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02 06:38:07| 人氣1,7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的枷鎖~*~三綱五常~*~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中華文化”裡的“崇禮、尊王、攘夷、三綱五常”等都是謊言嗎? 野史裡有這樣一段軼聞:

 

董仲舒對漢武帝說:“啟稟大王,所謂的崇禮、尊王、攘夷、三綱五常等,就是大王可以用來"愚民的謊言",其合法性基礎就是"絕對的暴力",只要大王擁有了絕對的暴力,那麼大王要殺誰、要奴誰、要刑誰、要誰跪....那不就是大王說了算嗎?”

 

漢武帝微笑地說:“這套"絕對的暴力"文化,不就是"中華文化"的本質嗎?不就是利用文化騙人的工具嗎?不就是用文化來奴人的工具嗎?不就是以文化用來殺人的工具嗎?不就是"文化吃人"的工具嗎?”所以人人從小就要學會懂文化、學會怎吃文化、懂得用文化!此乃放諸四海皆準也!

 

在皇權社會,國家是皇帝的家天下,儒家添油加醋,定下三綱五常:老婆要聽老公的,兒子要聽老爸的,下屬要聽領導的,整個變成一個大。在家天下的大前提下,所有的公事,都可以簡化成私事,為人處世需要交情,人情大於法律。大家熱衷於通過裙帶關係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

 

在東晉時士族政治地位的建立與鞏固,有兩個重要依賴因素:一是靠士族成員在政治德業方面的成就;二是靠士族階層在婚姻倫常領域的彼此提攜與利用。士族之間通過聯姻形成共同體,士族和皇族之間,也通過尚主納妃而連為一體。

 

越是政治德業相當、門當戶對的家族,相互通婚的可能性越高。魏晉以來士族間的通婚,存在有兩種情況:一是所謂的世婚,即累世都有姻親關係。這種婚姻既包含有倫常交好的因素,同時又不排除某種政治目的性。二是借助於婚姻伊我相顧的彼此提攜與利用,所謂鬥筲小人,依憑世戚,附托權貴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源起於先王之學,經思孟五行闡發,歷漢朝,盛於宋、明、清三代。是《韓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三綱、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相關思想基礎上溯至孔子。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指三種人倫從屬關係:君為臣綱,君不正,臣投外國,父為子綱,父不正,子奔他鄉,夫為妻綱,夫不正,妻可改嫁,三綱之觀念亦存於法家,《韓非子》中講:「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五常指五種儒家認定的人倫關係的原則:仁、義、禮、智、信。三綱與五常之間是不可分離的。

漢武帝時董仲舒從天人關係出發,根據「天尊地卑」思想,明辨了三綱五常,稱「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曰:「天數右陽而不右陰」又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婦為陰。」後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

隋代王通與宋代朱熹均聯用過三綱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人慾」即指一切違背三綱五常的動機與行為。朱熹認為:「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盡之後,終則復始,始復有終,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三綱五常本指天理人事的應對進退,後為專制主義巧取為封建「道統」,甚至在不明事理的鄉愿下導致「禮教殺人」,此原非聖賢的本願。

三綱五常既有儒家的觀念,也有法家觀念。東漢馬融將「三綱」同「五常」相提並論,合稱為「三綱五常」,造成了人們對孔孟之道的誤解。孔子從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孔子有言:「君待臣以禮,臣事上以忠」。孟子則更進一步闡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指斥二千年來封建專制制度為「大盜」,並猛烈抨擊三綱五常「鉗制天下」,所謂「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而鄒容的《革命軍》稱「中國所謂二十四史,實一部大奴隸史也。」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漢思想家,廣川(今河北棗強)人。專研《春秋公羊傳》為今文經大師,與古文-孔安國齊名,曾有指導司馬遷經學之說。

早年用功讀書,「三年不窺園」,以研讀《公羊春秋》出名,與胡母生齊名,景帝時曾任公羊博士、江都相和膠西王相,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主張更化善治,「前德而後刑」,為武帝所採納,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講學的方法是「下帷講誦」,講課時用幕布圍起來,只教高才生,一般學生則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沒見過董仲舒本人。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為梁相,嬴公為諫大夫,呂步舒為丞相長史。

董仲舒居家寫《災異之記》,當時遼東高廟發生了火災,主父偃把書上奏給了漢武帝。漢武帝讓學者討論,以為該書譏諷朝政。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當時也在場,他不知這是老師的作品,批評此書是「大愚!」。結果,董仲舒被判死罪。後來被漢武帝赦免。被廢為中大夫。以後董仲舒再也不敢宣傳「陰陽災異」了,晚年「居家……以修學著書為事」。

