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顯(337年-422年),俗姓龔,平陽武陽(今長治市襄垣縣)人,東晉高僧、旅行家、翻譯家。法顯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
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顯六十多歲的高齡,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四人結伴,從長安出發西行。至張掖,又遇見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共進至敦煌。敦煌太守李浩,供給法顯等五人渡流沙河,經鄯善,至烏耆國。與法顯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賓,法顯與其他三人則渡過蔥嶺,到達北天竺。
法顯與慧景、道整,欲前往中天竺,求取戒律。南渡小雪山時,因暴雪,慧景死於小雪山。法顯與道整到達中天竺,得到《摩訶僧祇律》。法顯在中天竺三年,學習梵語。道整後來決定留在中天竺,法顯則帶著法本準備返回中國。途中歷盡艱險,於義熙六年(410年)到達獅子國(斯里蘭卡)。在此停留兩年,得到《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及雜藏等。
法顯在古都阿努羅陀城(巴Anurādha)到處參學後,於義熙八年(412年)帶了多部梵本典籍,從海路回國,途中遇風暴經耶婆提國等地,最後在青州長廣郡牢山南岸(今青島市嶗山區)上岸。回國後定居南京,與佛馱跋陀羅合譯經、律、論共六部24卷。
著有《法顯傳》(又名《佛國記》),是今日研究古代中亞、南亞歷史、地理、風俗和佛教等重要資料。學術界認為耶婆提國是今日的印尼爪哇島,1908年,章炳麟發表《法顯發見西半球說》,把耶婆提擬定為耶科陀爾,認為法顯早於哥倫布到達美洲。章太炎曾對劉半農說第一位「發現新大陸」的是法顯:「請你查一查,《章氏叢書》別錄之三,有篇《法顯發見西半球說》,就知道一切了。」
龍樹菩薩特別指出《雜阿含經》為「第一義悉壇」,而覺音論師也判其為「顯揚真義」。兩大重量級祖師都給予《雜阿含經》最高度的肯定,遠超過任何經論。要解脫生死,成就菩提,那就要掌握阿含經的重點。《雜阿含經》是第一次集結而成的經典。也是教界和學界公認最接近原始佛說的教法。佛陀在《雜阿含經》已經明確指出何者是「一乘道」,也就是唯一的道路,如何才能成就菩提。任何方便法都有因需要而存在的價值,但方便不是究竟。
阿含經教的文字不甚好讀,乃是因其是非常早期的文字;加上譯者翻譯的能力所致,故形成了文字的隔閡。
《雜阿含經》(梵文:Sajyuktāgama)。部派佛教四部《阿含經》之一,於南朝劉宋時傳入中國。漢譯本源自根本說一切有部與法藏部,相當於上座部佛教的《相應部》。雜阿含經(50卷)【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全經包括五十一相應,乃佛陀在世時對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以「五蘊」、「六入處」、「十八界」為禪觀,對「緣起」、「四聖諦」的闡釋,了知一切法是「無常」、「苦」、「空」、「無我」,從而獲得真正的解脫。《雜阿含經》是禪修的經典,文章精簡雜錄,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九篇經文,包含:「五陰誦」、「六入處誦」、「雜因誦」、「道品誦」、「八眾誦」等。
《阿含經》在中國自隋唐後被視為小乘佛教經典,流傳不廣。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雜阿含經》在佛滅後「五百集結」中是最早集成的,是研究原始佛教的主要依據。關於四阿含經集成的先後,『瑜伽論攝事分』中,意外的保存了古代的結集傳說,啟示了一項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四阿含是以『雜阿含經』為根本的。」
『雜阿含經』(即『相應阿含』,『相應部』),是佛教界早期結集的聖典,代表了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佛法是簡要的,平實中正的,以修行為主,依世間而覺悟世間,實現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傳世間的佛教聖典中,這是教法的根源,後來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觀」與「瑜伽」的深義,都可以從本經而發見其淵源。這應該是每一位修學佛法者所應該閱讀探究的聖典。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說種種隨禪法,是雜阿含,是坐禪人所習。破諸外道,是長阿含。
《別譯雜阿含經》,漢譯佛教阿含部經典,為求那跋陀羅所譯《雜阿含經》的另一個翻譯版本,譯者失傳。《別譯雜阿含經》原整編為二十卷,《大正新修大藏經》中整編為十六卷。內容相當於《雜阿含經》的全部「祇夜」和部分「記說」。日本法幢《俱舍論稽古》推論該卷為飲光部所傳殘本,現代學者以為或與化地部、法藏部相近。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基本經典,有南傳與北傳之分。北傳的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高僧誦出並翻譯而來。南傳則稱為五部「尼柯耶(Nikaya)」,是以巴利語記載。
梵語Agama是由彼而此,「來」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譯阿含為「趣」與「歸」,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如《瑜伽師地論》卷85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
