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2 19:22:55| 人氣1,7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略識印度佛史的奔流....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130多年來,古印度文明一直吸引著眾多的研究者,並讓他們困惑不已。在巴哈拉古城中,人們發現了錯綜複雜又設備完善的排水系統和許多巨大水井,卻沒有見到美侖美奐的建築物。而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大批石制印章、陶器、碑文等文物上的神秘的象徵性符號。然而由於難以破譯這些神秘的古印度符號,無數次的努力都無功而返。古印度文明究竟擁有怎樣的語言系統?是和今日印度南方語言相像的達羅毗荼語,還是跟印度北方的吠陀語更有相似之處?這樣的話題至今仍然十分熱門。

 

在20117月人們在印度南部的喀拉拉邦的帕德馬納巴史瓦米古廟數個地下密室中,找到巨額財寶。其中包括一條長15英尺,重2.5公斤的金鏈子、17公斤屬於東印度公司時期鑄造的金幣、1尊黃金(1571.80,9.50,0.61%)鑄造的4英尺高的大象雕像,以及數個鑲滿鑽石的皇冠和無數的珠寶飾品。初步估值大約220億美元。

 

這座古廟始建於9世紀,現在主體部分建於18世紀,是當時土邦統治者特拉凡科王室的專屬寺廟,目前古廟的管理方為特拉凡科王室的後人。一位考古學家說,古廟的財寶很多都是信眾們幾個世紀以來一點一滴捐獻出來的,所以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名叫格普拉基什南的文物專家則從保護的角度出發,“應該建立一個博物館,將其收藏並展覽,這將會吸引更多的旅遊者。”

 

喀拉拉邦的一些政治家認為,雖然這些財富有宗教和藝術價值,但是如果能投入到教育中,則更有意義。有媒體稱,這筆財富價值已超過印度政府每年對教育的投入。該邦首席部長坎迪則說,該邦政府不會攫取這筆財富,“財寶屬於寺廟。”據報導,喀拉拉邦目前政府債務高達160億美元。國會議員斯瓦庫馬爾12日也作出類似表態,稱這些財富是古廟的,不是人們所說主的寶藏。據悉,有關財寶歸屬和使用的問題,最終將由印度最高法院進行裁決。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是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印度教只有少數人向梵天禮拜,意味著定慧孝心需誠幹植眾德本,成就萬法歸一。全印度幾萬座印度教寺廟中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專門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須卡,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濕婆和毗溼奴。

 

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

 

梵天的傳統形象乃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隻手臂,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特別在北印度,他常常有著一綹白鬍鬚,代表他幾近永恆的存在。不像其他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通常沒有任何武器;但他的一隻手握有一支湯匙型的權杖,代表著將神聖的酥油滴入自我犧牲的火柴堆。這意味著梵天是自我犧牲的神明。他的一隻手拿著一個水壺(有時是裝著水的椰子殼),壺中的水代表萬物初始,涵蓋一切。梵天也拿著一串念珠,是他計算宇宙時間流逝的計時器。此外他也拿著象徵神聖的《吠陀經》或與代表純淨的蓮花。

 

有一個古印度神話故事講到梵天四個頭顱的來歷。他創造了一位叫做莎塔魯帕(Shatarupā)的女神,但梵天卻因此迷戀她。莎塔魯帕到處逃竄,躲避梵天的注視;但不管她怎麼躲,梵天總會長出新的頭顱出來。最後,梵天長出來的頭顱共有五個。為了阻止梵天,濕婆砍掉了他的一顆頭。而且,濕婆認為,在名分上,莎塔魯帕是梵天的女兒,娶女兒為妻是違反了人間法皆不可取的道理。因此,梵天得繼續追隨濕婆苦修,方可得到濕婆與毗濕奴的原諒。梵天的口中誦讀著《吠陀經》,是與毗濕奴和濕婆的基本永恆對話內容。在此故事中,梵天的年齡比濕婆大,而毗濕奴則比濕婆年輕。


