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1 16:32:10| 人氣1,8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修行斷惑->解脫之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前的生命,僅僅是無量的生死過程之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凡夫在一生一生的生死流轉中,還是在繼續造業,又繼續受苦報下去,因為不懂得要如何去修行、去斷惑銷業!而四聖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即是佛陀教導的基本修持法。

 

三界的苦有八種,即是1.生、2.老、3.病、4.死、5.愛別離、6.怨憎會、7.求不得、8.五蘊色受想行識等等熾盛諸苦。

 

八苦之中,欲界的眾生只能感受到前面的七苦,到了色界及無色界時,才能感受到第八苦(五陰盛)中的行識兩蘊所招致的苦。

 

第八苦總括了前面的七個苦,也即是前七苦的總結。五蘊亦即為五陰,此苦有二義:1.就苦而言,人皆各具五蘊,因而眾苦熾盛。2.由於具有五蘊之器的身心世界,盛滿眾苦,故名五蘊熾苦。

 

五蘊,在《阿含經》及《阿毘達磨》,稱作五取蘊。為何被稱為五取蘊?因為五蘊的產生,就是由於執取貪、瞋等煩惱,故稱五取;五蘊經常從屬於煩惱,五蘊能夠生起煩惱,故名五取蘊。

 

因為有煩惱,故產生五蘊之現象;因為有五蘊,故產生煩惱之執著;互相執取,互相依存,彼此糾纏。娑婆世界,不斷地由五蘊執取煩惱,由煩惱生起五蘊,不斷地生滅,這就是三界中的眾生受苦連連。

 

而當此三界五取蘊不熾盛時,就沒有眾生,就沒有苦諦,就沒有世間,就沒有三界。《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透過修行而開啟般若智慧的目的,就是要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要從五取蘊的熾盛之苦而得到解脫。

 

四法印就是苦及離苦的道理,那就是:諸行(行蘊)無常、諸法無我,有受皆苦、涅槃寂靜(空),簡言之即是無常、無我、苦、空。若不覺悟諸行無常,就是苦;若已覺悟諸行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我。若就無常、空、無我的三相而言,是三法印,若加上苦相,即為四法印,也即是苦的四相。若證悟此苦的四相,就能通達佛法,滅一切苦而得涅槃樂。 

 

若從愚癡眾生的立場來看,苦就是苦。若以佛的智慧來看,諸行無常,諸苦亦是無常,苦既是無常,也即是空、也是無我的,既已無我,那還會有什麼苦呢? 原因在於已明明知道無常、無我、苦、空,但卻深陷無常、無我、苦、空裡沒辦法自拔,無明又愚癡而且還不願放下,讓自己一直苦苦苦地下去。

 

「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多半的人只能看到這一生,不相信生命是在過去無量劫之前,就一次一次的有了。「果」有苦有樂,眾生對於幸運的事,會很驕傲的認為是自己聰明、運氣好;遇到困難時,就會怨天尤人地覺得很倒楣。事實上受苦與享樂,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有的是在無量劫以來所造的種種業,累積到這一生而得到了果報。

 

根本煩惱衍生出來的種種煩惱,是名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根本煩惱主要的類別分成貪、瞋、癡、慢、疑、惡見的六大類,枝末煩惱即為六個根本煩惱之眷屬,由根本而產生枝末;也就是說,只要根本煩惱消除了,枝末煩惱自然消失不起。如果不修道,煩惱永遠在,有煩惱就會持續造業。

 

從六個根本煩惱所產生的枝末煩惱有無量數,所以稱為八萬四千個塵勞門,也就是有八萬四千個解脫道法的障礙門;因此,要修八萬四千個法門,來對治這八萬四千個煩惱。不過,八萬四千實在是太多了,我們只要先抓住這見思二惑的六個根本煩惱,做對治的功夫就可以了。 

 

業以「思」為體,能發動根本意志,而形成身、口、意三業。業有表業(作業)及無表業(無作業)兩種。造業的性質,有三種分類法:1)善業、惡業、非善非惡的無記業,2)黑業及白業,3)煩惱業及清淨業。 

 

「表業」有身、口、意三種型態,那就是身口意、意身口、意口身。只用「意」業,就是叫「思業」,意業跟口業或是身業同時進行時,叫做「思已業」。思業雖然是沒有表現出來的「無表業」,但是它會形成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稱之為業力。

 

譬如你不斷地想要殺人,當業的力量推動時,你就會形成趨向於殺人的行為。因此,雖然僅僅是無表業或思業,事實上雖沒有做什麼壞事,但是,還是要懺悔。

 