《長阿含經序》認為,《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把「阿含」譯為「無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據律藏記載,佛入滅(涅槃)後,摩訶迦葉尊者(Mahā-kāśyapa)在外聞之返回,由於有人表示佛入滅之後便可無拘無束,三個月後在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支持下,摩訶迦葉尊者遴選五百阿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結集三藏,史稱「五百結集」或「第一結集」。摩訶迦葉尊者等為上座,優婆離尊者(Upali)誦出律,阿難尊者(Ānanda)誦出釋迦牟尼佛所說之「經」(修多羅),分為五大部阿含,《阿含經》的基本內容此時就已確定,具體過程各部派記載不盡相同。
四部《阿含經》的次序為長、中、雜、增一。另據晚出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其次序為雜、長、中、增一,而《瑜伽師地論》進而調整為雜、中、長、增一。還有《增一阿含經·序品》和《大智度論》中的次序為增一、中、長、雜。
《長阿含經》:長阿含經共二十二卷,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
《中阿含經》: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曇摩難提譯出,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
《雜阿含經》:五十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於元嘉二十年(443年)在楊都祇洹寺口述,寶雲傳譯漢文,慧觀筆錄。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於五十卷本。
《增一阿含經》:又稱《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曇摩難提於建元二十年(384年)誦出,竺佛念翻譯漢文,曇嵩筆錄。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
阿含經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書籍,記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傳教活動言行,還涉及印度社會風俗等內容。述及佛教的基本教義如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淨、輪迴、善惡報應等論點。世為部派佛教各部派所宗。據考證已知最早的漢譯佛經是漢明帝時所譯《四十二章經》,其內容是從阿含中節譯而成。
南傳上座部的巴利文阿含經典,屬於分別說系赤銅鍱部的《經藏》(Suttapiṭaka),分為五部:1.《長部》(Dīgha-nikāya); 2.《中部》(Majjhima-nikāya);3.《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 5.《小部》(Khuddaka-nikāya)。其中《小部》的內容,錫蘭、緬甸所傳的部類,略有出入。
漢譯的《長阿含經》,與巴利文五部中的《長部》相當。漢譯的《中阿含經》,與《中部》相當。漢譯的《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相當;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等相當。漢譯的《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相當。
中國自隋唐以來,學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視其為低下的小乘佛教(Hīnayāna),不受重視,使《阿含經》束之高閣千年之久。此外還有自身的卷帙繁浩、篇章重覆、辭語連犿,或譯文拙澀,辭義難解,等原因導致學者望文生厭。十八世紀末《阿含經》才在歐美學者的提倡中,重獲地位,日本學者對《阿含經》甚為重視。
佛教史學者重新定位《阿含經》為原始聖典是近代的事,不認同部份大乘宗派所稱之為小乘經典。因為就經典集結的考據,《雜阿含經》系列是在部派時期北方說一切有部所集成,《相應部》為南方分別說部所集成,此時缺乏大乘經典的歷史記載。
近現代學者認為《阿含經》的內容最早出者在佛滅後數月間,最晚出者在佛滅五百年以後,而《雜阿含經》在第一次集結時基本完成。《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的正式集成,不晚於佛滅百年後的阿育王時期在毘舍離進行的「第二次結集」,此後四部《阿含經》陸續系統地經過整理,進入了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時期。約公元前一世紀寫成文字。
《中阿含經》,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經》之一。部派佛教基本經典,共六十卷。屬說一切有部。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曇摩難提譯出五十九卷,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六十卷。