有些故事則較偏向梵天,認為梵天一次於眾神集會之中與濕婆辯駁,究竟誰的法力較強,濕婆憤怒,於是拔劍砍斷了梵天第五個頭顱。眾神皆對濕婆如此暴戾之舉感到不滿,大罵其為「殺梵之賊」,尤其是毗濕奴神,毗濕奴拋起法螺、金剛杵、蓮花三樣法器,法螺大鳴降低了濕婆神的聽力,蓮花兩片花瓣落在濕婆神的眼睛上,濕婆神於是張開額頭的眼睛,並自眼中燃燒足以毀滅世界的火燄,但金剛杵又落下直逼濕婆神的第三隻眼。濕婆神知道自己落敗,於是回到喜馬拉雅山隱居修行,苦練自己的額上之眼。

 

雖然梵天在印度教裡是三位主神的其中一位,但很少印度教徒實際崇拜他。今天的印度有好幾萬座寺廟供奉三位主神之二的毗濕奴和濕婆,但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梵天寺廟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須卡。其他的寺廟位於喀拉拉邦的希魯拿伐亞、坦米爾納德邦坦加布爾縣的坤拔可南、拉賈斯坦邦巴爾梅爾縣巴羅特拉鄉的阿所特拉、果阿邦索托利鄉的布拉哈瑪·卡爾瑪利(Brahma-Karmali)、古吉拉特邦薩巴坎塔縣的縣治克德布拉哈瑪、喜馬偕爾邦庫魯縣的縣治庫魯。在九夜節期間,人們前往希魯拿伐亞的梵天寺廟祭祀與慶祝。到了一年一度的月圓之夜(1011月間),人們便會開始為梵天而歡慶一番。上千名朝拜者會蜂擁至梵天寺廟旁的聖湖普須卡湖進行沐浴。

 

另一座梵天寺廟位於坦米爾納德邦大城提魯齊拉帕利附近的希魯帕圖爾(Thirupattur)。這間廟也是聖哲夫亞克拉帕薩(Vyakrapatha)的禪定所在。古吉拉特邦的城鎮克德布拉哈瑪也有梵天的塑像。孟買附近的索帕拉(Sopara)地區也發現了高約1.8公尺的梵天塑像。安得拉邦的斯里卡拉哈斯提有一座供奉梵天的寺廟。印度神話中沒有提及梵天受到詛咒是因為無上法身被人濫用而在地球上引來災難。

 

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和梵天巧遇濕婆巨大的林伽(陽具),於是雙方分道揚鑣,前往尋找林伽的起點與終點。毗濕奴負責尋找終點,而梵天負責尋找起點。毗濕奴變成一頭野豬,不斷向下挖掘;梵天則變成一隻天鵝,向上飛翔。但找了許久雙方仍然找不到目標。毗濕奴只好放棄,在濕婆面前跪下,表示濕婆才是宇宙真實的梵。但梵天並不輕言放棄,他不斷地飛翔,直到發現露兜樹花。由於梵天不甘示弱,他要求露兜樹花替他作假見證,說梵天已經發現林伽的起點。此時,全知的濕婆動怒,因而詛咒梵天。

 

一種說法是,眾生有很重的偏執,為了永享安詳, 在沒有任何苦行下,剽竊了梵天的法, 結果人間失去秩序,眾生生出愚癡,掉進無間地獄。另一種說法,婆利古聖人邀請梵天參加一場祭典,但梵天卻沉浸在濕婆化身成他的妻子辯才天女的音樂之中,完全不理會聖人的呼喚,聖人大怒之下,便詛咒梵天, 留作世世代代對梵天攻訐的口實。梵天居住在天界,相傳釋迦牟尼開悟時,本來不願意為世人說法,將要入涅盤,後經由梵天勸請,於是決定向世人傳播他所得到的解脫之道。

 

梵天的住所薩特亞羅卡在塔婆羅卡(Tapoloka)的上方120,000,000由旬處,因此從太陽到薩特亞羅卡的距離是233,800,000由旬,約莫1,870,400,000英里。法儀昆塔(Vaikunta)的眾行星在薩特亞羅卡上方26,200,000由旬處,約莫209,600,000英里。梵天大神的一天有日夜各十二小時,每十二小時相當於我們的四十三億兩千萬年。

