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3 18:16:21| 人氣6,0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國存在主義者~:~西蒙·波娃與保羅·沙特~:~

推薦 6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法國存在主義者~:~西蒙·波娃與保羅·沙特~:~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也譯做西蒙·波娃,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存在主義大師沙特的伴侶。

波伏娃全名為西蒙·露茜-厄爾奈斯丁-瑪莉-波特朗·德·波伏娃,出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大學,1929年通過考試第二名,和第一名的沙特同時獲得哲學教師資格,並從此成為沙特的終身伴侶。

波伏娃出身於小資產階級家庭,從小有很強的獨立性,她和沙特相識後,兩人有共同的對書本的愛好,有共同的志向,成為共同生活的伴侶,但終生沒有履行結婚手續,並互相尊重對方與其他人的「性關係」,但兩人建立在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礎上的愛情非常強烈,沙特去世後波伏娃寫了《永別的儀式》,是對和沙特共同生活的最後日子的回憶,流露出對沙特強烈的愛。波伏娃去世後,和沙特合葬在巴黎蒙帕納斯公墓。

波娃將存在主義哲學和現實道德結合在一起,寫過多部小說和論文,她的小說《達官貴人》獲得了法國最高文學獎龔古爾文學獎。小說的主題在於說明知識分子不能為革命和真理同時服務,兩位主人公的革命目的和方法雖然不同,但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都失敗而犧牲了。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這部作品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

《第二性》書中認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別,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徵都是社會造成的:「女人並不是生就(born)的,而寧可說是逐漸形成(becomes)的……如果說在青春期以前,有時甚至從嬰兒早期,在我們看來她的性徵就已經決定,那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因為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男性亦然。這是這本書的最重要的觀點。

書中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度是男人重新獲取權力,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認為婦女真正的解放必須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並向中性化過度。她這本書的英文譯本在美國極度暢銷,對造成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女權運動起了很大的作用。

西蒙,波娃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女人都在哪裡?回顧歷史,即使西方哲學在討論時曾提及女人,卻頂多當成補充而非主題。有些女性主義者認為,自蘇格拉底以來,哲學一直以「男性」風格的爭論與對峙為基礎。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哲學一直是避難所,一件奢侈品,只有免於疲憊體力勞動、營生、或打掃與照顧家庭的人才能享用。

女性主義哲學挑戰整個西方傳統。哲學雖然宣稱普世性與無所不包,卻未曾包括或注意鄰家婦女。哲學從未詢問女性是否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女性是否和男性哲學家一樣,以相同的方式提出相同的問題。因此,女性主義在當代哲學引發的最激進變革,就是個人「觀點」成為中心觀念,即尼采所稱的「視角」。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位置,可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因此,視角的多元化可能取代對單一「客觀性」的競逐。

尚-保羅·沙特(法語: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國思想家、作家,存在主義哲學的大師,其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顛峰作品。

沙特於1905年6月21日生於法國巴黎的富裕階層家庭。父親讓-巴蒂斯特·沙特是海軍工程師,在沙特1歲零3月去世。四歲時沙特由於角膜翳導致右眼斜視。這使得他的相貌在有的人看來有些醜陋。母親是安-瑪麗·沙特(婚前姓施韋澤)在沙特父親去世後帶著沙特前往阿爾薩斯,在做法文教師的外祖父家裡生活,儘管他日後排斥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但祖父家裡的知識氛圍讓沙特在寫作和文學上受益很多。而據說他讀的第一本書的書名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苦難》。

沙特的哲學是一種激進的自由意志主義。這種理論和決定論相對,認為人類有絕對的自由。「上帝已死」,尼采名言可以看作沙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結果是人變成被拋棄的了。因為在人的身內身外,都無法找到依託的東西。人沒有存在的理由。而如果確實是存在先於本質,人就不能用一種天生的現有的人性來解釋自己的行動;也就是說,沒有決定論。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上帝不存在,人就沒有價值和戒律說明人的行為是正當的。沒有價值領域。人孤寂獨處,無可辯解。這就是沙特說「人是被判定為自由」時想要表達的意思。因為一個人並不是自願存在於世的,然而一旦存在,他就是自由的;但同時他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

「上帝已死」雖是沙特哲學的一個基本前提——但跟同時代的西方作家一樣,在其的思想中也帶有「上帝」的影子。有學者認為,其是「反有神論」者,而不是持「無神論」。要理解沙特的自由,我們要知道另外兩個重要的概念:自在,或自在的存在;自為,自為的存在。「自在」是「是其所是」,「自為」是「是其所不是」。沙特又提到了「焦慮」和「眩暈」。沙特認為,人們感到焦慮,恰恰是因為人們的自由,人們感到了自由,但是無從選擇。而「眩暈」則是「焦慮」的一種,人們在懸崖旁感到眩暈,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自殺――跳下去,而跳與不跳都由一個人自己決定。這是人類自由的表現。在「眩暈」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沙特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超越性」。超越性表現在人類在有多個選擇的時候可以設想每個可能的後果,這樣人類能夠自己做出選擇。

沙特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所謂「自欺」。他把「自欺」描述為「半透明狀態」,他對自欺的描述可以跟其對潛意識的反駁聯繫起來理解。他否認潛意識的存在,以為不過是一種「自欺」。這也可以跟其對「本質」,「中心」的反感聯繫在一起。他不認為存在什麼超驗的「本質」,因而人是「必然自由」的。他認為自欺是人對自己的自由的逃避和否定造成的。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約會,女人很清楚男人懷有親近她的企圖。因為她的自由,她必須在順從和拒絕之間做出選擇,可是她故意否定自己的這個自由,男人說的每一句話,她只理解其中的表面含義。

另外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有關人類的責任。一個人在做出選擇的同時,他也向其他人推薦他的選擇。他有選擇的自由,也就要為所有的後果承擔責任。你自己選擇,無論後果如何,你都要為其承擔責任。晚期,他的思想有所改變,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社會這個宏觀的層面上。也開始承認,自由本身是有所限制的,要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難以實現的。而對物質世界,他持一種模糊的,但又直接的實在論觀點。他受過德國哲學的熏陶,行文上頗為晦澀。其哲學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

「虛無」是人的意識作為「對己存有」之根本特質,人在朝向未來,投射出理想的自我之時,他便不再只是 當下的自己,這時,他從理想的狀態回頭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否定自己,就是將眼前的自己虛無化。但是,人們藉以否定當下狀態的理想既然尚未實現,所以也是一種虛無。如此一來,人生徹頭徹尾都被虛無所貫穿。然而,虛無不表示否定生命的意義。假若人只是固定不變的物體,則他將任人擺佈,這難道不是對人最大的否定嗎?或許我們用「缺乏」來解釋「虛無」的涵義會更為恰當。當人心中有個理想,因而對照出現狀的種種缺失時,他就是處於一種「缺乏」的狀態。

                                  (感謝友台衣博坤網友提供訊息)

台長: 幻羽
人氣(6,097)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