本經之義趣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為利根眾生說諸深義。名中阿含。是學問者所習」。本經重於律治,較諸其它阿含經,《中阿含經》經文不長不短,故名「中阿含」,分五誦十八品。內容述及八正道、十二因緣、四禪、緣起、六界聚、六觸處、十八意行等部派佛教教義,闡述善惡因果報應,勸人止惡向善,常以寓言故事啟發。
《長阿含經》,北傳佛教的四部《阿含經》之一。全經分四分四誦,共二十二卷。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故稱「長阿含經」,又作《長阿鋡經》。
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世為部派佛教所宗。北傳漢譯《長阿含經》與南傳佛教的《長部》經典大致相同。現代中外學者研究認為《長阿含經》可能出於分別說系法藏部。
本經共有四分,三十經。簡述如下--
第一分(卷第一至卷第五)有四經。收錄有關佛陀的本生故事及事蹟。
《大本緣經》:說七佛本緣壽量眷屬法會弟子,降生入胎,出家成道,乃至涅槃等緣。
《遊行經》:說佛將涅槃,遊行化度,乃至入滅,分布舍利事。
《典尊經》:說佛過去世為大臣捨家學道。
《闍尼沙經》:說佛廣化人天事。
第二分(卷第六至卷第十二)有十五經。敘述佛教修行及教義的細目。
《小緣經》(亦名《四姓經》):為二出家婆羅門,說四姓平等,作惡墮落,作善超昇,見諦證道。
《轉輪聖王修行經》:說往昔轉輪王,福德修行事。
《弊宿經》:外道說死後斷滅,無善惡報,迦葉童女說法破其蔽惑。
《散陀那經》:散陀那居士化俱尼陀梵志五百眾來歸依佛。
《眾集經》:舍利弗集如來所說法要,以防諍競。
《十上經》:一成法、一修、一覺、一滅、一退、一增、一難解、一生、一智、一證,此十上法,具足五百五十法門。
《增一經》:自一修法、二修法、三修法,乃至十法也。
《三聚經》:佛告諸比丘:一法趣要趣,謂毒害心也;一法趣善趣,謂不以惡心也;一法趣涅槃,謂念處也,乃至增十也。
《大緣方便經》:佛為阿難說十二因緣、四諦、八解也。
《釋提桓因問經》:為帝釋說因調有想,因想有欲,有愛憎,有貪嫉,乃至共相傷害。
《阿[少/兔]夷經》:為房伽婆梵志說善宿比丘事,及說破世見事。
《善生經》:為長者子六向拜,佛為說賢聖法中禮六方法。
《清淨經》:尼乾子終,弟子分二,諍罵不已,阿難誘化。佛為說修十二分經,及諸善法諸禪定觀境,阿難云:微妙第一清淨也。
《自歡喜經》:佛為舍利弗等說禪定三昧。舍利弗讚說佛法,無上智慧神通,一切世間無與等者。
《大會經》:十方諸神天人等皆來集會,禮敬如來,佛為諸眾種種結咒。
第三分(卷第十三至第十七)有十經,提出及批判當時佛教以外的很多宗教教義與哲學思想,歸納為當代所盛行的六十二見。
《阿摩晝經》:外道使弟子觀佛,佛為調伏,說外道邪偽,佛法真正,佛弟子明行具足。
《梵動經》:佛說甚深微妙大法光明,說諸六十二邪見。
《種德經》:大婆羅門名曰種德,詣佛所問成就幾法而得真實,言不虛妄,佛即答之。
《究羅檀頭經》:佛說過去國祭祀,不使牛羊,及乎歸依佛法僧。
《堅固經》:長者子堅固白佛:當現神變,顯上人法。佛云:我於靜處,教弟子不得於婆羅門中現神變也。
《裸形梵志經》:為此梵志說苦行亦有善惡二趣,不皆訶責,但非出要。惟如來大師子吼,能令人出家成道,此梵志即出家證果。
《三明經》:佛說正法,破三明婆羅門邪法,令得佛法正見正趣也。
《沙門果經》:為阿闍世說沙門現在得果,並受其懺。
《布吒婆樓經》:佛破梵志說無因論也。
《露遮經》:此婆羅門見佛,請佛,尋起惡見,謂不應為人說法,佛受供時破之。
第四分(卷第十八至第二十二)
《世記經》:記說大千中千世界,四洲轉輪王等事。說地獄及諸龍金翅等事。修羅諸天及日月宮事,日月天子生日月宮因緣。三災天修羅戰鬥事。三中劫及世本緣劫初等事。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大般涅槃經》(巴利文:Mahaparinibbana Suttam),此經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語《巴利大藏經》中收於長部尼柯耶第十六經,相當於漢譯《長阿含經》中的《遊行經》。該經主要是敘述佛陀(釋迦牟尼)入涅槃前三個月的最後遊行教化,以及涅槃後八國分得舍利供養的情形。
《大正藏·阿含部》中的同源異本還有: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兩卷《佛般泥洹經》,三卷《大般涅槃經》(隋朝後錄為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不載譯人附東晉錄兩卷《般泥洹經》。
《增一阿含經》(Ekottaragama-sutra),又稱《增壹阿含經》,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經》之一,四阿含中成書最晚。《增一阿含經》分四分四誦,共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曇摩難提(Dharmanandi)於建元二十年(384年)口誦梵本,竺佛念據此翻譯成漢文,曇嵩筆錄,因是口誦,經文難免有遺忘或次序倒亂。所說「五百五十五聞如是一時」,就是五百五十五經。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
《增壹阿含經》的主要特點是法數。「增壹」是「增上一個(數目)」之意,將佛陀的聖教以「法數」,逐次增一,一直到第十一法。四阿含中,以《增壹阿含》為最上,經中編入了眾多的譬喻,例如成佛,度五比丘,化三迦葉。序品中列出的四阿含順序為增一、中、長、雜。序品中有明顯的大乘佛教思想,例如「彌勒稱善快哉說,發趣大乘意甚廣」,「如是增壹阿含法,三乘教化無差別」,「若有書寫經卷者,繒綵華蓋持供養」。
有人根據《增一阿含經》提到過比丘有二百五十戒與四分律相符,和主張「阿羅漢果不退轉」,而認為應歸屬於法藏部。印順導師認為《增一阿含經》應屬於大眾部所傳,他更進一步認為:「在說一切有部中,《增一阿含》是譬喻師,《中阿含》是阿毗達磨者,《雜阿含》是禪師所特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