 

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包含天眾、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闥婆、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此八種神話種族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等。天龍八部又稱天龍八將包括: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天眾梵語 Deva「天」就是天神,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等即是。帝釋天是眾天神的領袖。「天」,指梵天、帝釋天、四天王等天神。

 

龍眾梵語 Nāga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眾龍王中有婆竭羅龍最出名,因牠的女兒就是後成佛的龍女。

 

夜叉梵語 Yaka 佛教謂一種捷疾勇健會傷害人的鬼。雜寶藏經:龍王夫婦及諸眷屬生敬信心,盡受五戒,並夜叉眾亦受五戒。亦作藥叉。

 

乾闥婆梵語 Gandharva意思是香神,又是樂神。本是婆羅門教崇拜的一群神,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多達六千多位,身上發出濃烈的香氣。

 

阿修羅梵語 Asura 意思是無端,容貌醜陋之意,阿修羅男的極醜,女的是絕色佳人。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相互妒忌搶奪,相互爭戰。人們把他們爭戰的戰場叫「修羅場」。

 

迦樓羅梵語 Garua,是金鳥神,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四種,兩支翅膀張開有336萬里!因業報的關係,以龍為食,一天可吃一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他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緊那羅梵語 Kinara, 是帝釋天的樂神之一,乾闥婆專奏俗樂,而緊那羅專門演奏法樂。此神形貌似人,然頂有一角,人見而起疑,故譯為疑人、疑神,又名「人非人」,又稱天伎神、歌神。

 

摩呼羅迦梵語 Mahoraga, 是大蟒神。人身蛇頭。 有一說法,相對於龍眾,摩呼羅迦又稱為「地龍」。

 

在華嚴經裡共四十部類世主包含三十九類「華嚴聖眾」(佛教108位菩薩,也就是護法)。《三國遺事》中經常出現類似的華嚴聖眾的形象,如描述四天王、忉利天、三十三天等諸天王,和天龍八部、神兵、四十聖眾、道場神、華嚴神眾等神現身並獲信仰等事,在法華經的靈山會上,天龍八部、乾闥婆、阿修羅等神集會時,其他的大乘經典神眾也隨之出現,因此「華嚴聖眾」也稱作「天龍八部」。但衪們一樣有機會下三惡道....

 

一般婆羅門會想成為苦行僧,但是大多數的婆羅門都不是苦行僧。釋迦牟尼曾像苦行僧一樣吃糞便修行,「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至冢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設見犢子屎。便取食之……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釋迦牟尼佛曾在優羅毗羅村收留五名苦行僧,此為佛經上記載的「初轉法輪」。印度聖雄甘地一生多次絕食,英國首相丘吉爾稱他是「半裸的苦行僧」。

 

                          

 

黎俱吠陀--印度文化的主人是阿利安人,他們於西元前兩千年,住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北面是喜瑪拉亞山,西面是印度洋。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土地肥沃,在這麼美好的土地上,阿利安人開始讚美大自然了,他們敬拜太陽、月亮、星星、土地、風雨、雷電、....。更便把這些讚美,寫成書,這便成了古印度文化的第一書黎俱吠陀,它是東方宗教的濫觴。

 

四吠陀書--後來阿利安人向東南面的印度大陸發展,阿利安人來到了恆河流域,一樣唱歌讚美大自然,更把大自然神格化、禮儀化。生活上的種種問題,都求助於人格化後的神明。於是再寫成書,這便成了三摩吠陀、夜珠吠陀、阿他婆吠陀。這三本書與原來的黎俱吠陀合併,稱為四吠陀。四吠陀後來成了舉世有名的吠陀學。

 

婆羅門書--西元前一千四百年,印度大陸已經發展成為種姓制度,被征服的土著成了奴隸階級,征服者成了統治階級。除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階級外,還有淩駕王侯之上的婆羅門階級。他們專管宗教的事,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甚至國王的登基之禮,他們無所不管。後來婆羅門階級,更沈迷在祭祀禮儀的解釋。並把它們寫成書,這便成了婆羅門書,其中一些東西是在森林裏寫的,後來整理成為森林書。