佛說:「南閻浮提的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南閻浮提就是眾生所住的這個世間,凡夫眾生的舉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的,因此而會造種種業,若不及時懺悔也就會造種種苦的業因了。 

 

自己若不知道苦因是出於自作,在受苦時,就會苦上加苦,而既知苦果來自苦因,受苦之時,心境也會平靜,不以為苦,此時,你就已從苦因苦果得到解脫。先要用修道的方法,來滅除苦的事實,由修道而滅苦,也就是只要不再造作苦的業因,苦的果報也自然沒有了。

 

在真正瞭解了苦及苦之現象時,又已經知道苦果是由於製造了苦因的關係,受苦之時,心境也會相當平靜而甘之如飴,不以為苦了。如不知道苦因是出於自作,就不願意接受苦果,在受苦的時候,就變成了苦上加苦。

 

世間任何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任何一個現象,只要另外加了一個因緣,那個現象就會改變,變得或好或壞;或者變得更圓滿,或者變得更殘破,乃至變得沒有了。但最圓滿的事物,在這個世間法中,是從來未曾出現過的,因為到最圓滿時,實際上已經開始衰退。

 

因此任何一樣事,任何一個現象,都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而產生的變化,是沒有一定的、沒有永恒的、沒有不變的,它們的性質隨時都會隨著新的因緣而起變動,因此說諸法的自性即是空性。

 

若從十二因緣的順觀成就及生觀成就而言,即知苦果及苦因為何物;若由順觀及生觀轉為逆觀及滅觀成就,則出三界、離五蘊、入涅槃。(十二因緣是指生命過程中的流轉現象,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階段。)

 

逆觀、順觀是什麼呢?逆觀是講無,順觀是講有。

 

「順觀」是說,緣無明所以有行;緣行,所以有識;緣識,所以有名色;緣名色,所以有六入;緣六入,所以有觸;緣觸,所以有受;緣受,所以有愛;緣愛,所以有取;緣取,所以有有;緣有,所以有生;緣生,所以有老死。知道順觀之後,就曉得生死之苦是怎麼來的,生命受苦的原因是怎麼一回事。

 

「逆觀」是從無明觀起,因無無明,故行亦無,無行故識亦無,無識故名色亦無,無名色故六入亦無,無六入故觸亦無,無觸故受亦無,無受故愛亦無,無愛故取亦無,無取故有亦無,無有故生亦無,無生故老死亦無。

 

此順逆、生滅二觀,亦即《阿含經》所說:「此生故彼生,純大苦聚集;此滅故彼滅,純大苦聚滅」。

 

如何使得逆觀成就呢?首先由無明著手。無明是沒有智慧、知見不正,所以起煩惱心造種種業。八正道中的第一個項目是正見,乃是要以正見來指導人類,使之開啟無我的智慧,以智慧之明來破煩惱的無明,無明若滅,乃至老死也滅。生滅滅已,即證涅槃而登阿羅漢位。

 

斷盡煩惱,解脫生死,即為涅槃,涅槃就是寂滅。煩惱不動,是為寂,煩惱不起,是為滅。根據原始的佛法,涅槃有兩類:

 

<1>有餘涅槃:即是在現生中從煩惱之苦獲得解脫,不為情動,不受境遷。但是,業報的身體依舊活著,尚未捨報捨壽。就像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道之時,已經滅卻一切煩惱,但是他的身體還是留在人間四十九年,作為弘揚佛法的工具。又如佛陀的阿羅漢弟子們,共有一千多人,他們於斷除煩惱之後,肉體並沒有死,一樣有冷、熱、病、痛的果報,這就是「有餘涅槃」。

 

<2>無餘涅槃:即是阿羅漢們於此身死後,不再流轉生死,一旦捨報,便從此不再來到世間,不再接受任何生命的果報體;從此以後,進入寂滅,不再出現。故稱為「無餘涅槃」。

 

修四諦十六行相證初果,即入見道位,自此而歷二果及三果,均名有學果位。斷三界惑盡證真諦之理,登第四阿羅漢果位,名為無學位。只有到了無學果位,方真解脫自在,才能稱之為進入涅槃。

 


 

--附錄1--四諦十六行相

 

北傳《集異門論》云:1.苦諦四相:非常、苦、空、非我;2.集諦四相:因、集、緣、生;3.滅諦四相:滅、靜、妙、離;4.道諦四相:道、如、行、出。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1.苦諦四相:有害、有為、煩熱、變壞;2.集諦四相:存續、因緣、合、障礙;3.滅諦四相:出離、離、無為、不死;4.道諦四相:出離、因、見、增上。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

