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14 21:02:25| 人氣2,9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龍樹菩薩之《中觀論》。《大智度論》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論》(梵文:मूलमध्यमककारिका, 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語: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英語:Knowledge of the Middle Way,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龍樹菩薩作。此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全書共四卷二十七品。

《中論》闡述緣起性空深義,揭示生死解脫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中論頌》為龍樹菩薩的重要代表作,摧破執空執有的異說,暢演不空不有之中道,使大乘脫離於小乘部派,而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觀一統。

其理論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論述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亦為般若之思想精髓。書中共有破因緣品、破去來品、破六情品、破五陰品等二十七品。

印順法師將將內容分為四個部份,最開始的二頌揭示全書主旨,初二品作為全書的總觀,後二十五品作為別觀,最後一頌作為對佛的禮贊。

中觀學派(梵文:माध्यमक, mādhyamaka),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派別,由龍樹、提婆奠基,與瑜伽行唯識學派並列。中觀派主張一切法空,以修行空性的智慧為主,因此被稱為空宗,又稱為性宗。印順法師稱其為性空唯名派。

中觀為大乘佛教兩大基本理論之一。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天台宗都受到它的影響,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因龍樹成立的大乘正義,特別是《中觀論》影響深遠,所以龍樹學系被稱為「中觀學派」,它奠定了初期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至無著、世親建立瑜伽行唯識學派時,曾一度衰落,後由清辨、佛護之努力而獲得中興。

龍樹的學說,源自早期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進一發展,認為世間一切性空〈第一義諦、勝義空〉,只有假名存在〈世俗諦、假名有〉。龍樹之師名為羅羅跋陀羅,《大智度論》卷18引用的〈讚般若波羅蜜偈〉即是由他所做。

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即為提婆,意譯聖天。龍樹與提婆師徒二人的著作,奠定了早期般若中觀派的理論基礎。提婆之後的傳承,史料所載不多,多羅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中說,提婆晚年離開那爛陀寺,到南印度的蘭伽那達,付法給羅睺跋陀羅之後示寂。羅睺跋陀羅之後有婆藪、青目,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同時代人。青目作《中論釋》,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即是青目所作的釋論。婆藪作提婆的《百論本頌釋》。在他們之後又有堅意,他所作的《入大乘論》由北涼道泰等譯成中文。

在南北朝之時,般若部的經典經由西域傳入中國,因為它與道家玄學思想接近,而廣被接受。鳩摩羅什將中觀思想傳入中土,在關中地區極為盛行。鳩摩羅什傳入的中觀派思想,流行在罽賓、北印度地區,接近於早期的中觀思想。

中國的佛教思想家在接受中觀思想之後,又加以引申,形成了三個主要的流派:成實宗 /三論宗 /天台宗

龍樹的中觀學說,在提婆之後,一度衰微。至世親之時,有龍友、僧護師徒,在中印度起而宏揚龍樹的學說。僧護又稱眾護,即僧伽羅剎,藏譯有《僧伽羅剎所集經》,藏傳佛教相傳佛護、清辨、解脫軍都是眾護的弟子。自龍樹以來,雖然有般若中觀學說的傳布,但中觀派的正式建立,則成於清辨、佛護二人之手,但清辨與佛護之間,又有不同的見解。藏傳佛教所接受的中觀思想,主要是中晚期印度派的思想。

自續派--世親的弟子安慧作《中論釋》,以唯識派的角度重新解釋龍樹的中論,認為龍樹的性空唯名論,只是佛陀的密意說,應加入唯識派的三自性才是究竟。清辨起而進行反擊,他親自前往那爛陀寺,要求與世親的弟子護法進行辯論,但護法並沒有接受。清辨並且認為瑜伽行派所傳的彌勒《辨中邊論》中的意旨不正確,發願要等待彌勒出世,親自向他詢問究竟是他的見解正確,還是瑜伽行派所傳的正確。