 

奧義書(Upanisad)--當婆羅門階級沈迷於祭祀工作的時候,統治階級繼黎俱吠陀的精神,對更重要的人生意義提出了闡釋。後來便成了奧義書。奧義書去蕪存精,融和了黎俱吠陀等四吠陀書、婆羅門書、森林書等印度古文化思想。成了劃時代的經典,它的寫成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

 

最燦爛的時代--奧義書寫成的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這時印度的文化,已經由恆河流域發展到了整個印度。奧義書的精神風靡全印度。這是印度文化最燦爛的時代。我們應該記著:奧義書不是一個人的著作,它是古印度思想家互相激盪的成果。所以內容也充滿了矛盾、多元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模糊的看出他的基本思想:

 

梵我一體--奧義書的最主要思想便是梵我一體。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在大梵中,大梵也在萬事萬物中,萬事萬物即大梵。大梵即自我,自我即大梵。我因為離開梵而輪迴。我必須回到梵才能成解脫。萬事萬物來自大梵,萬事萬物都將返回大梵。我便是自我,是永久不會死亡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使人有所輪迴,要避開輪迴,只有要求解脫與梵合一。

 

自我(Atman)--自我有一個永遠存在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人得有所輪迴。

輪迴(Samsara)--死亡後的靈魂因生前的善惡,將生於與他相當的境界。善人到天國;惡人到地獄。

 

解脫(Moksha)--人可以離開輪迴,而不入天國地獄,而與梵合一是為解脫。如何解脫呢?有五藏說:有食味所成我、生氣所成我、意識所成我、認識所成我、歡喜所成我。必須達到歡喜所成我,自我才能得解脫。

 

歡喜所成我--歡喜所成我是純淨無垢的自照體,是身心最底內部,不可思議的靈體,卻常為所覆蔽。人解脫後,人的自我既與梵合一。因為人的自我與梵的自我同體。這便是梵我不二。

 

從有宗到無宗--奧義書這種思想,從古印度的思想看來,被認為是“有宗”的思想。就是說,奧義書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靈魂自我、輪迴、解脫都是真實。只要作善事就有好的輪迴;只要追求純淨無垢便能解脫,而與梵合一。

 

婆羅門階級又說:只有婆羅門階級才能解脫,其他階級只能輪迴。於是一般人便樂於追求現實的生活。甚至在“有宗”的大旗下,慢慢回返奧義書以前,婆羅門舊時代的習性。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拜鬼神又成了人們的喜好。當時時間為西元前一千年至西元前五百年。

 

革命導師釋迦牟尼佛--當眾生正在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拜鬼神之中沈迷時,一個劃時代的人物降生了。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五六五年。釋迦牟尼說:“人人都可得解脫”。這是相反婆羅門舊學說的。釋迦牟尼還教眾生不要沈迷在輪迴的旋渦中,應該以解脫痛苦為重任。當時的社會,這真是革命式的宣言。如何才能解脫痛苦呢?

 

自我(Atmam)與無我(Anatman)--釋迦牟尼對奧義書的自我觀念提出挑戰,他提出無我的觀念,釋迦牟尼認為自我的執著,是痛苦輪迴的總根源。他認為沒有永久不會死亡的靈魂,即沒有自我,只有無我,無我即本性,無我即是空,只有瞭解無我,瞭解本性,瞭解空,才能解脫。釋迦牟尼的想法,在古印度被稱為“無宗”。無我的觀念,在古印度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現在我們來看看原始佛教的思想。

 

原始佛教--釋迦牟尼在西元前五百三十年圓寂,佛教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開始分裂,未分裂以前,他的弟子曾經編集“經”、“律”,一套有名的“經”叫四阿含經。記在四阿含經中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原始佛教。分裂後的佛教稱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以後,解釋經、律的書,稱為“論”。經、律、論合稱為佛教的三藏。現在我們來看看原始佛教的內容。

 

苦諦--釋迦牟尼認為人生是痛苦的,有生、老、病、死之苦。

 