 

<1>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2>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3>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四聖諦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附錄2--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品助道法」,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分為七種:

<1>四念住:

 

身念住,觀身不凈-《大念住經》:「是故比丘修行,以內身(即己身)為驗,觀察其身;或以外身為驗,觀察其身。或其念住,業已成就9,不間思惟,余身在茲。是故,諸比丘眾,比丘修行,應如是以身為念,觀察其身。」

 

受念住,觀受是苦-《大念住經》:諸比庫,於此,比庫感到樂受時,了知:『我感到樂受。』感到苦受時,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感到不苦不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樂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時,了知:『我感受到無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時,了知『: 我感受到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

 

《大念住經》:「就此言之,諸比丘眾,今者比丘感覺樂受,自知正感樂受,感覺苦受,自知正感苦受,感覺非苦非樂受,自知正感非苦非樂受。或感覺肉體樂受……或非肉體樂受……或其念住業已成就,不間思惟,余受如是,乃得自在無惑,不執著於世間一切。」

 

《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內外受隨觀受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受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受』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心念住,觀心無常-《大念住經》:「就此言之,比丘應了知情慾之思之為情慾之思。」《大念住經》:「如此,或於內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內外心隨觀心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心隨觀生起、壞滅之法而住。他現起『有心』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

 

法念住,觀法無我-《大念住經》:「然則云何,諸比丘眾,比丘修行,以法為驗,觀察諸法?就此而言,諸比丘眾,比丘修行,以法為驗,當就五蓋,觀察諸法。如何……?就此而言,諸比丘眾,當比丘內心貪慾意向生起,知有內心貪慾意向。彼亦明了,貪慾意向,原所未有,如何生起。已生起者,如何棄除。已棄除者,如何未來不復生起。」

 

這些法-主要對治執身為凈、執受為樂、執心為常、執法為我的「四顛倒見」。

 

<2>四正勤:精進的重點在於行善去惡。

 

未生惡法令不生。

已生惡法恆令滅。

未生善法令出生。

已生善法令增長。

 

<3>四神足:意為產生神通的基礎。

 

欲神足-欲得神通。

勤神足-精勤習禪。

心神足-心神專一。

觀神足-正確觀想。

 

<4>五根:修習佛法的根本所在。

 

信根-深信三寶(佛法僧)。

精進根-修行不懈,指「四正勤」。

念根-憶念正法,指「四念處」。

定根-修習禪定。

慧根-開發智慧。

 

<5>五力:由五根產生的五種力量。

 

信力-堅信真理。

精進力-修四正勤的力量。

念力-破邪、念正的力量。

定力-治心一處的能力。

慧力-產生智慧的能力。

 

<6>七覺支:修習止觀的注意事項和感受。

 

念覺支-憶念集中而念念分明。

擇法覺支-選擇正確、適宜的修法。

精進覺支-任何階段都不能懈怠。

喜覺支-修禪定得到的喜悅。

輕安覺支-得到的輕鬆安適感覺。

定覺支-攝心不散深入禪定。

捨覺支-捨一切念,不即不離。

 

<7>八正道:

 

正見解-《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見呢?諸比庫,苦之智、苦集之智、苦滅之智、導至苦滅之道之智。諸比庫,這稱為正見。」

 

正思惟-《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思惟呢?出離思惟、無恚思惟、無害思惟。諸比庫,這稱為正思惟。」

 

正語言-《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語呢?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諸比庫,這稱為正語。」

 

正行為-《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業呢?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諸比庫,這稱為正業。」

 

正職業(正命)-《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命呢?諸比庫,於此,聖弟子舍離邪命,以正命而營生。諸比庫,這稱為正命。」  

 

正精進-《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精進呢?諸比庫,於此,比庫為了未生之惡、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為了已生之惡、不善法的斷除,生起意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長、廣大、修習、圓滿,生起意欲、努力、激發精進、策勵心、精勤。諸比庫,這稱為正精進。」  

 

正意念-《大念處經》:「諸比庫,此一行道,能清淨有情,超越愁、悲,滅除苦、憂,得達如理,現證涅盤,此即是四念處。」

 

正禪定-《大念處經》:「諸比庫,什麼是正定呢?諸比庫,於此,比庫已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尋伺寂止,內潔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離喜,住於舍,念與正知,以身受樂,正如聖者們所說的:『舍、具念、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舍斷樂與舍斷苦,先前的喜、憂已滅沒,不苦不樂,舍念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諸比庫,這稱為正定。」

 

       

台長: 幻羽
人氣(1,87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四)第二篇
此分類上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四)第一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