董仲舒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建議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嚴禁王侯大臣擅權,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流行於漢代的讖緯都是繼承了董仲舒的感應、災異之說,發展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意識形態。董仲舒還把《公羊春秋》用於司法上,提出「《公羊》治獄」,即《〈公羊〉董仲舒治獄》,是漢代酷吏產生的基礎。從而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周桂鈿曾指出:中國歷史上有三位特大思想家:「孔子、董仲舒、朱熹。孔子是儒學創始人,董仲舒是經學大師……是儒家發展的三個里程碑。」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詞賦傳世,但是今日除了《天人三策》、《士不遇賦》之外大多散佚。《隋書·經籍志》所著錄《春秋繁露》據說是董仲舒作品,董仲舒的〈士不遇賦〉主要收錄在歐陽詢《藝文類聚》第三十卷。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長沙瀏陽人,出身世家,與陳三立、譚延闓並稱「湖湘三公子」。清末百日維新著名人物,維新四公子之一。

其父為湖北巡撫譚繼洵,5歲讀書,15歲學詩,20歲學文。鑽研儒家典籍,廣泛涉獵文史百科,對中國國學有較深造詣。同時其又致力自然科學之探討,鄙視科舉,喜好今文經學。後往來於直隸、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數省,察視風土,結交名士,有「風景不殊,山河頓異;城郭猶是,人民復非」的感慨。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訂,譚嗣同異常不滿,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並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鑽研,同時在南台書院設立史學、掌故、輿地等新式課程,開湖南全省維新風氣之先。1896年2月入京,結交梁啟超、翁同龢等人。旋奉父命,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供職南京。曾遊歷天津、湖南、湖北等地。

1896年底重抵南京,閉戶養心讀書,成《仁學》2卷。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等人設立時務學堂,籌辦內河輪船、開礦、修築鐵路等新政。1898年,創建南學會、主辦《湘報》,積極宣傳變法,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推薦,被征入京,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林旭、楊銳等人參與新政,時號「軍機四卿」。

當宮中後黨密謀政變,光緒帝傳密詔康有為等設法相救時,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18日夜,譚嗣同前往法華寺爭取袁世凱支援,殺榮祿、囚慈禧,不料袁世凱向榮祿告密。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臨刑前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後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

譚曾著《仁學》一書,認為世界是由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仁」的作用,故稱其哲學為「仁學」。「仁」是萬物之源,「以通為第一義」。

而「以太」則是溝通世界成為一個整體的橋樑。由於「以太」「不生不滅」,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是靜止的、停頓的,而是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批判了「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頑固思想,從變易中論證其改革社會制度的政治理想。

並且認為儒學「名教」是維護專制主義的精神支柱,號召人們衝決君主、倫理、利祿、俗學、天命、佛法等專制網羅。對秦漢以來專制制度的抨擊尤為猛烈,認為君主專制是一切罪惡的淵藪,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在批判專制制度的同時,還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以及變法等主張。《仁學》一書還有驚人之議:「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惟大盜利用鄉愿,惟鄉愿工媚大盜。」

譚嗣同事跡曾被改編為不少電影及電視劇,亦有小說的描述:

1976年電視劇《近代豪俠傳|近代豪俠傳之大刀王五》,劉松仁飾演。

1993年電影《一刀傾城》,又名《神州第一刀》,洪金寶 導演,狄龍飾演。

1999年電視劇《英雄之廣東十虎》,由香港亞洲電視製作,林祖輝飾演。

2003年電視劇《英雄·刀·少年》,由香港無線電視製作,黃宗澤飾演。

小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

鄒容(1885年-1905年4月3日),原名紹陶,又名桂文,字蔚丹,留學日本時改名鄒容。中國近代著名革命宣傳家,《革命軍》一書的作者。

鄒容生於四川省巴縣(今重慶市),1902年自費赴日本留學,就讀於東京同文書院,開始參加革命運動。1903年因與同學張繼、陳獨秀等人一同剪去清政府留學生監督姚文甫的髮辮,事後被迫回國。至上海後,與革命志士章炳麟、章士釗等人結為摯友,積極參加拒俄運動與愛國學社的革命活動。是年出版《革命軍》,亟言排滿反清,號召人民起來革命,誅殺清帝及滿人,建立獨立自由的「中華共和國」。

不久蘇報案發,鄒容與章炳麟一同被清政府要求上海公共租界當局通緝。鄒容主動投案,希望能在公開審判中與清政府正面辯論。後二人被租界當局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鄒在關押二年後病死於獄中,年僅二十歲。《革命軍》一書風行海內外,暢銷一百餘萬冊,是清末革命書刊中流傳最廣的,對散播革命思想有很大貢獻。蔣中正、胡適在青少年時期都曾閱讀過此書。

1912年3月29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追贈鄒容為陸軍大將軍。1943年12月,重慶市政府將城內的新生路改名為鄒容路。1946年6月,在市區南區公園建立鄒容烈士紀念碑。



                      歷史的枷鎖讓後人身心異常疲憊困乏....

台長: 幻羽
人氣(1,73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何處無江湖? |
此分類下一篇:近30多年來的中國文化思想一窺....
此分類上一篇:2012五一***咋的的的.....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