集諦--為什麼會痛苦呢?因為我們無知(即無明),因為我們誤會有一個永遠存在的自我,自我的靈魂。誤會這個靈魂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輪迴。釋迦牟尼告訢我們,其實我們並沒有永遠的自我,自我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聚集。而靈魂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幻相。地、水、火、風暫時之聚集也好,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幻相也好,都是因緣所集的幻相。它並不是實在的東西,它並不是實相。

 

滅諦--要離開痛苦煩惱,首先要破除這些幻相,自我也好,靈魂也好,這些幻相都應該破除消滅。

 

道諦--惟有滅掉這污染的自我、靈魂幻相。清淨的無我實相才會顯露出來,惟有這樣的了悟實相,了悟無我,我們才能離開痛苦而解脫,然後達到涅槃之境。

 

大乘的本性--釋迦牟尼本來是要我們破除自我,而離開痛苦。然而當我們未瞭解無我以前,忽然失去了自我,我們更加恐懼了。於是大乘佛教便更加積極努力,在無我之上,試圖要建立起本性、空性的理論。認為無我並不是完全沒有(頑空)。而是說,自我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聚集,靈魂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幻相。在除去地、水、火、風、色、受、想、行、識等污染之後,卻會出現了清淨的本性。這個清淨的本性確是真實的,它是實相。這個清淨的本性,便成了兩千年來大乘佛教追求的主要目標。然而怎麼樣才能找到本性呢?大乘佛教說,只有靠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這便是般若學。我們熟悉的般若學主要的經典便是金剛經。後來還有華嚴經、法華經等大乘經典。而這些最早出現的般若經,已經是釋迦牟尼圓寂後七百年的事了,即西元約二百年才被寫出。現在我們來說說這大乘經典的簡扼內容:

 

金剛經--我們常常有一句俗話說,人生有三種過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首先看到一樣東西的時候,以為它非常美好,非得到它不行。後來得到了,覺得也不過如此而已,沒什麼。最後又覺得雖然沒什麼,但它還是存在的,然後最後以平常心對待之。我們在認識自已的時候,也有這三種過程,首先認為自已非常了不起。後來發現這個自我是那麼脆弱,馬上成空,什麼都不是,只是一種幻相。最後又發現人生雖然如夢,但還是可貴的。整本金剛經,便在闡釋這自我、無我、到本性的三個正反合辯証過程。現在我們隨意舉一些經文,作為說明: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第五品)

意思是說,我現在所說的身體形相,首先看它是真實的。後來發現,它只是幻相,它並不是真實的。從看到身體有形相,到體會它只是幻相,這樣便瞭解身相原來的意義了,也就是了悟如來了。以下所舉的經文,都在強調這種正反合的觀念: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第十品)

 

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十三品)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第十四品)

 

金剛經最後說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在說明這從自我、無我、到本性的三個正反合辯証過程。

 

華嚴經--華嚴經最有名的內容,便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當中的中心人物便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象徵著我們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善財童子首先出現在一個文殊菩薩的法會。他首先向文殊求智慧,並得到文殊的認可,認為他是有誠心的。然後又得到普賢的認可。於是善財童子便開始了他著名的五十三參,請教了五十三位師父。學完道後,又來到文殊、普賢的地方作印証。也就是說來到文殊、普賢的地方,再作檢驗。文殊、普賢認為善財童子學有所成。文殊一彈指,出現出莊嚴的彌勒殿。彌勒殿上下四方一時放出如鑽石般的閃爍。一個彌勒佛映出億千個彌勒佛。一個善財童子映出億萬個善財童子。

 

文殊普薩、普賢菩薩、彌勒佛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文殊普薩象徵著智慧,由此岸到彼岸,即由自我到無我,由色到空。普賢菩薩象徵著行動實踐,由彼岸再回現實此岸,由無我回到自我的人群中去實踐。善財童子經過文殊普薩(智慧),普賢菩薩(福業)的訓練指點,來回彼此兩岸(福慧雙修)。最後出現了彌勒殿,彌勒殿便是象徵著人的本性,一片光明,如鑽石般的閃爍。我們不要忘了華嚴經也在闡釋由自我到無我,再找到本性的過程。