在因明學方面,因為清辨此派,在論辯時會先建立自宗看法,再用自宗看法以辯破他宗,故稱為「中觀自續派」(svātantrika,自立量派)。而在教義上,他的見解與經量部相近,因而又被稱「順經部行中觀派」。由瑜伽行派解脫軍傳出的《現觀莊嚴論》,是《般若經》的註解,據說後者是由彌勒傳世親的般若學,被視為早期的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的調合論者。

至清辨門下弟子寂護(又譯為靜命)作《中觀莊嚴論》,其弟子蓮華戒作《中觀莊嚴論精釋》、《中觀光明論》,以清辨的中觀自續派意旨,加入瑜伽行派的教義,綜合瑜伽行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的觀點,建立了「隨瑜伽行中觀派」。後寂護受藏王邀請入藏,將大乘佛教及此派理論傳播到西藏,對藏傳佛教具有深刻的影響。師子賢也是寂護的弟子,弘揚『般若』與『現觀莊嚴論』,作《現觀莊嚴論》釋、《現觀莊嚴明般若波羅密多釋》。

應成派--佛護及其弟子月稱建立「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佛護作《中論釋》,月稱作《中論明句釋》、《入中論》、《四百論釋》等。

月稱論師對中觀應成派的觀點進行了廣泛的立論並對其他中觀宗的觀點給出了充分的理路上的駁斥。他繼承佛護論師的觀點,主張直接通過應承辯破他宗自相有的說法,即可在所化機相續中生起證悟無我的智慧,故被稱為「中觀應成派」(Prasaṅgika,隨應破派)。而在教義上,他反對清辨論師的看法,認為一切法無自相,但是他也反對瑜伽行派認為阿賴耶識實有,與說一切有部立場相近。

晚期中觀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為寂天。他繼承了月稱中觀應成派的傳統,但是他在某種程度上也採納了清辨論師的觀點,融合了中觀自續派與應成派兩者,使他成為後期中觀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以簡攝繁,以及見行相應二點。

寂護是最早將中觀派思想引入藏傳佛教的代表人物,赤松德贊曾經向全藏宣布,以寂護的見解作為藏傳佛教的規範。寂護的見解被稱為隨瑜伽行中觀派,因為他在相當程度上,融合了唯識派的思想。在寧瑪派中,仍然保持了他的部份見解,但因為朗達巴滅佛的影響,寂護在西藏的影響力在後世並不大。

至後弘期時,月稱的再傳弟子阿底峽大師,以寂天的教義,入藏傳授,作《菩提道燈論》,建立噶當派,將中觀應成派傳入西藏,後為格魯派宗喀巴尊奉,成為藏傳佛教的正宗。

隨瑜伽行中觀派--寧瑪派 

中觀應成派--噶當派 /格魯派

             

龍樹(梵文:नागार्जुन Nāgārjuna),大約生活在2世紀,南印度佛教人物。或譯作龍猛,以《中論》宣說「緣起性空」的概念奠定大乘佛教的哲學基礎,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在漢地享有「八宗共祖」與「千部論主」的稱譽。在藏地,與其弟子聖天為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也是為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

據鳩摩羅什所譯《龍樹菩薩傳》所述,龍樹出生於南印度,是南印度的婆羅門種姓,精通婆羅門教義,年幼時就能讀誦四吠陀及天文等世間學問,曾以過人才華而馳名,天文地理與諸法術無不通曉,曾與友人以隱身術入王宮騷擾,淫亂宮女,令宮女有孕,被婆羅門術士發覺,後來友人慘遭亂刀斃命。

龍樹因躲在皇帝身後,僥倖逃過,從而認識到貪欲是痛苦禍患之根源,即「欲為苦本」,然後至一切有部出家受兩壇大戒 ─ 沙彌戒及比丘戒,九十日就通曉有部的學說。後因大龍菩薩接引而至龍宮學習大乘妙法,「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達到七地菩薩階位,取回華嚴經,從此大弘大乘佛法,摧伏諸多外道。晚年遷居南印度憍薩羅國都西南之黑峰山,被譽為釋迦佛第二。

龍樹是印度佛教中觀學說的開創者,吸收綜合了初期大乘佛教經典的相關理論,對佛教「性空」的觀念給以完整的論述,緣起性空思想成為大乘佛教的基礎。龍樹《中論》依緣起而說明即空的中道,繼承《阿含經》的「八不緣起」──「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即以一切法的「有、時、空、動」四個範疇,建立大乘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播到全印度。

