質學家主要研究板塊構造論、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以及與岡瓦那大陸解體有關的地質研究資料;冰川學家則集中於研究浮冰、季節性積雪、冰川和冰蓋的歷史及其動力學;生物學家除了研究野生動物外,也研究惡劣溫度環境與人類的出現對各種野生生物的適應及生存策略的影響;醫生研究極端溫度下病毒的傳播與人體的反應;在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的天體物理學家則研究天球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由於高海拔地區大氣層稀薄、極低的氣溫使得大氣中水蒸氣含量較低,而且沒有光污染,南極具有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清晰的太空視野。因此,在南極洲的天文學觀測結果比其他地區更好;此外,在阿蒙森-史考特南極站下方2公里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利用南極冰作為屏蔽層和觀測介質來觀測中微子。
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南極洲上方大氣層的臭氧層的研究成為一個重點研究方向。1985年,三名英國科學家分析了在布倫特冰架上的哈雷研究站收集到的數據,發現南極洲上方的臭氧層存在一個「空洞」。人們最終證實臭氧層空洞是由人類產生的氯氟烴造成的。1989年,針對氯氟烴的蒙特婁議定書生效,人們估計臭氧層大約需要到2050至到2070年才能回歸到1980年的水平。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2006年9月的衛星數據顯示,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空洞面積已達到275萬平方公里,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值。目前研究者尚未完全瞭解臭氧層變稀對南極洲氣候的影響。
2007年極地地理空間中心成立。藉助地球空間信息科學技術和遙感技術,空間中心向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小組提供了地圖繪製服務。現在,該中心可以每45天繪製一遍完整的50公分精度南極地圖。
2007年9月6日,以比利時為主導的國際極地基金會推出伊莉莎白公主站計劃。伊莉莎白公主站是第一個實現了零排放的極地科學站。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氣候變遷。作為2008年國際極地年活動的一部分,這個耗資1,600萬美元、由預製組件組裝的科學站於當年年底從比利時運往南極,用來研究和監測極地地區的環境狀態。
比利時極地探險家阿蘭·休伯特(Alain Hubert)表示「這個科學站是首個零排放的極地科學站,它將成為一個典範,展示了人們應該如何在南極洲使用能源」。設計團隊隊長約翰·伯特(Johan Berte)將擔任科學站中氣候學、冰川學和微生物學研究計劃的項目總管。
2008年1月,由休·科爾和大衛·沃恩帶領的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發表研究成果:雷達圖像航測結果顯示,2200年前一座在南極冰蓋下的火山將會爆發。這次爆發將是近一萬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在靠近派恩島冰川的哈德森山脈下的冰面上能夠找到火山灰的沉積物。
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東南極冰蓋在更新世期間至少變薄了500公尺。這個研究同時指出自末次冰盛期至今,即可能從距今約14,000年開始,東南極冰蓋變薄了不到50公尺。
南極洲隕石
來自南極的隕石是研究太陽系早期組成的一個重要領域,多數是來自小行星帶之中若干小行星之間的碰撞形成隕石飛濺出去,並攜帶一些物質在太陽系中旅行,最終墜落到地球之上,但也有些可能是在行星上生成的。
第一顆在南極洲發現的隕石是於1912年發現的阿黛利地隕石。1969年,一個日本探險隊發現了9顆隕石,大多數都是在過去數百萬年落在冰層上的。冰層的運動將這些隕石集中到有阻擋的地點,例如山腳下。它們在降雪下面埋藏了幾個世紀之後,被風的侵蝕帶到了地表。與在地球上較溫暖地區收集到的隕石相比,南極隕石相對保存完好。
大量的隕石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太陽系中隕石類型的豐度,以及隕石、小行星和彗星之間的關聯性。人們已經發現一些新類型和罕見的隕石。它們可能來自月球和火星受到撞擊而飛離的碎片。這些標本(特別是ANSMET發現的ALH84001)是辯論火星上是否有微生物的核心證據。因為隕石在太空中會吸收與記錄宇宙輻射,所以可以經由實驗室的研究確定隕石擊中地球的時間。除了墜落的時間,隕石還可以提供更多研究南極冰層環境的有用資訊。
2006年,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NASA的GRACE衛星發現480公里寬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這個隕石坑可能是在兩億五千萬年前形成的。
2013年1月,在比利時南極隕石搜索任務(SAMBA)中,人們發現一顆重達18公斤的隕石,該隕石位於南森冰原上。
2015年1月,科學家在博杜安國王冰架的表層雪發現了一個1.2公里的圓截面結構,初步推測其為隕石坑。另外,一張25年前的衛星圖像恰好記錄過這個位置。
冰體與全球海平面