 

法華經--那法華經又在講什麼呢?妙法蓮華經中有一個無人不曉的象徵性人物,她便是觀世音菩薩。依照法華經的記載,當你有什麼困難的時候,只要你真誠的祈求她,她便會以不同的外型出現在你的前面。她為你入刀山、進火海化解厄運。觀世音菩薩是誰呢?她怎麼這麼靈驗?她不是別人,她便是你自已真誠本性的化身,也就是宇宙間唯一的本性、空性、無我。本性、空性、無我化作有形的人物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本性、空性、無我是實相,是一種實在的存在。它不是理論,更不是幻相,它是實証的。本性、空性、無我不只存在無所不在的空間,也存在永遠的時間。存在無所不在的空間,稱為觀世音菩薩。存在永遠的時間,法華經以另一個名稱來稱呼他,他便是第十六品所說的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在說明,只要我們對本性、空性、無我的實相,能有所了悟,我們便有永遠的生命。不要忘了所有的大乘經典,包括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都在闡釋:由自我到無我,再找到本性、空性的過程。

 

大乘學說--大乘佛學除了膾炙人口的大乘經典外,後來還發展成個人解釋經典的大乘學說。在這裏我們舉兩家有名的印度大乘學說:其一是西元三百年的龍樹中觀論,其二是西元四百年到五百年的無著世親兩兄弟的唯識論。

 

龍樹的中觀論--龍樹是大乘學說的創始人,著作汗牛充棟,有“千部之主”之稱。最有名的有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論。大智度論註解金剛經,十住毗婆沙論註解華嚴經,而中論則解釋自已的中觀論。中觀論的學說認為,我們講“本性、空性、無我”。講“無”,一般人並不容易瞭解。一般人只懂得“有”,即佛教所說的幻相。於是龍樹說:懂得“有”是俗諦,是俗人的看法。懂得“本性、空性、無我”是勝義諦。他作了一個偈,全概他的中觀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假名即幻相,即“有”。他試圖以中觀論來綜合有與無。這種講法對俗諦來說,還是不容易瞭解。後來他乾脆擴大理論說:“世間即涅槃”。這便是我們習慣所說的:有即無,色即空。這種中觀論的學理努力,已經種下了佛教大眾化的種子。後面所說的密宗,便以龍樹為始祖。

 

無著世親的學說--還有無著世親的唯識論,無著與世親主要是把原始佛教的五蘊,發展為大乘佛教的八識。理論說:前六識七識的污染都存入第八識(種子識)。這些污染是輪迴的依據。唯識論教人如何在被污染的種子識中,找到清淨的本性。有名的中國玄奘和尚便是這一理論的發揚光大者。

 

清淨本性--前面說過:清淨的本性,是兩千年來大乘佛教追求的主要目標。我們前面也透過大乘經典與學說來說明它。然而到底什麼是本性呢?本性便是真誠的心。抓著它,如人飲水,不待說明。反躬而誠,便是它。不真誠,永遠不能瞭解它,再怎麼解釋也不能瞭解它。它不是理論,而是實踐。本性即佛性,一放下便成佛。

 

一佛三身--什麼是佛性?佛性可以用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來說明。化身是佛性的形相化,如具體的人,如釋迦牟尼。報身是佛性的作用,如慈悲的光輝。法身是佛性的總根源。華嚴經以鑽石般的彌勒聖殿來象徵佛法身。法華經以無量壽佛、如來神力、觀世音菩薩來解釋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

 

大乘佛學的沒落--從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到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的大乘經典,然後再到龍樹的中觀論、無著世親的唯識論。佛教以無我起家,歷經本性、空性、佛性等學說,前後在印度風行了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大乘佛教的理論在印度,可以說是已經圓滿臻緻。然而大乘佛教在印度並沒有建立起,立於不敗之地的地位。大乘佛學在第七世紀開始沒落,第十世紀在印度消失。

 

大乘佛學怎麼會在印度沒落呢?我們認為:無我、本性、空性的觀念,並不容易使一般大眾瞭解。一般眾生更喜歡“有”的執著,更習慣於具體而有形相的東西。雖然大乘佛學說:空不是頑空,並不是完全沒有,它是一種實相,而本性是人人都有的佛性。然而對一般眾生來說,它還是太遙遠了。大乘佛學以無我、本性、空性起家,也以無我、本性、空性的致命傷而沒落。當眾生無明地,回頭尋找印度本土原有婆羅門時,大乘佛學只有淪為密宗寺廟外的乞食者,苟延殘喘了!!