龍樹的「性空般若學」,是到了鳩摩羅什翻譯龍樹著作後,才漸為中國人所識。羅什及其弟子僧肇等人,排斥格義之迂腐,修正六家之偏失,宗主龍樹與提婆論典,闡明性空的中道,成為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基礎,被譽為中國八宗共祖。中觀系典籍翻譯及介紹於中土者,以鳩摩羅什法師為始,以太虛大師的後人施護法師為終。

龍樹菩薩論著極為豐富,如: 《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七十空性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 龍樹菩薩所造之《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中觀派之重要代表作。

                 

大智度論(梵文: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英語: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為論釋《大般若經》之作。古印度時期龍樹菩薩(約三世紀)撰,由中國南北朝後秦鳩摩羅什(344年-413年)譯成中文。100卷。後秦弘始四年(402年)於長安逍遙園-西明寺始譯,至弘始七年(405年)譯訖。

因九州人氏喜愛簡潔扼要,故僅全譯論之初品,余皆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終成百卷。《大智度論》主要講述中道實相,以二諦解釋實相之理,發揮般若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系統解說及論証。論中引經籍甚多,保存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鳩摩羅什的一百卷譯本,尚不是將原來的論全部譯出。南北朝時慧遠認為鳩摩羅什譯文「繁穢」,加以刪削而成《大智論鈔》。

《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簡稱《般若經》,佛教經典,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的彙編。該經為唐朝玄奘法師譯,共600卷。「般若波羅蜜多」,意譯「智慧到彼岸」。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一般認為《大般若經》在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梵文本多數仍存。後來在北印度開始普及,並開始經過於闐傳入中國。

此經的翻譯情況較為複雜,最初是東漢的支婁迦讖譯出《道行般若經》十卷,三國時期曹魏僧人朱士行曾在洛陽講《道行般若經》,覺行文簡略,意義難以貫通,於是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闐求得梵文原本,共計九十章,由同行者帶回中國,由無羅叉和竺叔蘭共同翻譯,即《放光般若波羅蜜多經》。

異譯本包括三國吳支謙譯出的《大明度無極經》劉娟、西晉竺法護所譯的《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前秦竺佛念等譯出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鈔經》五卷。後秦著名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也曾於408年完成翻譯此經,名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共十卷二十九品,俗稱《小品般若經》、《小品經》。

唐朝的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共計六百卷,分成十六會,除了重譯上面所提到過的《小品》和《大品》外,還包括了佛陀在王舍城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處講法時的全部般若經。之後宋朝的施護還翻譯出《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十五卷。

該經在印度較為流行。相傳瑜伽行唯識學派鼻祖彌勒菩薩,根據此經義理撰成《現觀莊嚴論》,來闡釋此經的實踐行證之道。陳那菩薩則根據該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總數該經的主旨。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此經,而成《大智度論》,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

漢傳佛教方面,三論宗的主要典籍《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皆繼承此經旨意。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家的傳寫講述後,般若學逐漸開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剛般若》、《大智度論》、《中論》、《百論》等使般若學發展到一個高峰,使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主要的佛教理論。

大般若經分為九部十六會:

  1. 上品般若(大般若經第一會):第1卷至第400卷
  2. 中品般若(大般若經第二三會):第401卷至第537卷
  3. 下品般若(大般若經第四五會):第538卷至第565卷
  4. 天王般若(大般若經第六會):第566卷至第573卷
  5. 文殊般若(大般若經第七會):第574卷至第575卷
  6. 那伽室利般若(大般若經第八會):第576卷
  7. 金剛般若經(大般若經第九會):第577卷
  8. 理趣般若經(大般若經第十會):第578卷
  9. 六分般若(大般若經第十一至十六會):第579卷至600卷

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實際上是大般若經的第九會--金剛般若經(大般若經第九會)。

台長: 幻羽
人氣(2,976)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六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六之(一)第一篇
此分類上一篇:略識禪宗叢林及打禪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