由於臨近南極點,南極洲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相對較少。這意味著在這片極其寒冷的大陸上,水主要以冰的形式存在。南極洲絕大部分地區的降水較少,以降雪為主。降雪會逐漸積聚形成覆蓋土地的巨大冰蓋,而部分的冰蓋會形成向大陸邊緣流去的冰流。南極洲海岸附近的海面上還漂浮著大量冰架。它們是由外流入海的冰川形成的。在每年的大多數時間內,海岸附近的溫度都足以低到令海水結冰。對南極冰蓋的研究有助於人們理解其對全球海平面及氣溫可能存在的影響。
南極地區的海冰會在每年冬天增加,所增加的海冰大多會在夏季消融。這些冰是由海水凝結而成的,同時會在生成的水域中漂浮,因而並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南極洲附近的海冰覆蓋面積近幾十年來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相關研究人員尚沒有掌握其厚度的變化情況。
冰架融解並不會對海平面產生太大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從浮力原理以及水與冰的密度關係可以輕易推得,然而如果考慮形成冰架的冰來自南極內陸這一點的話,從整體而言冰架融解還是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儘管部分的融解水可能會隨著降雪重回陸地。近幾十年來,南極洲海岸附近,特別是南極半島周圍發生了幾次劇烈的冰架崩塌。相關研究人員還擔心冰架的擾動會導致內陸冰體加速外流。
南極洲內陸的冰體涵藏著全世界約70%的淡水資源。這個冰蓋中的冰會隨降雪增加,而隨外流至海減少。整體而言,其體量每年會淨增加約82 Gt,從而令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下降0.23 mm左右。
占據南極大陸絕大部分的東部南極洲的基土普遍高于海平面。這塊寒冷地區的降雪會慢慢累積形成冰,部分還會形成外流至海的冰川。相關人員認為東南極冰蓋的體積增減總體處於平衡,有時冰蓋體積還會略為增加。然而該地區的某些區域還是出現了冰加速外流的跡象。
全球暖化對南極洲的影響
南極部分地區的氣溫正在升高,尤其是在南極半島附近。一份發表於2009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大陸在1957年至2006年間每十年平均升溫0.05℃以上,西部南極洲在50年間每十年升溫0.1℃以上。這個現象在冬春兩季尤為明顯,而變暖現象會被東部南極洲的秋季降溫現象部分抵消。
同時還有研究顯示南極洲變暖現象是人類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不過這個說法目前仍存在爭議。儘管西部南極洲表面升溫幅度很大,卻沒有造成該地區冰層的大面積融解,也沒有直接影響西南極冰蓋對海平面升高的作用。相反,近年來冰川加速外流被認為是由大陸架附近深海流入的溫暖海水造成。南極半島對于海平面的淨影響更有可能是幅度更大的大氣變暖所導致的。
2002年,位於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架崩塌。2008年2月28日至3月8日間,位於南極半島西南側的威爾金斯冰架中約570平方公里的冰體也發生了崩塌。剩餘的15,000平方公里冰體被一條寬約6公里的冰帶支撐著,也處在崩塌的邊緣。2009年4月5日,這塊冰體徹底崩塌。
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報告,2005年,南極大陸表面冰層發生30年內面積最大的融解,一塊面積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差不多的冰層在短暫的融解之後又再度冰封。這可能是當地高達5℃的氣溫造成的。一份發表於2013年的研究報告顯示,西部南極洲的中部可能是地球上面溫度上升最快的區域之一。研究人員展示了伯德站1958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溫度記錄,說明這一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這段時間線性升高了2.4±1.2℃。
臭氧層空洞
每年的8月至10月,南極洲上空會出現臭氧層空洞。在這一區域內,大氣中臭氧含量相當低。這個空洞幾乎覆蓋了整個南極大陸。1985年,英國的一支南極研究團隊在其於《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臭氧層空洞。這一報告引起了世界對於這一問題的重視。
自從被觀察到以來,臭氧層空洞的面積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9月,其面積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值。而據已有的記錄,存在時間最長的空洞會一直存在到來年的1月初。臭氧層空洞是由釋放入大氣中的氯氟烴造成的,這種物質會催化臭氧轉化為氧氣。
一些科學研究結果顯示臭氧層空洞是南極洲乃至南半球其他區域氣候變化的主導因素之一。臭氧可以吸收大量輻射入平流層的紫外線,並轉化為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會造成這一地區的平流層的溫度下降6 ℃左右。
這一效應會使大陸周圍的西風形成的極地渦旋增強,南極點附近的冷空氣不能外流,進一步導致南極洲東部的冰層的溫度降低,而使南極洲周圍區域,特別是南極半島的冰層溫度升高,促使該地的冰層加速熔化。相關模型分析還顯示,臭氧層空洞以及增強的極地渦旋也是近來南極大陸海岸附近浮冰增多的原因之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