 

密宗在第七世紀興起,後來也敵不過改革後的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密宗第十二世紀在印度完全消失。然而我們還是不能不承認,釋迦牟尼佛的無我、本性、空性理論,在人類哲學、宗教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它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談到佛學由不可捉摸的大乘佛學,轉向可以捉摸的密教以前,我們插一段西方思想,來突顯大乘佛學在世界哲學、宗教史上的地位。

 

從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到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再到中觀論、唯識論。印度人對這種越來越空洞的大乘佛學理論,越來越感到不耐煩了。於是他們便慢慢回頭尋找婆羅門教的舊習俗,他們需要的是簡單而易行的東西。於是婆羅門流行的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等祭祀,便成了眾生的新渴望。密宗便在這種需求之下,應運而生了,時間在西元第七世紀,大乘佛學已經開始衰退了。密宗從婆羅門那裏取得經驗,開始念咒語,比手印,簡單而易學,密教也被稱為易行乘。他們重視上師甚於經典,原來的戒律不再是重要的了。這並不是表示密宗完全放棄了佛教,而是說密宗在原來佛教的基礎上,如何遷就眾生對婆羅門教舊習俗的響往。密宗如何在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教義矛盾中,取得解釋呢?

 

因為面對婆羅門教的挑戰,當時新興的密宗,引進了婆羅門教的儀式,密宗是希望藉著儀式的引進,來引導進入菩薩、佛性的境界。密宗也講空性,說空性如金剛,稱為金剛乘。密宗的教義也略有改變,密宗自認比大小乘佛學更進步,自稱真言乘。所謂以身結印,口念真言,意識觀想菩提心。然而密宗發展到了後來,卻沈迷在儀式的泥糟之中,眾生更喜好念咒語、打手印,甚至在瑜伽術上行男女快樂。忘了原來佛教的菩提心、智慧與空性,於是解脫就更加遙遠了。這種捨本逐末的結果,可能就是密宗在印度土地快速消失的因素吧!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變了樣而更豐富的密宗理論,這便是曼荼羅的思想。

 

曼荼羅的教義--


1.

曼荼羅是密宗的宇宙觀,密宗認為宇宙可以透過曼荼羅的架構來解釋。曼荼羅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胎藏指的是地水火風空等五大,住於蓮華,為眾生之因,以日輪表示之。金剛藏指的是不壞之身,住於天,為眾生之果,以月輪表示之。胎藏的理論由大日經來描述它,金剛藏的理論由金剛頂經來描述它。兩者都是密宗的重要經典,大日經編篡的年代是西元第七世紀,金剛頂經則稍後。胎藏與金剛藏的關係又如何呢?胎藏的蓮華,表示理的攝持,是眾生的理德。金剛藏以月表示智,為如來始成的智德。兩者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理始於胎藏,智始於金剛藏。兩者成理智一雙法門。兩界一體不二。冥一而如流水。總而言之,胎藏與金剛藏是密宗曼荼羅的基本架構。

 

2.宇宙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而我們人活在宇宙間,亦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人與宇宙是相類似的。所以人也可以蓮花化身,由胎藏化為金剛藏。其實就是由此岸到彼岸。然後再與宇宙曼荼羅合一。其實就是回歸佛法身。密宗有第三本重要的經典叫蘇悉地經,便是在講這種整個過程的妙成就,編篡的年代都在西元第七世紀以後。由上面曼荼羅的教義,我們似乎也發現密宗的教義,已經不是純粹的大乘佛學,它在佛教之上已經摸上了婆羅門教的色彩。釋迦牟尼佛是不講宇宙構造的,只有婆羅門教才講梵我不二。

 

密宗入藏--當第七世紀密宗在印度興起時,佛教便梢梢地進入了西藏,密宗在拉薩修建了大小寺廟。在第八世紀,藏王赤松德贊,把密宗上師洛本貝瑪從印度請到西藏來,於是佛教在西藏大盛。這洛本貝瑪便是後來有名的蓮花生大士,他成了西藏密宗的開宗教主。漢人稱這一派藏密為紅教。

 

蓮花生大士--是印度人,西藏密宗也有自己的教主,他叫密勒日巴,生於第十一世紀,漢人稱密勒日巴這一派的藏密為白教。密勒日巴的成長有極為感人的故事。然而在藏密中,現在最有名的卻是黃教,這便是現在達賴啦嘛十四世的這一派。黃教的成立,已經是西元第十四世紀以後的事了。宗喀巴是黃教的創始人。

 

宗喀巴--印度密宗為了遷就眾生,而採納婆羅門教的儀式,密宗不再重視戒律了。西藏密宗的紅白兩派也不重視戒律。宗喀巴認為這樣的作法,有失佛教宗旨,生活易於胡作亂為。於是他便發願建立新宗派,這便是黃教的由來,他的宗派特點首在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飲酒、戒殺生。在教義上必先學習顯宗,尤其是大乘各法,然後才能進入密宗的學習。宗喀巴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也許是宗喀巴對戒律的堅持,對大乘佛學的提倡,西藏密宗今天才有其世界性,被尊重的地位。

 

達賴拉嘛的轉世--西元1415年,藏王根敦朱巴拜宗喀巴為師。1419年宗喀巴圓寂,1474年藏王根敦朱巴圓寂。藏王根敦朱巴圓寂後,新的繼承人,黃教採取了轉世,尋找靈童的方式。於是藏王根敦朱巴成了達賴一世,新藏王成了達賴二世。至今的達賴拉嘛為十四世。轉世的方式並不是黃教開始的,它是白教領袖的繼承方式。然而無論如何,轉世、尋找靈童是西藏密宗特有的文化習俗。這種文化在具有輪迴觀念的印度社會並不存在。

 

中陰身--除了轉世尋找靈童,西藏密宗還有一個特殊的觀念,那便是中陰身的觀念,它是輪迴轉世的根據。我們曾經在前面說過,依照婆羅門的講法:人人有個自我,自我有個永遠存在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人得以輪迴。佛教便是因為反對這個,得以輪迴的自我靈魂而興起的。釋迦牟尼佛主張無我,他認為自我靈魂的輪迴,只是一種無明的幻相,是業力所成。大乘佛學把無我繼續闡釋為本性、實相、空。也就是因為這些本性、實相、空的觀念,一般人難以瞭解,印度密宗才因此遷就眾生,密宗也因此而興起。西藏密宗創始人蓮花生大士,便把這種原來屬於婆羅門的自我輪迴觀帶到西藏。於是西藏密宗便把它擴大發展成了中陰身的思想,中陰身的觀念便成了藏密的特色。依照釋迦牟尼佛的無我觀,自我靈魂的輪迴也好,中陰身也好,應該都是一種無明的幻相,是業力所成。

 

此起彼落--印度佛教由西域,即今日的新疆有系統的進入中國,是在西元第四世紀。敦煌千佛洞、雲崗石窟、龍門石窟都相繼形成。然而佛教在中國的大興盛,卻是在隋唐時代,那已經是第七世紀的事了。第七世紀,大乘佛教在印度已經沒落了。印度的大乘學者,紛紛來長安。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大震憾,第一流學者,幾乎都是佛學家,這便是唐朝勇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大格局。到了宋朝,幾乎沒有一位學者不受大乘佛學的影響。即使以儒家自居的宋明理學家,也不能例外,然而在文字上,大乘佛學的用語在宋明時代,卻是已經不見了。宋明理學家只在孔孟的經書上作註解,並沒有什麼大創造,相對唐朝的文化的大格局,宋明理學家只能算是保守的了....

 

                                

台長: 幻羽
人氣(1,77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二)第五篇
此分類上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二)第四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